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軍過境,難免劫掠地方,所以消息傳來,蜀中各地方官員無論是否已經做好了歸順朝廷的準備,都開始積極的準備防禦,就算偶爾遇到心灰意冷掛冠而去的官員,本地的家族士紳也都自發地組織起來。畢竟無論朝廷還是蜀王離自己都遠,亂兵過境可不會管自己是站哪一邊的,沒人說帶路黨就不搶了。
在這種情況下,出門的行人和商旅風險自然加大,很多商隊滯留城鎮,叫苦不迭。
徐過的商隊本來就實力出衆,現在又有陳瓊這種一招打跪九品高手的人在,當然不怕亂兵,其他商隊不明所以,看徐過信心十足,就也跟着一起結伴同行。徐過來者不拒,也不收保護費,就當結個善緣,最多的時候居然組織起一支上千人的隊伍,綿長的商隊迤邐而行,路上人人側目。
到了這種規模,就算他們不是亂兵,附近的城鎮也不敢收留,好在這條商路都是大家跑熟了的,派人接洽之後,雖然依舊進不了城鎮,但是補給倒也能勉強維持。
陳瓊此時才真正領教到了這個時代出門在外的難處,簡直幹什麼都不方便,就算有徐過這個舔狗跑前跑後的招呼,也沒辦法彌補科技代差帶來的差距。
好在商隊規模雖大,行程倒是不慢,隨着龐大的商隊規模逐漸縮小,一支一支目地不同的商隊離隊而去,青衣江也變得近在咫尺。
本來按照徐過的意思,他是應該把陳瓊和李弦送到青衣江畔的,但是張正拒絕了徐過的報效之意,李弦當初落難,身邊無人,不得已棲身商旅,現在有了自己和馬校尉,再帶着一支亂哄哄的商隊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徐過對於巴結亡國公主其實沒什麼興趣,王建雖然貴爲建軍將軍,鎮守一方,但是他的勢力主要集中在青衣江以西,與徐過的商路並不重合,徐過也沒興趣開發新的路線,自然對接觸王建興致缺缺,他這一份熱情主要是做給陳瓊看的,畢竟一個九品的無緣就已經值得他拼命巴結,現在遇到陳瓊這個視九品高手如囊中之物的大人物,自然怎麼跪舔都不過份,更何況陳瓊的身後還站着素衣這個老牌天人。
陳瓊對徐過的熱情實在有些消受不起,這些日子裡一直都躲着他,好在徐過知趣,發現陳瓊不喜歡人巴結之後也就不再有事沒事往陳瓊面前湊,還知道約束手下人不要招惹陳瓊,兩下里倒也相安無事。
臨近分別,陳瓊想起徐過這一路上鞍前馬後的照顧,心裡覺得有些過意不去,專門和徐過道別,倒讓徐過受寵若驚。
與商隊分別之後,李弦的身邊就只剩下張正和馬校尉一干蜀軍,看看青衣江近在眼前,張正讓大家重新穿好蜀軍衣甲,打起旗號,然後讓馬校尉先去聯絡,自己帶領人馬在江邊駐紮。
等了一天之後,突然見到青衣江對岸旌旗招展,人頭攢動,江上有戰艦駛來。
張正這些天得陳瓊指點,學習了一些入門級的內功心法,雖然時日尚淺,但是對於治療內傷還是很有幫助的,此時身上的傷已經恢復得七七八八,站在江邊舉目望遠,驚喜地說道:“船上掛的是王將軍將旗,王將軍親自來了。”
張正雖然一開始就勸說李弦投奔王建,但是那個時候漢中城初破,蜀王下落不明,張正唯一能想到可以抗衡神策軍的就只有鎮守青衣江的建軍將軍王建。
這一路行來,越是接近青衣江,張正心裡就越擔心王建對李弦的態度。畢竟如果王建要接受朝廷招安的話,絕對不能把前朝公主留在自己手裡,然而如果他不肯投靠朝廷的話,以青衣江兩岸的貧瘠,根本養活不了他的三萬大軍,更不要提抗衡朝廷。
所以張正思前想後,覺得王建家族世受蜀王恩惠,多半是幹不出來將李弦扣留交給朝廷的事,但是如果拒絕李弦投奔,客客氣氣地將人拒之門外,自己可沒本事遊過青衣江去當面斥責王建忘恩負義。
現在看到王建的將旗出現,張正總算是放下了心,只要王建肯露面,就不用擔心他會對公主不利了。
果然王建對李弦的到來表現得很熱情,不但親自將李弦一行迎接過江,而且在自己的府邸安排酒宴爲張正等人接風。
周朝男女大防並不變態,也有男女同席宴飲的情況,不過李弦貴爲公主,就算是爲了迎接她設置的酒宴,也沒道理讓她聽一幫男人扯淡,所以王建讓自己的夫人在內宅設宴款待公主,自己陪着說了兩句話就告辭出來,到前庭來見張正和陳瓊。
王建久在軍中,對於蜀王麾下各支軍隊的戰鬥力很熟悉,對劍門關守軍一觸即潰並不驚訝,言談中很感慨地表示如果自己在漢中,絕對會阻止蜀王稱帝,本來還有討價還價餘地的事,被蜀王一下就做絕了,要不是蜀王是他舊主,只怕就要直接罵蠢貨了。
陳瓊對這種時政大事一向不感興趣,倒是覺得王建席上食餚味道頗佳,和前世的記憶大有雷同之感,讓人大快朵頤。
王建在自己的府邸擺酒,當然不會廣宴賓客,再說李弦到來這事也不適宜宣揚,所以在座的幾個人都是他的心腹,主將在上面說話,下面的人就算肚子再餓也得老實聽着,所以只有陳瓊左一口右一口吃得熱鬧,就比較引人注意了。
王建治軍甚嚴,有他在場的時候,手下人並不會隨意出頭,所以大家雖然看這個弱冠少年不順眼,可也沒人送臉上門。
還是王建和張正聊了幾句後,看到陳瓊的樣子,不禁笑着問道:“此是青衣江中鱸魚,味最鮮美,可合小兄弟口味。”
陳瓊前世其實算不上吃貨,工作緊張了泡麪加饅頭也能頂一個禮拜,但是生在盛世,要說不願意吃好吃的那就矯情了。魂穿到這個世界後,雖然一直致力於改善伙食,奈何調料和食材都不易得,師父也並不贊成口腹之慾,也就是兩位師兄偶而會陪着他胡鬧,成果也就侷限於燒烤這一類。
現在突然有機會吃到鮮美的鱸魚,簡直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所以雖然知道自己吃相不雅,可就是放不下筷子。
這時聽王建說話,好歹知道禮貌,放下竹筷正容說道:“魚味甚佳,其中可是放了花椒?”
這一下就算是觸及到了王大將軍的知識盲區,王建頓時傻眼,心想你說的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