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0章 樞密

“看着劉景堯。。。。。。”

趙石隨口吩咐了一句,“長安縣劉氏。。。。。”

嘀咕了一句,趙石眯了眯眼睛,其實他心裡有些不滿意,只一個長安縣劉氏實在不能滿足他的胃口。

但科舉案前後,牽動了太多人的心,他要一一來個秋後算賬,也不太容易。

像長安之變那樣的夜晚,纔是殺人放火的好時機,可惜,多少年來,大秦又曾有哪次內亂趕得上長安之變呢?

不說旁的,只一個劉景堯,就有些不好搓弄,從四品的朝臣,又聯結着長安鄭氏和折氏,對付這樣的人,是要看機會的。

小女人的身子看來是暖和了起來,從椅子上飄下來,道了一句,“您放心吧,跑不了他,只是。。。。。。。”

一晚上都沒得清淨的趙石遂擺了擺手,“去吧,東邊的庫房歸你了。”

小女人歡快的笑了一聲,便飄向了房門處,臨出去之前,卻是又道:“想要拜在大長公主府門下的幾位商人,多有旁人授意,可別被他們騙了纔好。。。。。。”

話音猶在,人已經沒了蹤影。

趙石啞然失笑,這還用你說嗎?商人又有哪個是牢靠的呢?你這是唯恐公主府中的庫藏被人弄沒了吧?

趙石出了書房,擡頭看了看天色,半晚上已經過去了。

之後無話,第二日一早,趙石便帶着護衛,先是去上了早朝。

他這次回京頗爲低調。雖然還是有許多人事先知道了消息。但大將軍趙石突然出現在早朝之上。還是讓大部分的人吃了一驚。

他這樣的人,悄無聲息的回到京師長安,事先沒有什麼風聲傳出,其中自然有着極爲濃重的政治意味,由不得人不思索一番。

當然,大將軍趙石急匆匆的趕回京師,怕只能是和河南戰事有關了,這是許多人的頭一個念頭。接下來,便有些人羨慕的想。

雖是不知這位到底是深有遠見,對今日之情形早有預料,還是身有氣運,福祉深厚,反正,河南戰事跟其人關係不大了。

河南戰事開始之前,這位樞密副使便去整頓他的國武監,而河南戰事打的正歡的時候,這位卻已經去了吐蕃。

諸般塵埃紛紛落定。這位突然趕回了京師,雖說有點晚。但卻正經撇開了與河南戰事的諸般關聯。

別說這位乃皇帝陛下第一等的信重之人,即便不是,這次河南戰事再追究罪責,怕也追不到這位身上,最多最多,怕也就是身爲樞密副使,有些連帶的責任罷了,最重也不過是幾句口頭訓斥,與其人無有半點損傷纔對。

至於那些胸中別有懷抱之人,看到趙石大模大樣的出現在早朝之上,跟樞密院以及兵部衆人湊在一處,低聲說話,心裡不由都是一窒。

雖說之前早有諸般考量,大將軍趙石在於不在,都有着充分的準備,但大將軍趙石真個出現在衆人面前,他們心裡面自然而然便好像壓了一塊大石般,份量還不輕。

早朝進行的波瀾不驚,還是那句話,早朝這樣地方,多是走個過場,之所以設立早朝,多數則是爲了彰顯皇家威嚴,也有着督促皇帝以及諸位臣僚勤勉政事的意味。

在早朝上,不會出現有哪位突然蹦出來,參劾哪位大臣,或者提出一些尖銳的諫言,早朝上,大部分時候,只宣佈朝廷決議,偶爾,皇帝陛下會當着衆位大臣的面,吩咐下一些事情。

都是早已商量好了的,更像是一種早報,比朝廷邸報快捷,也直接的多,能上來早朝的官員,相比其他京官,就像是京官和地方官吏的區別一樣,消息更加的靈通,眼界也會更加的開闊。

