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投鼠忌器

劉修在第一縷晨曦中醒來,‘摸’了一下身邊,已經是空空如也,想起昨夜的瘋狂,他不禁笑了一聲,猶在夢中。端莊穩重的長公主居然也會有如此豪放的一面,實在讓人意外。

房‘門’“吱呀”一聲被推開了,梳妝整齊的長公主款步走了進來,瞟了劉修一眼,笑道:“醒了?睡得可好?”

“還好,就是夜裡做夢被狼咬,很累。”

“狼?”長公主黛眉一皺,伸手過來‘摸’‘摸’他的額頭,擔心的說道:“頭疼不疼,會不會是傷沒好利索,做了噩夢?”

劉修搖搖頭,抓過她的手在‘脣’邊親了一下:“沒事,就是一頭母‘色’狼而已,我還對付得了。”

長公主這才明白過來,不禁紅了臉,嬌嗔的掐了一下他的臉龐:“就知道胡說。”

劉修哈哈一笑,把她拉了過來,摟在‘胸’前,親了一口:“既然是夫妻,又是在自己家中,有什麼不能說的。”

長公主不捨的伏在他‘胸’前,悠悠的說道:“你還知道有家啊,那以後可不要再和人拼命了,你現在是將軍,不再是個普通的士卒,以命搏命的事情還是別做了。”

“唉——”劉修長嘆一聲,想起和檀石槐的那一戰,還是心有餘悸。檀石槐明明已經筋疲力盡,沒想到最後垂死一搏,還是險些要他的‘性’命。“你不知道,那個檀石槐一個人殺了七十三名虎士,片刻之間,傷了仲康,敗了翼德和王道長,兩次擊敗盧夫人,我當時如果不出手,只怕盧夫人會被他一腳踩死。”

“真有這麼驍勇的人?”

“嗯,如果不是親眼看到,我也不敢相信。”劉修怔怔的看着窗外的朝陽:“你知道嗎,他非常快,快得讓人來不及躲。你和他一起出招,你剛剛準備發力,他可能已經攻擊得手了,說起來也就是差那麼一點,但是那一點就足以分出勝負。”

長公主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她對武技上的事情不懂,也根本沒興趣。

“睡足了沒有?如果睡足了就起來吧,先生等着你吃早飯呢,好像有話有對你說。”

劉修點點頭,知道盧植現在有很多話要和他說。長公主扶起劉修,親自幫他穿衣服,本來這些事由婢‘女’‘侍’候就行了,不過她知道劉修和其他人不一樣,他非常排斥把婢‘女’當成妾,甚至不願意由她們‘侍’候入浴,也不肯在她們面前‘露’出身體。

“宮裡最近有什麼事嗎?”劉修穿好了衣服,由婢‘女’幫他梳頭,隨口問長公主道。長公主坐在‘牀’邊,靜靜的看着他,一時有些出神。劉修沒聽到回答,回頭看了她一眼:“你在想什麼?”

長公主掩着嘴‘脣’笑了一聲:“沒什麼,我只是在想姊夫回來之後誇你的話。你知道嗎,姊夫的報捷文書送回來之後,所有人都知道落日原大捷,你和鮮卑大王檀石槐惡戰的英雄事蹟了呢。姊夫在文章裡面說你是用兵如龍,無跡可尋,以少勝多,無所輕發,發則有中,簡直是不世出的名將。”

劉修不以爲然的笑了笑,伏完的文章寫得妙,但更多的是他的想像和虛構,他只看到自己的一次次勝利,卻不知道在每一次決策之前是多麼糾結,要費多少心血,要和荀攸、賈詡和諸將反覆商量、推演多少次。當然了,伏完這麼寫,可能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要把袁紹比下去。要論斬首數量,這次袁紹比他還多,兩次惡戰斬首在四萬以上,三路大軍中,袁紹是斬首最多的。如果不是最後斬殺了檀石槐,他能不能拿到首功都是個問題。

“宮裡有什麼反應?”

