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四國使團

書友們,今天這章寫的費勁,更新推遲到現在,還望大家包涵!待會還有第二更!請大家耐心等待!

在慶典時的賀禮,宗室的皇子們,朝中的大臣和各國使者所呈上的皆是一份禮單,不會真的將自己的賀禮搬到大殿上來,因此這個儀式佔用的時間不是很長,讓李恪心裡鬆了一口氣。只是在各國使者獻禮的祝賀的時候,王德口中念出的四國使團讓他非常驚奇。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次祝賀李治滿月的四國分別是:高麗、吐谷渾、扶桑、西突厥。

西突厥這次遠到長安來給李治慶賀滿月,李恪倒是不覺得奇怪,他們的可汗年前就向李世民提出過迎娶公主,保持兩國和平的願望。只是當時的聘禮被東突厥頡利可汗的血狼衛所劫,東西突厥一時陳兵邊境,氣氛緊張到現在都沒有緩和。因此,他們這次再次出使大唐,出席李治的滿月慶賀算是一種誠意的表現。

只是高麗、吐谷渾和扶桑三個國家在這個時候都派出自己的使者來到長安,其目的不是慶賀李治滿月這麼簡單,李恪思量了半天終覺得他們三國這個時候到長安肯定另有所圖。至於到底究竟是爲了什麼目睹呢,李恪自己也是昨天傍晚剛到的長安,不瞭解三國使團的具體情況,他自己一時半刻也搞不清楚。

“三哥——三哥你在想什麼?該走啦!”就在李恪發愣的時候李泰拉了一下李恪的袍袖,李恪猛然回過神來,發現朝臣們陸續向殿外退出,李泰站在李恪的身後,發現了李恪的出神,方纔拉了他一把。

“噢——沒事!”李恪抱歉給李泰道,“多謝四弟提醒,爲兄感激不盡。”

李泰邊走邊對李恪道,“三哥說的這話就不對了,都是自家兄弟還說這樣客氣的話,太見外啦!”

“額,對,是爲兄不是!”李恪低聲的跟李泰說道,剛纔是使團獻禮,兩國外交上沉長的禮儀讓李恪憋得慌,現在有機會說話,他自然跟李泰開始扯些閒話,免得到了太廟祭奠的時候又要憋着不說話。而他李泰聊天的原因就是想從李泰的口中得知高麗、扶桑和土鼓胡三國使團的一些情況。他知道李泰作爲留京的皇子,時常要進宮接受李世民的考教,他對於這三個國家的使團肯定有一些瞭解。

衆人出了太極殿,李世民的車架在前,後面陸續跟上的是嬪妃們的車架一路向太廟而去,只是李恪和李泰作爲總是皇親,脫離了大臣陣營,跟宗室親貴行走在一起。期間,李恪注意到了他身邊不遠出的齊王李佑,李佑的臉色依舊陰沉,跟在宗室親貴們的陣營中他一副我不想說話的樣子,讓大家都主動的跟他保持了一定的距離。李恪對李佑沒什麼好感,自然也不會搭理他,他繼續向李泰問道,“四弟可曾知道今晚四國使團的事情?”

“三哥說的今天在大殿上獻上賀禮的高麗、吐谷渾、扶桑、西突厥?”李泰沒有弄明白李恪話中的四國使團,他便確定道。

“對,爲兄就是想問問他們的情況。”李恪繼續說道。

“難道三哥發現了什麼不妥之處?”李泰不愧爲李世民欣賞的智商強大的兒子,他從李恪一句話中就敏銳的撲捉到了李恪向他詢問四國使團的目的。

“沒有,四弟多慮了。”李恪自己也只是猜測,不能確定他們是否有什麼目的,只能裝作不什麼都明白的說道,“剛纔在大殿上報上賀禮的時候爲兄只是很好奇才會問問而已,你也知道爲兄昨晚纔回到長安,對長安城最近的發生的事情都有些好奇。”

“噢”李恪這麼解釋便打消了李泰的疑慮,他沉思了片刻之後說道,“西突厥因爲去年跟父皇求娶公主一事一直懸而未決,因此他們上次的使者一直都居住在長安,這次父皇要爲皇弟雉奴慶賀滿月,他們將消息傳到西突厥,得到了西突厥可汗的命令纔會來給雉奴慶賀。至於,扶桑國的使團,他們五月份就已經到了長安,此行的目的是向父皇懇請能夠派遣他們國家的親貴子弟到我們大唐學習。聽他們使者的意思,他們對我大唐繁榮和昌盛極爲推崇,因此,想向我們大唐派遣的使者、學子等想學習我們大唐生產技術、諸子百家、琴棋書畫、建築技巧和生活習俗等。”

李泰說道這裡,稍微頓聽了片刻,見李恪聽的認真,繼續說道,“他們的使者團主要成員有兩男一女,男的分別叫犬上三田耜和藥師惠日,好像是他們攝政蝦夷心腹家臣,而女的好像的扶桑公主,聽說是扶桑皇帝舒明的妹妹,叫盛田理惠子。”

“恩!”李恪點頭道,“看來小日本還真會學習啊!”

