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節 論贊德的憂慮

論起來,馮小寶與李敬玄有幾分交情,當初李敬玄有個孫子牛叉得緊,亂髮地圖炮狂噴皇帝皇后和馮小寶是田舍漢(鄉下佬),馮小寶出手,打傷李家教頭,表演得好看,皇帝心情亦好,放過李敬玄的龜孫,李敬玄重謝馮小寶,送地三百畝和半賣半送近三千畝給馮小寶,一躍成爲大地主。

可是李敬玄這麼搞法,搞得鄯州軍隊簡直是中了拘束術,行動起來一卡一卡的,對面可是要命的吐蕃人,天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殺到!

這樣做法,兄弟都沒得做,馮小寶氣得要去彈劾李敬玄。

但給劉仁軌阻止了,說道:“你不上奏之前,還可以得到一些利益,你若是上奏了,肯定搞不掉李敬玄,還把你自己也賠進去!”

“我丟臉不要緊,你得給你的部隊爭取更好的利益!”劉仁軌緩緩地道:“聽我一句話,不要上奏!”

見到馮小寶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劉仁軌拍拍他的肩膀道:“你直接來問我的原因,我也直接說了,現在我再直接和你說吧,你還不是天皇與天后的駙馬!”

若是了,皇親國戚,則說話有力。

“還有,彈劾朝廷中書令,你沒這個資格!”

馮小寶聽得兩眼發直,才發現一個嚴重問題,他還真的沒這個資格上彈章。

以武職將軍的身份彈劾文職中書令,文武不同,彈不了。

以文職縣令的身份彈劾文職中書令,根本沒這個資格,地位相差太遠了!

“那拿他沒辦法了?”

劉仁軌的目光幽深,淡淡地道:“走着瞧!”

於是馮小寶的第一份摺子上不成了,劉仁軌的奏摺多給李敬玄批駁,但他也不敢鬧得這麼過分,給予的經費還是比起其他軍隊要多,但想要得更多那就沒有了,如此別人也無話可說,就算馮小寶上到彈章,根本動不了他,劉仁軌也是看到這一點,才阻止馮小寶的行動。

……

五月,吐蕃兵馬在一連串的試探後,突然集結重兵進攻扶州的臨河鎮!

面對着不高的鎮牆,吐蕃人盾牌兵在前,弓箭手掩藏其後。隨着軍官號令,密密麻麻的箭支鋪天蓋地而來,再有成羣結隊的弓騎兵助上一臂之力,箭象下雨般地掃射了牆頭上的唐軍,壓得他們擡不起頭來!

儘管唐軍在城牆上的弓箭手還以顏色,向下拋射弓箭,但他們一冒頭就給爆頭,吐蕃人的箭枝精準得可怕!

那可是精銳的帳兵,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流弓手等着,吐蕃人也有了狙擊手的原始概念。

雖然沒有云梯、井欄、投石車和衝車等重型攻城器械,但吐蕃人架着高梯蜂擁而上時,唐軍情況不妙!

他們的城牆太矮,一個鎮的鎮城能有多高,才七米多!

守城兵丁二千,加上動員來的壯丁一千,三千人對付城外三萬吐蕃人,一打十,生出三頭六臂去打他們也頂多對付一萬人。

歷史的慣性大船不是那麼容易調頭,你對朝廷說要加強這邊的防禦,可人不是那麼容易生出來的,增多人手,錢糧也不是說有就有的。

事實上,朝廷比起之前有了更多的錢(萊州黃金助力)和糧(馮小寶軍屯)和馬匹(各大養馬場都鉚足了勁兒生產),但放到整個大唐和吐蕃的邊防線上,還是僧多粥少,例如馮小寶的通湟縣,就佔用了大把大把的錢糧,所以老謀深算的劉仁軌阻止馮小寶上奏是有其道理的,與中書令打官司,必定扯皮,而扯皮之後就不了了之,最終連馮小寶也陷進去,人家不僅杯葛劉仁軌,馮小寶也給杯葛,情況更是糟糕。

吐蕃軍的人多,採取東西齊攻的方式,亦即是東城牆與西城牆同時發動進攻,讓唐軍首尾不能夠兼顧,再把南面也給圍了,獨獨留下北面,這圍三闕一的戰術用得純熟無比。

鎮將杜孝升,三十多歲武將,關中人模樣,在西城牆率軍拼死抗擊吐蕃人,卻聽到背後聲音大震,勢如天崩地裂,扭頭一看,頓時兩眼三尸神暴出:吐蕃人的旗幟已經插到了東牆上,入目處盡是吐蕃人狀如惡魔般在歡呼慶賀。(這城很小,很容易看到了對面)

他揮劍高呼道:“戰鬥,戰鬥!爲國盡忠!”

部下也慷慨激昂地道:“死戰,死戰,爲國盡忠!”

