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野心

但是毛利百夫太卻高興不起來,蝦人歸降帶來的喜悅只是一閃即逝,雖然主公已經給予自己重賞和最高榮譽勳章,但主動隨之而來宣佈實施的一系列政策制度的改變卻讓毛利百夫太感到緊張和壓力。

主公宣佈實施的政策和制度不能不說是有益且有效的,毛利百夫太並不反對,但他擔心的是這些改革背後隱藏着的目的。

改革措施包括許多條,所有人統稱和人,效仿唐河帝國進行改制,成立執政府,執政府設立大將軍一名,統管一切事務,大將軍一職由立原家族世襲;執政府還仿照唐河帝國設立各部,由公卿官員擔任;在地方建立府縣,土地面積大人口衆多的地區稱府,而面積較小人口較少的地區則稱縣,廢除由家族和部落進行統治的傳統制度,改由府縣官員進行管理,並直接對執政府負責,受執政府領導;貴族享有特殊權利,朝廷公卿和府縣官員均需由貴族出身的人士擔任,庶民不得擔任中級以上的官員,但庶民立有大功者,執政府大將軍可以破格賜予其家族貴族稱號;實行義務兵役制,進一步擴大軍隊,效仿唐河軍制,組建軍團――師團――聯隊制,軍隊由大將軍直接控制。

這些改革舉措應該說都是符合當前倭地實際情況的,但主公卻提出了進一步拓展和人生存空間,向周邊島嶼和大陸爭奪攫取土地的前景方向,目標直指唐河帝國,這就讓毛利百夫太有些膽戰心驚了。毛利百夫太對自己民族這個鄰居實在是太瞭解了,如果說從成年以後開始計算,自己在唐河帝國境內生活的時間實際上遠遠超過了自己在故鄉生活的時間,多年來的異國生活已經使他的生活完全唐化了,而幾乎整個和人的上層貴族受唐河文化影響都相當深遠,貴族們都以精通唐河文化爲榮,以品鑑唐河藝術爲傲,如果一個貴族不懂唐河文化藝術,那毫無疑問會遭到其他貴族們的鄙棄和輕視。

正是因爲對唐河帝國以及對唐族人的深刻了解才讓毛利百夫太對自己主公所謂的拓展空間方向持否定態度。唐河人的確存在着種種劣根性,而且也正如自己主公所指明的那樣,唐河帝國現在已經衰落到了極點,外敵頻頻入侵,國內藩鎮割據,已經在事實上陷入了分裂境地,但是唐河人有幾句俗語說得好,大亂必有大治,分久必合,亂世出英雄,唐河人中英雄豪傑輩出,一旦有一名領袖羣倫的人物出現,極有可能將整個唐河帝國重新統一起來,而唐河帝國一旦重新統一起來,那周圍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敢於直面抗衡它帶來的壓力。和人更加不能,不過三百來萬人口,加上歸降的蝦人,也不到四百萬人口,經濟落後,要想憑藉這一點實力挑戰唐河人,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

不過此時的立原山川完全沒有將自己情報首腦兼智囊的擔憂放在心上,在他看來如果和人失去了這個唐人處於最低谷時期的機會,只怕今後和人都再也沒有機會踏足東大陸。毛利百夫太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但立原山川堅持認爲唐河人這場有外來勢力加入的內戰必將曠日持久,而唐河人素來不重視沿海島嶼的傳統習慣也給予了自己最大的機會,偌大一個堪察加島居然只有兩三萬人居住,而且都還是一些流放罪犯,而如此富庶肥沃的寶島人口也不過十萬出頭,而於寶島面積相若的花島人口卻是近百萬,這兩地若是能夠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和人的命運必將重新改寫,而踏足東大陸腹地也不再是夢想!

想到這兒,立原山川的瘦臉上就忍不住浮現起一抹笑容,幸福總是來得這麼突然,當自己改革措施剛剛實施時,當自己軍隊剛剛完成擴編整訓時,期待已久的唐河人內戰終於爆發了,司徒泰啊司徒泰,我可真是要好好感謝你,如果你不把駐紮在堪察加島和寶島上的水軍艦隊抽調一空,我恐怕還得好好斟酌一番,但現在一切阻礙都不存在了。

