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二二年六月二十日午時
趕了一個多月的路,林易一行人早已離開巴州,如今將至靖州樂平縣。
“前頭不遠就是樂平縣了,你倆快把囚服穿上,咱們先去縣衙裡頭報個道。月容你和小牛就在城門口等我們。等我們出來再繼續趕路……”
自不用關叔多說。林易大牛套上囚服便在劉月容小牛的幫忙下上了枷鎖。下了驢車,關叔便帶着林易二人往樂平縣城門而去,劉月容小牛牽着車跟在身後。
待城門外安置好劉月容小牛姐弟倆,關叔便押着大牛林易便往縣衙而去。
一路上三人皆是有些好奇的四處張望,看着比山陽縣熱鬧不知凡幾的樂平縣。
樂平縣縣衙後堂,賈縣尉匆匆來報。
“大人,韓捕頭剛說有衙役押送人犯的正好途徑咱們縣裡,也是去往崤關的,咱們縣裡頭衙役本就不多了,如今都抽不開身,不若讓他們一起押送?”
辛縣令想了想,便回道:“也成,你讓他們稍待一會,本官去跟他們說說。”
三人到縣衙報了個道,便準備離去。那成想纔到縣衙門口,樂平縣的韓捕頭便追了出來,讓其稍等片刻。
辛縣令匆匆走出縣衙,卻是有些好奇,往常押送犯人的衙役至少也得兩個。
“小的關華,見過大人!”
“爲何只有你一人押送?”
“小的原是山陽縣捕頭,這原本押送的差役都患了疫病,小的便接下了這差事。”
辛縣令點了下頭,又說道:“本縣正好有一個人犯也是要押送崤關的……”
就在這時,一小衙役身後跟着十八九歲的少年,往這邊走來。
少年長得器宇軒昂,雖沒有大牛的虎背熊腰,卻也是有着一米八多的個子。
穿的衣服倒是有些舊,卻也不是農家衣服,莫不是哪家的落魄公子。
林易心裡如是想着,有些嫉妒的看了眼那棱角分明,英俊得不像話的臉,還有那健碩的身子,看着真眼饞。
待少年給辛縣令問過好,姜縣令點了點頭,對着關叔介紹道:“他便是本縣要押往崤關的人犯寧紹欽……”
林易詫異得不行,這哪是人犯,看着就是個大爺,別說囚衣枷鎖,連個繩子都不帶做做樣子捆下。
“原本想着讓你幫着一起押送,但只有你一人,穩妥起見,本縣派個衙役與關捕頭你一同押送,如何?”
關捕頭想了想,道:“自無不可,但憑大人吩咐。”
“如此甚好!”姜縣令轉頭便對着衆衙役問道:“你們何人願往?”
不待衆人反應過來,韓捕頭一馬當先,走出人羣,便道:“大人,韓四那小子機靈,正合適!”
其他衙役懊惱不已,自己怎麼就慢了一步。
賈縣尉鄙夷的看了一眼韓捕頭,心想着,怪不得這廝建議送人犯去北崤關,這老貨還真不要臉,好意思誇自己兒子。
這些日子樂平縣在辛縣令的帶領下,忙着剿匪,縣衙裡頭已經死了好些個衙役。
“那就韓四吧!”姜縣令決定道。
剛剛領着邵欽的小衙役欣喜領命,“小的遵命!”
姜縣令見事成,轉頭對着關捕頭說道:“關捕頭,還請稍等片刻,我讓他們去準備準備。”
……
不多時,韓四揹着包袱,牽來一輛馬車。雖是馱馬,卻也是馬啊!
韓捕頭在一旁跟自己兒子道別着。那所謂的人犯寧紹欽,正跪在地上滿臉淚痕的給辛縣令磕着頭道着謝。
“大丈夫在世,當努力建功立業,著鞭在先。此去,當戴罪立功,也給你爹爭一口氣!……”
“這是孫雅儒所著的《孫氏兵法》!朝廷雖然禁了此書,不過這只是幾章殘篇,不礙事,你拿去當好生研讀……”
“北崤關那,本官已去信,這是介紹信……”
“多謝大人!再造之恩……”
……
林易感嘆道:“人比人氣死人!”
“哎!”“哎!”林易大牛看了看自己手上的枷鎖,對望了一眼,皆是嘆了一口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