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王府易主

回到皇宮,李恪來到書房,開始思考今天讓自己感到疑惑的幾件事情。

首先,就是李孝恭被封宗正寺卿,而不是歷史上的吏部尚書。

宗正寺卿是從三品,吏部尚書是正三品,從品階上就可以看出吏部尚書要比宗正寺卿高。而相比宗正寺,吏部尚書的權利要大,所管一部之事涉及大唐的禮儀外交等,是一個是實權部門。雖然,宗正寺卿所管的都是宗室的事,但是能有什麼事情讓他管,輪到他管的事情的時候他能管得了嗎?能涉及到宗室王族的事情,不是一個王爺就能管得了,只能用皇帝親自過問。

所以,宗正寺卿只是一個閒置官職而已。歷史記載,李孝恭只是一個武豪之人,膽識不凡,性奢豪,喜歡遊樂,自養歌姬舞女百餘人,整天陶醉於飲宴之中。然而性格寬容仁厚,無驕矜自伐之色。唐太宗李世民十分親近他,這在李姓宗室中再無第二個人。宗族中,也唯有李孝恭與江夏王李道宗兄弟二人最爲當時人們所稱頌。李孝恭曾悵然地對親人說:“吾所居宅微爲宏壯,非吾心也,當賣之,別營一所,粗令充事而已。

身歿之後。諸子若才,守此足矣;如其不才,冀免他人所利也。”由此可見,李孝恭並非是因爲受到別人的打擊,或者是李世民的猜忌。他能對親人說出那樣的話,說明宗正寺卿是他自己謀取的,如此做法只是他急流勇退的一個信號,這位王爺已經不想在大唐的權力中心有所作爲,只想過平淡的生活。而李孝恭急流勇退之後,宗室唯一能有所作爲的當屬江夏王李道宗。

所以,李恪覺得,是否和李道宗建立良好的關係,讓李支持自己,這關係到關隴集團中一部分人對自己的態度。至於李孝恭,他也不能輕視。畢竟,能成爲兩代帝王的都欣賞的將才,立下赫赫戰功的他,即是不在朝堂,對朝局也能影響一二。

其次,就是李世民爲什麼把他以前的秦王府賜給了自己呢?這是很突然的事情,是李恪沒有想到的。至少,歷史上李世民並沒有如此做法。

由此可見,他在甘泉宮御書房和李世民的一番對話明顯爲這次能賜府秦王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也說明李世民現在很重視自己,賜府秦王府似乎在是在給自己一個信號。

“到底裡麪包含着什麼深義呢?”李恪自語道。

雖然,自己沒有能夠被冊立爲太子,但李世民似乎有自己的考慮。賜府秦王府,雖然沒想像李承乾被冊立太子一樣對自己的肯定,但也是一份榮耀。

武德年間,李世民進封秦王兼尚書令,領右翊衛大將軍之職,當時的秦王府又稱天策府,可見李淵對李世民的器重。所以,秦王府無論從規模還是裝飾都不會比東宮差,李世民在這個時候把自己的秦王府賜給李恪。

顯然,不是讓他做歷史上的秦王,學他發動政變,他是在政變中弒兄殺弟登上皇位的。所以,他是不會讓同樣的事情在自己的兒子中發生。因而,賜秦王府給自己,李恪確實在欣喜的同時有點憂慮。

第三,就是馬周,李恪剛在酒樓結識的貞觀名臣。歷史記載,盛世明君唐太宗曾有一段四請馬周的故事。太宗不僅在創基業、馬上定天下時注重求賢,在登基稱帝后,更是思得忠良以匡輔國政。

他“四請馬周”破格用才的故事,顯示出他思賢若渴的明君本色。貞觀三年,天下大旱,嚴重的災情已危及到國計民生。作爲一國之君,唐太宗憂心如焚,多次率百官求雨並極爲虔誠的譴責自己。只是風霜雨雪,都是自然現象,並非人力所能控制,多次求雨無果後,唐太宗便召集羣臣商量對策。

