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兩翼攻防戰

賢傑見狀連忙大叫道:“周兄快閃開,我來也!”周柱忙閃過一旁——賢傑已經躍馬挺槍,同張權大戰了起來。

殺了二十多個回合,忽然逆軍的大炮又響了起來,炮彈一顆接一顆地砸在順着山坡正往山頂上爬的唐軍密集隊形中,唐軍頓時成片成片地倒下。餘者則如炸了羣的馬蜂窩,紛紛往山下潰退——有的就象木頭一樣滾下山去。許多拱着屁股往上爬的唐軍皆被砸倒……

張權心下着慌,招式漸漸慢了下來。賢傑趁機一槍猛刺過去,正紮在張權的屁股上——緣何扎到了屁股上?原來,古人騎在馬上撕殺並非靜止地立在原地不動,而是不停地跑馬轉圈,在二馬相錯的時候纔對一招,這便叫做“一個回合”。而賢傑這一槍並非是在二馬相錯的時候,恰好趕了一個馬頭對馬尾——同時由於賢傑的槍快,這才刺出了這一槍。因爲象張權那樣的高手,一般的人是根本逮不着刺他屁股的機會的,每次面對的都是他防範森嚴的正面……

卻說張權大叫一聲,負痛敗了下去。逆軍乘勝掩殺,直殺得唐軍是丟盔棄甲、連滾帶爬、潰不成軍……

再表右面山頭的戰鬥。此時,高應龍、高應虎、井鳳安、華元山四員大將正在苦戰上官金龍。這上官金龍不但是馬上征戰的大將,更是一名武林高手,他手持一對車輪大的子午金環力戰四員逆將,毫不吃力。而高應龍等人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而且是左支右拙,明顯處於下風。但他們不敢後退,因爲他們知道,陣地一丟必將禍及全盤,因此硬着頭皮只是苦戰……

逆軍士兵也打得英勇頑強,他們正同數萬唐軍進行着殊死的搏鬥。他們一次次殺退靠近大炮的唐軍。大炮跟前的草坪裡已是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卻說那劉俊義也正指揮人馬猛攻隘口。軍師孔亮親自調度賢安、賢寶、宮平安、何、張、羅等人加緊防守,敵人靠近只用亂箭、石塊和滾糞打擊敵人。諸位要問,那楊賢寶有修真玄妙奇術,爲何不拿出來運用?原來賢寶謹記師命,修真之術只可用來對付修道之人,不可用來對付凡夫俗子,因此並未運用此術——同時她同蔣梅大戰了一場,消耗了不少真氣,此時真氣不足,自然也無法運用修真術。不過她單憑手中雙刀就足以令鬼神驚懼,又何須倚仗異術?

賢安和賢寶一同在無上上人門下修道,賢安爲何卻沒有修真術呢?蓋因練修真術要講究個天賦,同時還要有悟性和耐性。賢安卻認爲修真之術終歸屬於旁門左道,哪裡有騎馬打仗痛快?同時他也沒有那份耐性和悟性,將所有的靈氣都用在了練千斤神力上,是以他沒有修習修真之術。

卻說此時賢安也不能騎馬,他乾脆棄了雙錘,操起一杆大糞勺,專向唐軍身上澆潑大糞——這大糞可是放在一口大鍋裡煮得滾沸,就如一鍋開水,開水澆在人身上你說燙不燙?何況還是臭烘烘有毒又滾燙的大糞?賢安力大,糞也潑得很遠,直潑得唐軍遍身是糞、叫苦不迭,流血受傷還是其次,還要挨糞臭!

賢安潑得正歡,士卒提醒他:“沒有大糞了!”賢安向那大鍋裡一看,果然都被他舀完了,不由急道:“你們誰有屎,趕快拉!”

“來了來了!”二三十個軍丁挑着大糞一搖一晃走來——原來孔軍師早有安排,派人到大本營又挑了些大糞來補充。賢安喜道:“太好了,又有‘粑粑’賞給他們吃了!”

不過大糞畢竟不能阻擋唐軍的攻勢,劉俊義指揮唐軍更加瘋狂地往隘口上猛攻着。賢安棄了糞勺,重新拾起他的大錘,意欲衝出去撕殺——然而他沒有了坐騎,又騎不慣別人的馬,只有乾瞪眼。賢寶也覺得被動地防守不過癮,也想衝出去撕殺——她習慣了進攻殺敵,對窩囊地守在這“烏龜殼”等着捱打也是很鬱悶。

孔亮勸阻道:“三公主,敵軍勢大,又是夜間,情況不明,不能輕易出戰!”