“毛利君,司徒泰的水軍與司徒元的水軍一戰詳細情報回來沒有?”扭頭轉過臉,立原山川壓抑住自己的興奮,用盡量平淡的語調問道。

“主公,情報已經傳回來了。第二第三水軍艦隊聯軍雖然擊潰了第一艦隊,但唐河人的第一水軍艦隊是他們水軍中實力最強大的艦隊,第二第三水軍艦隊損失也相當慘重,這一戰中至少有十八艘大型軍船被擊沉和燒燬,還有七艘遭到重創,短期內無法修復,而第一水軍艦隊也基本上喪失了戰鬥力,現在能夠在大東洋上和我們水軍艦隊比肩的恐怕只有米蘭人的水軍艦隊了。”毛利百夫太雖然已經感覺到自己主公的想法,但他卻不能撒謊,唯有默默祈禱主公能夠冷靜的看待整個大局。

“呵呵,米蘭人?米蘭人難道會幫助司徒泰來打我們?只怕米蘭人會利用他們水上的優勢進一步打擊司徒泰的力量纔是真的,失去了水上優勢,司徒泰縱然拿下了整個江南地區也一樣不得安生,米蘭人完全可以封鎖整個江南海運甚至內河航運,憑藉強大的水上投放力量,米蘭人完全可以將他們的陸軍投放到江南的每一處,司徒泰如果看不到這一點,只怕會吃大虧的。”立原山川緊盯着東方冷冷的笑道,“不過司徒泰的陸軍實力的確強橫,連普爾人在他的第一軍團面前都折羽而歸,弄得灰頭土臉,米蘭人只怕也會嚐到比馬其汗人給予他們的更沉痛的教訓,否則他們不會動用他們水軍的。”

“主公,米蘭人的確還沒有做好出動水軍的準備,不過根據情報反映,米蘭人已經察覺到了這一點,正在做緊急動員,但恐怕趕不上即將爆發的松江一戰了。”毛利百夫太的關係自己民族命運的雙方決戰十分關注,幾乎戰場上每一個細節都被毫無保留的以最快捷速度傳送回來。

“哼,松江一戰就將決定江南的歸屬,米蘭人亡羊補牢會不會有些晚了?不過這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讓司徒泰和米蘭人就這樣拉鋸膠着,誰也奈何不了誰,司徒泰陸軍佔優,米蘭人水上稱雄,正好便宜了我們和人。”立原山川臉上露出狡譎的微笑,“反正唐河人不太重視這些島嶼,我們即便是佔領了這些島嶼對他們的刺激也不會太大,再加上他們和米蘭人糾纏不清,只要多拖上幾年,他們就再也不可能從我們手中把這兩處寶地奪回去了。”

“主公,······”毛利百夫太還欲再勸阻,卻被立原山川厲聲打斷:“毛利君,不用多說了,我意已決,你的顧慮我都已經考慮過了,但這不能作爲我們放棄這次機會的理由,機會難得,現在沒有人能夠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

心中暗歎,毛利百夫太垂下頭不再言語,按照他的想法,寧肯先奪取整個新月半島,逐步拓展領地,或者說尋找機會偷襲毫無防備的米蘭水軍,徹底解決海上威脅,再聯合司徒泰征伐米蘭人,奪取珍珠羣島,最後再伺機考慮寶島和堪察加島,可這個意見並未得到主公的採納。

看見自己的情報首腦兼智囊一臉黯然,立原山川又和聲道:“毛利君,新月半島局勢已經穩定,再往北也沒有太大的價值,多頓人已經接受了新月半島丟失的現實,如果我們再向北推進,只怕會陷入與多頓人的戰爭泥潭,這毫無意義。至於米蘭人,我不認爲我們和司徒泰聯手就能徹底解決米蘭人,而司徒泰也未必有與米蘭人一決的勇氣和膽魄,何況我們打敗米蘭人又能獲得什麼?珍珠羣島雖然富庶,但土地面積太小,距離我們的本土也太遠,當然在我們拿下堪察加島和寶島並站穩腳跟後,珍珠羣島將是我們下一個目標,但不是現在。”

毛利百夫太默默點頭,他不能不承認自己主公所說從戰術層面上來說是絕對正確的,但主公考慮過強佔堪察加島和寶島帶來的深遠影響麼?在這一點上毛利百夫太認爲自己主公有些忽視了唐人的反應。也許現在唐河人沒有精力來顧及,或者說反應和抗議只停留於口頭上,但三年後或者五年後甚至十年後呢?毛利百夫太不認爲幾年光景自己民族就能具備與唐人傾力一戰的實力,就是在這一點上,毛利百夫太和立原山川的意見產生了對立。

“毛利君,我知道你的想法,也知道你是在爲我們和人的將來擔心,但是我告訴你,決定我們自己命運的只能是我們自己,事在人爲,有些事情只有你做過了你就會知道也許你原來所想並非正確。”立原山川柔聲開導自己的心腹。

