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風起(4)

從各方反饋回來的消息證明了自己的預感,雖然情報部門尚未得到準確證實,但已經讓崔文秀心中下墜,在向秦王殿下送去緊急公函之後,崔文秀能夠做的大概就是立即進行了戰爭動員,準備迎接隨時可能爆發的大戰。第五軍團的四個師團負責防禦雲中,兩個捷洛克國防軍兵團外加捷洛克軍團中的直屬師團則東移承擔起了榆林的防務。

看上去北方防線還算完整,第五軍團承擔起了主要壓力,來自東面北平的北方軍六個師團外加多頓人的兩個大兵團,將近三十萬大軍,壓得卡馬波夫幾乎喘不過氣來,雲中警備師團也被卡馬波夫直接當作了主力使用,讓他勉強湊足了一個完整軍團,三比一的兵力懸殊,即便是老卡再擅長固守作戰,以雲中府那破敗的城防工事只怕也一樣讓老卡心中沉甸甸的吧。

該作的一切都已經作了,現在崔文秀唯一希望的就是從騰格里草原東返的幾個遊騎兵團能夠以最快速度返回自己防區,羅卑人的威脅基本上已經消失了,甚至還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爲已方的一大助力,那在東騰格里草原上保留現有的遊騎兵團就沒有太大必要了,崔文秀已經徵得了秦王殿下和軍務署的同意,六個遊騎兵團都將調撥給北方戰區使用,這是一支足以讓任何人望而生畏的鋼鞭,打在任何地方都足以讓那裡皮開肉綻。但是一直在騰格里草原上幫助羅卑人穩定局勢的遊騎兵團返回的時間實在太晚了一些。崔文秀一直希望他預測的戰爭能夠再晚一些爆發,只要四個遊騎兵團能夠加入自己戰區,那自己運籌起來將會從容許多,但他能夠想到的,敵人同樣也會想到,沒有人會給對手以這樣的機會。

大陸公曆699年9月1日,這看起來本來是再凡不過的日子了,但上蒼註定這一天會成爲東大陸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天,幾乎在同天裡,帝國北方大地上三處戰場幾乎同時燃起了漫天的烽火。

當日。集結在普爾一側邊境地區的包括普爾王家近衛騎兵團在內的三個兵團突然從普爾境內突入卡曼境內,在普爾陸軍副大臣兼王家近衛騎兵團司令官揚諾夫斯基的建議下,三個兵團進行了重組,其中將輕騎兵組成了突擊集羣,一天時間裡三個兵團的七萬輕騎兵穿越卡曼東南角國土三百餘地裡,直撲榆林境內,而此時正在榆林、凡林和卡曼邊境進行適應性演習的兩個捷洛克國防軍兵團猝不及防。被七萬普爾輕騎兵一舉突破後分割包圍,兩個捷洛克國防軍兵團僅僅抵抗了不足一天時間全線崩潰,除了不足五千人突破普爾人包圍圈外,其餘五萬多人全部陣亡。與此同時,普爾人剩餘大軍沿着雲中和榆林邊境快速南下,直撲僅有西疆捷洛克軍團一個師團駐守的榆林府城。

9月4日,在得知敵人十倍於已方的大軍即將完成對榆林城合圍的情況下,接到上級命令的捷洛克軍團直屬師團黯然撤離榆林城,當天深夜普爾大軍開進榆林城,榆林城淪陷。與此同時,多頓王國兩個兵團和司徒泰的六個主力師團同時發動,沿着東北向西南和由東向西兩個方向氣勢洶洶的向雲中府城壓了過來,兩天之內便推進至雲中城下,而奪下榆林城的普爾大軍也已經轉道向東,對整個雲中府城形成了厚實的包圍態勢。

同是9月1日這一天,帝國城衛軍團和帝國第三軍團聯合出兵進入帝國十四軍團領地,要求帝國十四軍團讓出防區接受整編,遭到拒絕。帝國城衛軍團與帝國第三軍團企圖強行解除帝國十四軍團武裝,雙方由衝突頓時變成一場大戰。

藍百林從來沒有想到過帝國城衛軍團和第三軍團會突然在這個時候進入十四軍團防區,並直接向自己宣佈瞭解除武裝的最後通牒,這自然是不可接受的。無論從何種角度來說,以這種方式解除武裝那就是宣佈了自己政治生命的結束,作爲太平教的二少師也好,還是作爲帝國十四軍團的軍團長也好,他從未考慮過這個建議。但是他同樣清楚自己這個十四軍團實際上的戰鬥力已經降至了最低谷,長年以來駐紮在這裡,補給和經費一直時斷時續,到後來索性便成了兩三個月才補充一次,根本無法維持軍隊的正常開支,周圍都有各方的重兵把守,甚至連出去重新行那盜匪之舉都無法得逞,士兵開小差的幾乎每天都有數十人,軍官們也彈壓不住,何況他們同樣牢騷滿腹,根本沒有多少心思去過問這些事情。

