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待府中的劉逸,接到朝廷新的處罰詔命,心裡已經涼透到底。
劉逸知道,憑大總管李敬玄的這份奏報,朝廷完全就可以給予自己府上重處,甚至定父親死罪,家人流放,如今朝廷這樣的處理決定,或許還可以說還有一點人情味,對府中的家人們沒有具體的處理措施。不過劉逸也知道,若事情真的如李敬玄所奏的,父親即使被贖換回來,也是名譽盡失,丟官去爵,基本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這些天,府門外也出現了一些軍士模樣的人,幾名軍士還守在劉逸家的府門口,看情景是監視府上的人,不讓他們出府。
也自從這日開始,劉府上的人,除了幾名家僕可以上街買些菜或者生活的必須品外,其他人都是不能出府的,這些上街買東西的家僕,也有人一道跟隨着。
這樣的情景讓府上人更是驚懼,不過劉逸的母親張氏在這個時候反而冷靜下來。因劉審禮兵敗被俘的消息傳來了好幾天,已經過了剛聽到消息後的那段最傷心的時候,張氏也振作起來,重新操持起府中的事務來,以實際行動安撫府上的人。因劉延景帶着劉邁、劉遠去置贖劉審禮,帶去了大量的錢物,這些錢物只有一小部是府中的,大部都是劉延景通過其他方式籌集的,張氏也想着必須要將這些東西償還回去纔可。
自家府上遭遇到這種處境,讓劉逸感覺生活一下子從天堂到了地獄,原本自己還是個衣食無憂的官家子弟,身份也不一般,但這麼幾天過去,所有的榮耀都沒有了,府上遭難,自己也幾乎成了待罪之身,這樣的境遇讓劉逸不得不更加周密地考慮以後的事,謀劃接下來的日子該如何行事,該如何改變這一切。
劉逸心內那種想左右歷史進程的慾望更加的強烈了,不能再憑人家決定自己的命運了。
雖然說府門口有監看的軍士,府中人不得出府一步,但這是難不倒劉逸的。每天劉逸也沒閒着,白天練武,到了夜夜時分,他都潛出府去,到朝中的一些高官府中探聽情況。
劉逸的身手也在這些時候得到充分的展示,藉助自制的工具,那些高官的府中他都來去自如,只是可惜,因爲主事的李敬玄還有鄯州,知道情況的將士們也都在鄯州一帶,朝中的官員們知道的情況也不多,劉逸沒多少有用的東西探聽到,不過從所探聽到的情況他也知道,父親在朝中的人緣還不錯,大臣們在私下說起劉審禮戰改被俘的事時,都是惋惜的樣子。
劉逸有過溜進宮去探聽消息有想法,但面對那十幾米高的宮牆,迷宮一樣的大明宮,還是放棄了這個知道無法完成的想法。
――――――――――
幾年前大非川兵敗,又加上這次洮河附近大軍新敗,大唐軍隊又無法抵擋吐蕃人的攻擊,只能退守,李敬玄在傳回的奏報上向朝廷報告他們退守鄯州一帶,據城而守。
吐蕃的威脅進一步的嚴重,皇帝李治與皇后武則天深爲憂慮,在宣佈了對劉審禮的重處後幾天,在宣政殿再次如今羣臣議事。
“諸位愛卿,我大軍新敗,吐蕃威脅日盛,各位愛卿說說,都有何對策?”李治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問殿上的諸臣道。
聽皇帝如此說,殿上的諸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卻沒有人站出來發表奏議。
看到此情況,李治甚是惱怒,“諸位都是朕的肱股之臣,此危難時候,難道就沒有建議與朕?”
“陛下,臣有一議!”黃門侍郎、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高智周站出來奏道,“先王時候,以文成公主賜婚於吐蕃贊普棄宗弄贊,自文成公主下嫁後,吐蕃數十年未寇邊,臣覺得,陛下也可以取此道,選一公主,與吐蕃和親,並議和…”
“陛下,萬萬不可!”聽高智周如此說,中書侍郎薛元超馬上站出來反對,“文成公主如今還在世,且在吐蕃國內威望日盛,還可以左右吐蕃國政,吐蕃連年寇邊,文成公主竟然默許,甚至支持吐蕃軍隊犯我大唐,若再以公主下嫁,情況依然不會改變,且公主下嫁需要大量的陪嫁,此正是可以富吐蕃而窮我大唐,所以臣覺得萬萬不可!”
“陛下,臣附議,萬不可和親!”另一中書侍郎、右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李義琰也馬上站出來表示反對和親,並繼續說道,“臣覺得,應在與吐蕃接壤地嚴設守備,待我大唐國力更強時候,再發兵討之。陛下如今已經向天下募集勇武之士,想必再過幾年,善戰的領兵將領也會層出不窮,那樣吐蕃之患何愁不除!”
“陛下,李侍郎此議固然不錯,然我大軍屯邊,需要的物資數量頗巨,修建城池也需要大量的財力物力,吐蕃人的偷襲防不勝防,臣覺得,還是應該發兵討伐吐蕃,舉幾戰之力,將吐蕃的威脅消除!”吏部尚書裴行儉跟在李義琰後面出列奏道,“雖然我大軍兵敗,但我洮河道大軍大部軍力還在,臣願前往青海,領軍與吐蕃人決一死戰!”
“陛下,不可,”裴行儉說完,高智周馬上站出來,表示反對,“裴侍郎雖然用兵如神,然我軍新敗,士氣低落,恐近些時候,不宜對吐蕃作戰,陛下即使不同意和親,臣還是建議,應該與吐蕃議和,暫息戰事,待戰敗所帶來的影響小去,再考慮與吐蕃決戰!”
“陛下,臣支持裴侍郎此議!”尚書左僕射劉仁軌站出來支持裴行儉,“此戰我軍雖然落敗,臣覺得應該是領兵將領謀略失當所致,因此臣建議,召回李中書令,問其責,再委以另外的將領,領洮河道行軍大總管職,伺機反攻,以防吐蕃人繼續深入!臣願再次趕赴鄯州,重領此職!”
劉仁軌對朝廷沒有對任洮河道行軍大總管的中書令李敬玄做出處置深表不滿,再一次指出李敬玄在此戰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該將其召回京來問責,並另任命一將作爲洮河道的行軍大總管。
劉仁軌也是深深地懷疑此戰的失利另有原因,也想再去鄯州,將情況調查清楚,給予李敬玄一個罪名。
發表意見的都是大唐朝堂上宰相級的大臣,這些位高權重的大臣意見都這麼不統一,讓皇帝李治與皇后武則天眉頭緊皺。
劉仁軌說完,繼續有大臣們出來發表奏言,一時間,殿內頗爲熱鬧。
被衆臣們不同的意見吵得有些煩躁的李治沉不住氣了,喝令衆臣們停聲,“諸位愛卿莫議了,此事還是過些日子再說!”
衆臣們議論的東西沒有一個主導思想,讓李治不滿之下又無可奈何。
“陛下,臣前些日子接到太學生魏元忠的一上言,表述了御吐蕃之策,臣覺得甚爲在理!”一直沒吭聲的尚書右僕射戴至德在朝堂上安靜下來後站出來說道。
“哦?有何議,戴愛卿不妨說來聽聽!”李治大喜。
“陛下不若召魏元忠進殿,由他自己講述不是更好?”戴至德提議道。
“速傳太學生魏元忠進殿!”李治大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