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節

情報分析會開得很成功,顧登雲和溫傑二人分別代表情報署和軍事情報局作了專題彙報,在兼顧整個大陸局勢變化的話題下重點討論了帝國內地局勢、馬其汗和三江局勢、中南半島同盟情況等幾個方面。

情報署的彙報側重於綜合情報整理分析,而軍事情報局則重點放在了軍事攻略方面,無鋒對兩個後起之秀的表現都十分滿意,尤其是溫傑,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就能融入軍情局這個圈子中,並贏得上司的認可,這相當不容易,令狐翼不會輕易認同一個人,但無鋒已經幾次聽到了自己軍情局長的讚許的話語了。

帝國內部的局勢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司徒泰的厚勢通過軍事實力已經隱隱約約表現出來了,一口氣拿下了整個東海郡,將司徒元的第十軍團打得潰不成軍狼狽逃竄,金陵如此險固的要地也僅僅只堅持了兩個月,雖然有多種原因,但這樣一座極具象徵意義的城市落入了司徒泰手中,讓帝國內部很多本來已經認同了司徒朗正統皇帝身份的保守士族們心中又開始活泛起來。

尤其是司徒朗在面對卡曼人和太平軍的弱勢表現更讓許多帝都的世家豪族們大感失望,而從北原、燕雲和河朔等淪陷區逃出來的士紳地主們更是羣情涌動,要求帝國拿出收復各地淪陷區時間表,儘早還我河山,但屢戰屢敗的帝國大軍能夠維持目前現狀已經是竭盡所能了,這樣的結果根本無法讓那些逃到帝都城裡的地方顯貴士族們滿意,他們聯合起來四處遊說京城中的豪門望族,企圖迫使皇帝陛下下令讓禁衛軍團也開出帝都城加入對卡曼人和太平軍戰場,但這遭到了司徒朗的堅決拒絕,因爲一旦禁衛軍團失利,只怕自己這一任皇帝只怕就真的到了盡頭,他不能冒這個險。

這也使得許多貴族逐漸對尚未建立起足夠權威的新任皇帝產生了失望,這些貴族抱成一團,整日誹朝謗政,並利用手中控制的新聞媒體不斷批評帝國中央腐化墮落軟弱無能,雖然不敢直接針對皇帝陛下,但朝中各部重臣卻成了他們集中攻擊對象。而傾向於支持司徒泰登位的說法也悄悄在帝都和北方各地蔓延開來,這種苗頭在以金陵城爲代表的東海全郡都落入司徒泰手中後顯得更爲明顯。加之第一軍團在北平城下連續擊敗普爾人的進犯,迫使普爾人完全退出了北平府,而滄州府境內的卡曼軍隊也主動撤出了滄州,使得司徒泰的聲望一下子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頂峰,作爲一種預兆,要求加封司徒泰爲齊王的呼聲迅速高漲起來,這使得司徒朗更陷入了嚴重的危機當中。

而五湖地區形勢則更顯詭秘,司徒彪的潛勢力量已經初顯端倪,以索氏一族爲首的大土地貴族公開支持司徒彪,而部分商業貴族也隨之附和,使得司徒彪的力量在五湖完全壓過了司徒峻,溫寧的收復讓他聲威大張,有了安慶和岳陽兩大糧倉作後盾,即使在面臨旱災的情況下,他的後勤保障依然要比其他人好得多。司徒峻的力量已經全面萎縮,第五軍團和兩個獨立師團十多萬大軍龜縮在一個小小的黃岡府,巨大財政和後勤壓力壓得司徒峻幾乎喘不過氣來。巴陵府的馬其汗人似乎抱定了死守的決心,駐紮在巴陵境內的駐軍由兩個兵團上升到三個,接近十萬人,讓原本希望一鼓作氣收復巴陵的司徒彪不得不壓下了這種念頭,面對十萬馬其汗大軍,他沒有魄力也沒有這個實力與對方硬碰硬的大戰一場,即便是在水軍上他zhan有優勢一樣不敢。

帝國外部的局勢一樣撲朔迷離,倭人在多次擊潰了多頓大軍的反撲後,已經成功的在新月半島站穩腳跟,並開始穩步推行殖民統治,不但將屬於多頓征服和平民的所有財產收歸己有,而且還將新月半島爲數不多的多頓人盡數賣往南洋各地甚至中大陸爲奴,而大量的倭人開始遷往新月半島定局。

