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三位小王爺離京前往封地引起的軒然大波,現在就先說說我們的主角夜小白。
此時的夜小白和智興二人一路急奔,連行七日,終於從江南的餘杭趕到了陝地的太乙山。說太乙山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他另一個名字絕對讓大家如雷貫耳,那就是終南山!
此時雖然已經到了十月,但是遠遠看去終南山依舊是蒼翠一片。只能看的清山的半山腰,山上雲霧繚繞,宛若仙境一般。
智興看着這遠方的終南山嘖嘖稱奇道:“世子,你們這大本營建的倒是秒呀。一會上了山可要帶我好好參觀一下。”夜小白有些尷尬道:“大師說笑了,從小到大我就沒有來過這終南山,這也是第一次來,咱們就一同遊這終南盛景吧。”
終南山雖然是全真道的大本營,但並不是說這終南山只有一個全真道。這裡面還有另一個龐然大物,那就是持劍五門中的封劍冢。封劍冢雖然位列持劍五門之一,但是年紀並不長,起碼和全真道比是這樣的。但是其能在終南山落戶而又和全真道平安落戶,裡頭有什麼貓膩就不是外人能說清的了。
此時,二人一人騎鹿,一人騎虎,卻也是到了這終南山的山腳下。只見山下盡是密林,參天的松樹並排在一起,幾乎沒有陽光能夠照進去。
山腳下就能看到,一層似有似無的煙霧在山林之間覆蓋着,若不靠離幾乎沒法見到。
WWW●ttκa n●℃O
智興道:“世子,咱們是通過山門直接上山呢?還是直接探索着去重陽宮呢?”
夜小白想了想道:“還是通過山門上山吧。畢竟這終南山並不只是我全真道的終南山,搞不好就闖入了人家的地方。”說完駕着白鹿走向了山門。
此事全真道的山門外,張獻和正領着一衆道士,好像要迎接什麼人,看到夜小白,張獻和一喜道:“師弟終於來了,正好和我一同迎接玉虛道妙法真君。”夜小白和智興同時大吃一驚,顯然沒有料到這次的太乙山論道會惹這位大駕光臨。
而張獻和此時看着智興道:“這位是大雷音寺的智興小師傅吧?早聽你的大名,如今老道卻是不好親身招待,獻之,你且先帶智興小師傅上山休息。”說罷後面的一箇中年胖道士走了出來,對智興做了一個請的動作,智興對着張獻和行了一禮就跟着這個叫獻之的道士上山去了。
這時夜小白疑惑的對着張獻和道:“師兄,咱們太乙山論道向來是小打小鬧,怎麼會驚動妙法真君這根西北擎天柱?”
張獻和苦着臉道:“多半是爲了十年後的崑崙論道佈局。”夜小白疑惑道:“崑崙論道?”張獻和苦笑道:“師弟,你可知領導天下玄門的九道是怎麼選出來的?”
夜小白道:“據說是通過五百年一次的崑崙論道由天下玄門共同推舉而出。”
張獻和恨恨道:“是啊,由天下道門共同推舉。想咱們全真道,自開派之初就一直位列九道之一。直至五百年前那次崑崙論道,張三丰張真人異軍突起,纔打破了平衡。”
其實,所謂的崑崙論道共舉領袖就是一個幌子。道教的領袖一直都是這些傳承悠久的三清道統,比如太清一脈的天師府、太一道門,玉清一脈的玉虛宮等等,這崑崙論道只是一個展示九道強大的幌子罷了。
然而,五百年前張三丰異軍突起,崑崙論道力壓全場,硬生生的將全真道從九道中給擠了出去。事後不久全真道的那位祖師就鬱郁而絕,駕鶴西去,全真道陷入全面衰落。
甚至三百年前一場突變導致全真都被趕出了終南山,就在其他道門摩拳擦掌準備救援的時候,卻被真武道用“以武止戈”的幌子給攔了下來,真是讓天下好一頓大笑。若非因此全真道也不會在無奈下投了天策府,甚至終南山上的基業也是在最近兩年纔給重新收回來。
聽了自家門派和真武道的恩怨,夜小白也不禁麪皮一抽,卻是想起了上次的武當祝壽一事,恐怕張真人飛昇也和這位師兄的算計有關。如此新仇舊恨在一起,恐怕只要一不小心全真道就有着被真武道覆滅的危險,畢竟雖然張三丰飛昇,但是其威勢還在,保不齊就有什麼翻盤的後手。
看來成爲九道這個主線任務我有些想當然了,裡面貓膩多着呢。夜小白暗暗沉思道。
突然間天空一陣鶴鳴聲傳來,只見一羣仙鶴帶着一幫身穿華麗道袍的道士落在了山門之前。
爲首是一個看起來約有三十,不怒自威的道士。道士脣下一縷美髯隨風飄動,身穿一身華麗的碧色道袍,額頭點着一點硃紅,眯着雙眼,眼間不時露出一絲自傲之色,手中持着一柄華麗的玉如意。
如意首端呈慶雲狀,有青色、碧色、赤色三種顏色的無極寶珠鑲嵌其中。上對應日、月、星三光,下對應天、地、人三才。寓意:奉天承運,與道同休。
如意手柄處有九條升降各異,互不雷同的五爪金龍,九條金龍各具神韻,在祥雲中穿行,每條金龍鱗片、龍鬚等絲毫畢現,萬縷金光在龍身上閃耀,龍身抖動,曲頸昂首騰躍於空,龍鬚目怒張,闊口長鬚,鱗爪銳利,肘毛如劍,碩長的龍軀攪動着雲氣,勢不可擋,猶如真龍再現。寓意:八荒六合,唯吾獨尊。如意尾端呈靈芝狀,有五福圖紋。
此寶正是玉虛傳承至寶,上古神兵三寶玉如意!
中年道士身後跟着一對粉雕玉琢的童男童女,童男手中捧着浮塵。童女手中捧着一把華麗的長劍,劍鞘上面鏤刻着條條神態各異的神龍,劍把上則是印着符文。
童子身後則是站着兩列年輕俊美的小道士,一列男,一列女。每名都有練氣巔峰的實力,領頭的一對甚至都達到了三花聚頂的境界。
出行有如此架勢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崑崙玉虛道掌教,地上道國實際管理者,無上天人強者,妙法真君續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