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天下大戰(十三)

中都的科舉終於在一片抗議和不滿聲中結束,抗議原因是唐朝士子沒有經歷郡試便可直接參加京試,這令很多周朝士子深感不滿,當科舉名單公佈後,來自唐朝各郡的士子竟然佔到榜單的三成,也就是六十人左右,這更加令周朝士子抗議聲一片。

而接下來太學的錄取中,唐朝士子竟然佔去一半的名額,終於點燃了十萬周朝士子的怒火,最後爆發了十萬士子的抗議大遊行,但遊行的後果卻十分嚴重,士子們沒有改變朝廷的決定,甚至也沒有得到朝廷的一絲安撫,卻使得天子爲之震怒。

張鉉用十分強硬的態度來回應士子們的訴求,直接剝奪了十三名遊行組織者的功名,包括他們在郡試中考上的舉人資格,其中四人還在京試中上榜,但他們也同樣被剝奪了進士資格,不僅如此,朝廷責令各郡取消進京趕考的舉人糧食補助一年,作爲對他們參加遊行的懲罰。

朝廷毫不留情地打擊使周朝士子從狂熱中清醒過來,失去了每個月三鬥米的補助,令人很多士子懊悔不迭,尤其四名被削去進士資格的士子更是難以承受這個打擊,當天晚上便灑淚離開中都回鄉了。

聲勢浩大的遊行在面臨朝廷堅決而強硬的抵制後,只進行了一天便偃旗息鼓了,尤其當天晚上有消息傳出,第二天還要參加遊行的士子一律革去舉人功名,五年內不準參加郡試和縣試,這讓所有的士子都害怕了,他們刻苦讀書就是爲了考上功名做官,如果五年內不準參加科舉,他們將無顏面對家人。

第二天大街上冷冷清清,再沒有人敢上街遊行,士子們紛紛收拾行裝返鄉,唯恐被其他人的遊行連累,一天之內,十萬士子便走掉了大半,而數萬唐朝士子也跟着返鄉潮離開了中都,就在科舉結束幾天後,大周帝國的第一次武舉也拉開了序幕。

參加武舉的人數要遠遠低於科舉,只有近萬人參加,一大半都是來自軍隊,也有各郡推薦的郡兵將領,還有數百人是剛剛參加完科舉的士子,他們也有資格參加武舉。

武舉只要通過資格試和兵部試兩關便可拿到武舉人的功名,武舉人前五百名則有資格參加最後的軍考,軍考錄取五十人,通過軍考則獲得武進士稱號,同時升爲鷹揚郎將,散官錄爲正五品定遠將軍。

資格試很簡單,只有舉重和射箭兩項,舉重要求舉五十斤鐵棍走一里,而射箭是開八斗步弓,五十步外十射七中,舉重問題不大,絕大部分士子都能通過,但在射箭上卻意外地淘汰了近一半人,這主要是緊張造成士子射箭脫靶,沒有能做到十箭七中,大部分人都是十箭五中或者六中,在資格試慘被淘汰。

兵部試在兵部大校場內舉行,只有一項,那就是騎射,要求士子在一通鼓結束前奔出一百五十步,並要射出三箭,五十步外的靶子三箭兩中。

兵部試稍微寬容,每個參加考試的士子都有兩次機會,以讓那些因緊張而發揮失常的士子有一次補救機會。

不過如果第一次因緊張而發揮失常,即使通過第二次補救終於獲得武舉人功名,但他們還是沒有機會參加最後的軍試了,只有前五百名士子纔有機會參加軍試,這就要求一氣呵成,而且成績要好,首先是沒有失誤,心理素質穩定,也就是一次性完成,其次是看奔完一百五十步的耗時長短,最後是看射靶命中率,憑這三個成績來進行排名,前五百名便可以參加軍試。