他宣佈,無論文臣還是武將都要指出朝廷政令的得失,並切要有幾條具體的意見。這可難壞了武將常何,他回到府中,愁眉不展。正好家中一位名叫馬周的落魄朋友,漫遊到長安,借住在他的府中。得知了常何的爲難之事,馬周不加思索,伏在案上,洋洋灑灑,一揮筆就寫了二十多條建議,文辭非常優美。次日早朝,常何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將奏疏呈給太宗。

太宗一看,頗爲震驚,這些建議有根有據,切中時弊,確屬可行,但武夫常何決非有這神來之筆,便問他是何人所寫。常何告訴太宗是馬周所寫。太宗又問馬周是何樣之人,常何便向太宗簡要介紹馬周的情況:“馬周是清河荏平(今山東荏平)人,家境貧寒,但勤奮好學,尤其精通先秦諸子的典籍。不過由於他自負才學出衆,性格難免清高孤傲,因此鬱郁不得志。起初他在博州一所學校教書,常受地方官的訓斥,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離家遠遊。窮困潦倒的他,經常受人欺凌,歷盡艱辛來到長安,遇到了臣,臣覺得他乃當今一大奇士,就讓他住在了家裡。”

李世民一聽常何門下居然有這麼一個奇才,非常高興,立刻就想見見這位人才。於是命人到常何府中將馬周叫來,可沒想到馬周架子還很大,被派去的侍從一個人回來了。唐太宗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再次派人去請馬周,一直派出了四次使者,才把這位性格高傲的馬周請到了皇宮。當唐太宗第一眼看到這位穿着普通卻氣質非凡的年輕人時,就感到了這個人非同一般,於是和顏悅色的和馬周談起了當時政治局勢以及爲政之道。

馬周侃侃而談,從古至今的爲政得失談的非常細緻,讓李世民大爲驚歎,直嘆相見恨晚。當即讓馬周到掌管機要的門下省任職,雖然官職很小,可是,以馬周的真才實學及李世民對他的賞識,升遷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沒過一年,馬周就當上了權利很大的監察御史,有了用武之地的他,十分感激唐太宗的信任。他覺得自己得到的不僅是高官厚祿,更得到了一個充分發揮才能的機會,他如魚得水,盡其所學爲唐朝社會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但感激歸感激,在爲官上,馬周清正不阿,常常敢於直諫。公元633年,馬週上書皇帝,對李世民爲太上皇李淵大建宮室的做法提出了比較宛轉的批評。

公元638年(唐貞觀十一年),馬周又上書李世民,從以前的朝代興亡開始議論,並重點談了隋朝滅亡的原因。他說唐朝建立前的那幾個朝代之所以存在的時間很短(長的不過五六十年,短的只有二三十年),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朝代的君主不懂得愛護百姓,一味的揮霍奢侈,對百姓橫加剝削,勞民傷財,不得民心,而且統治者昏庸無能,不會用賢良的人才,導致最後滅亡。

馬周尤其重點談了隋朝滅亡的原因,他認爲隋朝在文帝楊堅時的基礎很雄厚,本來是可以長治久安的。可是煬帝楊廣當皇帝以後,開始腐化墮落起來,剝削百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最終失去了民心,被人殺死在揚州。

馬周勸李世民要以隋亡爲鑑,時時刻刻謹記隋亡的教訓,不能因爲天下剛剛平定下來就走隋煬帝的道路,只有讓老百姓安居樂業,才能使統治鞏固,才能使唐朝由亂到治。李世民通過這篇奏摺,更看到了馬周出色的治國才能,越發重用起他來。

公元639年(貞觀十二年),馬周遷爲中書舍人。公元649年(貞觀二十二年),馬周因爲一直爲國事操勞,在長期的工作中積勞成疾,最後一病不起。

他在臨死之前,命家人把他這十幾年給皇帝上的奏摺統統燒掉,並說:“春秋戰國時的管仲和晏子經常數落國君的錯誤而出名,我不想做這樣的人。”馬周死後,唐太宗爲他舉行了規格很高的國葬,並特別把馬周的遺體陪葬在自己的皇陵。

想到這些,李恪心裡有些忐忑,馬周如此才能,卻被自己幾句話就說動到漢王府就職,表面上看是馬周爲李恪效力。或許,只是馬周的一個權宜之計,他只是想借李恪的勢力再進一步,來達到自己的目標。

