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八節 可惜了!

陽光漫天下,碧波無垠的海里。

唐船一百艘前鋒對上了前方大片小帆船,非常之多,超過三百艘。

“倭國人還真有膽量啊!”遙看倭軍,他們大小旗幟隊形整齊,沒有開帆,聲勢不弱。

可是與唐船比起來,那真的是差得遠了。

唐船主力艦長四十米有多,寬度爲九米二,排水量達到了恐怖五百噸,對比上那些十噸的小帆,一艘頂百!

步軍主將是王孝傑,水戰主將卻是荊東靈,這位參謀長宜步戰宜水戰,指揮能力一流。他與王孝傑並列,身邊站滿了將軍和參謀,望着倭人空羣而出的樣子,輕鬆地道:“倭人這麼有種,豈可不和他們玩玩。”

“風向?水流?”

“風向由海吹陸,但水流我們是逆流!”參謀叫道。

“命令艦隊展開!”荊東靈下達命令後,各條戰艦依據之前演練的過程,拉開彼此間的距離,並不擠成一團。

雙方交戰的地方離陸地並不遠,在岸邊的小山的山頂上,石見國的國造土井崗擺出儀仗,他坐在唐人的胡牀上觀戰,見到唐軍的強大艦隊展開成寬大的戰線,那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土井崗緊張得透不過氣來,能做的事只能祈禱。

雙方艦隊在接近,見到差不多的距離,倭人的船隻分出了上百條小艇,艇上差不多有近二十人,一齊划槳,找着唐船衝過來。

艇上堆滿了一堆堆的木柴,教人一看便知倭人想學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美周瑜赤壁放大火。

果不其然,隨着距離越來越近,第一排的倭船上點着了火,開始加速,運槳如飛,火勢漸大。

倭人無人離船,後面也沒有繫着逃生的小船,端的是以視死如歸的精神殺將過來。

“愚蠢!”唐軍將領們紛紛表示bs。

一通鼓響起,唐船前出二十艘,船舷兩側的掣棹孔一起探出長槳,劃入水裡。迅速加速,每條唐船上站滿了士兵,強弩硬弓全部嚴陣以待,準備攻擊。

更有袒/胸赤着上身的力士檑響戰鼓,喧天震響,海面動盪。

說時遲,那時快,唐船紛紛以萬斤之力,撞在了倭人小船上。

乾淨利落地將他們撞得粉碎!

衝角有什麼用?衝角的作用在於當敵火船挨着已身時,已經將它們給撞碎去。

這些火船要是帶着油料的,只怕唐船還忌之三分,只可惜帶路黨吉備真宗說這倭國從沒有這麼奢侈的國度,真要是有這麼多的油料,早拿去吃喝了(倭國沒有石油,油料是動物油或者植物油)。

撞得木船一艘接一艘的粉碎,餘船在海面上燃燒,卻燒不到迅速移動的唐船。

倭人紛紛落水,即時受到唐船上弓弩的攻擊。

那時期沒有火炮,投石機搬到船上只能夠打面目標,點目標命中率很低,主要靠弓弩,而唐兵有水平的用弓箭,普通兵士則用弩,他們在船邊預設好一個個弩架,把弩放上去起到穩定的作用,相當於一個萬向架,用弩向落水的倭人射擊,命中率極高,如同槍斃一船,將倭人紛紛射殺,沉下去,海面上升起一灘灘血水。

見着火船無功,倭人傾巢出動,二百餘條較大的船隻滾滾而來。

“艦船向中央靠攏!”

唐國旗艦打出旗號,原本展開的鬆懈的隊形迅速密集。

巨大的唐船靈活得象小船一船,說散就散,講合就合,很快形成了密集隊形。

雙方接戰,立時殺聲震天,箭枝的呼嘯聲成爲了戰場的主旋律。

水戰以弓箭爲先,因此雙方箭來箭往,火箭硬箭,紛至沓來。

甫一接戰,唐箭射程遠超倭人,只見得一枝枝箭落在了倭船上,立時起火,害得倭船上的人慌忙救火,又要反擊,一片混亂。

水戰大家都有所準備,用一包包打溼的泥土蓋在着火點上,把火澆熄,這誰都會,不過倭船中箭得多,反擊得少,處於不利地勢。

“中軍下半帆,轉右舵,左舷划槳,右舷停槳!”

