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民間力量(1)

現在是該做出一個抉擇的時候了,腓特烈心中雖是萬般不甘,但是情勢已然如此,奈何?帕沙人已經開始了他們先期攻勢,腓特烈可以斷定蘇祿地區的戰事不過是一個幌子,庫圖佐夫和他那個關門弟子達揚從來就不是善類,如今這般好的時機,絕對不會單單隻在蘇祿一地表演,只怕自由自治領和馬普特拉河纔是表演的大舞臺。這個時候自由自治領是斷斷不能出半點差錯的,否則呂宋王國的基礎就會徹底動搖,付出如此大的代價如果再連科米尼都失去了,那呂宋王國真的就要壽終正寢了,自己必須要再去一次自由城了。

輕輕嘆了一口氣,現在再來怨天尤人已經無濟於事了,陡增煩惱而已,凱瑟琳那個女人太過善變,自己必須要讓她明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這番出使重點還得花在她身上,至於屈林那裡,腓特烈反而不大擔心,軍人的榮譽不容他因爲私仇而變節,這一點腓特烈絕對信任得過。

手指落在眼前的地圖上,西北面那一片已然塗抹成紫紅色土地顯得那麼刺眼,腓特烈搖搖頭,鮑里斯他們也盡了力,非人力能夠改變,這大概也是天意吧。

“來人,傳令給克魯夫,讓他準備,龐貢和魯恰爾那邊,我們得和唐軍和平交接,再繼續戰爭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現在南印德安已經失去了,科米尼絕對不允許再有失,我們必須要守住這條底線。”腓特烈坦然的目光落在坐在自己對面的官員臉上,“你馬上回去告訴我父親和兄長,我已經決定了,南印德安我們與唐軍和平交接,我們退出整個南印德安,和唐軍的談判需要馬上進行,我已經安排人前去聯繫唐軍在中大陸這邊的統帥崔文秀,希望能夠儘快就我們的俘虜釋放問題展開談判。”

“退出南印德安?您的意思是讓克魯夫將軍將龐貢和魯恰爾交給唐人?”官員顯然無法接受這個事實。驚訝的問道:“首相大人不會同意這樣的決定的,我們在龐貢和魯恰爾,尤其是魯恰爾已經有相當利益存在了,這樣未經一戰就退出,會引發國內那些人地強烈反對的。”

腓特烈知道這個傢伙是自己父親的心腹,魯恰爾是呂宋貴族們在南印德安的集中投資區域,不少人在這片最先納入呂宋管轄的土地上購買有大量土地和莊園。自己做出這樣決定肯定會遭到他們的評擊,不過這對於在政壇上縱橫幾十年的父親來說算不上什麼,自己父親有地是辦法來解決這些人的不滿。

“未經一戰?難道說我們在西澤戰役中損失如此巨大還叫未經一戰?梅利人損失了十五萬。我們也付出了巨大代價,難道他們不清楚?現在我只是通報給他們,不是徵求他們的同意。請他們明白這一點,有時間趕快處理他們地資產纔是正經。”腓特烈有些厭惡的冷冷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他們如果連這一個道理都不明白,還要繼續在那裡聒噪不休,那我也只有讓他們徹底閉嘴了。”

對方有些冷酷的話語讓那名官員忍不住打了一個寒噤。都說首相大人地這位次子是個冷血動物。比起他的兄長尤里大人和藹可親的性格截然不同,只是他一直在外領軍,大多時候不是呆在科米尼這邊就是在邊境地區巡視。少有返回羅賓。

“那少帥對唐軍釋放我軍戰俘有無把握呢?”官員仍然硬着頭皮問道,這個問題他必須要問清楚,否則回去之後無法向首相大人交待,目前局勢陡然急轉,帕沙人和唐人同時和呂宋交惡,對於呂宋來說相當不利,首相大人讓自己星夜趕往這裡也就是要討個準信,看如何平安度過這個難關。

“你回去告訴我父親和兄長,軍務方面無需他們操心,他們只需要把國內那些只會張嘴巴胡言亂語的傢伙堵住嘴巴就行了,實在不行,暫時宣佈戒嚴也可以,至於這邊,我自有安排。”腓特烈不耐煩的揮揮手,“好了,你可以離開了,記得,馬上回去告訴我父親我地計劃,讓他們不要節外生枝。”

