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韋晞得姜諮獻策,又遍詢軍中老船工,均說今晚有海風吹陸,不由大喜,乃令準備硫黃焰硝油料之物,分遣諸將,徑去燒倭營。
妥當之後,晚十二點,西風驟起,猛烈吹拂,樹林如濤晃動。
唐軍如鬼影幢幢,出現在各處倭軍前營,他們發射火箭和投擲火把。
一時間千點萬點,無數點,雨點般地從天而降,落入了倭營中,幾秒鐘之後就變成了一片大火。
倭軍諸營火起,營帳着火,樹林皆着,須臾火大,火借風威,風助火勢,火光連天而起,各處山頭都給點着,照耀如同白日!
一團團火球在林間滾動,倭人們驚醒地叫着,象樹葉一樣四處散開,可是山路不暢通,樹林擋路,又人多互相擁擠,慌不擇路之下,火球追上了他們,吞噬了他們。
火勢壯大,依次將倭軍前營、中軍、後營皆給點着,一發不可收拾。
徵夷大將軍韋晞在把守石見銀礦的關隘上開了酒席,與司馬婁師德共飲,順便觀火。
好火勢,似九天祝融下凡塵,火德星君來降世!燒得一個個山頭似一個個的大火炬,聽到倭人的慘號聲令石人淚下。
婁師德都有點動容,坐立不安,而韋晞風輕雲淡,談笑自若。
這麼大件事情,少不得軍中畫師閻師古,他來到關上畫出了著名的《夜來大將軍韋晞關上置酒觀倭火圖》,圖中火焰高熾,有的山頭正熊熊燃燒,有的山頭則火苗初綻,還有的山頭已經燒得焦黑,可見到無數倭人出沒於火焰之中,如處火焰地獄!
大將軍韋晞神情輕鬆,舉杯與司馬婁師德共飲,賀大唐軍隊大勝!
閻師古邊醞釀畫作,一邊尋思:“昔武侯於盤蛇谷火燒藤甲兵,武侯垂淚而嘆曰:‘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今徵夷大將軍在銀礦前火燒十萬倭兵,談笑自如,不見愧疚,是他在天上見得多了人間興衰,生死離別,是以盡不爲意也!”
待到天明,太陽如同血塊似的從東方升起。
火勢漸熄,唐軍巡察,但見得山上到處都是屍體,難以盡數。有的是赤身露體,全身黝黑,有的已經被燒成了炭,有些屍體直立着,躬身彎腰,彷彿試圖奔跑,還有些則雙手合什作祈禱狀,有的被燒得抱樹,形狀不一,一些屍體的頭顱給燒過之後,縮小到如葡萄柚一般大小。
到處冒着煙,一些地方還有餘火。
很快地,唐人必須遠離,因爲屍體發出了強烈的惡臭!
於是緊急徵招歸順倭人上山處理,在遠處山谷刨開大坑,把屍體填埋進去。
這場大火,倭人十停軍人只得一停逃生,大部分都死在了火海中!
之所以建此大功,蓋因倭倭以已度人,一般地,古代用兵,甚少夜襲,因爲古人士兵多有夜盲症,即缺少維生素a,想要補充則必須吃動物肝臟即解。
但古人不知道啊,且動物肝臟不是那麼容易有的!
不過在個問題在韋晞這裡不成問題,他部隊吃肉多,肝臟屬於必吃的,夜戰不成問題。
只是爲了穩妥,不輕易夜戰而已。
再有倭人沒想到唐人這麼喪心病狂,一氣燒了這麼多的山頭,他們還沒有進化到爲勝利而不擇手段的地步,因此就out了。
至此,唐人只覺得一口氣徹底舒暢!
大家互相吹噓,很快地謠言即起。
是姜諮和老船工認出昨夜有大風?
不不不,是韋晞這個大妖趁夜靜更深之際,躍上雲頭,吸一口氣,往倭軍營中吹到,助唐軍放火,燒死倭人!
人豈可預言風,只有大妖方有能耐作法。
所有的人都是這麼說,說得活靈活現的,韋晞只能呵呵了!
好消息不斷傳來,中了毒殺刀的王孝傑在韋晞隨身軍醫的高明醫術下已經解毒,人也清醒過來,只待靜養即可痊癒。
那個被史萬超捉到的放毒藥鏢的倭將熬刑不過,招供出了他來自長門藩(國)國造山佑一郎,正是派遣忍者襲擊觀海樓的主謀!
太好了!
唐軍高級軍官們發出了陣陣的獰笑聲,就等着大將軍下命令了。
韋晞派遣範無傷領軍萬餘,先行恢復了被各國聯軍廢黜的石見國國造土井崗的名位,讓他重登寶座。
土井崗在各國聯軍出動,威脅他參加反唐軍隊時,已經給嚇破膽的土井崗說什麼也不幹,各國聯軍遂將其廢黜,由其子土井常光出爲國造。(韋晞有點不明白爲什麼他們會這麼做,兒子會不替老子報仇?要是在中國這等不孝之事,早給人噴死了)
唐軍一到,土井崗重新上位!
他感激涕零,聲明必須好好地做他的倭奸,與唐人共建大東亞共榮圈!
……
長門國下關,乃本州島與九州島之間的重要戰略據點,給唐軍海上封鎖,陸地包圍,聲明要裡面的山佑一郎自縛出降!
否則,午時三刻一到,則玉石俱焚,雞犬不留。
指定必須活着的山佑一郎,死的不算數,照樣將下關屠了。
不信,讓他們看看我們的投石機!
配重式投石機使出來,遠遠地投了兩顆石彈和二顆火彈,把倭人城牆砸坍一角,火焰則把城裡的(木)屋子給點着了,要不是搶救及時,幾乎成火燒連營之勢。
當時的屋子多是木屋草房,火油打到,連水也澆不熄,只有拆除鄰房方可阻止火勢蔓延。
面對着唐軍雄壯的軍陣和遮蔽海面的兵船及前所未見的投石車,午時三刻未到,山佑一郎和他一家人已被綁縛出降!
……
乃將山佑一郎提到荊東靈的靈前,由史萬超充當儈子手,將山佑一郎的心肝生生地挖出來以祭荊東靈。
盡殺山佑一郎九族約二百餘口,血猩無比。
唐軍方始舉哀,給荊東靈及英勇將士們正式發喪。
韋晞以徵夷大將軍之尊,與範無傷、楊成獻和史萬超親自給荊東靈擡棺,極盡哀榮!(戰死者一般都是骨灰回國,但荊東靈則是送棺歸國)
韋晞作詩一首,名爲《憶荊侯》(後朝廷追封荊東靈爵位爲侯爵,詩名是後加上的),詩云:
“高原遺雄烈,青年有俊聲。絃歌知雅意,杯酒謝良朋,久領二千石,常驅十萬兵。大森終命處,憑弔欲傷情。”(高原指荊東靈曾助韋晞平定吐蕃,參贊軍機,指揮若定,功不可沒;絃歌知雅意是指韋晞與荊東靈相得,二千石借喻漢刺史薪水,指荊東靈是省部級的高官)
他痛哭流涕,舉酒相祭,酒淚灑於地,悲呼道:“東靈之去,吾失手足矣,惜哉!痛哉!”
見他如此悲傷,諸人紛紛勸解,皆稱讚其義氣,遂更得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