“左右側翼鼓勁繼續前進,包圍倭船!”

荊東靈有條不紊地下達軍令,聽着鼓號和看到了旗號,中央前行的唐船紛紛轉舵,同時左邊繼續划槳,右邊則停槳,如此很快地船隻打橫之後,又按照新的指令,以微速前進。

如此唐軍形成了戰列線!

一條長龍似的唐船頭尾相接,軍官們興奮地高叫着韋式胡語:“fire!”所有的人持弓使弩,向着倭人萬箭齊發!

火箭如千燈萬盞,勁箭似雨打殘花般投向了倭船。

硬弩紮在倭船上,弩身上攜帶的油料打着了火,火勢蔓延,倭人的溼泥包一下子用完,而淋水上去,油料隨水而走,燒得更快。

而且救火也是不易,因爲箭枝如雨,嗖嗖飛來,射殺船上倭人,他們慘叫着,紛紛倒在血泊中。

一條條戰船失去了控制打橫,着火被焚的船隻盡是叫喊逃命之聲,後面倭船衝過來同樣突破不得唐船的戰列線,給弓箭射定!

此時唐軍兩翼的戰艦撞向了倭船側邊船隻,重擊之下,多條倭員傾覆,半船人都掉了水裡去。

兩側唐船突破了阻擋,以高速衝向倭人隊列左右,包圍他們。

唐船前進,同樣形成了戰列線,每個人都掣起大弓,向倭人發動了暴風驟雨的箭雨洗禮。

火箭射船,硬箭傷人,天作之合!

史萬超這傢伙着他的親兵們排隊,給他準備弩箭,他哈哈大笑着,操縱船舷邊沿的硬弩,用“望山”瞄準,輕輕釦動板機,一射一個準。

他射完這把弩,立即到另一把弩那裡去,再射!

他親兵多啊,馬上給射箭後的弩上弦,等着他不間斷射擊。

所有到處,個人不留,只要冒出頭來的,都給他射爆。

在射程內沒有一活口,其他船的軍官見到眼紅,也如法炮製,好象機關槍掃射般,兇殘無比。

唐軍艦隊形成合圍!

潑雨般的箭枝往這羣變成了驚弓之鳥的倭人射去,到處火光熊熊,處處是人的慘叫聲。

給唐軍帶去觀戰的吉備真宗爲自己族人的悲慘遭遇而悲哀,更讓他動容的是唐軍箭枝從沒間斷過,好象不要錢一般!

相比之下,倭人的箭既少又弱,與唐軍相比,根本不是一個層面。

他猛醒過來,唐人之富裕,妥妥地壓制了自己的族人。

而在旗艦上,荊東靈看着海面上烈火翻騰的地獄,遺憾地道:“可惜了,倭人太少,不能夠重新演繹第二個白江口之戰!”