第116節 收穫第6節 雙刃劍第51節 亂因(2)第88節 總督之誘惑第20節 劍指(1)第11節 樓蘭明珠第109節 絕命殺(3)第73節 當局者第21節 奇招第86節 禍起蕭牆第4節 機遇第82節 水軍第71節 風起(1)第115節 易幟第97節 王者戰爭(1)第3節 風雨之前第107節 豪華樓船第98節 遊擊(1)第17節 簡單日記第114節 兵壓第65節 僕從第96節 秘商第29節 全面爆發(2)第78節 鐵與血的威脅(1)第83節 大計(6)第32節 崑崙關第59節 舞臺第48節 試比高(4)第83節 兩線(2)第8節 帝京(2)第8節 帝京(2)第29節 風雲突變第106節 戰猶酣(10)第73節 大會戰(4)第31節 縱論第48節 內鬥第13節 臥虎藏龍(1)第45節 邁進第26節 戰車第37節 九黃大戰(2)第12節 東南之旅(4)第49節 絕色雙姝第120節 最後一搏(5)第10節 外交風雲(2)第82節 兩線(1)第70節 抵京第91節 春夢第22節 天驕折翼第2節 聯席會議第34節 新科技第40節 出路第15節 內拉外打第60節 如願以償第25節 風雨第15節 以攻代守第18節 跡象第35節 定論?第85節 釣鉤第22節 大風起兮第3節 創業(2)第49節 絕色雙姝第4節 席捲第88節 安第斯之戰(1)第58節 風聲第14節 遙指天南第25節 和平盛會(2)第24節 解圍第17節 鋒煙再起第81節 石家(1)第49節 新經濟動力(4)第96節 舌劍脣槍(2)第26節 新的挑戰(1)第2節 漢中第33節 前進第73節 大會戰(4)第68節 船上(3)第23節 進軍第9節 暗流(1)第41節 胃口第92節 進退維谷第4節 鬥智鬥勇(1)第39節 深謀第78節 爭鋒第30節 殷勤第73節 捉襟見肘第28節 人心不足第12節 遊說風雲(2)第97節 表演第61節 東下第94節 發財之路第34節 輿論與民意第58節 陰謀(1)第64節 大捷第103節 亂!亂!亂!(1)第68節 戰略與戰術(2)第80節 爭功第9節 慧心第88節 近衛第43節 搏殺第122節 瘋狂意
第116節 收穫第6節 雙刃劍第51節 亂因(2)第88節 總督之誘惑第20節 劍指(1)第11節 樓蘭明珠第109節 絕命殺(3)第73節 當局者第21節 奇招第86節 禍起蕭牆第4節 機遇第82節 水軍第71節 風起(1)第115節 易幟第97節 王者戰爭(1)第3節 風雨之前第107節 豪華樓船第98節 遊擊(1)第17節 簡單日記第114節 兵壓第65節 僕從第96節 秘商第29節 全面爆發(2)第78節 鐵與血的威脅(1)第83節 大計(6)第32節 崑崙關第59節 舞臺第48節 試比高(4)第83節 兩線(2)第8節 帝京(2)第8節 帝京(2)第29節 風雲突變第106節 戰猶酣(10)第73節 大會戰(4)第31節 縱論第48節 內鬥第13節 臥虎藏龍(1)第45節 邁進第26節 戰車第37節 九黃大戰(2)第12節 東南之旅(4)第49節 絕色雙姝第120節 最後一搏(5)第10節 外交風雲(2)第82節 兩線(1)第70節 抵京第91節 春夢第22節 天驕折翼第2節 聯席會議第34節 新科技第40節 出路第15節 內拉外打第60節 如願以償第25節 風雨第15節 以攻代守第18節 跡象第35節 定論?第85節 釣鉤第22節 大風起兮第3節 創業(2)第49節 絕色雙姝第4節 席捲第88節 安第斯之戰(1)第58節 風聲第14節 遙指天南第25節 和平盛會(2)第24節 解圍第17節 鋒煙再起第81節 石家(1)第49節 新經濟動力(4)第96節 舌劍脣槍(2)第26節 新的挑戰(1)第2節 漢中第33節 前進第73節 大會戰(4)第68節 船上(3)第23節 進軍第9節 暗流(1)第41節 胃口第92節 進退維谷第4節 鬥智鬥勇(1)第39節 深謀第78節 爭鋒第30節 殷勤第73節 捉襟見肘第28節 人心不足第12節 遊說風雲(2)第97節 表演第61節 東下第94節 發財之路第34節 輿論與民意第58節 陰謀(1)第64節 大捷第103節 亂!亂!亂!(1)第68節 戰略與戰術(2)第80節 爭功第9節 慧心第88節 近衛第43節 搏殺第122節 瘋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