當澤西會戰大捷地消息傳到帝都時已經是一個星期之後的事情了,帝都所有新聞媒體都連篇累牘的報道着這個令人振奮地消息,一掃先前西南戰事不利的陰鬱沉悶氣氛,崔文秀再度成爲了帝國家喻戶曉的英雄。新創刊的《大陸瞭望》已經在展望帝國將會採取何種政策來處理業已大部落入帝國手中的印德安地區,而印德安地區的索利安部和旁遮部以及米什部內部不再滿足現在保護地的地位要求加入大唐帝國成爲直屬郡的呼聲也在帝國各大報刊上被披露了出來,這在帝國元老院和公民院中引起了強烈共鳴。

元老院和公民院多名代表連署議案交到了帝國政務院要求帝國政務院考慮研究建立索利安郡和旁遮郡的可行性,同時一些支持政策分析家和新聞評論家也紛紛在帝國各種報刊雜誌上發表看法,探討將印德安地區納入帝國直轄的利與弊。

大陸公曆700年7月1日,帝國政務院首相蕭唐在應邀出席大陸政治經濟研究會的成立慶典上發表講話,表示一切可能都存在,但是帝國政務院近期並沒有專題研究印德安地區行政區域機制調整變化的計劃,這讓許多希望能夠儘早解決索利安地區和旁遮地區地位問題的人士大失所望,也激起了帝國元老院和帝國公民院一些代表的強烈不滿。

而新成立的大陸政治經濟研究會則將《印德安地區政治經濟變化695-700年》作爲這個半官方半民間組織的第一個研究題目展開專題調研探討,並在一週之後就交出了答卷,並將調研文章發表在了《東方時報》上,引起了帝國上下的轟動。

大陸政治經濟研究會是由帝國多名著名學者和自由撰稿人在帝國帝國總商會以及一些著名大商家支持下成立起來的一個民間社團,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介紹當今大陸各地政治經濟形勢,展望今後大陸政治經濟發展趨勢,分析帝國國際國內政策對政治經濟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這個組織也得到了帝國經濟發展部和商務部的大力支持。

先於大陸政治經濟研究會的成立,一系列諸如帝國海外政策研究會、帝國文化藝術傳播推廣中心等一系列半官方半民間社團組織都在來自不同階層不同地域的勢力羣體支持下都已經在五月間陸續成立,而大陸政治經濟研究會的成立也標誌着帝國民間社團組織發展進入了一個高潮期。

這些社團組織大多數都有着一定的官方背景,而且獲得了各個不同階層的資金支持。比如帝國海外政策研究會就獲得了帝國航海協會和帝國對外貿易協會的大力支持,一些經營海外貿易和航運業的大商家和商人們更是踊躍出資捐款支持研究會開展活動發表文章,擴大在帝國經濟界的影響力。

而帝國文化藝術傳播推廣中心則獲得了帝國多傢俬立學府學堂和它們的贊助者的全力支持,一些地方名流和文化藝術界的名流也是不遺餘力給予各方面的支持,以幫助文化藝術傳播推廣中心開展活動,擴大影響力。在帝國文化藝術傳播推廣中心的籌劃下,僅僅是在七月中心成立這一個月裡,帝國文化藝術界就在印德安地區的齋普渡和克什哈爾以及海盧姆分別舉辦了三場畫展和陶瓷藝術展,同時也邀請了旁遮地區的一家最著名的民間歌舞團來帝國內地作巡迴演出。

蕭唐有些煩惱的看着堆在自己面前的這一堆帝國元老院和公民院代表們連署的議案,這是在短短一週時間內,帝國元老院和公民院的代表們第三次連署要求帝國政務院研究印德安地區行政區劃和制度調整的建議了,這些傢伙平素在政見上並不完全一致,但是似乎在這個問題上意見卻是驚人的相同,那就是要求帝國將索利安部和旁遮部納入帝國管轄,尤其是旁遮部必須要首先納入議事日程。

蕭唐當然清楚這些人背後都有着在旁遮部地區有着特殊利益的勢力羣體的支持,金礦礦主、寶石加工商、黃金飾品商,個個都是財大氣粗,印德安人、唐人皆有,更有勢力龐大的奴隸商人,帝國支持旁遮部地方政府採取嚴厲的高稅率政策讓奴隸商人們叫苦不跌,向帝國財政部投訴卻被以那是旁遮地方事務爲由拒絕受理,甚至連帝國元老院和公民院也無權干涉,而事實上所有人都清楚旁遮地方事務早已完全掌控在帝國手中,理藩院的官員們甚至公開宣稱印德安諸部和西域以及緬郡一樣都是屬於帝國內部各族的事務。