這種手段激起了多頓人的滔天怒火,但沒有帝國水軍的支持,多頓水軍幾次展開的海上大戰都以多頓人慘敗告終,而發起的兩次登陸戰役,企圖從新月半島中部登陸包抄要塞後路,也因爲倭人嚴密的防守和警戒使得多頓人全軍覆沒,而一批接一批如同蝗蟲般涌來的倭人很快就佔領了新月半島的各處,在新月半島上的倭人平民數量很快就達到了十五萬人左右,這已經是原來的主人多頓人在新月半島上居民數量的兩倍。

古全還補充介紹了倭人近幾年來的發展情況。立原山川已經就統一了整個倭人,除了天求部和生比部還在苦苦掙扎外,其餘各部皆歸附到了立原部下,立原部控制倭人總人口和地域已經佔到了倭人的七成左右,人口接近了三百萬,由於島內人多地少,又缺乏各種資源,雖然立原部完成了大部統一,但倭人普通民衆的生活依然十分困苦,階級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許多中上層豪族對島內內戰也並不太支持,所以立原山川纔會在尚未完成統一的情況下悍然發動北征新月半島戰役,以博取內部豪族們的支持。

而新月半島戰役的成功不但緩解了倭人內部的矛盾,使得大量無地貧民有了安身之處,而且也極大的刺激了倭人中上層豪族的擴張yu望,他們的目標已經不僅僅侷限於多頓人的新月半島和庫克羣島,更把目光轉移到了東面的堪察加島和琉求羣島。只是鑑於唐河帝國水軍力量依然強大,倭人自身陸軍在新月半島上損失也極爲慘重,而新月半島仍然需要司徒泰控制的水軍支持,所以才遲遲不敢發動。

不過倭人新一輪擴軍狂潮已經開始,新月半島和庫克羣島成爲了立原山川用來吸引豪族和普通民衆狂熱情緒的最佳看點,常備軍和預備軍都大幅度的提升,而將幾萬多頓平民賣爲奴隸也爲立原山川提供了堅實的資金基礎。

從大東洋上源源不斷開往新月半島和倭地的運輸船隊就可以看出倭人對各種戰略物資需要的渴求,而處於大東洋上的倭地小春糧食豐收也使得立原山川有了進行貿易的基礎,大陸上高昂的糧價使得立原山川不顧一切收刮倭地民間所有多餘糧食運往大陸,換取諸如生熟鐵、武器、布匹、漆、桐油、堅木、銅等戰略物資,走私船隊猖獗一時,帝國頒佈的禁運令已成廢紙一張,只要有錢,任何物資都敢輸入倭地,甚至連帝國軍隊中都十分緊缺的戰馬一樣悄悄流入倭地,而且數量不小。

倭人的瘋狂舉動讓在座的衆人都有些擔心,倭人將成爲唐河帝國將來一個空前的敵人這個意見得到了衆人一致認可,對土地財富等各種利益的極度渴求將會使他們對外戰爭腳步跨得越來越快大,頻率也會越快,而他們民族中狂熱的崇拜強者欺壓弱者本性很有可能會使他們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把目標對準日趨沒落的唐河帝國,這不能不讓無鋒感到一絲擔心,尤其是在自己水軍力量還不夠強大的情況下。

相比之下,馬其汗人的行動則要溫柔和緩得多,但這並不代表馬其汗人比倭人更好對付,有雷覺天這種既對帝國內部現狀瞭如指掌而本人又才華橫溢的政治家,在自己領地一旁虎視眈眈的馬其汗人在無鋒心中才是最現實的威脅。尤其是三江林家的衰落更是一個契機,如果馬其汗人奪下三江,那無鋒的南部領地將不可避免的面臨被截斷的危險,而無鋒拿下三江,包括越京和巴陵在內的馬其汗人征服未久的領地都有可能成爲無鋒的下一步美食,三江已經成了事關馬其汗人和西疆都護府勢力漲落的關鍵點。

在座四人中除了溫傑不清楚這位上司和林家三小姐之間的曖mei關係,連顧登雲也隱隱約約知曉一些,唯有溫傑並不知情,急切的提出現在應該全力進攻三江,一舉拿下三江,確保南部領地的安全,但發現自己的提議並沒有得到預料中的響應,他有些奇怪,但看到三位同僚臉上都露出奇怪的尷尬神色,他才琢磨着自己是不是某方面觸犯了無鋒的忌諱。

無鋒同樣感到有些尷尬,這也是纏繞着他的最大麻煩,當然與林月心的關係是一個原因,而另一個原因就是自己軍隊佈防範圍太寬,能夠集中的機動軍隊數量並不多,天南和緬地剛剛收復,他也有些擔心自己貪多嚼不爛,西疆都護府批覆始終未下,而天南和緬地收復同樣沒有獲得帝國中央的正式認可,雖然無鋒並不懼怕什麼,但總覺得心中有些不太暢快。