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五六二節 伯喜歸來第一五九節 步騎各半(第9更求訂閱)第七八三節 獻城(二)第一五九節 步騎各半(第9更求訂閱)第三四八節 進言第一七七節 接踵而來的困難第三四八節 進言第四九四節 殺入倭京(一)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二百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了!第二二一節 陸路啓迪第七四二節 死亡之河第八四六節 張家兄弟得聖寵第八四一節 大和尚歸西第二六八節 死亡行軍第九二五節 來俊臣強檔出擊第三百二節 吐蕃對策(二)第四三六節 一路突進(一)第八十三節 事情挑明第九九四節 好在他們不知道有中餐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二六零節 戰鬥!第四百六節 辦大事(一)第三百三節 杯葛(一)第七七五節 修路也瘋狂第七八四節 城主太小,做總督吧!第三八三節 關多他一個月好不好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八四六節 張家兄弟得聖寵第六八十節 王子復仇記(一)第七八七節 太平公主回朝第二八七節 燒尾宴第六七五節 火車一響第二六零節 戰鬥!第千四七節 (十七)第四十七節 雙方鬥將第八四三節 五郎來了第五一六節 武后氣度第四七四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一)第二十六節 家父信息第四六四節 公主投案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千二五節 天險難過第七零七節 窮與富第六百七節 打它(四)第九二二節 來俊臣勞而無功第九百一節 韋晞破產了第七四五節 大食軍攻城(二)第五六八節 聰明人第四十二節 山大王們第九五六節 千年帝國第三百九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一)第一百零四節 左相姜恪第七八八節 李昭德倒臺第三百一九節 劉公三事第七四五節 大食軍攻城(二)第五四九節 搞定了第六五四節 破何國第七十九節 學習刀法第二七六節 黑齒常之第二百四節 李謹行的客氣第八百二節 論弓仁掌軍第三八二節 騎兵進攻戰第五九一節 再度出擊第四六八節 宗教事務第千十四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四)第五九四節 議西征第八五十節 水戰(一)第六五二節 得與失第六百十節 圖謀可汗第千四十節 (十)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七四二節 死亡之河第千六一節 兒子的婚事(二)第三三九節 龍夷之戰(二)第八四一節 大和尚歸西第一三八節 玄清的神算第六九八節 索元禮伏誅第六十六節 獻給朝廷第五百三節 不打不行第三九三節 公主大婚(四)第二六二節 隔河索命第一千五節 火槍兵袁風(一)第七一六節 卡西姆進言得生第四五二節 將亡(三)第九三三節 收稅第八九八節 伏擊北方大軍(三)第五八五節 武家三侄兒第五九七節 西行漫記第八六五節 火藥來歷第四一三節 大相歸天第三一一節 都是老龜第四十四節 洪小水遇敵第四八六節 不戰而逃第八三二節 查抄白馬寺(一)第三六七節 戰後議事第七一四節 對付陌刀兵的方法
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五六二節 伯喜歸來第一五九節 步騎各半(第9更求訂閱)第七八三節 獻城(二)第一五九節 步騎各半(第9更求訂閱)第三四八節 進言第一七七節 接踵而來的困難第三四八節 進言第四九四節 殺入倭京(一)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二百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了!第二二一節 陸路啓迪第七四二節 死亡之河第八四六節 張家兄弟得聖寵第八四一節 大和尚歸西第二六八節 死亡行軍第九二五節 來俊臣強檔出擊第三百二節 吐蕃對策(二)第四三六節 一路突進(一)第八十三節 事情挑明第九九四節 好在他們不知道有中餐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二六零節 戰鬥!第四百六節 辦大事(一)第三百三節 杯葛(一)第七七五節 修路也瘋狂第七八四節 城主太小,做總督吧!第三八三節 關多他一個月好不好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八四六節 張家兄弟得聖寵第六八十節 王子復仇記(一)第七八七節 太平公主回朝第二八七節 燒尾宴第六七五節 火車一響第二六零節 戰鬥!第千四七節 (十七)第四十七節 雙方鬥將第八四三節 五郎來了第五一六節 武后氣度第四七四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一)第二十六節 家父信息第四六四節 公主投案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千二五節 天險難過第七零七節 窮與富第六百七節 打它(四)第九二二節 來俊臣勞而無功第九百一節 韋晞破產了第七四五節 大食軍攻城(二)第五六八節 聰明人第四十二節 山大王們第九五六節 千年帝國第三百九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一)第一百零四節 左相姜恪第七八八節 李昭德倒臺第三百一九節 劉公三事第七四五節 大食軍攻城(二)第五四九節 搞定了第六五四節 破何國第七十九節 學習刀法第二七六節 黑齒常之第二百四節 李謹行的客氣第八百二節 論弓仁掌軍第三八二節 騎兵進攻戰第五九一節 再度出擊第四六八節 宗教事務第千十四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四)第五九四節 議西征第八五十節 水戰(一)第六五二節 得與失第六百十節 圖謀可汗第千四十節 (十)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七四二節 死亡之河第千六一節 兒子的婚事(二)第三三九節 龍夷之戰(二)第八四一節 大和尚歸西第一三八節 玄清的神算第六九八節 索元禮伏誅第六十六節 獻給朝廷第五百三節 不打不行第三九三節 公主大婚(四)第二六二節 隔河索命第一千五節 火槍兵袁風(一)第七一六節 卡西姆進言得生第四五二節 將亡(三)第九三三節 收稅第八九八節 伏擊北方大軍(三)第五八五節 武家三侄兒第五九七節 西行漫記第八六五節 火藥來歷第四一三節 大相歸天第三一一節 都是老龜第四十四節 洪小水遇敵第四八六節 不戰而逃第八三二節 查抄白馬寺(一)第三六七節 戰後議事第七一四節 對付陌刀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