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考試唯一的問題就是,難。
和普通的科舉不一樣,普通的科舉就算是再難,每一次通過的人都不少。
但大科考試卻不是如此,這門考試極難,甚至宋朝歷史上,僅有四十一人通過。
而蘇軾則在這一場無比艱難的考試當中,榮獲第三等,百年以來第一人。
爲什麼第三等就是第一?因爲一二等無非就是空中樓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三等就是最高了。
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人,誰不喜歡呢?
反正歐陽修是非常的喜歡,甚至不止一次在人前誇耀蘇軾。
這原本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蘇軾也並非是經不起吹捧的存在。
然而。這卻在之後,爲蘇軾引來了麻煩。
蘇軾走上仕途的時間,未免稍微的有些長,他百年第一,去外地鳳陽府當判官,當了四年。
四年之後回到京城,還沒有等來下一個任命,就又傳來了一個噩耗。
他的父親,蘇洵去世了。
沒有絲毫的猶豫,回家,守孝。
又是三年,三年之後,或許總是該到了他平布青雲的時候。
然而這個時候,已經不是仁宗的天下,天下已經是神宗的了。”
“神宗是一個相對於來說,比較複雜的人,即便是我也不是特別好輕易的評判這件事情,怎麼說呢?
有人說北宋亡於神宗,又有人說神宗乃是中興之主,這些東西,都有些讓人難以下一個判定。
但至少我們可以知道的是,神宗,並不是一個意志力非常堅定的皇帝。
他還是有着一份遲疑存在的,當然,現在這份遲疑,尚且還沒有太大的問題。
當時北宋諸多的弊端實際上已經出現,冗官,冗兵等等,以至於北宋積貧積弱。
汴梁當然是風華萬千,但是走出去汴梁一看,卻也能夠看到,整個天下的勢弱。
還沒有到病入膏肓的時候,但也差不多了,而就是在這個時候,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
對於王安石變法,實際上秦戟也不想過於多說什麼,至少在秦戟看來,當時的王安石變法你要是說他錯了。
實際上也未必。
但是真的沒錯嗎?
卻也不一定,操之過急,或許就是一個極大的弊端。
當然,這裡也可以直接略過,因爲討論的並非是王安石的變法,而是在這一場風波之中的,另外一個人。
一個看起來,有些無足輕重的人。
蘇軾。
之前說過,蘇軾大受歐陽修的讚揚。
而好巧不巧的是,當時包括歐陽修在內,甚至是許多蘇軾的朋友,對於王安石的變法的態度都只有一個。
反對。
而蘇軾不是這樣的,他其實不是一個反對派,他是一個懂得政治的人,但更明白他自己的真心,他喜歡愛說什麼就說什麼。
所以,在當時王安石轟轟烈烈的變法的時候,蘇軾的態度其實不是反對。
而是覺得王安石,未免有些操之過急。
歐陽修:“看到了沒有,看到了沒有,操之過急,就連仙人也在說你操之過急啊。”
蘇軾:“仙人對我,還是瞭解頗深啊,實際上改革已經是迫在眉睫之事,不過若是太急,卻又並非是一件好事。”
王安石:“太急了嗎?”
曾鞏:“不得不說,還是我師傅說得對。”
王安石稍微有些沉默,但是隨後還是繼續看着視頻。
原來,蘇軾不是他的政敵,相反,是真正的一心爲民的人。
這或許,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視頻繼續。
“因爲王安石的變法,朝廷瞬間分裂成新舊兩黨,殘酷的黨爭開始,蘇軾自然而然的被劃在了歐陽修一派,而很明顯,現在掌握大權的人。
是王安石。
即便王安石並沒有親自動手,但是排除政敵,卻又是再正確不過的事情。
蘇軾就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度過了兩年的時間,這段時間他終於忍耐不住,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
這是好心。
不過結果嘛,就是被貶杭州。
被貶低真是一個讓人抑鬱的事情,但對於蘇軾而言,其實也不是那麼的難以接受。
他去了,去到了杭州,做了很多的好事,當地居民都是感恩戴德。
在這段時間裡面,杭州的風景也讓蘇軾感覺到不錯。
以至於寫下了諸多的詩作,也一舉成爲了當時北宋文壇領袖。
最出名的,當然莫過於那一首,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杜甫:“這......寫的真好,即便是我所讀過的詩作裡面,也難得有相提並論的詩作。”
李賀:“就這麼簡單嗎?杭州,西湖?”
李白:“總把西湖比西子,寫得好啊,用人來寫景,還真是第一次聽聞。”
歐陽修:“所以,這就是出現的第一首嗎?但竟然不是一首詞?”
“是不是很奇怪,竟然不是一首詞,可是這明明是宋詞的評選啊!
沒辦法,誰叫人家是全才呢?畢竟他一開始也不是詞人,他是個半路出家的。
杭州的日子是真的不錯,他的政績也被人看在眼裡,這時候,舊黨的實力略微有一些上升。
他們可沒忘了這位還在外面的人,想要將蘇軾撈回來,但比較可惜的是,失敗了。
蘇軾從杭州,去到了密州,這一次不是通判,而是知州,姑且也算是升官了吧。
在密州任職的時候,當時恰逢西夏和大宋開戰,他在密州,當然沒有波及到他,密州在山東那邊,西夏嘛,自然是十萬八千里遠。
不過即便是如此,對於蘇軾而言,聽聞戰爭之聲,他還是無比的心情激盪。
文人,總是會有一些幻想,比如正在打獵當中的蘇軾,就有這樣的幻想。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劉邦:“這就第二首了?這首詞.....可以啊。”
劉備:“有點太快了。”
孫權:“這個孫郎,應該是說我吧?”
曹操:“省省吧,還說你呢,想都不用想,是在說你哥哥呢。”
蘇軾:“咳咳,那個那個,雖然但是,這裡還是給各位前輩說一下,這首詞呢,實際上寫的是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