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 公信

雄赳赳氣昂昂的步兵方陣邁着整齊的步伐通過廣場,路易十世滿意的檢閱着眼前這一排排精神飽滿全副武裝的士兵,族旗似火,韓戈如林,代表米蘭王家的百合花旗、代表馬哈德大公國的黑鷹旗、代表安達科公國的盤龍雲海旗同時在廣場中央的旗杆上冉冉升起,這是一年一度的三國同盟軍事會操,往年都是在九月間進行,但是今年卻稍稍延後了一些。

米蘭王國首相貝多裡奇和來自馬哈德大公國的副首相梅克羅、安達科公國副國務大臣兼外交大臣卡西尼奇都簇擁在以米蘭國王路易十世的身後靜靜的觀賞着這一幕,三十五萬大軍挑選出來的精銳匯聚米蘭西部重鎮倫巴第,在這座著名的聖馬可廣場進行大閱兵,以顯示三國同盟的團結和軍威。以往的演習和閱兵大多由各國的軍方將領參加,而這一次卻大不一樣,來自三國的高官雲集於此,顯然不是爲了一次簡單的閱兵,其中濃濃的戰意幾乎是人人都可以嗅到。

首先走過來的是代表米蘭王國王家的聖菲爾德騎士團、鮮豔的百合花微章鑲嵌在騎士們肩頭上的扣環中,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一千匹戰馬幾乎是踩着同一個腳步,每一步踏下都會讓廣場發出一陣輕微的顫抖,如同一個萬足巨人整齊的邁動着自己的肢體,當騎士隊穿越檢閱臺時,整齊劃一的騎士禮更是讓氣氛升到了最高潮。

隨後跟進的便是米蘭王家第一步兵軍團,這也是米蘭王國在聘請了大唐軍事教官進行軍事改革後米蘭王家第一步兵軍團第一次在公衆面前露面,厚重如山寬闊如海的氣勢撲面襲來,無論是四周遠觀的民衆還是在檢閱臺上的軍政高官們都被這連讀跟進的五個方隊給吸引住了,刺目的刀槍和統一的甲冑在廣場上形成一面漂亮的移動旗幟,每一次步伐和手型的變幻都如同波翻雲卷,浩然蕩氣。

“貝多裡奇大人,看來貴軍戰鬥力提升了不少啊,這王家第一步兵軍團不愧是米蘭第一軍,僅僅是這份表現就當之無愧。”有些半帶討好地側首向米蘭首相笑道。馬哈德大公國的副首相梅克羅一邊也把另外一位盟友拉上“卡西尼奇大人,我們兩國地軍隊看來也得向米蘭軍學習才行。老是固步自封,坐井觀天,那就真的要變成井底之蛙了。”

“是啊,不過梅克羅大人,馬哈德大公國的精銳也同樣實力不俗啊,我聽說貴軍第一第二師團也在在前期的演練中也獲得了庫涅克將軍高度評價,據說完全能夠與米蘭王家軍隊相媲美啊。”一臉清瘦的單薄男子一身長袍顯得空空蕩蕩。如同撐在衣服中一根竹竿,但是精亮靈動的眸子顯示出此人也是不簡單。

“呵呵,那是庫涅克將軍禮節性的恭維罷了,我們馬哈德大公國地軍隊如何能夠與米蘭王軍相提並論?能夠跟附驥尾搖旗吶喊那已經是高擡我們了。”梅克羅連連搖頭表示不敢當這種虛譽,無論在質還是量上,馬哈德軍和米蘭王軍仍然有一定差距,這一點梅克羅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好了。你們兩位也別在那兒相互吹捧擡舉了,是騾子是馬,很快就可以見出分曉,我倒是希望我們米蘭王軍和三國同盟軍都能夠在這一戰中打出威風,一洗我們多年來的屈辱,同時也給大唐一個明證,我們三國同盟軍同樣可以打敗馬其汗人,並不是只有唐軍方能對付馬其汗軍,這一次是我們的最好機會。希望二位也需要交待各自帶兵將領,這一次務必服從庫涅克將軍的指揮,爲我們三國日後爭取更多的利益。”

微微苦笑的貝多裡奇地話語中有些言不由衷,但是事情走到這種程度,要想下船明顯是不可能的了。唐人的使者就坐在王都中不是。如果再要推三阻四,只怕那個傢伙就真的會向李無鋒報告同盟是在騎牆觀望了。現在似乎已經沒有什麼迴旋餘地了。