軍試是在城外大軍營內舉行,由兵部和軍機臺聯合進行考試,考試分爲策論和兵器兩項,錄取前五十名爲武進士。

天還沒有亮,五百名武舉人便在十座大帳內開始了第一項策論考試,這是文試,要求士子們在兩天內完成卷子答題。

每座大帳內燈火通明,大帳內十分安靜,只聽見筆頭在紙上沙沙作響,兩名監考官在大帳內來回踱步,監視着每一個士子的一舉一動。

這時,主考官兵部尚書李景陪同着身穿常服的張鉉走進了大營,李景一邊走一邊介紹道:“這次考生一共九千八百五十人,五千六百人通過了資格考,參加兵部考,最後兩千五百七十四人獲得了武舉人的功名,按照事先規定,可升官一級,最高升爲鷹擊郎將,授遊擊將軍散官,排名最前面的五百人則參加今天的軍考,十人中能考中一人。”

“有沒有不識字而棄權的?”張鉉問道。

“還有有!”

李景很遺憾地說道:“有五十四人因不識字而棄權了,補了兩次才補足五百人。”

這時,張鉉走進了一頂大帳內,兩名監考官嚇得連忙躬身行禮,張鉉擺擺手,示意他們不要驚動考生,他直接在後面的監考席前坐下,展開了試卷,試卷一共有六道題,其中前面五道小題是軍隊常識題,比如斥候夜間探查注意事項,駐營規則,軍糧運輸,作戰鼓語和旗語,軍法處斬條例等等。

最後一道大題是張鉉親自出的題目,《試論當前攻奪太原城之策》,這個題目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目前周軍正在太原和唐軍對峙,雙方的兵力情況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只要稍微關心都會了解到,但需要考生了解幷州的局勢,比如唐軍是否會有援軍、唐軍的軍糧儲備等等。

這個題目張鉉是借鑑了羅士信當年在燕郡攻打燕城時採用的辦法,讓士兵們各抒己見,只是張鉉的題目更大,甚至要考慮到周唐兩國的戰爭實力,泛泛而談很容易,但真的要寫深寫透卻不是那麼容易了。

張鉉沉吟片刻,他也提起了筆,在最後一道大題下面寫了起來,他給主考官李景寫出了自己的攻城想法,張鉉在壽陽縣和大將們反覆推演,又在軍機臺和房玄齡詳細探討過,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這就是標準答案,越接近這個答案,獲得的分數就越高。

.......

就在中都參加軍試的士子們奮筆疾書太原攻城方略之時,太原城外的十一萬大周帝國的軍隊已經部署到位,周軍是從東面和北面同時向太原出兵,所以兩支大軍一支駐紮在東南方向的榆次縣,一支駐紮在西北方向的交城縣。

東南方向是尉遲恭率領的八萬主力,兼顧東面和南面對太原的包圍,同時也方便接受從東面源源不斷送來的糧食補給。

而西北方向是裴行儼率領的三萬騎兵,他們不僅要配合八萬主力與太原唐軍的對峙,同時還負責截斷唐軍向西面的退路。

這兩支軍隊任務都是一樣,拖住太原的唐軍,給其他戰場的勝利創造條件。

這天上午,太原東城門緩緩開啓,一支十人組成的唐軍騎兵隊從城內疾奔而出,他們快馬加鞭,向榆次縣方向疾奔而去,不到半個時辰,他們漸漸抵達了縣城,這時,一支鳴鏑從他們頭頂‘嗖!’地射過,發出尖利的聲響,緊接着兩支周軍巡哨騎兵從兩邊樹林殺出,片刻將這支唐軍騎兵團團圍住,上百支弩箭對準了他們。

十名唐軍士兵連忙舉起手,爲首士兵道:“我們是奉命去給尉遲將軍送信,別無他意!”

周軍爲首校尉打量他們一下,看他們確實不像斥候,便喝令道:“收走兵器,蒙上頭,押他們進城!”