因此,他不能掉以輕心,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接下來就是處理馬周的問題,如何在和馬周以後相處的時間裡,讓這位名臣對自己忠心耿耿,真正的爲自己所用,纔是他要考慮的事情。

腦海裡把今天的事情都過了一遍之後,李恪覺得還有件事情要重視起來,那就是酒。這幾天來他也品嚐了不少大唐的名酒。雖然,在大唐,這樣的酒已經數一數二。但是,在李恪看來,這樣的酒根本算不上好酒,酒的味道不說,就是度數也是低的可憐。難怪會有馬周的“一斗八升酒”之說,更有李白斗酒詩百篇。

所以,他在極力的思考腦子裡關於釀酒的配方和過程,想搞出一個方子,釀出更好的酒。大唐的酒文化他是知道的,只要酒好,就不怕沒有銷路。他以後用錢的地方很多,又不能以權謀私,要想多賺些銀子,就只能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了。

李恪細細的在腦海中將知道的釀酒知識過了一遍,終於找到了適合於唐朝工藝水平的釀酒配方。他立即在紙上寫了下來,順便將釀酒的過程和一些設備也一一羅列了出來。看着寫完的酒方,他心中感慨萬千,知識在什麼時候都用得上,就看你怎麼利用。具體該用哪一種方式lai經營,他要好好考慮下,自己肯定不能親自釀酒。

作爲一個王爺,他要是經商,不知李世民會怎麼看他,在朝臣們心中會對他產生什麼樣的負面影響。李恪沒有想,但答案是已經肯定,沒有一個君王喜歡經商的王子做自己的繼承人,也沒有一個朝臣認爲自己該支持一個喜歡經商的王爺做未來的天子。或許,他們會認爲這只是李恪的權益之計,但是,他們沒有膽子賭一把,他們也賭不起。這樣得不償失的事情李恪的不會做的。他想,這件事情也只有找別人做,自己加入股份。

至於找誰呢?他思考良久之後想到了柴哲威,他知道柴哲威一直對自己忠心耿耿,只有他幫自己經營酒,纔不會招人懷疑,也不會有人說長道短。

李恪整理完自己的思緒,處理完了自己該處理的事情,覺得整個人輕鬆了不少,便開始了他一如既往的生活,只等着王府收拾完畢就搬出皇宮。同時,他也對自己前一段時間讓封德彝幫他找的兩個人開始了期盼,這兩個人分別是蘇定方和劉仁軌。

