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物件已經講了四個,還剩最後一個,那個造型怪異的石頭。
這塊石頭是長方形,凹面呈腰狀,長約38釐米,寬10釐米左右,厚約15釐米。上面用楷書寫着銘文。
鄭三生開口說道:“這塊石頭,上面寫着‘龍朔元年鐫,師墜腰石,盧居士志,桂林龔邦柱書’的銘文。從銘文的內容上來看,這塊石頭應該是寫的六祖慧能,被稱之爲六祖墜腰石。”
“上面的典故是說六祖往黃梅禮五祖,五祖令曹廠舂米,六祖爲增加體重,把石束於腰間。唐龍朔元年,慧能受衣鉢南歸,石留黃梅。”
“所以,這塊六祖墜腰石是贗品,真品目前還尚存在湖北黃梅五祖寺裡面。”
到這裡,鄭三生將五個物件全都講解完畢。臺下報以熱烈的掌聲。
然而就在此時,謝文卻是陡然間站起來,大聲說道:“慢着!我認爲鄭三生說的不對!”
謝文的話頓時讓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到他的身上,所謂萬丈矚目不外如是。
謝文非常享受這樣的目光,他慢悠悠的往前走到鄭三生的身邊,緩緩的開口說道:“這件六祖墜腰石,雖然並不是在黃梅五祖寺裡的那一件,但的確也是件真品。”
“在《王驤陸居士全集》中《壇經述旨附錄·六祖大師事略》中就有關於這段的記載。‘師墜腰石,鐫‘龍朔元年盧居士志’八字。此石向存黃梅東禪。明嘉靖間,粵中宦者於彼請歸於曹溪,今尚存。’所以,按照記載來說,這塊也是六祖墜腰石,雖是明代仿品,但卻也算的上是一件文物真品。”
說完這些,謝文極爲得意的看向鄭三生。
謝文這段話說的有理有據,引經據典,極爲合理,現場不少人都跟着點起頭來,反倒是臺上的沈老面色越發陰沉,而季老更是張大嘴巴,顯得很是詫異的模樣。南海的兩位裁判皺着眉頭沒有說話,而方珣則饒有興致的將目光盯在鄭三生的身上。
鄭三生嘴角輕笑,不疾不徐的開口道:“首先,這件墜腰石的一側形狀是特意打磨形成的半彎形狀,打磨工藝極爲精湛,宛若刀削一般。古代對於石塊的打磨,受制於器具材料的原因,不可能做到這種程度的一刀切。”
“其次,五祖山上的石頭屬於花崗岩石,即便是按照經典所說歸於曹溪的仿製品,從曲江這邊取原石仿製,那所用的石料也應該是青紅色的砂石,也就是我們平日裡所說磨刀石的那種材質。可是再看這塊石料,整體呈現出紫紅的色澤,金石味足,更像是蕭山石。所以,無論從哪方面看,這塊石料都不可能是真品。”
“最後一點,謝文剛剛說的那段典故我也知道,但六祖墜腰石的真品在黃梅五祖寺裡這一點毋庸置疑。而謝文你所說的明代那件仿品,三年前在滇省舉辦的佛教崇聖論壇上有展出過,現收藏於桂州的南華禪寺之中。所以今天在現場的這件六祖墜腰是,怎麼都不可能是真的!”
鄭三生的話將謝文剛剛講的證據一點一滴的打碎,只顯得他引經據典帶來的所有論證都像是一場笑話。
沈老看着臺上的謝文深深的嘆口氣,眼神中難掩失望的神色。
之前,雖說知道謝文有些許傲氣還有小心眼的毛病,但平時他表現的都還算是剋制,也都無傷大雅。但今天謝文的所有表現,簡直是把自己狂妄自信愚蠢無知的一面給表現的淋漓盡致!
但終究還是自己悉心教導多年的學生,沈老的心中還是有着不忍,他忍不住的開口說道:“鄭三生講的很好,他給出的答案也正是我們裁判團最終的答案。第二輪比試到此結束。除鄭三生之外,還有謝文、陳星辰共三人晉級。稍後我們開始今天的最終比試……”
沈老的打斷讓這件事到此就畫上句號。而這三人晉級最後的對決也沒有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畢竟第一輪的時候這三人的表現跟其他參賽者就有着斷代般的差距。
謝文這會兒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更有一股衝動乾脆放棄最後議論比賽算了!可想想心中終究是不甘心。而且他真要甩臉子退賽,沈老絕對會發飆,一氣之下將他逐出師門都有可能。沈老弟子的名頭,謝文還是很看重的。所以他只得咬着牙退回原位,堅持下去。
鄭三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小胖兩眼冒着星光的朝着他說道:“鄭大哥,你真的太厲害了!我就只答對三道題,而且都只是把典故的名字寫對,卻沒有像你這樣把出處都寫出來。你這簡直太神了!”
“多讀些書就好!”
小胖子連連點頭,“以前我還覺得讀這些典籍什麼的對於鑑寶沒多大用處,今天看了鄭大哥剛剛的講解這才知道,哪裡是沒有用,分明是有大用!這次回去之後,我一定好好讀書!”
面對小胖的熱情,鄭三生也只能笑着鼓勵道:“嗯,好好讀書,天天向上……”
正當鄭三生頭疼該怎麼應付小胖這番熱情的時候,臺上的主持人已經接過話筒,宣佈起第三輪的規則。
相較於之前繁瑣的規則,第三輪比試規則只有一句話。
只展出一個物件,然後衆人評判其真假,並說出依據。
可是面對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謝文跟小胖都緊張起來,尤其是小胖,如臨大敵一般緊張的手都在輕輕顫抖。
這已經是比賽的最後一輪,規則卻如此簡單,那隻能說明,這個物件的鑑定,並不容易!
反倒是鄭三生,整個人自始至終都保持着同樣的姿態,不喜不怒,不急不躁,異常沉穩。
很快,展品就被工作人員拿上臺來。
這次的物件是一副畫,被工作人員懸掛在三人面前。畫長約133釐米,寬約52釐米。畫上面的內容乃是一副芙蓉圖,上面繪製着四朵芙蓉花,右側畫着一大塊的山石,上面有着題詞以及落款。
按照上輪比賽的成績,三個人依次上前,先是小胖,最後是鄭三生。
小胖上前之後仔仔細細的將畫作從頭到尾看過一遍,緊接着他似是被之前謝文嘲笑過之後,不太好意思當中再用舌尖觸碰,只是動作隱晦的用手在畫作的表面上輕輕的掃過,緊接着飛速放進嘴裡。之後他的眼神帶着些許疑惑,最終卻又是堅定無疑的走回原位。
之後便是謝文,他的神情一開始也是疑惑不解,待到他湊到畫的右下角再用手輕輕的磋磨之後,那種疑惑竟皆消散,嘴角帶着自得意滿的笑容回到原位。
鄭三生最後一個走上前,他伸手觸摸到畫作的時候,一絲灼熱的氣息都沒有,這讓他不由的挑起眉頭。緊接着他又再次仔細的觀察起整幅畫,心中疑慮漸起。而片刻後,鄭三生也從容的回到原位。
在主持人的要求下,三人在面前的答題牌上,寫下自己的判斷,同時亮出。
而這一次三人給出的判斷結果,小胖寫的假,謝文寫的真,而鄭三生,赫然也寫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