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讖案落幕

紫微宮文成偏殿內,大隋天子楊廣正和十幾名重臣商議軍國政務,兵部侍郎骨儀提交了褒獎戰功以及前軍解散方案,賞賜戰功問題不大,就是國庫開支多寡的問題,衆人已達成共識,楊廣批准了獎賞方案。

這畢竟是他的承諾,國庫中也有足夠的布帛錢糧,他做事一向大手筆,並不吝嗇錢糧開支,更何況楊廣也知道擊敗高句麗主力,逼迫高句麗人投降,確實是極大的戰功,應該獎勵。

但在解散方案上,楊廣卻發現有兩個小小的註釋,第一營和第十六營不解散,這讓他略略有些不解。

“骨侍郎,爲何還有兩營不解散?”

兵部侍郎骨儀連忙起身躬身道:“回稟陛下,這兩支軍隊戰鬥力極強,兵部反覆討論,皆認爲解散他們損失太大。”

楊廣眉頭一皺,顯然不太滿意骨儀的回答,目光向虞世基望去。

虞世基暗罵骨儀無用,他起身解釋道:“啓稟陛下,第一營是宇文成都的軍隊,有三千人,是大隋最精銳的軍隊,解散了着實可惜,微臣考慮把他們恢復爲驍果軍,如果陛下認爲不妥,微臣也可以將他們解散。”

楊廣迅速瞥了一眼宇文述,沒有多說什麼,他又問道:“那這支十六營軍隊呢?”

“陛下,十六營就是張鉉率領的軍營,約一千五百人,因爲他們在進京途中遭遇上萬張金稱亂匪圍攻,他們臨危不亂,以弱克強,重創亂匪數千人。所以兵部一致認爲,把他們放到山東剿匪或許會更有意義,就在方案中留下他們。”

原來是張鉉的軍隊,楊廣沉思片刻,便點了點頭。提筆在報告上畫了硃批,“這兩個方案朕都批准了。”

宇文述有點坐立不安,他很清楚虞世基所指的張金稱之事,但他又很驚訝兵部居然把張鉉的十六營也留了下來,宇文述當然也知道這裡面絕不簡單,以虞世基的爲人。居然留下了十六營,這裡面他不知得了多少好處。

宇文述並沒有起身反對,畢竟他心虛張金稱之事,同時也有求於兵部,這個時候他起身反對。無疑是自掘墳墓,保持沉默纔是最佳的選擇。

這時,裴蘊起身道:“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裴愛卿要說什麼?”

裴蘊取出一卷文書,恭恭敬敬呈上,“啓稟陛下,閶闔門事件調查已經結束,這是微臣提交的正式報告。另外來護兒一案的報告微臣昨日也已提交。”

楊廣精神一振,這也是他極爲關心之事,昨天裴蘊已經口頭上向他進行彙報。包括崔君肅的報告也提交上來,證明來護兒並非謀反,只是報仇心切,使得楊廣殺來護兒的心也淡了很多。

但崔君肅的報告也並不是他殺心消淡的真正原因,真正原因是他不可能既殺來護兒,又殺李渾。那樣影響太大了,會讓軍方高層不安。作爲君主,楊廣必須做一個平衡。要麼放過李渾,要麼從輕發落來護兒。

有宦官接過裴蘊的報告,呈給楊廣,楊廣將厚厚一卷調查報告在御案上慢慢展開。

裴蘊同時解釋道:“卑職已經徹底調查清楚,捲入事件的將領們是受到一個叫做李善衡之人的蠱惑,聽信了他的謠言,才集體去閶闔門請願,報告中附有他們的供詞。”

“這個李善衡是何許人,什麼背景?”楊廣又問道。

“啓稟陛下,這個李善衡原本是驍果衛的雄武郎將,他是右驍衛大將軍李渾之侄,目前此人已經被抓獲,現關押在御史臺。”