梅克羅和卡西尼奇都聽出了貝多裡奇話語中的勉強,他們二人也知道貝多裡奇對於對馬其汗作戰一事並不積極,路易十世同樣如此,但是面臨大唐的巨大壓力,原來的中立政策被迫改換成施延,而現在大唐已經在越京取得決定性勝利,對於三國同盟的態度也越來越強硬,甚至明確放出話來,如果三國同盟不能在對馬其汗人的戰爭中發揮應盡地義務,那大唐和三國同盟之間的合作協定就需要重新考慮,這也意味着大唐與三國同盟的關係會重新定位,那日後究竟會出現什麼情況,誰也無法確定。

無論是米蘭還是馬哈德和安達科都感受到了來自大唐的巨大壓力,雖然三國官員屢屢向大唐特使闡述三國同盟的政策和意見,希望能夠給三國更多地時間以便三國來進行動員,但是對方仍然十分強硬,批評三國同盟在這場不可能有旁觀者地戰爭中採取中立政策那就意味着是變相的支持馬其汗,那樣會傷害大唐民衆地感情、會爲日後的雙方關係帶來許多變數,並且督促三國同盟務必要出兵馬其汗,徹底解決馬其汗對東大陸南部諸國的威脅。

“貝多裡奇大人,這一戰既然無法迴避,我們也只有接受,只是希望大唐能夠在這一仗之後就能夠停止對外征戰了,東大陸自打他們的帝國建立一來便沒有安靜過,我們都希望能夠與大唐建立一個合理的秩序,以便我們能夠有充分的時間來發展經濟,現在西大陸諸國不是已經發現了新大陸麼?他們大唐不是也在大南洋的南方發現了一些島嶼麼?如果大唐真的還有餘力,不妨多在那些安面花些功夫要好得多。”卡西尼奇也微微嘆了一口氣,依附於強者也是一件難事,稍不順意便會造成關係的緊張,安達科也是深有感觸。

“貝多裡奇大人,北方局勢好像也己經十分緊張了,聽說利伯亞人己經聯手動員,在大唐北方邊境集結了百萬大軍,看來大唐和利伯亞人一戰也是不可避免,不知道大唐能否支撐得了同時在兩線作戰呢?”梅克羅更關心這一點,馬其汗人與利伯亞人肯定是有默契的,一旦利伯亞人在北方擊敗了大唐,那南方局勢會不會受到影響就很難說了,三國同盟不想站錯隊,這也是他們希望多拖延一些時間的主要原因。

“二位大人,我們現在既然和大唐站在了一艘船上,就只能硬着頭皮往下走了,不要再抱着三心二意的想法,現在我們只能全力以赴配合大唐最快速度解決馬其汗問題,讓大唐能夠騰出更多的精力去對付利伯亞人,否則利伯亞人真的打敗了大唐,馬其汗人就會死灰復燃,到那時候,馬其汗人無法和利伯亞人爭雄,只怕就只有把心思打到我們身上了。

貝多裡奇也知道自己的這番解釋有些牽強,但是他贊同國王陛下的看法,利伯亞人無法戰勝大唐,大唐這一戰取得勝利也只是遲早的事情,利伯亞人的綜合國力根本無法和大唐抗衡,一旦戰事施長,那利伯亞人完蛋是必然結果,而現在利伯亞人想要在短時間內打挎大唐,貝多裡奇也覺得不大可能。與其開罪大唐,不如將寶押在大唐身上,配合大唐解決馬其汗問題,大唐的外交部長已經明確表示大唐在東大陸的敵人只有三個,利伯亞人、倭人以及馬其汗人,大唐不會對甚至包括南洋聯盟在內的其他國家有任何領土要求和企圖,這一點大唐甚至願意用對民衆公開國策來保證。

正是王僚的這一表態才讓路易十世和貝多裡奇的顧慮得到打消,雖然路易十世和貝多裡奇也不相信大唐具有統一整個大陸的實力也野心,但是大唐在開國不到兩年中頻頻發起征服戰爭的確還是讓周邊許多國家產生了疑慮,在這一點上,大唐也並沒有向周邊關係友好的國家拿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如果說與利伯亞人和馬其汗人是宿仇,與倭人存在着領土爭端,但是像對半島地區的戰爭以及對印德安的戰爭就有些牽強了,這也是米蘭和三國同盟一直不願正式迴應大唐結盟的主要原因,對與一個野心過大完全依靠軍事征服的國家結盟,相信沒有一個國家願意。

“貝多裡奇大人,你認爲王繚大人代表大唐皇帝陛下表述的意見可信麼?”卡西尼奇和貝多裡奇一樣都對大唐的誠意有些懷疑。

“我們拭目以持吧,王僚已經返回了中州,他承諾將在返回中州一個星期之內由李無鋒向公衆闡述大唐帝國的對外政策,並且還將明確承諾對除利伯亞、倭地以及馬其汗之外的東大陸各地沒有領土野心和要求,只要他敢於對他的子民公開承諾,我們就可以相信他,如果他做不到或者語焉不詳,那我們就需要重新考慮我們的態度了。”貝多裡奇沉靜的回答道。

