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北海新政

王運謙低聲道:“卑職看過樑太守的屍體,他的後頸有一處劍傷,這纔是他致命之因,蔣夫人也看見了,她想讓朝廷來調查,但她的兩個兒子不同意。”

“爲什麼?”張鉉不解地問道。

王運謙看了看周圍,壓低了聲音道:“去年年初臨淄縣糧倉大火,燒燬糧食一千餘石,樑太守上報是被長白山流寇搶劫後放火燒燬,糧倉起火後,很多縣民去倉庫搶糧食,結果發現庫中一點糧食都沒有,而且燒糧倉之人也被人認出,將軍也認識他,就是馮小鈿。”

“原來是他,那麼糧食失蹤就和樑太守有關了。”張鉉冷冷笑了一聲。

“正是!”

王運謙嘆口氣,索性坦率說道:“這件事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些糧食就是被樑太守轉賣了,另外,樑太守和長白山王薄暗中有聯繫,很多人也也知道。”

“看來他的故事倒挺多。”

張鉉繼續冷笑道:“所以樑致的兩個兒子才希望息事寧人。”

王運謙細細揣摩着張鉉的心思,笑道:“卑職也勸過蔣夫人了,她也表示不要再節外生枝,太守早一天入土爲安。”

這就是王運謙的聰明之處,樑致既死,作爲一郡之丞,王運謙比誰都緊張,他當然不希望朝廷再派一個新太守來。

但他很清楚張鉉和樑致的矛盾,如果自己想坐上這個太守之位,他就必須站到張鉉這一邊。

張鉉聽出王運謙的表態了,便對王運謙笑道:“我會讓軍中韋長史代爲處理北海郡事務,煩請王郡丞好好輔佐,我們就暫時不用給朝廷添麻煩了。”

王運謙大喜,連忙躬身施禮。“我和將軍想到一起去了。”

這時,一名士兵跑來稟報:“將軍,韋長史來了。”

張鉉點了點頭,對王運謙道:“我要和韋長史商議一下北海郡的後續安排,郡丞一起來參加吧!”

王運謙慌忙點頭,“卑職聽將軍安排!”

郡衙內堂。張鉉、韋雲起、劉凌以及郡丞王運謙、益都縣令趙蜀五人坐在一起商量着北海郡的後續安排。

張鉉緩緩對四人道:“樑太守不幸身亡,固然令人遺憾,但北海郡的官衙還得繼續運轉,各種矛盾和問題還得繼續解決,我們責無旁貸,王郡丞先說說吧!目前北海郡迫在眉睫之事有哪些?”

王運謙連忙起身道:“啓稟張將軍,北海郡目前有三件事最爲急迫,一是益都縣和臨淄縣人口外移,北海郡的所有人口都集中在這兩個縣城內。縣城已經承受不住了,必須儘快疏散。”

張鉉又問道:“那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就是土地問題,經過戰亂後,北海郡大片土地荒蕪,該怎麼分配這些土地,這關係到明年春耕,實際上我們只有兩個月時間來處理。”

王運謙看了一眼張鉉,見張鉉沒有說話。又小心翼翼繼續道:“第三件事就是糧食問題,我們比高密郡和東萊郡稍好一點。但也好不到哪裡去,我們有幾十萬人口,很多人家的餘糧只能維持到明年春天,在明年青黃不接的時候,糧食危機肯定會爆出來。

官府手中目前還有兩萬石糧食庫存,可就算官府兩萬石糧食全部用來賑災。也只能堅持一個月,然後饑荒肯定會爆發,說不定高密郡和琅琊郡的人也會大量涌來,那時問題會更嚴重。”

張鉉想了想道:“按輕重緩急來處理,先考慮解決第一件事。趙縣令,你對益都縣和臨淄縣人口疏散有什麼想法?”

張鉉的目光又望向縣令趙蜀,在官場上混的人大多是人精,樑致之死讓郡丞王運謙看到了機會,趙蜀也是一樣,不過趙蜀並不指望自己一步當上太守,他是希望自己能接王運謙的郡丞之職。

他心如明鏡一般,張鉉是在問益都縣和臨淄縣,不僅是益都一縣的問題,這其實就是張鉉在暗示自己。

趙蜀是縣令,更加貼近底層民衆,他當然很清楚哪些方案最有效果。

趙蜀躬身道:“啓稟將軍,從前樑太守是考慮效仿齊郡的做法,圍繞中心大城安置,這樣若亂匪來進攻,大家可以迅速撤回主城,不過卑職覺得最好考慮民衆自己的意願,畢竟關係到家家戶戶的切身利益,有的人家願意留在益都,那就疏散到益都近郊,有的人家在家鄉有土地,更願意返回家鄉,那就讓他們回鄉,我覺得不應該強求。”

張鉉點點頭,又問韋雲起道:“長史的想法呢?”