周軍士兵將十名唐軍騎兵的戰刀和匕首都收走,又用繩索將他們雙手從前面捆住,用一隻黑色布袋罩住頭,巡哨騎兵帶着他們向縣城中而去。

將頭罩住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是爲了防止唐軍騎兵進城後看到一些不能泄露的軍事秘密,十名唐軍士兵被帶進一間大屋子內等候,片刻,爲首士兵被尉遲恭的親兵領進了房間。

“你們屈突將軍要對我說什麼?”尉遲恭坐在桌案背後問道。

士兵從懷中取出一封文書,恭恭敬敬遞上,“這時我家將軍的戰書,希望和將軍在城外一戰,兩軍決一死戰。”

尉遲恭笑了起來,屈突通終於忍不住了,難道屈突通還看不出自己的策略嗎?

或許是他想激怒自己出戰攻城,破掉周軍的對峙太原的戰略。

尉遲恭連文書都沒有拆開,便直接提筆在後面寫了兩個字,‘不戰!’扔給了士兵。

“把他們送回去!”

第283章 母女衝突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370章 魯郡追擊第763章 瓦崗內訌第359章 明謀暗算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318章 裡應外合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1021章 橫山之困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1190章 關中危機(二)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183章 走投無路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659章 兵不厭詐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1133章 霍邑商隊第890章 滔天大禍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1056章 腹地一擊(上)第577章 張裴聯姻(上)第250章 封賞之議第249章 校場比武(下)第1153章 天下大戰(十一)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883章 資政議事第650章 緊急求援第577章 張裴聯姻(上)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431章 三歲鼠郎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74章 三年之約第980章 太原戰役(二十一)第8章 接受條件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155章 人情到底第1156章 天下大戰(十四)第626章 江都兵變(下)第1218章 亡羊補牢第494章 瓦崗內訌(上)第802章 僥倖之心第55章 識破陷阱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341章 瓦崗東擴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901章 再次出擊第249章 校場比武(下)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612章 幽州易幟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744章 威壓江南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80章 山路偶遇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37章 須陀送禮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816章 蛛絲馬跡第394章 偏殿述職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第1042章 力辯擔保(上)第399章 巧遇阿圓第133章 賊蹤匪影第708章 蠶食戰略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830章 叔寶啓用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777章 草料風波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598章 西線突破第969章 太原戰役(十)第662章 強攻土門第1090章 夜攻虎牢(下)第372章 兄弟反目第670章 假手於人第725章 契丹覆滅第878章 秋後算帳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83章 勇救佳人第510章 後方失火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628章 王亦要王
第283章 母女衝突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370章 魯郡追擊第763章 瓦崗內訌第359章 明謀暗算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318章 裡應外合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1021章 橫山之困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1190章 關中危機(二)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183章 走投無路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659章 兵不厭詐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1133章 霍邑商隊第890章 滔天大禍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1056章 腹地一擊(上)第577章 張裴聯姻(上)第250章 封賞之議第249章 校場比武(下)第1153章 天下大戰(十一)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883章 資政議事第650章 緊急求援第577章 張裴聯姻(上)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431章 三歲鼠郎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74章 三年之約第980章 太原戰役(二十一)第8章 接受條件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155章 人情到底第1156章 天下大戰(十四)第626章 江都兵變(下)第1218章 亡羊補牢第494章 瓦崗內訌(上)第802章 僥倖之心第55章 識破陷阱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341章 瓦崗東擴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901章 再次出擊第249章 校場比武(下)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612章 幽州易幟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744章 威壓江南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80章 山路偶遇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37章 須陀送禮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816章 蛛絲馬跡第394章 偏殿述職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第1042章 力辯擔保(上)第399章 巧遇阿圓第133章 賊蹤匪影第708章 蠶食戰略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830章 叔寶啓用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777章 草料風波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598章 西線突破第969章 太原戰役(十)第662章 強攻土門第1090章 夜攻虎牢(下)第372章 兄弟反目第670章 假手於人第725章 契丹覆滅第878章 秋後算帳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83章 勇救佳人第510章 後方失火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628章 王亦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