“陛下高興,皇后也高興,太后也開心,只有何貴人不高興。”長公主淡淡的說道。“何苗跟着袁術出征,據說也上了陣,但是他沒有斬首功勞,只能跟着袁家兄弟沾光。大戰之後,陛下嫌她和袁美人走得太近,找由頭訓斥了她幾次,她哪能高興得起來。”

“皇后和陛下還是那樣?”

“說不上來。皇后現在像是變了個人似的,有些冷清了,不像以前那樣盯着陛下。”長公主嘆惜了一聲:“陛下不來,她也不問,陛下來了,她也不拒。閒了就讀讀書,畫兩筆畫,要不就一個人坐着,一坐就是半晌,倒比個道人還像道人。”

劉修沒吭聲,他也搞不清宋皇后這是怎麼了。

“陛下倒還好,可能是因爲喜愛皇嫡子的原因吧,他隔三岔五的就去椒房殿坐着,彈彈琴,和皇后說說書道繪藝,有時候做了什麼滿意的新壺,也拿去和皇后一同鑑賞。”

“這不是蠻好嘛。”劉修鬆了一口氣:“那袁美人呢?”

長公主撇了撇嘴:“你的報捷文書到的那一天,陛下就再也沒去過蘭臺。不過,我想這不是袁美人的原因,而是陛下對袁家沒什麼好感。袁美人卻是個難得的聰明‘女’子,凡是陛下喜歡的,她沒有不‘精’通的,就是連政事也強過一般的男子。如果不是姓袁,我想宮裡沒有人是她的對手。”

“袁逢生了幾個好兒‘女’,特別是兩個‘女’兒,更是‘女’中豪傑。”

“是呢,只可惜她命苦,也許是太聰明瞭吧。”長公主惋惜的嘆了口氣,又取笑道:“夫君,你當初爲什麼拒婚?她如果嫁給你,對你的幫助可比我們幾個強多了。”

劉修皺了皺眉,很嚴肅的思索了片刻:“我不喜歡袁家那股從骨子裡透出的傲氣。”

“呵呵,原來你是可憐我們幾個啊。”

“那倒不是。”劉修換了一副嬉皮笑臉,“其實我一看到你,我就中了意,只是那時候剛到洛陽,立足未穩,我還沒那底氣去接近你。後來袁家要奪我的麪館,我就順水推舟,去求你幫忙,開始以爲你未必答應,沒想到稍微一勾搭就成了。”

長公主被他說得不好意思,抿着嘴輕笑了一聲,對自己當時鬼使神差的答應了劉修覺得非常滿意,要不然也不會有今天的婚姻。作爲孝桓帝的‘女’兒,她當時已經不抱希望了,做好了和次姊潁‘陰’長公主一樣獨守終生的準備,對於公主來說,其實她們的婚姻大多都不幸福。

“你看哪天方便,我們帶着皇嫡子進宮看看皇后?”

“行啊。”劉修點點頭,站起身來,就着婢‘女’手中的銅鏡大略的看了一眼自己的模樣,和長公主一起向外走去。

盧植坐在案前,看着面前的粥碗和小菜發愣。劉修快步走到他的面前行禮:“先生早。”

“啊……啊,早,早。”盧植連忙招呼道:“坐下吃飯吧。”

劉修入了座,端起粥碗喝了兩口,又吃了兩片鹹菜,盧植就急不可耐的開口了。“德然啊,子行有家書來,說北征大軍遲遲沒有撤離,上谷的糧食吃緊,那些士卒立了功,卻沒有得到賞賜,軍心不穩,不少士卒四處劫掠,搞得人心惶惶啊。”

劉修放下粥碗,拿起一塊蒸餅咬了一口,慢慢的嚼着。“他們應該有文書報給朝廷了吧?”

“到了,可是陛下一直沒有下詔,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盧植唉聲嘆氣,愁容滿面,“伯珪也寫信來了,說遼西太守趙苞爲國犧牲,朝庭也沒個說法,這樣子下去可不行。”

劉修沉默了片刻,有選擇的把昨天天子和他說的話轉述了一遍,暗示盧植天子可能要對汝潁世家動手,在這種情況下,封賞肯定會拖延一段時間。

盧植一聽就急了,“這怎麼能行,有功不賞,還要追究責任,那天下還不大‘亂’?連光武皇帝度田都失敗了,他能搞得好?”