第72節 同類第114節 變生肘腋第105節 霧鎖殺機第53節 柏因蠻族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六節 帝都來信第70節 抵京第79節 國策第54節 脫殼第13節 得助第46節 外患(2)第88節 安第斯之戰(1)第102節 野心第65節 一劍封喉第66節 異變(1)第41節 金陵掘金(4)第1節 醞釀第100節 包圍網(2)第50節 亂因(1)第104節 交火(4)第33節 商業間諜第88節 禁衛軍第104節 危局第71節 新大陸第18節 黑手第11節 鳩佔第64節 海軍(3)第33節 機遇第4節 軍情局第130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2)第116節 收穫第17節 短兵相接第36節 潛機第33節 烽火第24節 風雨飄搖第3節 情感糾葛第116節 狼煙再起(2)第68節 殺氣騰騰第18節 異動第91節 危言第97節 武林四美第101節 對擊第27節 騰格里風雲(5)第96節 請罪第27節 逆襲(2)第22節 勢力範圍(1)第109節 絕命殺(3)第5節 剿匪第8節 出使人選第113節 河朔第76節 抉擇第9節 慧心第73節 大會戰(4)第89節 三姝第110節 退守第2節 舌戰第61節 屠刀將舉第23節 天機第10節 待發第28節 連環殺(1)第29節 全面爆發(2)第65節 平衡(1)第38節 九黃大戰(3)第14節 鞏固第12節 遊說風雲(2)第56節 逆行第37節 烽煙滾滾(7)第11節 樓蘭明珠第18節 伐謀第76節 箭在弦上(2)第99節 截殺第29節 陰謀第43節 搏殺第4節 大同化第15節 驚風密雨(1)第12節 北防第86節 密約第71節 途中第45節 兒女情懷第12節 九江第4節 機遇第12節 政權架構第22節 變化第18節 人力資源第103節 激昂第64節 海軍(3)第80節 大計(3)第20節 女官第85節 相思第28節 人心不足第34節 烽煙滾滾(4)第46節 輕薄第8節 暗箭第65節 面紗第6節 慶典第5節 鬥智第71節 獅子與狼第61節 鄂霍次克(1)第67節 武御試第39節 狂想第49節 特種部隊
第72節 同類第114節 變生肘腋第105節 霧鎖殺機第53節 柏因蠻族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六節 帝都來信第70節 抵京第79節 國策第54節 脫殼第13節 得助第46節 外患(2)第88節 安第斯之戰(1)第102節 野心第65節 一劍封喉第66節 異變(1)第41節 金陵掘金(4)第1節 醞釀第100節 包圍網(2)第50節 亂因(1)第104節 交火(4)第33節 商業間諜第88節 禁衛軍第104節 危局第71節 新大陸第18節 黑手第11節 鳩佔第64節 海軍(3)第33節 機遇第4節 軍情局第130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2)第116節 收穫第17節 短兵相接第36節 潛機第33節 烽火第24節 風雨飄搖第3節 情感糾葛第116節 狼煙再起(2)第68節 殺氣騰騰第18節 異動第91節 危言第97節 武林四美第101節 對擊第27節 騰格里風雲(5)第96節 請罪第27節 逆襲(2)第22節 勢力範圍(1)第109節 絕命殺(3)第5節 剿匪第8節 出使人選第113節 河朔第76節 抉擇第9節 慧心第73節 大會戰(4)第89節 三姝第110節 退守第2節 舌戰第61節 屠刀將舉第23節 天機第10節 待發第28節 連環殺(1)第29節 全面爆發(2)第65節 平衡(1)第38節 九黃大戰(3)第14節 鞏固第12節 遊說風雲(2)第56節 逆行第37節 烽煙滾滾(7)第11節 樓蘭明珠第18節 伐謀第76節 箭在弦上(2)第99節 截殺第29節 陰謀第43節 搏殺第4節 大同化第15節 驚風密雨(1)第12節 北防第86節 密約第71節 途中第45節 兒女情懷第12節 九江第4節 機遇第12節 政權架構第22節 變化第18節 人力資源第103節 激昂第64節 海軍(3)第80節 大計(3)第20節 女官第85節 相思第28節 人心不足第34節 烽煙滾滾(4)第46節 輕薄第8節 暗箭第65節 面紗第6節 慶典第5節 鬥智第71節 獅子與狼第61節 鄂霍次克(1)第67節 武御試第39節 狂想第49節 特種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