賢寶冷冷道:“你雖姓孔,好象還沒有孔明那般高明吧?”

孔亮無法,只得亮出尚方寶劍——賢寶方纔無話可說。後來有人問孔亮,你哪來的“尚方寶劍”?孔亮只好說是假的——其實是“撒謊寶劍”。

也幸得孔亮指揮若定,總算穩住了隘口陣地。此時探報說,右面山頭危急,請求支援。賢傑這時仍在左面山頭指揮戰鬥,孔亮手裡哪有兵可派?他略一思索,寫了一張便條讓傳令兵帶着到大本營,要留守大本營的龍彪派兵增援右面山頭。

龍彪接到孔亮的指示後,留下蔣才勇守衛大本營,自己和普濟、閒空率領一千人馬緊急增援右面山頭。這時高應龍等人已經戰敗,棄了馬匹,竟各自逃下山來。上官金龍奪取了大炮,命令士卒瞄準逆軍陣地開炮。

誰知大炮竟然打不響了——原來大炮的火藥早已被人血浸漬受潮,加上這些大炮的松樹炮管被大火焚燒,已經無法使用了。上官金龍棄了大炮,準備進攻大本營。不防又衝來了一支逆軍,剛剛鬆了一口氣的唐軍立刻又陷入到了緊張的戰鬥中……

上官金龍也被普濟、閒空圍住,殺得難分難解。龍彪趁機率軍衝殺唐軍,很快又衝亂了唐軍的陣腳。此時天色已經微明,打了一夜的上官金龍也逐漸感到了疲乏。忽然,他望見左面高地上的唐軍正在撤退,心知不妙,急忙也下令撤退。

劉俊義聽得張權、上官金龍撤退,也只得下令退兵。

天亮的時候,戰鬥完全停止了,但唐軍仍駐紮在十里遠的地方,團團圍困着逆軍。這場戰鬥,逆軍雖然暫時打退了敵人,但自己的損失也是相當驚人——陣亡段維憲、陳壽生兩員大將,一半以上的將官掛花,一萬名士兵死亡五千,傷三千,有完全戰鬥力的士兵只剩下兩千人。兩個陣地上的大炮也全部報廢——右側高地的炮毀壞殆盡,左側高地的炮則因火藥打完,無法使用。這時,水軍尚未回來,不知戰況如何。

賢傑召集衆將開了一個軍前小會。衆將心裡鬱悶,都沉默不言。賢傑道:“這是一個總結經驗和教訓的會,也是一個動員會。你們平時不是總喜歡跟我唱高調嗎?現在怎麼全都啞吧了?”

忽然有人破口大罵道:“都是那個姓柳的不辭而別,要不咱們也不會吃這麼大的虧!”衆人一看,原來是賢寶。只見她的臉都氣歪了。

賢安也道:“唉,要不是我那該死的馬不爭氣,這二十萬唐軍早被我一個人打完了!”

“住口!”賢傑狠狠地瞪了賢安一眼,“只知逞匹夫之勇,打仗全不動腦子!自己的馬死了,騎別人的就不行嗎?從今天起,你給我去騎野馬、烈馬,直到把所有的馬都騎熟!”

賢傑又看着賢寶道:“打了敗仗就怪別人,自己難道就沒有一點責任嗎?”

“本來就是嘛,要不是她離開了我們……”

“住口,從今天起,你給我去學習《孫子兵法》,學會怎樣打仗!”

賢寶、賢安不敢再吱聲了。

龍彪道:“我認爲,柳副元帥的離開確實是我軍失利的主要原因!唐軍本來是來找他們晦氣的,現在這個屎盆子卻扣到了咱們頭上,這算什麼事?”

周柱道:“我認爲,兵力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咱們防範意識不嚴、思想麻痹大意,對敵人的夜間襲擊缺乏應有的準備,這也是原因之一……”

普濟也發言道:“我軍不善步戰和夜戰,特別是會武功的人很少,這也使得唐軍有機可乘,佔了很大便宜。今後我軍應加強步戰、夜戰和武術搏擊的訓練,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這纔是立足於不敗的根本!”