“我看天子的意思,大概是準備‘亂’一場了。”劉修苦笑着搖頭,“他現在一方面在安排可靠的人到汝南、潁川任太守,一方面可能要重整禁軍,確保洛陽的安全,這分明是準備重症下猛‘藥’,以‘亂’治‘亂’的意思。”

“胡鬧!”盧植怒不可遏,將竹箸拍到案上:“你怎麼不勸阻他?”

“我勸不住啊。”劉修很鬱悶的說道:“光武皇帝度田失敗,那時候人口不多,還可以拖延一段時間,現在拖不下去了。世家、豪強肆無忌憚地和天子爭奪人口、土地,朝廷財源枯竭,連北征這樣的戰事都拿不出錢來,還要袁家自籌。這到底是朝廷出征,還是袁家出征?袁紹立了功,不賞肯定是不行,可是要賞了,袁家的實力更強,以後還有誰治得住他們?”

盧植憤怒的瞪着劉修:“那你的意思是支持天子了?”

“我不知道。”劉修很無辜的說道:“除了支持天子,我想不出有其他的辦法。我想請教先生,先生以爲現在應該如何?”

盧植張口‘欲’言,可是隨即又發現自己無法選擇。支持天子,那就是自取其‘亂’,不支持天子,難道支持袁家?袁家來勢洶洶 ,明眼人都看得出他們就是又一個意圖篡漢的王家啊。如果不是劉修這次奪了首功,斬殺了檀石槐,就憑北征的戰功,還有誰能和袁家抗衡?憑袁家的實力,袁美人登上皇后之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又一個外戚將出現在大漢的朝堂之上。

這個外戚是前所未有的強大,袁家的整體實力遠遠的超過了以前的任一個外戚,甚至比起王莽都更勝一籌:不僅袁家的人脈超過王家,袁紹的能力也遠遠超過王莽,他可不僅是個書生那麼簡單,從他這次在塞北的兩次大戰來看,他遠非王莽那個被儒家思想洗了腦的書呆子可比。

劉修說得沒錯,除了支持天子,儘可能的做好防範,把衝突控制在一個最小的範圍內,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可是一想到天子要對袁家以及汝潁的名士舉起屠刀,造成的結果將是士族對朝廷的又一次失望,傷害不亞於又一次黨錮,他還是心急如焚。

劉修低着頭喝粥,不想讓盧植看到他的眼神。對他來說,不管天子怎麼做,大漢的分崩離析都已經很難避免,袁家邁出了這一步,已經被‘逼’到了懸崖上,沒了退路,他們不會甘心任天子宰割。天子也不想就這麼看着袁家掏空了他的根基,一步步的接管朝廷的大權,只能冒死一搏,至於會不會就此把大漢推入覆滅,誰也不敢保證。以天子那自以爲是的‘性’格,大概他是以爲自己還能控制得住局面,可是他肯定想不到這是在柴堆旁玩火,一旦點着了火,事態可能就會脫離他能控制的範圍。

對袁家來說,他們不進則亡,對天子來說,這是玩火自焚,可是對他來說,卻無疑是機會。也許現在還沒有人看到這個機會,但對他來說,天下大‘亂’的徵兆已經再明顯不過,既然救已經沒法救,那就只能順其自然,靜觀其變了,甚至在必要的時候不妨推‘波’助瀾一把。

但這樣的話肯定是沒法對盧植說的,這無異於叛逆。

實際上的確也是叛逆。

盧植彷徨無計,坐在那裡發了好一會愣,看得劉修心中不忍,可是又沒有辦法開解他。這種看着自己本能的要去維護一個人,卻偏偏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他走向滅亡的心態,他曾經有過。

“先生,也不是沒有辦法,只是……我覺得沒什麼實現的可能。”

盧植眨了眨眼睛,費了好大的功夫才從那種呆滯的狀態中緩過來:“你說。”