第274章 內幕第43章 賽前的擔心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56章 ‘唐’和百騎第188章 魔鬼騎兵第700章 發兵長安(二)第二十三十五章 王爺的審判第668章 大王,殿下想請你回去第709章 真相的殘忍的第58章 大唐豪門第51章 兩儀殿論朝政第373章 真正的決戰(八)第338章 你有更大的舞臺第196章 鬥將第199章 一刀七殺第113章 一日二報第180章 斬首示衆第478章 殺戮都在陰暗面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21章 初遇馬周第700章 發兵長安(二)第17章 冊立太子(一)第401章 這裡也有陰謀第42章 球館的組建第360章 突厥的現狀第230章 突然的決定第574章 李績的隱忍之道——守大門第575章 這是個大章節啊!第699章 發兵長安(一)第548章 你覺得李績敗的蹊蹺嗎第54章 渭水送別第61章 蠢蠢欲動第26章 校場訓話第289章 漢王和突利二汗第694章 這是第一戰第456章 懷孕了第207章 理想是禽獸第129章 妒第305章 你也配稱自己爲驍將第696章 降了嗎第656章 命運之戰(下)第443章 殿下,我贏了第523章 這代價未免太大了吧第98章 侯君集的決定第70章 貪贓舞弊第62章 華麗的廝殺第345章 死戰到底第161章 長安城的基佬基地第563章 鬥智鬥勇第49章 演練比賽(四)第402章 宴會風波第190章 七章 夜戰,又是夜戰第451章 兩女的相處第632章 不要輕易跟大唐開戰第138章 約定第185章 商議第599章 吐谷渾的進退兩難第62章 華麗的廝殺第121章 相贈親衛第334章 梟雄的手段第133章 背水爭雄不勝則亡第403章 捨得之論第515章 回到長安了第321章 奇兵騎兵第389章 最後一戰第265章 達成協議第147章 感動第640章 巷戰,也是野戰第490章 搭建角鬥場第109章 搶錢搶糧搶女人第227章 對扶桑的政策——殺第123章 頡利第59章 羣英匯聚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182章 改組黑衣衛第三百就是六章 又遇到一個名將第355章 冷血的將領第584章 慘戰(一)第385章 又是一場大勝第477章 放榜了!就是沒有你的名字第190章 鬼面騎的頹敗第459章 又見鳳翅鎦金钂第290章 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第669章 親自動手吧第430章 李恪發狠了第352章 頡利的動作第580章 瘋狂的桑熊將軍第209章 愛我就跟我走第153章 暗中部署第688章 將相謀第1章 戒指也瘋狂第312章 中樞的意見第283章 北伐部署第576章 冤家路窄第625章 吐延,投降吧第454章 火器構想第33章 第一次射獵第498章 這就是搏殺第558章 渭水橋畔,誰心依舊第456章 懷孕了
第274章 內幕第43章 賽前的擔心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56章 ‘唐’和百騎第188章 魔鬼騎兵第700章 發兵長安(二)第二十三十五章 王爺的審判第668章 大王,殿下想請你回去第709章 真相的殘忍的第58章 大唐豪門第51章 兩儀殿論朝政第373章 真正的決戰(八)第338章 你有更大的舞臺第196章 鬥將第199章 一刀七殺第113章 一日二報第180章 斬首示衆第478章 殺戮都在陰暗面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21章 初遇馬周第700章 發兵長安(二)第17章 冊立太子(一)第401章 這裡也有陰謀第42章 球館的組建第360章 突厥的現狀第230章 突然的決定第574章 李績的隱忍之道——守大門第575章 這是個大章節啊!第699章 發兵長安(一)第548章 你覺得李績敗的蹊蹺嗎第54章 渭水送別第61章 蠢蠢欲動第26章 校場訓話第289章 漢王和突利二汗第694章 這是第一戰第456章 懷孕了第207章 理想是禽獸第129章 妒第305章 你也配稱自己爲驍將第696章 降了嗎第656章 命運之戰(下)第443章 殿下,我贏了第523章 這代價未免太大了吧第98章 侯君集的決定第70章 貪贓舞弊第62章 華麗的廝殺第345章 死戰到底第161章 長安城的基佬基地第563章 鬥智鬥勇第49章 演練比賽(四)第402章 宴會風波第190章 七章 夜戰,又是夜戰第451章 兩女的相處第632章 不要輕易跟大唐開戰第138章 約定第185章 商議第599章 吐谷渾的進退兩難第62章 華麗的廝殺第121章 相贈親衛第334章 梟雄的手段第133章 背水爭雄不勝則亡第403章 捨得之論第515章 回到長安了第321章 奇兵騎兵第389章 最後一戰第265章 達成協議第147章 感動第640章 巷戰,也是野戰第490章 搭建角鬥場第109章 搶錢搶糧搶女人第227章 對扶桑的政策——殺第123章 頡利第59章 羣英匯聚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182章 改組黑衣衛第三百就是六章 又遇到一個名將第355章 冷血的將領第584章 慘戰(一)第385章 又是一場大勝第477章 放榜了!就是沒有你的名字第190章 鬼面騎的頹敗第459章 又見鳳翅鎦金钂第290章 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第669章 親自動手吧第430章 李恪發狠了第352章 頡利的動作第580章 瘋狂的桑熊將軍第209章 愛我就跟我走第153章 暗中部署第688章 將相謀第1章 戒指也瘋狂第312章 中樞的意見第283章 北伐部署第576章 冤家路窄第625章 吐延,投降吧第454章 火器構想第33章 第一次射獵第498章 這就是搏殺第558章 渭水橋畔,誰心依舊第456章 懷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