“三哥,什麼叫小日本?”李泰聽不出李恪話中小日本的含義,奇怪的向李恪問道。

“噢——沒什麼,只是爲兄給他們起的名字而已。”李恪搪塞道,他可不敢告訴李泰,經過一千多年之後有個無恥的名族就叫日本。

“噢,三哥起的名字真有意思啊,恩,叫小日本也不錯啊!”李泰笑道,然後看了李恪一眼,見他還是等待他的下文,他繼續說道,“吐谷渾的使者青雀也不清楚,他們是七月初十那天來到的長安,說是來慶賀大唐皇子的滿月,只是一直還沒有正式的面見父皇,他們這次的使者是吐谷渾可汗的王子慕容順和他的王叔。至於高麗,他們此行的目的好像是向大唐購買兵器和盔甲的,只是他們到長安的日子也是七月初十,同樣還沒有正式的面見父皇,因此,具體事情的青雀也不太清楚。”

李泰見李恪好奇,就將自己知道的關於四國使團的事情跟李恪詳細了說了一邊。李恪聽完李泰是訴說,心裡驚訝不已,歷史上沒有記載四國使團慶賀李治滿月的事情啊!扶桑的遣唐使提前了兩年倒是不難解釋,只是不請自到的吐谷渾和高麗又怎麼解釋呢?難道真的只是一個偶然嗎?

但是,李恪還沒有來得及消化李泰告訴他的情報,他們一行大隊人馬已經到了太廟。李世民和衆位嬪妃下了車架,李世民在王德攙扶下上了祭臺。

在太廟的祭天祭祖禮儀沉長而複雜,李恪無心欣賞這些讓他昏昏欲睡是禮儀,開始思考在頭腦裡搜尋關於扶桑、吐谷渾和高麗三國現在的政局。日本遣唐使犬上三田耜,李恪在李世民的書房中的書籍中看到他的記錄,他好像在隋大業十年、十一年兩次被派遣到隋,是日本最早派遣到中國的使者。至於其他的關於日本是那個朝代,那個皇帝在執政李恪一點都不清楚。而高麗和吐谷渾,李恪最近一直關注的突厥的動向,根本就沒時間考慮他們,因此對他們瞭解也很少。

半天,李恪終於放棄了苦思冥想,因爲,對這三個國家,他還真是對他們知之甚少!

在李恪苦苦思索的這段時間裡李世民也完成了祭天祭祖,然後車架又繼續原路返回來到了太極殿。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等因爲勞累在太極殿的偏殿裡要休息片刻才能參加宴會,而朝臣們在這段時間內又不能離開,只能相助找自己熟悉的人聊天,等待宴會的開始。

李恪自然也不會放過這麼好的一個結交羣臣的機會,像李靖、李道宗、房玄齡、魏徵都是他想結交的人。只是,他剛要上前跟幾人打招呼,就聽見一個清脆的輕聲在他身後喊道,“三哥——三哥,你怎麼不來看看敬兒,敬兒好想你啊!”

“三哥,蓉兒也好像念你啊!”

李恪轉身,發現他的身後站着一男三女四個半大的孩子,男孩不是自己的弟弟李愔又是誰呢,而三個女孩中有兩個是自己的兩個妹妹,分別是高陽公主李蓉和清河公主李敬,只是另一個小女孩李恪卻不認識。

“李愔見過三哥!”李愔不像李蓉和李敬,他今年已經十三歲,懂事了很多,見了李恪自然知道給兄長行禮。

李蓉比李敬歲數要大,她看到李恪對她身邊的女孩很疑惑,便介紹道,“三哥,你不知道她是誰嗎?她可是雪雁妹妹,是任城王王叔的女兒,是你結拜兄弟李宗的親妹妹啊。”

“李雪雁?”李恪驚道,沒有想到自己眼前這個只有六歲的小丫頭盡然會是鼎鼎大名文成公主李雪雁。

“雪雁見過三哥!”李雪雁雖然只有六歲,可是生在帝王宗室之家的女子對於禮儀方面很精通,急忙給李恪施禮道。

“雪雁妹妹不要多禮,你跟蓉兒和敬兒一樣,以後給我行這個大禮。”李恪對李雪雁說道,然後纔會身邊的李愔嚴厲的斥責道,“六弟,你現在膽子是越來越大了,母妃的話都都不聽了,怎麼能私自將兩個妹妹帶到這裡來了呢,難道不怕母妃擔心嗎?”