楊廣不滿地看了一眼宇文述,宇文述的臉刷地變得慘白,不是因爲楊廣不滿的眼神,而是他四處抓捕不到的李善衡,原來竟落入了御史臺的手中。

那麼李善衡會不會出賣自己?宇文述不安地向坐在一邊的裴矩望去,只見他似笑非笑地瞥自己一眼。

宇文述此時雖然有點草木皆兵,他卻看懂了裴矩的目光,那笑中分明帶着一絲嘲諷,他心中暗暗嘆口氣,李善衡怎麼可能不出賣自己?自己的把柄被裴矩抓住了。

就在宇文述極度不安之時,楊廣卻在仔細看附在報告中的口供,李善衡的口供中卻沒有半點關於宇文述的陳述,全部是在講述右驍衛大將軍李渾。

李善衡是受李渾指使,鼓動將領們在閶闔門外鬧事,一旦事態失控後,李渾將趁機發動兵變,下面有李善衡的畫押。

楊廣又取出了虞世基呈上的另一份奏卷,荊州通守吐萬緒和蜀州通守董純欲帶兵入京。

虞世基的這份奏卷無疑是落井下石的一記絕殺,吐萬緒和董純都是李渾之父太師李穆當年提拔的親信,吐萬緒和董純帶兵進京的動機就是想策應李渾造反。

楊廣的眼睛慢慢眯成一條縫,眼中殺機迸射,讖語案已經水落石出。

天子楊廣認定讖語案和太原留守李淵無關,而是指右驍衛大將軍李渾。

楊廣當即下旨,蜀州通守董純調爲西京留守,荊州通守吐萬緒改任左衛大將軍,即刻進京。

數天後,御林軍大將軍張瑾連夜抓捕大將軍李渾及其家族,楊廣下旨處死李渾及其侄子李敏等三十二人,同時又勒令正在調任途中的董純和吐萬緒服毒自殺。

發生在大業十年的讖語案,經過一連串複雜的幕後政治鬥爭,最終落下了帷幕。

來護兒雖然擺脫了被殺的厄運,但他也被削職爲民,黯然回鄉養老。

李淵被責罰後繼續出任太原留守,使他擺脫了讖語的危機,但武川府也在此案中遭遇重挫,元氏家族、於氏家族、侯莫陳氏家族同時宣佈退出武川府,這就意味着關隴貴族從此走向分裂。

但出人意料的是,原本已經決定要解散的來護兒軍隊。到解散最後關頭卻被楊廣叫停了,他對這支軍隊似乎又有了新的想法。

在天寺閣酒樓三樓通房內,張鉉特地擺下了兩桌酒席,所有旅帥以上將領都出席,爲十六營繼續存在而擺酒慶賀。

這次兵部頒發的獎賞方案中。十六營的將士得到了豐厚的賞賜,每名參戰士兵均賞絹百匹,錢五十貫,策勳三轉,家中土地免稅五年,將領們更有厚賞。陣亡將士也雙倍撫卹,一時皆大歡喜。

張鉉爲高句麗戰役首功,官升一級,由武勇郎將升爲雄武郎將,散官也由遊擊將軍升爲寧遠將軍。賞絹兩千匹,黃金三百兩,張鉉卻不取,將所獲得的賞賜全部散給陣亡將士家屬。

此時,房間裡熱鬧異常,衆人互相敬酒,談笑風生,慶祝他們獲得的封賞。

尉遲恭雖然他沒有參與高句麗之戰。但他在迎戰張金稱一戰中立功,張鉉上奏兵部,尉遲恭被封爲校尉。這使他又是歡喜,又是慚愧。

這時,尉遲恭端着一碗酒走到張鉉面前,誠懇地說道:“將軍,這碗酒俺敬你,感謝將軍對俺的破格提拔!”

衆人都鬨笑起來。“老尉,用酒碗誠意不夠。至少要喝一罈才行!”

張鉉微微一笑,“我也覺得用罈子比較好!”

“好!那俺就喝一罈。”

尉遲恭扔掉酒碗。喝道:“拿酒罈子來!”

早有人將一罈酒遞給他,尉遲恭拍掉封泥,端起罈子咕嘟咕嘟大喝,片刻便喝乾一罈酒,引來衆人一片喝彩聲,尉遲恭擦去嘴角酒漬,將酒罈子狠狠向地上一摔,‘砰!’一聲摔得粉碎,他大喝道:“俺的誠意夠不夠,不夠俺再喝一罈!”

衆人鼓掌驚呼,不愧是巨靈神,果然是海量,張鉉拍拍他肩膀笑道:“夠了,我已充滿理解尉遲的誠意,今晚咱們不醉不休。”

尉遲恭在衆人簇擁中入席,這時,張鉉端起一碗酒對衆人道:“各位,聽我說兩句。”

房間漸漸安靜下來,張鉉這才緩緩道:“我已得到兵部確切消息,我們將擴軍爲三千人,隸屬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討捕大使張須陀大帥管轄,三天後我們將啓程趕赴齊郡。”

“將軍,能不能讓我們駐紮清河郡?”將領們紛紛請願,和張金稱一戰令他們萬分窩火,一心想找回這個樑子。

“這個我不能肯定,到時再和張大帥協商,我和各位一樣,絕不會放過張金稱!”

房間裡議論聲響成嗡嗡一片,這時,一名旅帥從門外走進來,附耳對張鉉說了兩句,張鉉一怔,讓衆人繼續喝酒,他快步走出了房間。

走廊上站着一名中年男子,頭戴紗帽,身着襴袍,正負手來回踱步,正是太原留守李淵,李淵僥倖逃過了讖語案,準備即刻返回太原,今晚他和幾個同僚來酒樓吃飯,正好聽說張鉉也在三樓。

李淵已經從竇慶那裡知道了張鉉在這次讖語案中扮演的角色,雖然張鉉劫走李善衡給他們造成了一定的麻煩,但張鉉後來綁架元駿,在關鍵時刻及時挽救了竇慶的計劃,使元旻的破壞沒有得逞,讓李淵也同樣很感激張鉉。

“是李公找我嗎?”