賢傑表揚了周柱和孔亮,不點名地批評了龍彪講話不文雅以及過於偏激,同時嚴厲地斥責了高應龍等四人丟棄陣地、落荒而逃的可恥行徑。最後,賢傑請孔亮發言。

孔亮道:“我軍這次是犯了兵家大忌——兵力過於分散,又是固守陣地、背海而戰,完全是被動地消極防禦,焉能不敗?如果我軍能夠調到外線作戰,那就有利得多!”

賢傑打斷孔亮的話:“軍師此言極是。但我軍此番同唐朝作戰乃是被迫自衛還擊。我軍的原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因此,我軍並不是以造反爲目的的作戰,也就無從談論將部隊調到外線去——我軍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出海東征!我軍目前只能固守在現有的陣地上——假如動兵,必會引起朝廷懷疑,我軍反而會由有理變爲無理!”

龍彪仍有些不服氣:“那咱們就這樣乾等着捱打嗎?”

周柱擔憂道:“水軍到現在還沒有消息,不知道到底打得怎麼樣了?假如水軍也失利,那咱們的處境將變得更爲艱難!”

賢傑也眉頭深鎖:“現在唯有祈求上蒼庇佑了……”

一語未了,忽然一名軍卒屁滾尿流地跑進來,喜滋滋道:“報告大帥,水軍打了大勝仗了!”

“什麼?打了大勝仗了?”龍彪喜得鼻涕都流了出來,黃糊糊的象條小蟲子蜇伏在鼻孔外。

賢傑連忙率衆將迎出帳外。水軍元帥江龍海正榮光煥發地走進來。賢傑上前握住他的手道:“江元帥,辛苦了!”

江龍海報告道:“全託主公之福——昨天下午我軍就進入到了預設的伏擊陣地亂石礁,並派小股船隊前去引誘敵軍;敵軍果然上當,一直深入到了我軍的伏擊圈。我軍利用夜色掩護,先以猛烈的炮火轟擊敵船,接着派小艇衝進敵船隊放火,再從左右兩側包抄過去,利用機弩、長弓射擊敵人。海盜雖然人多船多,但也經不住這突然襲擊。我軍將士英勇奮戰,一舉擊潰了敵軍,敵軍現在已經向北方退去了。”

賢傑道:“戰果如何?”

“我軍共擊沉擊毀敵海鰍大艦四十五艘,蒙衝小艦一百多艘,斃傷敵人一萬餘人,可惜未能將敵人全殲。我軍損失大船十七艘、小船二十五艘,死亡三百人,傷四百人,有生力量基本沒有受到損失。”

雖然,江龍海報上的不過是一組枯燥的數據,但在衆人聽來仍然可以想見這場海戰是何等的驚心動魄、何等的壯瑰慘烈,一點也不遜色於昨天晚上陸地上的戰鬥。

楊賢傑眼睛放光,高興道:“好!太好了!江元帥,我祝賀你旗開得勝,我要重獎水軍全體英勇的將士!”

江龍海問道:“陸上戰況如何?”

“鏖戰一夜,兩側陣地幾次易手;不過,現在你穩住了海上的局勢,就有利多了!”