雖然和西疆達成了投誠協議,但薄近塵在西疆的身居高位和許文哲的飄然離去都讓藍百林顧忌甚多,這也是讓他爲什麼一直對薄近塵採取拖延和敷衍態度的原因之一,而司徒泰對他開出的條件也同樣讓他心動不已,雖然最後薄近塵的誠意終於打動了他,但卻喪失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調整充實機會,同時也讓西疆對他的首鼠兩端有些產生了稍許疑慮。這體現在給予十四軍團的秘密補充上效率也就顯得沒有那麼高,由於藍百林本人對於十四軍團中下層也一直採取封鎖消息的態度,使得這種調整補充的進度變得更加緩慢。

當帝國城衛軍團和第三軍團兵臨城下以極其強硬的態度要求自己解除武裝時藍百林才發現自己當初的猶豫是多麼的不明智,要麼乾脆了當的投效西疆,要麼旗幟鮮明的追附司徒泰,唯獨這種搖擺不定的態度耽擱了太多時間,也讓他嚐到了苦果。

尤素夫沒有給藍百林任何機會,在藍百林提出要向帝國中央軍務總署提出申訴時,帝國城衛軍團和第三軍團直截了當的拒絕了藍百林的要求,並出示了帝國軍務總署的命令,要求帝國十四軍團無條件交出武器接受整編,否則即以叛國論處,帝國城衛軍團和第三軍團即可以任何方式強行解除對方武裝。

戰爭轟然爆發,在藍百林表示需要三天時間考慮之後,尤素夫和帝國第三軍團軍團長白生健同意了給對方兩天時間斟酌,但在當天夜裡,帝國城衛軍團和第三軍團就發動了突然襲擊,他們本來就未打算要通過和平手段來解決,這一切不過是要麻痹藍百林的思想罷了。

看着眼前這一切,眼球佈滿血絲的藍百林懊悔莫及,雖然他作了各種準備,但城衛軍的戰鬥力顯然不是自己部隊能夠比擬的,彪悍的帝國城衛軍僅用了三個小時就摧毀了自己佈設在最前沿的兩個師團防線,兩個師團敗退下來的時候只剩下不足五千人,其餘士兵不是陣亡投降,便是四處逃散淪爲逃兵。

本來十四軍團駐守地的防禦工事就不是針對來自東面的威脅,環帝都的防禦圈素來都是以北面和西面爲守禦重點,小型要塞、高臺、哨塔羣大多呈犄角或半弧形狀態指向西方或北方,未曾想到這一次的突擊卻是來自東方,藍百林在接到了對方最後通牒之後便緊急調整上佈署,但這樣大規模的調整顯然不是一天之內就能夠完成的,而對方甚至連半天時間都沒有給自己,僅僅三個小時之後就在兩條戰線上發動了攻擊。

“二少師,我們趕快撤退吧,敵人攻擊強度實在太強了,城衛軍不愧是帝國的幾大王牌,咱們的弟兄訓練荒廢了這麼久,根本無法抵擋他們的衝擊,如果再不走,南邊的帝國第三軍團也突破了防線的話,我們就走不了啦。”一臉惶急之色的部屬急匆匆的闖進房間向着有些茫然的藍百林催促道。

“走,往哪兒走?沒有了軍隊,我們還能往哪兒去?你以爲西疆還會接受手中沒有軍隊的我們,你想得太簡單了,即便是接受了我們,我們也只有看人臉色受人氣的份兒。這種生活你願意過麼?”藍百林端坐在椅中沒有動,臉上的神色有些古怪,似乎在追憶着什麼,良久之後才微微嘆了一口氣慨然道:“預備隊準備好沒有?現在也該我藍百林體現一下太平軍戰士風骨的時候了。”

“二少師,您……”一臉忠貞之色的部署還欲再要進言,但卻被藍百林決然打斷道:“不必多說了,我意已決,就算是失敗,我也要親自參加這一戰,我們可以失敗,但我藍百林卻不能不戰而敗,我不想給在歷史上留下一個不戰而逃的名聲,至於西疆那邊,兆麟,如果這一仗敗了,你帶領弟兄們向西撤退吧,去找薄相,薄相是一個念舊之人,當初之事是我對不起他,對不起師兄,現在就讓這一切成爲記憶吧。”

