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烽煙滾滾(8)

茫然的看着從右翼開始潰逃,方纔還勇猛如獅的提克士兵這一刻突然變成了驚恐萬狀的黃羊,紛紛丟下武器調轉頭向後狂奔,這種潰散只用了短短半個小時便發展成爲全面性的崩潰,殘餘的十幾萬大軍如同氾濫的洪水一般遍佈整個波洛東部平原,方圓幾十裡地到處都是四散奔逃的敗兵,卡德米德如同化石一般呆站在混亂的戰場上,任憑狼奔豕突的亂軍帶着他四處奔逃,直到被俘,如同傻子一般的他嘴裡也只念叨着一句話:“爲山九仞,功虧一簣!”

這場大戰發生在印德安王國波洛行省東部平原上,因爲附近一座小山的一扇峭壁系紅砂石,顯得異常刺眼,當地人稱之爲紅壁,這片屬於森格平原一部分的平地也被稱之爲紅壁平原,而這一改寫印德安王國曆史的大戰大陸史學界稱之爲“紅壁大戰”。紅壁大戰持續時間不足一天,具體時間應該是不到八個小時,但此戰之激烈堪稱西北軍隊進入森格平原後所有戰役之最,西北軍一舉全殲了提克東線大軍主力十三萬人,加上在先期殲滅的先鋒營以及在克什哈爾殲滅的三萬偏師,提克二十萬東線大軍只剩下留守後方佔領區的一萬人,其餘盡皆覆滅。

紅壁大戰銘記了一段歷史,也改寫了兩個部族甚至是整個印德安民族的歷史,正是由於提克西線大軍的全面傾覆,也使得原本佔據了巨大優勢的提克一方在北方戰局上由攻轉守,由盛轉衰。

大陸公曆698年5月2日,中線西北軍在擊潰了克什哈爾提克軍隊後,一路狂飈西進,5月3日,中路西北軍在主將巴音卓率領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丹吉行省,5月4日,中路西北軍在當地守備軍引導下光復丹吉行省首府吉達。5月6日,休整了一天的莫特騎兵再次發起攻擊,只用了三天便消滅了盤踞在安曼行省內的小股留守提克軍隊,5月11日,安曼行省全境光復,首府尼科巴城城主和他的警備隊會同當地百姓喜滋滋的在一個月內舉行了第二次迎接外軍入城儀式。

而就在紅壁大戰拉開帷幕的時候,提克西線大軍也在瓦德行省中部與負責防禦的以王國第三近衛軍爲主的海德拉巴聯軍進展了第一次會戰,王國陸軍元帥楚格親自指揮了這一場戰役。雙方在瓦德行省中部平原動用了全部力量進行會戰,海德拉巴聯軍雖然在騎兵上zhan有一定優勢,但提克主帥拉姆已經料到了對方呆板的戰術。

王國陸軍元帥楚格仍然按照傳統,希望用自己優勢的鎖甲騎兵從正面突破提克正面防線,然後徹底擊潰提克人。提克主帥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將計就計,將精心準備的三萬厚甲步兵佈置城第一道防線,然後在動用了八萬輕步兵構築成兩道後備防線,其間用大量活動運輸車輛裝載泥土構築成鎖鏈作依託,以加強防禦能力。而另一方面,拉姆則傾盡自己所有將三萬輕騎兵放置在左側後方,利用左翼地勢略高的地利,伺機發動突襲。

戰事按照拉姆設計的方向進行雖然海德拉巴人擁有三萬鎖甲騎兵和三萬輕甲騎兵的絕對優勢,但提克人在大批督戰隊的監督下顯得格外頑強,而大量裝滿泥土的車輛連接成一條鍊形防禦帶也給海德拉巴騎兵帶了許多麻煩,在突破了敵人兩道防線後海德拉巴騎兵成了強弩之末,印德安騎兵不耐久戰的弱點暴露無遺,他們面對提克人用長矛組成的第三道防線顯得猶豫不決,而楚格元帥在這個時候發現自己失策想要調整部屬時已經是亡羊補牢,爲時已晚。

提克主帥拉姆傾盡所有將三萬輕騎兵放在了突擊海德拉巴人右側翼的步兵集羣上,憋足了氣勢的提克騎兵像一個巨大的楔子深深的插入了海德拉巴人步兵集羣中,使得毫無防備的海德拉巴步兵陣線立即出現了動搖,驚慌之下的楚格元帥企圖調整進攻方向,但這反而自亂陣腳,龐大的步兵方陣在從前行改爲右移的時候出現了混亂,而提克騎兵的致命一擊更是促使這種混亂加劇。混亂很快就演變成爲了潰亂。而前方衝擊提克步兵的騎兵集羣也在反覆突破無果的情況下喪失了繼續戰鬥的yu望,兩方面的失利很快就影響到了整個戰局的變化,當後方的步兵集羣最終崩潰時,前方的騎兵集羣也加入逃亡的行列,整個戰局再無半點懸念。