而趙石這裡覺着自己來的很不是時候,因爲他來早朝的時間點很巧。

正是今年秋後過後,各地方已經將稅賦報上來的這麼一個時刻,所以,這次早朝分外的冗長,這儼然也是一個戶部唱主角的時候。

一連串的地名,數字,枯燥而又乏味,讓金殿之上,滿是昏昏欲睡的氣氛。

不過,今年的大秦,無疑又是一個豐年,各處沒有什麼天災,在經過伐夏之戰後,朝廷國庫再次前所未有的充盈。

當然,今明兩年,朝廷的支出只會更多,西北,河洛,河中,甚或是河東,都需要大量的糧草,所以說,年景再好,戰爭也不可能無節制的一直打下去。

而在這個冬天,河洛百姓需要賑濟,這已經是無可爭辯的事實,看着緊皺眉頭的戶部尚書李吉,趙石也有點替他難受。

既要在朝中掀起風波,又要辦理賑濟河洛百姓的諸般事宜,各處大軍過冬,也需要戶部來籌措,稅賦雖然報上來了,但金銀糧草轉運諸事也乃戶部重責。

而就快要到年底了,官員年俸,將士餉銀,今年戰事戰死將士的撫卹,這麼多的事情都壓在戶部頭上,也虧這位尚書大人,還有着閒心跟樞密院和兵部扯皮,這是怎樣的一種對權力狂熱的執着啊。

百無聊賴之中,趙石目光開始在殿中衆臣身上逡巡,最終,目光和一個相貌儒雅的中年官員碰在了一起。

從四品官,在這金殿之上,實在顯不出來,雖然爲官日久,但對於文官們的袍服的研究,趙石還處於初級階段,能看出官品,但要他說出出處以及所任何職,那真的是難爲他了。

若非此人正盯着他瞧,又身在禮部一衆官員當中,趙石還真從這滿殿文武中揪不出他來。

不用問了,就是那位光祿寺少卿劉大人是也。

趙石的目光瞬間便變得有些可怕了起來,這位劉大人滿心的妒恨,此時目光相對,卻立即眼神飄忽,本能的微微垂下頭,避了開去。

不過隨即,他便察覺出了自己的懦弱,臉色一下便紅了起來,猛的擡起頭,惡狠狠的瞪了過來。

也就是他這樣爲情所困之人有着這樣的雄心豹子膽,不然,這滿殿羣臣,除了有數的幾位之外,又有哪個有那個資格或者膽量對大將軍趙石怒目而視?

不過,此時趙石早已移開了目光,眯着眼睛面無表情的肅然而立,光祿寺少卿大人想要表現出自己的勇氣,但他的勇氣卻在迅速的流逝。

想到方纔那讓人毛骨悚然的目光直直看向自己,他的後背頓時冒出了虛汗,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猛然發現深藏在自己心底的怯懦。

文人風骨,說的簡單,但真能做到的,卻也只是鳳毛麟角而已,更多的人,不過是在權勢之下掙扎的螻蟻罷了。

隨之,這位劉大人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沮喪向自己襲來,過去了,都過去了,就像往常一般,他在心底裡唸叨着這些無聊的言語,來安慰着自己。

趙石這邊,則在繼續琢磨着,怎麼才能讓姓劉的趕緊消失在自己視野之內,這樣的厭物,背後挑撥是非,竟然是爲了跟老子搶女人,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當然,他這樣的人,是永遠不會理解情癡這種動物的想法的,更不會想到,只是簡單的一次對視,會給對方帶來多大的傷痛。

對於他來說,這注定只是一個小插曲,姓劉的雖然可恨,但相比起他要做的事情來,只能用不值一提來形容了。

他要影響的是朝堂大局,之後也許更將影響千萬人之生死,男歡女愛之事,在這個時節,不會在他心中佔據任何地位。

隨着樞密衆人回到樞密院,既然已經心有定計,和客套過後,三位樞密院主事之人便商量起了正事。

趙石這裡心有成竹,又和皇帝陛下密談良久,自然而然的便主導了話語權,坐在那裡說着話,語氣中帶着毋庸置疑的意味,其他兩人都在仔細聽着,若是不知道的人到了這裡,定然以爲他纔是樞密使,其他兩位纔是樞密副使纔對。

但就算是李承乾,此時也沒有任何的反感,而是狠狠的鬆了一口氣,得到中書支持的戶部尚書李吉,這些時日給他的壓力可不是一點半點,讓他更爲揪心的是,顯然皇帝陛下更加偏向中書之議。

大將軍張培賢回到京師的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他心裡是實在沒底,是不是樞密院就要易主了?