推薦骷髏精靈新作《海王祭》,順便也厚顏請大家支持偶的新書《魔運蒼茫》,相信不會讓大家失望。

第53節 軍事整編第42節 三陽真力第68節 帝國反擊第59節 舞臺第48節 與狼共舞第108節 巧遇第19節 緬郡第88節 先發制人第18節 轉折第59節 陰謀(2)第9節 僵局第18節 黑手第99節 商情第43節 衆叛親離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第74節 黃金第115節 毒瘤第60節 待發第29章 漢中爭雄第70節 戰略與戰術(4)第44節 反撲第117節 長思第31節 縱論第97節 摻和第122節 最後一搏(7)第103節 入城第61節 東下第44節 拉與打(2)第30節 情債第49節 試比高(5)第25節 和平盛會(2)第74節 驚變第120節 上當?第3節 反水第23節 晉商第45節 接收第111節 初臨貴地第15節 臥虎藏龍(3)第59節 舞臺第19節 內廷第87節 海軍陸戰隊第76節 民間力量(1)第30節 奇襲第96節 國策第90節 智者(2)第61節 多管齊下第75節 軍法第36節 知我者第30節 全面爆發(3)第9節 枕頭狀第21節 拉丁洋艦隊第127節 藏金第4節 改造第59節 動員第50節 要價第70節 委婉表達第120節 還價第75節 動盪第116節 挑戰第20節 暗夜第54節 辯論第7節 會獵(1)第27節 騰格里風雲(5)第29節 爭議第111節 水雲間(3)第47節 新經濟動力(2)第107節 戰猶酣(11)第16節 窮寇第46節 議事(2)第23節 窺伺第4節 鬥智鬥勇(1)第105節 戰猶酣(9)第63節 尾巴第50節 強本固基第102節 強攻第79節 爭奇鬥豔(1)第99節 遊擊(2)第26節 兒女情長第24節 說客第31節 縱論第2節 創業(1)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第2節 旅途見聞第20節 暗夜第50節 帝國的疑慮七十九節 大計2第89節 危境第34節 輿論與民意第97節 啓程第64節 海軍(3)第20節 暗夜第40節 九黃大戰(5)第46節 共抗第74節 全面動員第90節 安第斯之戰(3)第55節 還能熬多久(2)第113節 南海總督第94節 風高浪急(3)第64節 浴房談心第49節 絕色雙姝
第53節 軍事整編第42節 三陽真力第68節 帝國反擊第59節 舞臺第48節 與狼共舞第108節 巧遇第19節 緬郡第88節 先發制人第18節 轉折第59節 陰謀(2)第9節 僵局第18節 黑手第99節 商情第43節 衆叛親離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第74節 黃金第115節 毒瘤第60節 待發第29章 漢中爭雄第70節 戰略與戰術(4)第44節 反撲第117節 長思第31節 縱論第97節 摻和第122節 最後一搏(7)第103節 入城第61節 東下第44節 拉與打(2)第30節 情債第49節 試比高(5)第25節 和平盛會(2)第74節 驚變第120節 上當?第3節 反水第23節 晉商第45節 接收第111節 初臨貴地第15節 臥虎藏龍(3)第59節 舞臺第19節 內廷第87節 海軍陸戰隊第76節 民間力量(1)第30節 奇襲第96節 國策第90節 智者(2)第61節 多管齊下第75節 軍法第36節 知我者第30節 全面爆發(3)第9節 枕頭狀第21節 拉丁洋艦隊第127節 藏金第4節 改造第59節 動員第50節 要價第70節 委婉表達第120節 還價第75節 動盪第116節 挑戰第20節 暗夜第54節 辯論第7節 會獵(1)第27節 騰格里風雲(5)第29節 爭議第111節 水雲間(3)第47節 新經濟動力(2)第107節 戰猶酣(11)第16節 窮寇第46節 議事(2)第23節 窺伺第4節 鬥智鬥勇(1)第105節 戰猶酣(9)第63節 尾巴第50節 強本固基第102節 強攻第79節 爭奇鬥豔(1)第99節 遊擊(2)第26節 兒女情長第24節 說客第31節 縱論第2節 創業(1)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第2節 旅途見聞第20節 暗夜第50節 帝國的疑慮七十九節 大計2第89節 危境第34節 輿論與民意第97節 啓程第64節 海軍(3)第20節 暗夜第40節 九黃大戰(5)第46節 共抗第74節 全面動員第90節 安第斯之戰(3)第55節 還能熬多久(2)第113節 南海總督第94節 風高浪急(3)第64節 浴房談心第49節 絕色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