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興慶

(天狼原是西北一處古戰場,不過位置已經不可考據,阿草記得有一篇網文吧,寫的是西夏最激烈的一場戰事,是和蒙古人打仗,寫的很精彩,發生的位置就在天狼原上,阿草印象很深刻,所以爲西夏最善戰的將軍放在這裡,大家就不用去糾結天狼原的具體位置了,網文嘛,地理上的謬誤肯定要多一些。

本來天狼原上的戰事也應該仔細描寫一下,但有很多書友等不及了,都在說西夏戰事進度太慢,阿草到沒覺得,畢竟是滅國之戰,又有主角參加,慢些是正常的,但最終,阿草還是將右路的戰爭簡化了許多,沒有和中路的戰爭同步來寫,而是用回朔的方式寫了折匯戰敗的經過。”“

嗯,說的太多了,再次感謝書友們的支持。)

木華黎的目的達到了,大將軍趙石親手打造的這一部戰爭機器,再一次體現出了它無與倫比的攻擊能力,以及它的殺戮效率。

順便也再一次證明,在補給充足的情形之下,猛虎武勝軍在正面決戰之中的不可戰勝……

確實,當猛虎武勝軍以這樣摧枯拉朽般的攻勢,結束了這場讓草原戰士覺得漫長而殘酷的戰爭的時候。

不自覺間,漢人是如此的強大,這樣的印象便深深的植入了這些草原戰士心中,終其一生也不會褪色。

屈野川畔的天狼原,暫時恢復了平靜。

這一晚,天狼原上煙氣瀰漫。散發出難聞的怪味兒。那是草原戰士們在焚燒屍體。這一晚,沒有幾個人有胃口再吃什麼東西。

許是感覺到了戰士們對這個地方的厭惡和恐懼,第二天,木華黎便下令,數萬大軍離開了天狼原,渡過屈野川。

因爲連續的傷亡,南下的近六萬草原大軍,如今已經只有四萬出頭了。損失不可謂不大……

草原各部的戰士們士氣有些低迷,從春天開始,一直持續到今天的戰事,無疑讓他們感覺到了疲憊,而首領們也覺得,和傷亡比起來,收穫好像並不怎麼令人滿意。

實際上,如果在漢人看來,除了豐州之外,無論是兀剌海城。還是麟州,積蓄都足夠豐厚……

但草原人的價值觀念必定和漢人不一樣。金銀細軟對他們的吸引力並不強,牛羊戰馬和奴隸,纔是他們最喜歡的東西,沒有這些,草原戰士的掠奪慾望便無法得到滿足。

木華黎清楚這些,草原各部的首領也清楚這些,但這樣的觀念無法在短時間內扭轉,只能等待來年,成羣的商人來爲他們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草原首領們已經有了期待,西夏滅亡之後,北方草原和南方漢地之間的道路將無比通暢,,以他們和漢人的親近,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也許各部都將變得無比繁榮……

所以,在天狼原的戰事結束之後,他們也很願意跟隨拉烏爾汗繼續南下,幫助漢人推倒這個阻隔南北東西的党項帝國。

當然,他們肯定在心裡祈禱,党項人的英雄不要太多,不要再經歷之前那樣的戰事了。

也一如他們所願,天狼原之後,一片坦途,不一日,他們便看見了彌陀洞,西夏左廂軍司駐地,正在大火中掙扎。

這是西夏人自己放的火,草原鐵騎終於衝破了西夏左廂軍司的阻攔,司主李元翰以及他率領的一萬五千精銳的命運,也就不問可知了。

一時間,剛剛大勝一場的西夏左廂軍司有了恐慌,左廂軍司的將領們也差點鬧出內訌……

一些忠於李元翰的軍中將領開始責怪他人,不去救援他們的司主大人,致使司主孤軍奮戰而死。

但這樣的爭吵無補於事,再說,左廂軍司沒有派兵北上,是司主大人臨行前嚴令如此,又能怪得了誰?