李淵一回頭,張鉉已經出現在他身後,正笑眯眯向他躬身行禮。

李淵連忙回禮,“將軍不必多禮,哎!這次多虧張將軍了。”

“沒什麼,舉手之勞而已,我也要恭喜李公沒有被讖語案波及。”張鉉微微笑道。

李淵尷尬地笑了一下,又低聲問道:“將軍怎麼會知道建成之事?”

李淵從竇慶那裡得知,張鉉居然知道他長子李建成在瓦崗,令他大吃一驚,同時也擔憂不已,他很擔心建成在瓦崗的秘密是不是已經擴散出去了。

“這件事我給竇會主也解釋過,只是無意中知曉,請李公放心,此事我絕不會告訴第三人。”

“那就多謝張將軍了,張將軍這次對李淵之恩,李淵將銘記於心,容後圖報!”說完,李淵向張鉉深深行了一禮。

張鉉忽然有一種很奇怪地感覺,既然元旻已經和竇慶決裂,那麼他整倒李淵就是輕而易舉之事。

雖然元駿爲人質使元旻在讖語案中不敢吭聲,但事後他也可以暗中告訴楊廣真相,但元旻似乎並沒有這樣做,這就讓張鉉有點百思不得其解,難道元家還有什麼把柄不成?

“元駿已經放回去了,李公就不擔心元家嗎?”張鉉試探着問道。

李淵遲疑一下說道:“張將軍的疑問確實存在,不過大家同出一脈,有的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元家也需要考慮後果。”

張鉉立刻明白了,必定元家也有把柄在對方手中,使他們不敢再輕舉妄動。

張鉉笑着拱手道:“那我祝李公一路順風,祝李長公子平安無事。”()

第53章 馬邑受困第174章 大戰善後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1246章 再度政變(下)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210章 冒險計劃第432章 碼頭激戰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657章 誘敵深入第1111章 誰來擔責第55章 識破陷阱第63章 初獲突破第90章 盧府壽宴(二)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1121章 國號共決(下)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455章 大戰之後第237章 再次進京第811章 及時提醒第44章 紫蟲玉蛹第109章 牛刀小試(上)第400章 京城買宅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149章 一線希望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1081章 襄陽阻擊(中)第58章 鬥智鬥勇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1180章 天下大戰(三十八)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1027章 夜襲北城第879章 含蓄之勸第760章 沙場單挑第664章 利益交換第535章 翻雲覆雨第111章 烏骨之城第1051章 意外情報第1192章 關中危機(四)第729章 水營旱寨第454章 留縣截擊第24章 慧眼識珠第925章 防禦漏洞(下)第36章 用之信之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272章 初見盧母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262章 積極應對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39章 當堂對質第1222章 偷襲河湟(下)第546章 長江水賊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610章 金剛入晉第59章 殊死決戰第427章 江南勢力第935章 虎谷夜警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411章 滎澤匯兵第145章 接受任務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793章 兵臨城下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103章 艱苦訓練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202章 考察河灘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155章 人情到底第876章 當廷對質(中)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423章 長江試航第662章 強攻土門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414章 初到江都第221章 零敲碎打第78章 不打不識第39章 當堂對質第985章 太原戰役(二十六)第170章 兵臨高密第1225章 緊急軍令第1134章 棄唐舉義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253章 夜晚來客
第53章 馬邑受困第174章 大戰善後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1246章 再度政變(下)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210章 冒險計劃第432章 碼頭激戰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657章 誘敵深入第1111章 誰來擔責第55章 識破陷阱第63章 初獲突破第90章 盧府壽宴(二)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1121章 國號共決(下)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455章 大戰之後第237章 再次進京第811章 及時提醒第44章 紫蟲玉蛹第109章 牛刀小試(上)第400章 京城買宅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149章 一線希望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1081章 襄陽阻擊(中)第58章 鬥智鬥勇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1180章 天下大戰(三十八)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1027章 夜襲北城第879章 含蓄之勸第760章 沙場單挑第664章 利益交換第535章 翻雲覆雨第111章 烏骨之城第1051章 意外情報第1192章 關中危機(四)第729章 水營旱寨第454章 留縣截擊第24章 慧眼識珠第925章 防禦漏洞(下)第36章 用之信之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272章 初見盧母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262章 積極應對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39章 當堂對質第1222章 偷襲河湟(下)第546章 長江水賊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610章 金剛入晉第59章 殊死決戰第427章 江南勢力第935章 虎谷夜警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411章 滎澤匯兵第145章 接受任務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793章 兵臨城下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103章 艱苦訓練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202章 考察河灘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155章 人情到底第876章 當廷對質(中)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423章 長江試航第662章 強攻土門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414章 初到江都第221章 零敲碎打第78章 不打不識第39章 當堂對質第985章 太原戰役(二十六)第170章 兵臨高密第1225章 緊急軍令第1134章 棄唐舉義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253章 夜晚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