賢傑讓江龍海下去休息,一面調整部署,準備迎接新的戰鬥。

大概是昨天晚上打得太累,唐軍也很疲乏,並沒有發動新的進攻。這一天裡顯得相對平靜。

傍晚的時候,探子向楊賢傑報告說,三路唐軍不知什麼原因紛紛撥營北撤了。賢傑令探子再去探來,同時請軍師來議事。

第11章 戰雲滾滾第18章 海上會師第20章 奇異海戰第18章 海上會師第21章 誤中圈套第68章 再度受挫第55章 血戰新竹第89章 女巫邪陣第51章 廬州之行-2第26章 血色海空第134章 恐韓詭症第145章 沉夢初醒第98章 海上遇險第3章 金殿犯聖第8章 首戰告捷第31章 勝利歸國第7章 初興義兵第13章 心事誰知第70章 金蟬脫殼第8章 首戰告捷第80章 徐向歸唐第32章 一見傾情第19章 陰霾又起第145章 沉夢初醒第17章 大反攻3第29章 第二次戰役第28章 大戰略2第72章 如雪罹難第23章 生死兩茫第16章 多情餘恨第53章 海戰初捷第9章 干戈迭起第31章 勝利歸國第52章 旗指夷州第33章 烏龍嶺3第15章 心有千結第55章 血戰新竹第40章 孔亮獻策第59章 終成眷屬第8章 首戰告捷第73章 青山含悲第34章 節外生枝-1第121章 前塵憶夢-2第71章 單刀赴會第18章 海上會師第67章 登臺拜將第27章 變故大起第80章 徐向歸唐第149章 不是結局第78章 新的戰略第11章 戰雲滾滾第52章 旗指夷州第15章 大反攻1第77章 情深意長第120章 前塵憶夢-1第136章 反間奇謀第64章 比武封將-1第22章 重見天日第125章 幻魔無天-2第32章 一見傾情第73章 青山含悲第35章 招婿風雲3第140章 山中激鬥第47章 柳暗花明第42章 山雨欲來第17章 亳州鏖戰-1第12章 血染青巖第6章 萬螺風雲3第7章 硫求驚變第113章 舉義番邦第61章 黃昏血戰第69章 行刺陷身第73章 青山含悲第16章 大反攻2第14章 落花有意第15章 心有千結第134章 恐韓詭症第16章 多情餘恨第43章 隘口血戰第43章 隘口血戰第119章 孤城苦戰第115章 雲妍顯靈第83章 賢傑遇刺第84章 翻身之仗第12章 海底蛟龍第130章 大戰鹿島第7章 硫求驚變第109章 臺南大捷第33章 少年情開第50章 廬州之行-1第12章 血染青巖第105章 橫掃千軍第12章 血染青巖第17章 亳州鏖戰-1第42章 山雨欲來第49章 賢傑歸唐第96章 愛海迷蹤第75章 虎山戰役-1第13章 心事誰知第121章 前塵憶夢-2
第11章 戰雲滾滾第18章 海上會師第20章 奇異海戰第18章 海上會師第21章 誤中圈套第68章 再度受挫第55章 血戰新竹第89章 女巫邪陣第51章 廬州之行-2第26章 血色海空第134章 恐韓詭症第145章 沉夢初醒第98章 海上遇險第3章 金殿犯聖第8章 首戰告捷第31章 勝利歸國第7章 初興義兵第13章 心事誰知第70章 金蟬脫殼第8章 首戰告捷第80章 徐向歸唐第32章 一見傾情第19章 陰霾又起第145章 沉夢初醒第17章 大反攻3第29章 第二次戰役第28章 大戰略2第72章 如雪罹難第23章 生死兩茫第16章 多情餘恨第53章 海戰初捷第9章 干戈迭起第31章 勝利歸國第52章 旗指夷州第33章 烏龍嶺3第15章 心有千結第55章 血戰新竹第40章 孔亮獻策第59章 終成眷屬第8章 首戰告捷第73章 青山含悲第34章 節外生枝-1第121章 前塵憶夢-2第71章 單刀赴會第18章 海上會師第67章 登臺拜將第27章 變故大起第80章 徐向歸唐第149章 不是結局第78章 新的戰略第11章 戰雲滾滾第52章 旗指夷州第15章 大反攻1第77章 情深意長第120章 前塵憶夢-1第136章 反間奇謀第64章 比武封將-1第22章 重見天日第125章 幻魔無天-2第32章 一見傾情第73章 青山含悲第35章 招婿風雲3第140章 山中激鬥第47章 柳暗花明第42章 山雨欲來第17章 亳州鏖戰-1第12章 血染青巖第6章 萬螺風雲3第7章 硫求驚變第113章 舉義番邦第61章 黃昏血戰第69章 行刺陷身第73章 青山含悲第16章 大反攻2第14章 落花有意第15章 心有千結第134章 恐韓詭症第16章 多情餘恨第43章 隘口血戰第43章 隘口血戰第119章 孤城苦戰第115章 雲妍顯靈第83章 賢傑遇刺第84章 翻身之仗第12章 海底蛟龍第130章 大戰鹿島第7章 硫求驚變第109章 臺南大捷第33章 少年情開第50章 廬州之行-1第12章 血染青巖第105章 橫掃千軍第12章 血染青巖第17章 亳州鏖戰-1第42章 山雨欲來第49章 賢傑歸唐第96章 愛海迷蹤第75章 虎山戰役-1第13章 心事誰知第121章 前塵憶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