於是,左廂軍司最終,燒燬了不適合大軍停駐防守的彌陀洞,全軍轉而南下,匯合祥佑軍司固守銀州,本來,還有人提議一部去石州方向,或者去守夏州。

但沒人願意去那個方向了,夏州無糧,還有着滿城的百姓,大軍前去駐守,簡直就是找死,實際上,當草原兵馬南下,李元翰戰死的消息傳開之後,西夏左廂軍司的軍心便已經漸漸崩潰了。

於是,左廂軍司以及祥佑軍司大軍合計約十萬人,便這樣蝟集在了銀州狹小的區域之內,絕望的等待着草原兵馬和秦軍匯合在一起,將他們包圍起來。

也確實是這樣的,種燧在終於等到草原兵馬來到的消息之後,立即率軍前行,和北方漫山遍野而來的草原胡騎一起,將銀州城死死圍住。

而這個時候,西夏各部軍司,除了左廂神勇軍司以及祥佑軍司被圍銀州之外,也只剩下了沙洲方向的西夏守軍以及興慶北方的白馬鎮燕軍司殘部,以及遠在西北的黑水軍司三部兵馬了。

其餘,多數已經覆沒,西夏的滅亡,已經不可扭轉。

此時,中路大軍已經渡過黃河,靜州不戰而降。

大軍在靜州未做停留,郭猛率兵沿黃河南下取順州,大軍主力沿河北上,下懷州,不一日兵臨興慶城下。

這個時候,西夏京師興慶,已經如同脫光衣服的美人一般,擺在了秦軍面前。

聞聽秦軍北來之後,西夏京師中的党項權貴們,並無一人,有一絲一毫與城同亡的勇氣,也沒有什麼人在這座代表着党項人的威權,如今卻已必將陷落的城池中等待,他們紛紛帶着家眷族人,跟隨着皇族出城向北逃去。

一些漢官們,聚集家將私曲,打開了興慶城門,向來到這裡的秦軍獻上投順之意。

和趙石想的不太一樣,興慶城中並未上演什麼混亂的戲碼,此時的西夏京師之中很是平靜,有一些火頭升起。

來到他身邊的幾個漢官諂笑着爲他解釋,那是一些冥頑不靈者,在自焚,並請趙石放心,在聞聽王師北來的消息之後,他們便很快控制住了皇宮以及興慶各處要害。

並在那裡邀功,言曰一些党項貴族想要興風作浪,也被他們殺了。

是的,他們將興慶保存的十分完整……

隨即,大軍開始入城,這個不必細表。

趙石自己感覺則是,一切都太輕易了,就好像牟着勁的一拳打在了空處,讓人很是難受彆扭。

要知道,這些年來,不管是誰,說道西夏的時候,多數都會跟他說,有那麼一天,會將大秦的戰旗插在興慶城頭。

而今,他率領大軍終於來到了這裡,一切卻都顯得分外的平淡,沒有硝煙,沒有戰火,沒有逃往的人羣,沒有混亂如末日般的景象,之前做的許多準備,都是那麼的多餘,他甚至有些懷疑,這是不是就是西夏的都城興慶。

當西夏皇宮出現在他面前之後,他終於確定,這裡確實是西夏的都城。

這個時候,趙石身邊出現了更多的新面孔,但卻又好像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臉上都帶着諂笑,彎着身子,曲着膝蓋,好像隨時都要跪倒在地。

爲首的兩個,一個姓劉,一個姓馬,都是西夏漢人中的大姓,也同樣是興慶城中漢人大族。

他們是什麼官職,以及又是什麼樣的職責,趙石並不太清楚,也無須太過理會,不過想來官職都不會小。

這樣的一座興慶城,卻讓趙石感到有些棘手,因爲,太過平靜,也同樣意味着他不能肆意的大開殺戒了。

在他想來,進入興慶的頭一件事,應該就是趁亂,殺上一批,震懾住所有人,然後帳再慢慢的算,流的血嘛,應該能將西夏都城興慶的城牆塗抹上一遍。

但現在,如果大動干戈的話,就不是殺降的問題了,也會讓興慶陷入混亂,那樣一來,卻有些得不償失了。

畢竟,這樣一座人口衆多的大城,陷入混亂的話,將很難在短時間內再次平靜下來,大秦留下的名聲會非常的不好,無信而殘暴,如此,大秦將徹底失去伐夏之戰正義性,爲將來統治西北留下諸多隱患。

趙石思來想去,終於按下了殺心,他也並沒有進西夏皇宮,雖然降官們極力慫恿,說是裡面妃嬪宮娥皆在,但他還是沒有走進去一步。

隨即,他便將位於皇城邊上的西夏樞密院據爲己有,定爲大將軍駐蹕所在。

有了降官們的幫助,秦軍很容易便控制住了這座城市,各處營寨也都是現成的,很快,各處便陸續來報,各處屬衙庫房,都已落入秦軍掌握之中。

趙石瞅着恭順的降官們,心裡也是有些佩服,這些傢伙雖然讓人看着不順眼,卻都是一些正經的聰明人,並沒有給他留下任何大開殺戒的藉口。

能有這樣的算計和魄力,也真的讓人不佩服都不行。

當然,興慶也並非真正完好無損……

(阿草真是烏鴉嘴,啊啊啊啊,這個星期沒有推薦。)(未完待續……)