“讓袁家再籌集一批錢財,幫天子度過眼前這個難關,但是不要以此爲條件來要挾天子,儘可能的不要再碰兵權,你也知道的,兵權是天子喉下三寸的逆鱗,不能碰。袁家當然也可以做官,但是他們不要再阻撓天子大考,不要再妄圖壟斷仕途。”劉修沉下了臉,隱怒道:“如果不是袁家在裡面搗鬼,前年也不會出現一大批大考授職的士子貪墨的事,誰都知道縣令長的薪俸太低,要說貪墨,袁家推薦的那些人也好不到哪兒去。”

盧植面無表情的聽着,過了一會兒,他一聲不吭的起身離開。

“先生會不會真去袁家了?”長公主從後面轉了出來,擔心的問道。

劉修捏着手裡的蒸餅,緩緩的嚼了兩口:“很有可能。”

長公主瞥了他一眼,“你這不是害先生受辱嗎,袁家能答應這樣的條件?”

“我也覺得他們不會答應,不過,不讓先生試試,他如何能死心?”

“唉——”長公主長嘆一聲,愁容滿面:“這次大捷,我怎麼覺得讓人心慌慌的呢。”

劉修無聲的笑了笑,卻笑得比哭還難看。

盧植一直沒有回來,直到吃晚飯的時候才垂着頭,悄無聲息的進了府,一回府就鑽進了自己的院子,連晚飯都沒吃。劉修不放心,趕去拜見,盧植卻不肯見他。盧慎覺得很不好意思,特地來向劉修道歉,劉修也估計到了這個情況,一句話也沒說,只是拍拍盧慎的肩膀:“這幾天多陪陪先生,不要離他左右。”

盧慎面‘色’沉重的應了一聲。

三天後,天子朝會,召集羣臣商議北征立功將士的封賞問題。會議一開始,袁隗就提出,原北中郎將劉修在此次戰事中先是千里奔襲,先滅狂沙,後屠野狼,然後又在落日原斬殺檀石槐,解決了困擾大漢多年的邊‘亂’,並因此付了重傷,這樣的功勞僅僅封爲鎮北將軍,似乎有薄待功臣的嫌疑,會讓將士們寒心。因此,他建議重新討論對劉修的封賞。

袁隗話音剛落,附和聲一片。

天子坐在御座上,冷眼旁觀。他當然清楚袁隗這麼說是借題發揮,劉修是首功,如果不把劉修拔得高高的,那就不好議袁紹的功勞。

“那司徒以爲劉修應該授什麼樣的官才合適?”

袁隗顧左右而言他,“兵事是太尉的職責,臣只是秉心而論,並沒有其他意思,請陛下垂詢太尉橋公,想必他一定會有成熟的建議。臣可以參與討論,卻不敢首倡。”

天子冷冷一笑,把臉轉向橋玄。橋玄咳嗽了一聲:“司徒大人謙虛了,司徒府名士如雲,人才輩出,豈能沒有成熟的建議?只是陛下垂詢,兵事也的確是臣份內之職,那臣就不揣妄陋,提幾點粗淺的建議,供陛下與羣賢商議。”

袁隗臉一紅,對橋玄話語中暗含的譏諷裝作沒聽懂。

橋玄掃了一眼他身後的那些人,接着大聲說道:“此次北征,是自段熲平東羌以來未有之大捷,一戰而斬殺賊首,囂張了三十年的鮮卑人從此分崩離析,戰果不可謂不輝煌。更重要的是,這次大戰涌現出幾個有名將潛質的年輕人,奉陛下天威,征討不服,雖是陛下英明,羣臣效命,也足以說明我大漢火德不衰。”

天子皺了皺眉,握了握拳頭,坐直了身子。他不知道橋玄想說什麼,但是聽橋玄提到了袁紹有名將潛質的意思,他非常不高興。

“鎮北將軍劉修,先以萬騎奔襲西部鮮卑,兩戰皆捷,又命令涼州所部出擊,大破鮮卑金雕部落所部,再以北軍五校和涼州‘精’騎護送糧草,接應徵北將軍大軍回程,避免了北征主力敗亡,是當之無愧的首功。”橋玄一一列舉了劉修的功勞後,大聲說道:“臣以爲,可封衛將軍。”