瓦德戰役宣告了最後一支具備抵抗能力的王國軍隊徹底崩潰,只可惜它在時間上比起紅壁大戰稍稍晚了一些,一天之差足以決定許多事情,如果瓦德戰役是在紅壁大戰之前,也許這一擊完全足以將已經瀕臨絕望的海德拉巴人精神意志徹底壓垮,提克人可以毫無懸念的接受海德拉巴人的投降要求,輕鬆的取得中央政權,只可惜紅壁大戰的先一步傳到莫土拉格堡,所有失利的陰影完全被唐河人取得的這場大捷沖洗得乾乾淨淨,原本已經準備舉手投降的海德拉巴人一下子又恢復了自信,而從瓦德前線傳來的不利消息又被中線克什哈爾大捷和南線提克預備軍被殲滅的消息完全壓倒,提克人已經完全失去了從政治上迫使海德拉巴人投降的機遇。

與此同時原本已經進入了中央行省和德古行省的雅庫安大軍在獲知唐河大軍取得決定性勝利後,也迅速回撤,將自己的腳步停留在已經佔領的兩個西部行省境內,再也不肯越界半步,派往和提克人商量如何瓜分海德拉巴人領地的使者在半路上被緊急召回,所有一切都需要重新來過了。

大陸公曆698年5月4日,在繼克什哈爾和孟加兩行省宣佈成爲唐河帝國西疆都護府保護地後,加萊行省也宣佈成爲西疆都護府保護地,至此印德安王國東北三行省都宣佈成爲西疆都護府保護地,並提出正式邀請請求西北軍幫助平定剿滅四處爲患的奴隸賤民起義軍。

紅壁大戰的消息如同一擊當頭悶棍將還沉浸在勝利喜悅憧憬美好未來的提克主帥打得眼冒金星,拉姆無法接受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在一面派出精銳探馬探知詳細消息的同時,拉姆也謹慎的放棄了北進步伐,而將兵力收縮,探馬傳回的消息證實了這一悲慘結果,原本還歡天喜地的提克大軍頓時被愁雲慘霧所籠罩,當克什哈爾被唐河人大軍收復時,拉姆已經冷靜下來面對這一嚴酷現實了,而南面傳來的預備軍被襲更是讓拉姆如坐鍼氈。

克什哈爾的丟失直接威脅到了自己後方賽欽行省的安全,自己的部隊不像唐河人那般機動能力強大,如果不果斷作出決策,恐怕自己手中這十多萬大軍也會全部撂下了。沒有作任何解釋和糾纏,拉姆命令所有部隊丟下一切可以拋棄的東西,十幾萬在瓦德戰役中取得完勝驕人戰績的提克大軍就像打了敗仗一般撒開腳丫子大步南撤,一口氣從瓦德行省竄入賽欽行省,甚至連賽欽行省首府都未入便徑直南下,一直退入到自己領地纔算扎住陣腳。而這個時候,哲布率領的圖布騎兵已經將整個拉合爾行省翻了一個遍,大搖大擺的返回了旁遮人領地。

至此,整個印德安王國內戰宣佈告一段落,只剩下如火如荼的起義軍還在和重振信心的海德拉巴地方軍進行着殊死搏鬥。

大陸公曆698年5月12日,駕臨安曼行省首府尼科巴城視察軍務的崔文秀作爲唐河帝國西疆都護府派駐中大陸的全權軍事代表對印德安王國境內發行量最大的兩大報刊《北方日報》和《亞格拉報》發表聲明,要求參與暴亂和騷動的奴隸和平民必須無條件的放下武器向地方政府或軍隊投降,地方政府和軍隊在法庭調查和審判之前不得對參與暴動主動投降的奴隸和貧民採取任何暴力措施,並代表海德拉巴族盟友警告那些仍然抱有幻想的人和勢力必須在最短時間內退出不屬於自己的土地和財富,否則引發的一切眼中後果都將由對方承擔。

這番談話被髮表在了《北方日報》和《亞格拉報》第二天的頭版頭條,也引起了整個印德安王國的轟動,尤其是在最後一句似有所指的話含義極爲豐富,不但將所有參與暴亂騷動中獲得不義之財的人全部包羅進去,而且還隱隱所指從海德拉巴人境內攫取了巨大財富的提克人和雅庫安人。