韋雲起笑道:“當初我在高密縣處理善後之事時,就發現這件事很複雜,因爲冬小麥已經播下去,很多想回鄉的人又不願放棄明年夏糧的收成,如果留在這裡照顧麥田,那就會耽誤家鄉明年的春耕。

而且回鄉後農具怎麼辦?房子怎麼辦?耕牛怎麼辦?所以這種事情環環相扣,我倒覺得可以用土地置換的辦法,比如家鄉有多少土地,拿出地契來,官府就在益都縣附近也給他同樣的土地,這樣就能安居下來,既便於集中管理,又能訓練民團自保,這裡面正好涉及到王郡丞擔心的土地問題,索性一併解決。”

王運謙和趙蜀都不吭聲了,韋雲起是什麼資格,在先帝時代就是御史高官,不是他們能比得上。

而且他們都明白,這些事情張鉉肯定會交給韋雲起總攬,他們只是協助,而他們的利益只有在張鉉完全掌控了北海郡後才能實現。

果然,張鉉對衆人道:“不管事情再困難,也總要解決它,這幾個月就由韋長史來主導北海郡各項政務,大家齊心協力,儘快讓北海郡恢復到從前的繁華。”

郡丞王運謙是齊郡人,年約四十歲出頭,父蔭出身,三年前從琅琊郡丞調爲北海郡丞。

雖然王運謙父親曾當過地方高官,但他本身沒有世家名門的背景後臺,所以他很多時候只能依靠上司,漸漸養成了他揣摩上意,巴結上司的性格,缺乏自主的魄力和決斷力,絕大多數時候他只是決策的執行者,而成不了決策的制定者。

王運謙的家距離郡衙不遠,是一座佔地約三畝的小宅,由於益都縣人口爆滿,他能擁有這樣的獨立宅子就已經是很奢侈之事,根本不敢奢望什麼寬宅大院。

中午時分,王運謙憂心忡忡回到家中,把自己關在書房內長吁短嘆,這時,書房外傳來砰砰敲門聲,王運謙不高興道:“是誰?”

“是我!”

外面傳來他老父親的聲音,嚇得王運謙連忙上前開了門,“父親,有什麼事?”

王運謙的父親叫做王覃,曾經是北齊王朝的高密郡司馬,北齊滅亡後投降了隋朝,先後擔任高密郡太守和魯郡太守,十年前因病退仕回鄉養老,用他當官守刮的錢財買了百頃上田,當了一方地主。

王覃有兩個兒子,長子王運謙二十年前被他舉薦爲縣吏,從此走上了官途,次子王運甫在家鄉繼承他的田莊,由於戰亂的緣故,王覃從去年開始,也來到北海郡依靠長子生活。

“我聽說樑致死了,是怎麼回事?”王覃走進房間問道。

“父親怎麼知道?”王運謙着實不解,這件事應該還沒有傳開纔對。

“我怎麼不知道,這種事情你們以爲能隱瞞得了?”

王覃不滿地瞪了兒子一眼,又問道:“據說樑致是在含春院醉酒落井,我只想問你,真是這個緣故嗎?”

王運謙連忙關上門,低聲對父親道:“其實樑致是遇刺而死,被人一劍刺穿後頸,因爲刺殺是發生在茅廁內,陪他去茅廁的侍女等在外面,她也沒有看見是誰下的手。”

王覃坐了下來,問他道:“那你覺得會是誰下的手?”

王運謙知道父親在官場上混了幾十年,遠比自己精明,他此時心中煩悶,也想從父親這裡得到一些指點。

王運謙便低聲對父親道:“雖然沒有任何證據,但我感覺極有可能是張鉉在背後下手。”

第81章 匪首明月第1067章 永興之戰(七)第123章 平壤決戰(三)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634章 兩個消息第220章 疑兵之計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286章 英雄大會(二)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5章 武川之府第1160章 天下大戰(十八)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431章 三歲鼠郎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26章 皇姑來了第83章 勇救佳人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318章 裡應外合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1145章 天下大戰(三)第703章 試探進攻第581章 聯竇擊高第1084章 拼死突圍(下)第1236章 奔襲險關第696章 小國戰略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751章 被迫回軍第383章 舞姬刺客第1053章 空城之計第587章 兵圍南皮第1093章 軍權問題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579章 張裴聯姻(下)第77章 神槍公子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458章 控制東海(下)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667章 雙喜臨門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119章 解救戰俘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11章 楊氏武館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744章 威壓江南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1192章 關中危機(四)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778章 縣丞示警第952章 抓捕刺客第69章 人蹤乍現第119章 解救戰俘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515章 談判難成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443章 互鬥心機第555章 倉促應戰(中)第9章 初窺門徑第216章 身陷絕境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473章 雖遠仍援第940章 東線對峙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86章 都督郭絢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1116章 五人組合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242章 新銳小將第251章 加官進爵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299章 英雄大會(十五)第816章 蛛絲馬跡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170章 兵臨高密第1042章 力辯擔保(上)第765章 翟讓抉擇(上)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391章 楊慶出兵
第81章 匪首明月第1067章 永興之戰(七)第123章 平壤決戰(三)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634章 兩個消息第220章 疑兵之計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286章 英雄大會(二)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5章 武川之府第1160章 天下大戰(十八)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431章 三歲鼠郎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26章 皇姑來了第83章 勇救佳人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318章 裡應外合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1145章 天下大戰(三)第703章 試探進攻第581章 聯竇擊高第1084章 拼死突圍(下)第1236章 奔襲險關第696章 小國戰略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751章 被迫回軍第383章 舞姬刺客第1053章 空城之計第587章 兵圍南皮第1093章 軍權問題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579章 張裴聯姻(下)第77章 神槍公子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458章 控制東海(下)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667章 雙喜臨門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119章 解救戰俘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11章 楊氏武館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744章 威壓江南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1192章 關中危機(四)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778章 縣丞示警第952章 抓捕刺客第69章 人蹤乍現第119章 解救戰俘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515章 談判難成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443章 互鬥心機第555章 倉促應戰(中)第9章 初窺門徑第216章 身陷絕境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473章 雖遠仍援第940章 東線對峙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86章 都督郭絢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1116章 五人組合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242章 新銳小將第251章 加官進爵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299章 英雄大會(十五)第816章 蛛絲馬跡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170章 兵臨高密第1042章 力辯擔保(上)第765章 翟讓抉擇(上)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391章 楊慶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