他的話音剛落,朝堂上一片譁然。衛將軍是僅次於大將軍和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的高級武職,位在三公之下,九卿之上,劉修以這個年紀做衛將軍,這種破格提拔大概也只有歷史上的衛將軍衛青可以相提並論。要知道張奐破匈奴,段熲破東羌,回京之後也不過是任九卿級別的職務,而他們都是戍守邊疆多年的名將了。

天子擰起了細眉,沉默不語。袁隗也有些驚訝,不過他反而很開心,劉修提得越高,袁紹他們纔可以水漲船高。

“徵北將軍袁紹,指揮有方,善於捕捉戰機,兩次大破鮮卑主力,臣以爲其戰功卓著,當予以嘉獎,可授以前將軍一職。”

橋玄也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一口氣說了袁紹、袁術和皇甫嵩幾個人,說這幾個人都是有大功,應該封賞,按他的意思,劉修可以做衛將軍,其他三人都可以封爲前後左右四將軍這樣的軍職。他說完之後,大大方方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眼皮一耷,又恢復了那個‘迷’糊的狀態。

朝臣們議論紛紛,天子也在和身邊的張讓、趙忠商量,一時半會也沒有得出最後的結論。天子索‘性’決定,你們議吧,我先出去休息一下,等你們議好了再把結果告訴我,然後一甩袖子,走了。

張讓奉命留下監督,趙忠跟着天子離開正殿,直奔天子經常做陶藝的偏殿。當值的小黃‘門’一看天子又來做陶藝了,連忙上前‘侍’候,天子等他們做好準備,就把他們全部斥下,一個人坐在那裡玩泥巴。

趙忠靜靜的在一旁站着。

天子用力的摔打着泥坯,直到滿頭大汗,他才停了下來,若有所思的看着手中的泥坯,突然沒頭沒腦的問了一句:“你覺得怎麼樣?”

趙忠應聲答道:“臣以爲,以劉修之能,一定能鉗制袁家兄弟,可保陛下無憂。”

“衛將軍?”天子沉‘吟’着,“從一個北中郎將升到衛將軍,是不是太快了?”

趙忠搖搖頭:“陛下,袁紹是徵北將軍,如果要賞,至少是前後左右四將軍之一。劉修的功勞比他大,總不能屈居其下吧?要說快,其實也不快,這幾年,他哪一年不給陛下送捷報來?按說,他早就該升任將軍了。要不是……要不是沒錢,當輪到袁紹做這個徵北將軍啊。”

這句話挑動了天子最敏感的地方,他擰起了眉頭,沾滿泥土的手指慢慢收緊,握成一個拳頭。他擡起頭,看着殿外燦爛熱烈的陽光,眼神卻冰冷異常。

“陛下,封賞不能讓袁家滿意,袁紹就會一直滯留在北疆,他手裡現在還有近三萬大軍,而且是跟着他血戰過的。一旦這些人……被他們蠱‘惑’,只怕是劉修也制不住他們。”趙忠擔心的說道:“原本遼東遼西還有公孫瓚和趙苞,可是現在趙苞戰死,公孫瓚重傷,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再製衡袁紹了。”

“趙苞是你從弟吧?”

“是。”趙忠低下了頭,眼圈一紅。

“有那樣的母親,纔有那樣的孝子。有那樣的孝子,纔有那樣的忠臣。他是我大漢的棟樑,只可惜蒼天無眼,不佑善人啊,剛剛有機會大顯身手,卻遇到了這樣的事,實在讓人傷悲。”

“他母子在九泉之下能知道陛下的這句話,死也瞑目了。”

天子嘆息良久。“也好,希望他不會辜負朕的這一番心血。”

——————

今天雙更,求票!