若說河南戰事罪在樞密,那純屬扯淡,但宦海沉浮這些年,他最明白不過,有些時候,朝堂之上的爭鬥是沒有任何道理可言的。

長安李氏一旦露出貪婪的嘴臉,什麼事情幹不出來?若是換在景興年間。。。。。。只是這個想法才冒頭,就被他給掐滅了,先帝在時,誰的日子都不好過,而且,現在是成武一朝,想那些可是於事無補。

如今晉國公趙石終於回了長安,他的心一下就安定了下來,因爲他太明白了,這位景興年間的寵臣,到了成武一朝,已然沒有任何人能夠輕易撼動。

若是他年輕十年,也許還要想着爭一爭,但現在嘛,晉國公趙石便是樞密院的主心骨兒,他這個樞密使想要當的安穩,就不用再計較那些無謂的上下尊卑了。(未完待續。。)

第1432章 興革第999章 箭雨第1336章 努力第1219章 攻守第150章 陌刀第600章 來人第554章 解圍第326章 盜匪第852章 大亂第763章 入甕(一)第1360章 聖心第160章 襲寨第374章 軍隊第743章 爭執第703章 亂子(三)第998章 號角第788章 驚異第450章 操琴第97章 捉賊(一)第821章 天妖(三)第1548章 東去第249章 長史第352章 祝壽(二)第180章 壽筵(七)第1399章 烽煙第521章 戰報(一)第1102章 商人(五)第557章 寨子第536章 勇氣第1373章 局面第448章 武學(一)第205章 嚴苛(七)第977章 乃蠻第161章 破寨第1310章 君臣(二)第303章 魏王第571章 孤行第1章 少年第1071章 奪旗(二)第十一卷張弓北望射天狼九百二十二章 血腥第1556章 古北第823章 天妖(五)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三十九章 國武三第373章 北行第90章 馬球第650章 倉促第106章 反拙第846章 暴起第710章 開端(一)第548章 故交第386章 回京(一)第271章 開拔(一)第535章 艱途(一)第32章 紛亂第21章 意外第1057章 激鬥第568章 恩威第44章 麻衣第423章 來客(一)第1476章 入宮第716章 開端(五)第1399章 烽煙第1428章 稍定第708章 戰略(一)第816章 內衙(三)第1244章 西涼(八)第36章 聚衆第518章 雲涌(十八)第1400章 商隊第901章 猛虎第60章 山賊第258章 潼關第107章 長安第1110章 盟約(五)第134章 先生(五)第1344章 大坑第1417章 商議(二)第1442章 文樓(二)第1500章 運氣第29章 平涼第946章 道官第1095章 商人(一)第325章 傳旨第1406章 夜宴(二)第614章 靈光第906章 王子第305章 完顏第544章 父子第286章 探子第1213章 攻城第1315章 封賞第1485章 師徒第47章 剷除第1557章 序曲第762章 歸人第1093章 終結(完)第1431章 冷漠第911章 結義第1145章 國策第336章 遇敵
第1432章 興革第999章 箭雨第1336章 努力第1219章 攻守第150章 陌刀第600章 來人第554章 解圍第326章 盜匪第852章 大亂第763章 入甕(一)第1360章 聖心第160章 襲寨第374章 軍隊第743章 爭執第703章 亂子(三)第998章 號角第788章 驚異第450章 操琴第97章 捉賊(一)第821章 天妖(三)第1548章 東去第249章 長史第352章 祝壽(二)第180章 壽筵(七)第1399章 烽煙第521章 戰報(一)第1102章 商人(五)第557章 寨子第536章 勇氣第1373章 局面第448章 武學(一)第205章 嚴苛(七)第977章 乃蠻第161章 破寨第1310章 君臣(二)第303章 魏王第571章 孤行第1章 少年第1071章 奪旗(二)第十一卷張弓北望射天狼九百二十二章 血腥第1556章 古北第823章 天妖(五)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三十九章 國武三第373章 北行第90章 馬球第650章 倉促第106章 反拙第846章 暴起第710章 開端(一)第548章 故交第386章 回京(一)第271章 開拔(一)第535章 艱途(一)第32章 紛亂第21章 意外第1057章 激鬥第568章 恩威第44章 麻衣第423章 來客(一)第1476章 入宮第716章 開端(五)第1399章 烽煙第1428章 稍定第708章 戰略(一)第816章 內衙(三)第1244章 西涼(八)第36章 聚衆第518章 雲涌(十八)第1400章 商隊第901章 猛虎第60章 山賊第258章 潼關第107章 長安第1110章 盟約(五)第134章 先生(五)第1344章 大坑第1417章 商議(二)第1442章 文樓(二)第1500章 運氣第29章 平涼第946章 道官第1095章 商人(一)第325章 傳旨第1406章 夜宴(二)第614章 靈光第906章 王子第305章 完顏第544章 父子第286章 探子第1213章 攻城第1315章 封賞第1485章 師徒第47章 剷除第1557章 序曲第762章 歸人第1093章 終結(完)第1431章 冷漠第911章 結義第1145章 國策第336章 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