看見自己的上司如此決烈,被喚作兆麟的漢子忍不住悲從中來,泣不成聲,“好了,走罷,時間到了。”推開部屬,藍百林不無留戀的望了一眼房間,毅然走出。

第19節 大戰序幕第46節 議事(2)第18節 人力資源第4節 機遇第92節 柳家屯第47節 獎賞第15節 內拉外打第30節 新的一頁第139節 最後時刻第26節 騰格里風雲(4)第108節 絕命殺(2)第4節 鬥智鬥勇(1)第40節 亡羊補牢第116節 悶棍第54節 傀儡第28節 拔刀第79節 王座第7節 大婦第13節 百足之蟲第26節 北風(1)第62節 叵測第51節 深意第17節 流年不利第52節 雙箭齊發第54節 還能熬多久(1)第80節 握手第82節 石家(2)第20節 女官第99節 包圍網(1)第72節 風雲在起(2)第20節 皇儲第60節 暗影第96節 策反第35節 豐澤園(1)第108節 巧遇第4節 潯陽樓上(2)第76節 討價還價第9節 暗流(1)第8節 掌握第48節 易將第8節 潮起第40節 來臨第48節 東與西第7節 攬士第15節 以攻代守第89節 後宮第58節 深刻變化第51節 插旗第116節 挑戰第96節 大辯論第43節 墨玉鳳凰第17節 簡單日記第52節 洶涌第18節 倭諜第93節 風高浪急(2)第3節 時代潮流第97節 武林四美第45節 甲馬之戰第52節 目標東方第30節 決裂第34節 爭論第91節 海外殖民(1)第39節 借雞生蛋第52節 驚變(1)第82節 狡計第103節 包餃子(1)第107節 豪華樓船第69節 一覽衆山(2)第63節 刻骨第6節 雷動第49節 詭流第68節 帝國反擊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39節 貿易禁令第93節 楔子第43節 彷徨第89節 警告第32節 一邊倒第30節 樹倒猢猻散(1)第37節 破襲戰第11節 夜宴第18節 倭諜第18節 伐謀第96節 請罪第38節 烽煙滾滾(8)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74節 滾湯沃雪(1)第37節 聯手第43節 磨刀第100節 還以顏色第1節 論勢第64節 大捷第56節 逆行第28節 全面爆發(1)第35節 絕不停步第66節 偃旗息鼓第95節 內訌第32節 皇家事務第112節 新聞戰第6節 大暴亂
第19節 大戰序幕第46節 議事(2)第18節 人力資源第4節 機遇第92節 柳家屯第47節 獎賞第15節 內拉外打第30節 新的一頁第139節 最後時刻第26節 騰格里風雲(4)第108節 絕命殺(2)第4節 鬥智鬥勇(1)第40節 亡羊補牢第116節 悶棍第54節 傀儡第28節 拔刀第79節 王座第7節 大婦第13節 百足之蟲第26節 北風(1)第62節 叵測第51節 深意第17節 流年不利第52節 雙箭齊發第54節 還能熬多久(1)第80節 握手第82節 石家(2)第20節 女官第99節 包圍網(1)第72節 風雲在起(2)第20節 皇儲第60節 暗影第96節 策反第35節 豐澤園(1)第108節 巧遇第4節 潯陽樓上(2)第76節 討價還價第9節 暗流(1)第8節 掌握第48節 易將第8節 潮起第40節 來臨第48節 東與西第7節 攬士第15節 以攻代守第89節 後宮第58節 深刻變化第51節 插旗第116節 挑戰第96節 大辯論第43節 墨玉鳳凰第17節 簡單日記第52節 洶涌第18節 倭諜第93節 風高浪急(2)第3節 時代潮流第97節 武林四美第45節 甲馬之戰第52節 目標東方第30節 決裂第34節 爭論第91節 海外殖民(1)第39節 借雞生蛋第52節 驚變(1)第82節 狡計第103節 包餃子(1)第107節 豪華樓船第69節 一覽衆山(2)第63節 刻骨第6節 雷動第49節 詭流第68節 帝國反擊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39節 貿易禁令第93節 楔子第43節 彷徨第89節 警告第32節 一邊倒第30節 樹倒猢猻散(1)第37節 破襲戰第11節 夜宴第18節 倭諜第18節 伐謀第96節 請罪第38節 烽煙滾滾(8)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74節 滾湯沃雪(1)第37節 聯手第43節 磨刀第100節 還以顏色第1節 論勢第64節 大捷第56節 逆行第28節 全面爆發(1)第35節 絕不停步第66節 偃旗息鼓第95節 內訌第32節 皇家事務第112節 新聞戰第6節 大暴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