……

第336章 蒼天已死第552章 桓階第736章 生死之戰(中)第559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上)第634章 助勢第44章 青澀阿飛第228章 鬼才第218章 論道第568章 打虎記(六)第521章 柳暗花明第83章 波斯貓第14章 一聲嘆息第418章 左右爲難第270章 道與術第470章 劉焉的計劃第113章 天上掉下一美婢第610章 權衡第34章 以牙還牙第608章 當仁不讓第743章 攻其必救第556章 西陵之戰(三)第431章 重驗第693章 治道的四個境界第501章 榜樣的力量第332章 漢陽閻忠第589章 田豐有妙計第60章 名將是怎麼練成的第130章 老子要進城第625章 蜇伏四百年第469章 誰是漁翁(下)第644章 節外生枝第521章 柳暗花明第306章 玄武營第136章 吃飽不容易第123章 丘力居第257章 樂不思蜀第258章 鋸箭法第429章 疾風知勁草第342章 第一神將第106章 無恥的懦夫第137章 打賭第434章 絕處逢生第291章 六月債,還得快第379章 進進退退第363章 士氣第656章 窮途末路第629章 利器第643章 善易者不卜第758章 侵掠如蠶第559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上)第266章 論衡第759章 根基第588章 不祥之兆第277章 暗流涌動第265章 雙喜臨門第500章 何去何從第449章 虎帳夜談兵(上)第436章 兩隻狐狸第314章 旁門左道第472章 寶劍新硎第480章 以利誘之第413章 阿媽第324章 風起第7章 天生奇材第502章 喪家之犬第555章 西陵之戰(二)第319章 受寵若驚第183章 投其所好第513章 趁着年輕要瘋狂第677章 薑是老的辣第400章 水渾了第237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161章 清與濁的選擇第108章 首戰第528章 故布迷陣第473章 錦雉第459章 風雲突變第305章 擒賊先擒王第721章 投鼠忌器第597章 講規矩第555章 西陵之戰(二)第44章 青澀阿飛第69章 又相逢第581章 講理要有資格第412章 見識第506章 陰謀與陽謀第115章 雅歌將軍第681章 子弟兵第21章 低調是王道第82章 化戾氣爲祥和第258章 鋸箭法第464章 妙不可言第72章 道術第609章 污衊第763章 不入虎穴、焉得皇子第480章 以利誘之第46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上)第596章 天子求和第441章 大漢朝的就業難
第336章 蒼天已死第552章 桓階第736章 生死之戰(中)第559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上)第634章 助勢第44章 青澀阿飛第228章 鬼才第218章 論道第568章 打虎記(六)第521章 柳暗花明第83章 波斯貓第14章 一聲嘆息第418章 左右爲難第270章 道與術第470章 劉焉的計劃第113章 天上掉下一美婢第610章 權衡第34章 以牙還牙第608章 當仁不讓第743章 攻其必救第556章 西陵之戰(三)第431章 重驗第693章 治道的四個境界第501章 榜樣的力量第332章 漢陽閻忠第589章 田豐有妙計第60章 名將是怎麼練成的第130章 老子要進城第625章 蜇伏四百年第469章 誰是漁翁(下)第644章 節外生枝第521章 柳暗花明第306章 玄武營第136章 吃飽不容易第123章 丘力居第257章 樂不思蜀第258章 鋸箭法第429章 疾風知勁草第342章 第一神將第106章 無恥的懦夫第137章 打賭第434章 絕處逢生第291章 六月債,還得快第379章 進進退退第363章 士氣第656章 窮途末路第629章 利器第643章 善易者不卜第758章 侵掠如蠶第559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上)第266章 論衡第759章 根基第588章 不祥之兆第277章 暗流涌動第265章 雙喜臨門第500章 何去何從第449章 虎帳夜談兵(上)第436章 兩隻狐狸第314章 旁門左道第472章 寶劍新硎第480章 以利誘之第413章 阿媽第324章 風起第7章 天生奇材第502章 喪家之犬第555章 西陵之戰(二)第319章 受寵若驚第183章 投其所好第513章 趁着年輕要瘋狂第677章 薑是老的辣第400章 水渾了第237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161章 清與濁的選擇第108章 首戰第528章 故布迷陣第473章 錦雉第459章 風雲突變第305章 擒賊先擒王第721章 投鼠忌器第597章 講規矩第555章 西陵之戰(二)第44章 青澀阿飛第69章 又相逢第581章 講理要有資格第412章 見識第506章 陰謀與陽謀第115章 雅歌將軍第681章 子弟兵第21章 低調是王道第82章 化戾氣爲祥和第258章 鋸箭法第464章 妙不可言第72章 道術第609章 污衊第763章 不入虎穴、焉得皇子第480章 以利誘之第46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上)第596章 天子求和第441章 大漢朝的就業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