第32節 崑崙關第54節 合謀第113節 陪閱第123節 內鬼第56節 驚變(5)第37節 破襲戰第17節 驚刺第100節 聯姻第94節 戰爭步伐第50節 陰謀之起第18節 煎熬第63節 高瞻遠矚(2)第92節 無毒不丈夫第26節 逆襲(1)第79節 王座第37節 東進之路第14節 針鋒第86節 勢不可擋第62節 叵測第51節 挺進五湖(2)第53節 海洋戰略第17節 流年不利第78節 磨刀霍霍(4)第23節 無心插柳第35節 明志(1)第78節 佳人來訪第32節 銅人第28節 拔刀第30節 分裂第69節 當頭一棒第50節 籌謀(2)第6節 晉升第136節 西風漸(5)第2節 旅途見聞第34節 爭論第50節 重心第24節 爲官之道(1)第32節 一邊倒第115節 心悅誠服第64節 遇襲(3)第98節 土鱉第74節 絞殺第25節 西線無戰事第51節 巡遊(1)第74節 全面動員第61節 屠刀將舉第86節 勁吹第88節 料敵先機第5節 一拍即合第72節 灼熱第2節 前夜第30節 連環殺(3)第9節 解決(1)第25節 樂極生悲第29節 蠻女郎第116節 最後一搏(1)第91節 送別第86節 烈風第23節 無心插柳第25節 樂極生悲第32節 惡狗第10節 以柔克剛第2節 錯綜(2)第78節 爭鋒第76節 民間力量(1)第74節 風起(4)第14節 風波第49節 西林古道第29節 風雲突變第99節 王者戰爭(3)第114節 獨木第125節 尷尬之事第46節 共抗第34節 輿論與民意第50節 陰謀之起第11節 奇正(1)第35節 霹靂第77節 民間力量(2)第13節 奴隸市場第25節 命懸一線第56節 驚變(5)第9節 慧心第122節 制衡第50節 帝國的疑慮第54節 辯論第12節 奇正(2)第81節 大計(4)第46節 兵壓第36節 偷香第60節 待發第4節 整頓第77節 天下第一關第67節 異變(2)第11節 暗流(3)第17節 發展道路第21節 拉丁洋艦隊第3節 時代潮流第45節 民情第57節 離前第25節 風雨
第32節 崑崙關第54節 合謀第113節 陪閱第123節 內鬼第56節 驚變(5)第37節 破襲戰第17節 驚刺第100節 聯姻第94節 戰爭步伐第50節 陰謀之起第18節 煎熬第63節 高瞻遠矚(2)第92節 無毒不丈夫第26節 逆襲(1)第79節 王座第37節 東進之路第14節 針鋒第86節 勢不可擋第62節 叵測第51節 挺進五湖(2)第53節 海洋戰略第17節 流年不利第78節 磨刀霍霍(4)第23節 無心插柳第35節 明志(1)第78節 佳人來訪第32節 銅人第28節 拔刀第30節 分裂第69節 當頭一棒第50節 籌謀(2)第6節 晉升第136節 西風漸(5)第2節 旅途見聞第34節 爭論第50節 重心第24節 爲官之道(1)第32節 一邊倒第115節 心悅誠服第64節 遇襲(3)第98節 土鱉第74節 絞殺第25節 西線無戰事第51節 巡遊(1)第74節 全面動員第61節 屠刀將舉第86節 勁吹第88節 料敵先機第5節 一拍即合第72節 灼熱第2節 前夜第30節 連環殺(3)第9節 解決(1)第25節 樂極生悲第29節 蠻女郎第116節 最後一搏(1)第91節 送別第86節 烈風第23節 無心插柳第25節 樂極生悲第32節 惡狗第10節 以柔克剛第2節 錯綜(2)第78節 爭鋒第76節 民間力量(1)第74節 風起(4)第14節 風波第49節 西林古道第29節 風雲突變第99節 王者戰爭(3)第114節 獨木第125節 尷尬之事第46節 共抗第34節 輿論與民意第50節 陰謀之起第11節 奇正(1)第35節 霹靂第77節 民間力量(2)第13節 奴隸市場第25節 命懸一線第56節 驚變(5)第9節 慧心第122節 制衡第50節 帝國的疑慮第54節 辯論第12節 奇正(2)第81節 大計(4)第46節 兵壓第36節 偷香第60節 待發第4節 整頓第77節 天下第一關第67節 異變(2)第11節 暗流(3)第17節 發展道路第21節 拉丁洋艦隊第3節 時代潮流第45節 民情第57節 離前第25節 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