第641章 不是宿敵第121章 相贈親衛第573章 捷報和噩耗第540章 三戰三捷第538章 第一次,沒了第57章 齊王的行動第451章 兩女的相處第488章 太子摔下馬背了第536章 朔方之行第180章 斬首示衆第518章 兩小兒真有福氣第408章 新的封賞第50章 李世民的誇獎第409章 北國之王第705章 自白第452章 營州水師第111章 朝廷的對策第605章 又是死戰第33章 第一次射獵第22章 王府易主第18章 冊立太子(二)第68章 驗屍結果第600章 祿東讚的陰謀和吐谷渾可汗的想法第392章 就這樣被生擒了!第54章 渭水送別第538章 第一次,沒了第32章 馬球和足球第472章 這纔是較量第50章 李世民的誇獎第19章 冊立太子(三)第619章 你來統兵吧第662章 瑪猛,做人要低調第29章 各懷心事第338章 你有更大的舞臺第358章 黎明前黑嗎第547章 回長安的目的很簡單第277章 心有猛虎第609章 血戰到底第294章 大戰前夕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439章 一語驚醒東王夢第245 嚴查到底第25章 劍名淵虹第680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上)第567章 北王論人論戰第280章 北伐之爭(上)第401章 這裡也有陰謀第431章 商業帝國第558章 渭水橋畔,誰心依舊第39章 朝會風波第219章 任城王第127章 帳中對話第557章 三路大軍第62章 華麗的廝殺第428章 和柴紹的對話第488章 太子摔下馬背了第306章 潰敗的結果第696章 降了嗎第188章 魔鬼騎兵第424章 婚禮進行時(三)第360章 突厥的現狀第281章 北伐之爭(下)第585章 慘戰(二)第36章 聯賽的設想第564章 峽谷布兵第566章 第一戰第167章 鐵案第65章 協助調查第146章 殺!殺!殺!第283章 北伐部署第510章 四將會聚大典第208章 戰鬥力不到五成的渣第320章 漢王和李靖第403章 捨得之論第492章 突然出現的騎兵第89章 要過年了第689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291章 李恪設計的騙局第480章 李佑,你去長安搗亂吧第458章 八方名動第604章 吐延的計策第266章 不要再說了!第330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六)第239章 真真假假第22章 王府易主第383章 血染的葬禮第628章 內奸第265章 達成協議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78章 皇子們的心理第610章 薛禮的瘋狂第554章 哎!怎麼比都是輸第578章 祿兄,咱別這樣第116章 那就和談吧第100章 新軍主帥第330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六)第92章 扶持衛王第503章 高陽的請求第631章 破除秘術第670章 回長安,喝老酒
第641章 不是宿敵第121章 相贈親衛第573章 捷報和噩耗第540章 三戰三捷第538章 第一次,沒了第57章 齊王的行動第451章 兩女的相處第488章 太子摔下馬背了第536章 朔方之行第180章 斬首示衆第518章 兩小兒真有福氣第408章 新的封賞第50章 李世民的誇獎第409章 北國之王第705章 自白第452章 營州水師第111章 朝廷的對策第605章 又是死戰第33章 第一次射獵第22章 王府易主第18章 冊立太子(二)第68章 驗屍結果第600章 祿東讚的陰謀和吐谷渾可汗的想法第392章 就這樣被生擒了!第54章 渭水送別第538章 第一次,沒了第32章 馬球和足球第472章 這纔是較量第50章 李世民的誇獎第19章 冊立太子(三)第619章 你來統兵吧第662章 瑪猛,做人要低調第29章 各懷心事第338章 你有更大的舞臺第358章 黎明前黑嗎第547章 回長安的目的很簡單第277章 心有猛虎第609章 血戰到底第294章 大戰前夕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439章 一語驚醒東王夢第245 嚴查到底第25章 劍名淵虹第680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上)第567章 北王論人論戰第280章 北伐之爭(上)第401章 這裡也有陰謀第431章 商業帝國第558章 渭水橋畔,誰心依舊第39章 朝會風波第219章 任城王第127章 帳中對話第557章 三路大軍第62章 華麗的廝殺第428章 和柴紹的對話第488章 太子摔下馬背了第306章 潰敗的結果第696章 降了嗎第188章 魔鬼騎兵第424章 婚禮進行時(三)第360章 突厥的現狀第281章 北伐之爭(下)第585章 慘戰(二)第36章 聯賽的設想第564章 峽谷布兵第566章 第一戰第167章 鐵案第65章 協助調查第146章 殺!殺!殺!第283章 北伐部署第510章 四將會聚大典第208章 戰鬥力不到五成的渣第320章 漢王和李靖第403章 捨得之論第492章 突然出現的騎兵第89章 要過年了第689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291章 李恪設計的騙局第480章 李佑,你去長安搗亂吧第458章 八方名動第604章 吐延的計策第266章 不要再說了!第330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六)第239章 真真假假第22章 王府易主第383章 血染的葬禮第628章 內奸第265章 達成協議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78章 皇子們的心理第610章 薛禮的瘋狂第554章 哎!怎麼比都是輸第578章 祿兄,咱別這樣第116章 那就和談吧第100章 新軍主帥第330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六)第92章 扶持衛王第503章 高陽的請求第631章 破除秘術第670章 回長安,喝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