這段談話被視作西北正是介入整個印德安王國事務的開始,也被視作李無鋒開始踏入遼闊的中大陸爭霸的第一步。雖然西域和東騰格里草原從地理位置上都屬於中大陸,但從文化和歷史角度上來說,他們與東大陸尤其是唐河帝國的淵源更深一些,而北呂宋和旁遮人領地帶來的影響力遠不能與整個印德安王國相比,進入北呂宋和旁遮人領地只能作爲一個序曲,而真正將大軍踏入森格平原腹地這一步才顯示了李無鋒踏足中大陸的雄心和野心。

第63節 待價而沽第55節 殖民地(2)第16節 南行第19節 擴張主義第22節 攜手第139節 最後時刻第53節 驚變(2)第98節 諜影第108節 戰猶酣(12)第68節 押寶第43節 墨玉鳳凰第9節 插曲第85節 窮途末路第73節 齋浦渡第72節 灼熱第57節 平衡第20節 折戟第24節 和平盛會(1)第63節 刻骨第48節 試比高(4)第117節 封王第99節 商情第81節 壯士斷腕第130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2)第114節 受降第24節 解圍第59節 反思第27節 北風(2)第61節 多管齊下第63節 五月風波第66節 誰拳頭硬第2節 萌芽(2)第22節 拜訪第11節 各懷鬼胎第16節 南行第81節 潛殺第98節 王者戰爭(2)第18節 伐謀第60節 爭執第47節 試比高(3)第73節 宣泄第11節 憂國第29節 人事選拔第105節 霧鎖殺機第12節 比肩(3)第13節 鬥志第73節 風起(3)第19節 萬事具備第25節 命懸一線第41節 走火入魔第50節 陰謀之起第29節 對策第113節 偶遇第57節 大發現第46節 霸勢(2)第116節 收穫第38節 對策第76節 賭場第75節 心機第1節 變故第42節 隱憂第94節 情報秘書第103節 包餃子(1)最後一節後記第4節 矛與盾第67節 北國第46節 兵壓第23節 最後通牒第44節 收復第19節 擴張主義第117節 虎頭蛇尾第8節 情動第1節 預言第60節 暗影第94節 日落西山第64節 海軍(3)第17節 亮劍(3)第15節 臥虎藏龍(3)第27節 新的挑戰(2)第44節 拉與打(2)第116節 最後一搏(1)第33節 前進第73節 警訊第90節 攤牌第106節 高嶽男兒第44節 暗手第65節 新軍第72節 風雲在起(2)第16節 亮劍(2)第16節 奔襲第52節 洶涌第32節 一邊倒第69節 機動集羣第1節 人算第41節 走火入魔第1節 東洋第5節 江南故事第15節 西遷第64節 遇襲(3)第86節 解決
第63節 待價而沽第55節 殖民地(2)第16節 南行第19節 擴張主義第22節 攜手第139節 最後時刻第53節 驚變(2)第98節 諜影第108節 戰猶酣(12)第68節 押寶第43節 墨玉鳳凰第9節 插曲第85節 窮途末路第73節 齋浦渡第72節 灼熱第57節 平衡第20節 折戟第24節 和平盛會(1)第63節 刻骨第48節 試比高(4)第117節 封王第99節 商情第81節 壯士斷腕第130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2)第114節 受降第24節 解圍第59節 反思第27節 北風(2)第61節 多管齊下第63節 五月風波第66節 誰拳頭硬第2節 萌芽(2)第22節 拜訪第11節 各懷鬼胎第16節 南行第81節 潛殺第98節 王者戰爭(2)第18節 伐謀第60節 爭執第47節 試比高(3)第73節 宣泄第11節 憂國第29節 人事選拔第105節 霧鎖殺機第12節 比肩(3)第13節 鬥志第73節 風起(3)第19節 萬事具備第25節 命懸一線第41節 走火入魔第50節 陰謀之起第29節 對策第113節 偶遇第57節 大發現第46節 霸勢(2)第116節 收穫第38節 對策第76節 賭場第75節 心機第1節 變故第42節 隱憂第94節 情報秘書第103節 包餃子(1)最後一節後記第4節 矛與盾第67節 北國第46節 兵壓第23節 最後通牒第44節 收復第19節 擴張主義第117節 虎頭蛇尾第8節 情動第1節 預言第60節 暗影第94節 日落西山第64節 海軍(3)第17節 亮劍(3)第15節 臥虎藏龍(3)第27節 新的挑戰(2)第44節 拉與打(2)第116節 最後一搏(1)第33節 前進第73節 警訊第90節 攤牌第106節 高嶽男兒第44節 暗手第65節 新軍第72節 風雲在起(2)第16節 亮劍(2)第16節 奔襲第52節 洶涌第32節 一邊倒第69節 機動集羣第1節 人算第41節 走火入魔第1節 東洋第5節 江南故事第15節 西遷第64節 遇襲(3)第86節 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