第1535章 議戰第1444章 文樓(五)第604章 折騰第71章 狠辣第425章 軍務第202章 嚴苛(四)第505章 雲涌(五)第19章 血戰(六)第778章 道途第1463章 亭會第949章 賞識第523章 戰報(三)第373章 氈帳第610章 出城(一)第1526章 遷陵第385章 歸去第937章 兄弟第1115章 盟約(十)第324章 大戰(二)第1251章 陸相(二)第1334章 款待第86章 風雲(四)第15章 血戰(二)第1063章 秋深第1365章 滑頭第302章 斬獲第1484章 輕鬆第160章 羣戰第315章 香侯第790章 歸途第1400章 罪責第505章 雲涌(五)第1502章 訓誡第734章 臨汾第229章 暗流第369章 決定(三)第422章 雜事第1488章 雄豪第81章 捉賊第1552章 戰爭第531章 商議第272章 開拔(二)第124章 頑劣(四)第405章 論人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七百零五章 亂子五第105章 故人第1521章 長亭(三)第839章 老頭第604章 折騰第1120章 盟約(十五)第1235章 破關第324章 大戰(二)第542章 奏表(二)第792章 家聚第1342章 談鋒第189章 府中第840章 明瞭第1389章 兄弟(三)第1504章 範本第1569章 悚然第1561章 碰撞第452章 條陳(一)第1203章 訓誡第1077章 分封(三)第90章 馬球第1374章 雄心第598章 相聚第167章 揚威(一)第130章 先生(一)第545章 兄弟第126章 波瀾第219章 詰問第1550章 享受第840章 明瞭第216章 年關(九)第318章 靜夜第177章 壽筵(四)第1351章 周枋(四)第157章 祝壽(七)第1377章 談戰第57章 奪功(二)第1415章 心眼第1302章 沈鶴(二)第1101章 中心第759章 烽火第378章 豪傑(二)第1492章 過往第779章 議和(一)第207章 嚴苛(九)第1394章 交底第1222章 殘暴第1208章 初戰第151章 殺人第546章 兄妹第535章 小勝第1333章 所求第1486章 算賬第1420章 壓服第46章 跋扈第952章 辛苦
第1535章 議戰第1444章 文樓(五)第604章 折騰第71章 狠辣第425章 軍務第202章 嚴苛(四)第505章 雲涌(五)第19章 血戰(六)第778章 道途第1463章 亭會第949章 賞識第523章 戰報(三)第373章 氈帳第610章 出城(一)第1526章 遷陵第385章 歸去第937章 兄弟第1115章 盟約(十)第324章 大戰(二)第1251章 陸相(二)第1334章 款待第86章 風雲(四)第15章 血戰(二)第1063章 秋深第1365章 滑頭第302章 斬獲第1484章 輕鬆第160章 羣戰第315章 香侯第790章 歸途第1400章 罪責第505章 雲涌(五)第1502章 訓誡第734章 臨汾第229章 暗流第369章 決定(三)第422章 雜事第1488章 雄豪第81章 捉賊第1552章 戰爭第531章 商議第272章 開拔(二)第124章 頑劣(四)第405章 論人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七百零五章 亂子五第105章 故人第1521章 長亭(三)第839章 老頭第604章 折騰第1120章 盟約(十五)第1235章 破關第324章 大戰(二)第542章 奏表(二)第792章 家聚第1342章 談鋒第189章 府中第840章 明瞭第1389章 兄弟(三)第1504章 範本第1569章 悚然第1561章 碰撞第452章 條陳(一)第1203章 訓誡第1077章 分封(三)第90章 馬球第1374章 雄心第598章 相聚第167章 揚威(一)第130章 先生(一)第545章 兄弟第126章 波瀾第219章 詰問第1550章 享受第840章 明瞭第216章 年關(九)第318章 靜夜第177章 壽筵(四)第1351章 周枋(四)第157章 祝壽(七)第1377章 談戰第57章 奪功(二)第1415章 心眼第1302章 沈鶴(二)第1101章 中心第759章 烽火第378章 豪傑(二)第1492章 過往第779章 議和(一)第207章 嚴苛(九)第1394章 交底第1222章 殘暴第1208章 初戰第151章 殺人第546章 兄妹第535章 小勝第1333章 所求第1486章 算賬第1420章 壓服第46章 跋扈第952章 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