呵,有意思,居然要嫁給楊再興?
趙桓翻看了謝大海最新呈報上的西北的情報。
他隨口道:“這個馮梓清的姐姐馮梓嵐和薛東來是怎麼認識的?”
“官家,是薛東來去高昌國做絲綢生意的時候,偶遇的。”
“只是偶遇這麼簡單?”趙桓蹙了蹙眉,皇帝做久了,疑心病就越來越重。
“目前掌握的情報,只是偶遇,但顯然,馮家是想借着薛東來,將生意做到我大宋來,近年來,朝廷在長安投入巨資,商機多如繁星,馮家祖上便是中原牽往高昌的商賈世家。”
那這馮梓清不過是見了幾面楊再興,就要以身相許,攀炎附勢,想來也頗有心機。
“楊再興答應了?”
“那馮梓清整天賴在軍營中,說什麼可以爲我軍帶路去找畢勒哥的金山銀山,儀福帝姬纔想着說要楊帥不要直接拒絕了人家。”
趙桓啞然失笑,自己這個妹妹什麼時候也變成了財迷了。
“官家,是否要下一道指令,讓人將這馮梓清送到長安,交給薛東來自行處理?”
謝大海從趙桓言語中聽皇帝似乎並不喜歡這女子,便如此問道。
“不必,這點小事朕都去幹預,如何讓朕的大將們安心在前方打仗!讓楊再興自行去決斷,朕不干預人家的家務事。”
“是!”
趙桓話鋒一轉,問道:“吐蕃呢?情況如何?”
“青唐城和湟州都抓到了吐蕃的細作,這是招供書。”
謝大海這才呈遞上來。
順義郡王有反意?
趙桓閉目冥思,謝大海站在一邊不敢作聲。
皇城司衛密報,隴右都護府轄制吐蕃各部有異動。
神宗熙寧年間,王韶熙河開邊,宋朝先後收復了宕、疊、洮、岷、河、臨(熙)六州,此事已經過去六十六年。
傾巢之下焉有完卵?
在正統的歷史上,靖康之難,中原傾塌,隴右自然是無法獨存,金國侵入,奪隴右之地。
南渡的趙構疲於奔命,無暇西顧,自此隴右淪爲異族之手,直到朱重八重整山河。
不過,趙桓所在的這個年代,因爲避開了靖康恥,隴右依然在朝廷的掌控下。
隴右的反叛已經不是一兩次了。
吐蕃各部一直想重現盛唐年間吐蕃榮耀,可惜這些年來,一直一片散沙。
但從這份密報來看,青唐出現了一個神秘人物,有要統一吐蕃的雄心,且手段了得,青唐之地的各族已經人心歸一。
這神秘人物,皇城司衛已經跟蹤了有段時間,卻依然毫無頭緒。
是誰在幫助順義郡王隴拶?
趙桓記得,這個時代的吐蕃分散成零散的部落,與唐朝時候大統一的吐蕃已經完全不能比,此後都沒能再崛起。
更不可能再統一。
青唐不應該出現這樣的趨勢。
趙桓淡淡道:“退下吧。”
謝大海行禮,出去。
趙桓走到那張巨大的神州地圖面前。
延福宮裡,掛了五張大地圖,都是這十二年來,趙桓嘔心瀝血畫出來的。
當然,他只畫出來了輪廓。
一張是神州地圖,最爲詳細。
神州地圖主要是華夏漢土,也將日本、高麗、大理和南海諸島囊括進來。
一張是南陸地圖,主要是包含了交州及以西的暹羅等地。
一張是西域地圖,從出玉門關開始,包括了高昌、喀刺汗國、吐蕃、大食、天竺,以及更遠的地方,直到地中海的東海岸。
一張是沈浪發現的東方大海之外的扶桑領地。
一張是憑着自己記憶繪製出來的南半球的大陸領地。
最後一張是歐羅巴大陸的地圖。
其中西域地圖還有大部分是空白,扶桑只有大陸的輪廓,南半球的那塊大陸也是一片空白。
歐羅巴大陸也只有一個輪廓。
趙桓看着神州地圖,看見河西和隴右那一塊。
上面標註着興慶府、涼州、宣化府、肅州、沙州、玉門關,這些河西走廊重要的軍事重鎮。
還標註了青唐城、湟州、祟州這樣的隴右軍事重鎮。
河西走廊沿着幾個軍事重鎮,從興慶府一路超西北,像一個略有弧度的彎刀。
隴右則在它的南邊,形狀如出一轍。
在漢唐拓邊的年代,這兩塊地方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尤其是強漢年代,得隴右與河西,便是斷匈奴右臂,此乃當年武帝採取之軍事政策。
趙桓同樣沿用了這一政策,欲開西域,滅草原,則必得隴右與河西之地。
盯着地圖,趙桓目光鋒銳:“吐蕃不滅,神州與西域之間,始終有利劍高懸!”
誰也無法阻止朕!
陽光從高大的殿門落進來,在寬闊的延福宮殿內落下一長條光幕。
趙桓搬到延福宮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原來的御書房因爲空間大小問題,已經無法滿足他的辦公需求。
“去將宗元帥請來。”
邵成章連忙出門去。
快到傍晚的時候,宗澤來到延福宮。
“臣參見陛下。”
“元帥,這邊來。”趙桓站在地圖前,“朕收到消息,青唐吐蕃有叛亂意圖。”
宗澤面色沉着道:“陛下不必擔憂,青唐城尚有三萬精銳駐紮,湟州與崇州皆有尚有精銳兩萬,不足爲慮。”
雖然不知道趙桓從哪裡得來的消息,宗澤也沒有多問,作爲元帥,主要的職責還是在軍事上幫助皇帝,其他的他不想多瞭解。
“元帥,有一個青唐部叛亂,就有十個吐蕃其他部族叛亂。”
趙桓語氣平淡,如同流水一般,但眉宇間卻是有鋒利的殺氣:“朝廷欲打通西域,廣開商路,然吐蕃諸部,如利劍高懸,一日不滅,朕寢食難安。”
宗澤道:“如此這般,當調吳玠回青唐,商議滅吐蕃之事。”
“然吐蕃諸部所在,皆是不毛之地,實用價值並不高。”宗澤話鋒一轉道,“臣以爲,華夏諸民,願去者稀少,吐蕃之地宜分化而制,不宜強攻、遷移。”
趙桓明白宗澤的意思,就說交州之地,雖說有瘴氣,但已有良田,一年四熟,也有果樹、叢林,可伐木建國。
但吐蕃所在高原地帶,那裡不適合農作物生長,或者說農產量很低,氣候又與其他地方迥異。
即便是滅了吐蕃,遷移人過去,也不可能。
如此這般,即便滅了吐蕃,不能大量遷移漢人過去,此後當地還是會形成反漢的勢力,重新演變今日之格局。
“如何分化而治?”
宗澤道:“臣聽聞,吐蕃信奉佛教,與前唐時期相比,吐蕃民風溫和不少,雖不知此次爲何會有反叛之意,但佛教能使人無慾,陛下可請大相國寺的僧人入吐蕃,切磋佛學。”
趙桓微微一怔,用奇怪的眼神看了一眼宗澤。
沒想到向來剛直、正派的宗澤,居然也知道這些。
沒錯,這的確是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