那時期唐人精神上乘,意志堅定,尚武精神充足,開國皇帝是前朝,開國元勳和將領纔剛剛盡墨,他們的精神尚存,而且本朝皇帝別看他性格懦弱,但在他任內打的戰爭不少:突厥、西域、吐谷渾、高句麗、新羅、再到現在的吐蕃,大唐的軍刀從來沒有收入回鞘!

“死則死耳!”

“殺一個夠本,殺二個有賺!”

“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類似的話激勵着每一名將士奮勇殺敵,到處是殺聲,哪怕吐蕃人讓開了一條生路,唐人也沒有一個撤退的!

在城下遠處的山崗上,觀戰的論贊德皺起了眉頭,暗自嘆了一口氣!

沒想到小小的一個臨河鎮,也花費了如此多的力氣,大唐,實在不好對付!

吐蕃目前持主動進攻態勢,大唐疲於奔命,吐蕃屢有斬獲,可謂形勢一片大好。

然而,主政的論欽陵卻一再想與大唐講和,豈非無由,更不是下賤地想熱臉蛋貼冷屁股。

大唐絕不好對付,他們敗多少次,幾乎都能夠再重整軍隊來重新戰過。

而吐蕃人現在情況這麼好,三萬打三千,攻打小小的一個軍鎮,卻傷亡慘重。

要是打大唐的堅城呢?

退一步來說,就算能打下,同樣也不適應那裡的氣候,也呆不久。

而且,吐蕃內患重重,近的就有因新立贊普(國王)導致有地方實力派不滿,意欲造反,牽制了吐蕃相當多的軍隊不能擅動。

遠的。。。他們這這些祿東讚的子孫(論欽陵、論贊德都是他的兒子),從父輩起執掌吐蕃國政幾十年,功高震主,各地方諸侯不滿,上位的過程血腥無比,保位的過程無比血腥,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多少敵人對他們虎視眈眈,等着他們倒黴。

雖然暫時壓制政敵,然而能保持多久?

幾年前大非川之戰,論欽陵捉到唐軍主將薛仁貴,與他約和,放了他。

論欽陵不想與大唐爲敵!

因爲無論他打贏大唐多少次,也不會給他家族的容光增添多少,而且仇恨越積越多,大唐敗陣後總能夠捲土重來,他們有無窮無盡的人力、物力、財力和馬力!而他只要打輸一次,祿東贊家族就有滅頂之災!

可恨唐皇不知道是不是看到了這一點,哪怕是吐蕃把他的屁股都給打爛了,面子丟光光了,死硬地不肯與吐蕃談和。

論贊德不禁羨慕唐皇,打贏吐蕃是他領導有功,打輸了則是他手下人的事,反正地位始終穩固,不會因爲打輸了戰爭唐人就會造他的反,唐人想都沒想過!

這也是兄長論欽陵不想與大唐對戰的一個主要原因!

現在,打一個軍鎮都如此艱難,其餘的也不好打呵。

一陣風吹來,論贊德突然覺得有點冷!

一名騎兵匆忙而來稟道:“我軍已經打下臨河鎮,生俘其鎮將。”

“傳令下去,除非抵抗,否則不得擅殺唐人!”

“是!”

騎兵快馬加鞭而去,論贊德哈哈一笑道:“諸位請隨我進城!”

大隊吐蕃騎兵跟隨他進入了臨河鎮。

第二四五節 攻寨第五九九節 會盟西域(二)第八二八節 最好的護路方法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三百節 諸事了了第二八七節 燒尾宴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九三七節 唐甜收小亞細亞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三十八節 授藝(跪求收藏與推薦)第五二四節 燒頭炷香第四四四節 阿史那小強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一九八節 閒看兩軍對壘第九六九節 不能退第七零二節 急襲伊斯法罕(一)第七九八節 軍紀測驗第七四六節 大食軍攻城(三)第五一三節 路遇劉審禮第五八四節 營救程務挺第九八四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六)第七零九節 血麥第六十九節 河東裴家第六七六節 爲萬世開太平第八六三節 我也會幫你數錢第一八十節 誰是誘餌第六二三節 大和尚照樣有第四八一節 出發第四七二節 婚禮湊熱鬧(一)第四二五節 孩子們會被嚇哭的!第四七九節 戰前準備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七十二節 買馬記第六八四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二)第八八七節 收服大食人第七一九節 公主走了八千里地第七九一節 信我者就得救第二九二節 吐蕃人來襲(一)第二一四節 風乾牛肉風靡一時第九七十節 破阿瓦爾人第三二一節 李敬玄來也第七八六節 辦班(二)第六四十節 李顯之死第九八五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七)第二五四節 三女將逞威(二)第二五九節 險惡的綠洲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八五四節 登上阿巴丹城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一八八節 阿壹破城第七四一節 弓、望遠鏡和地圖第四三七節 一路突進(二)第四四一節 會說唐話的都是唐人第三九九節 家事(一)第五八五節 武家三侄兒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八五二節 水戰(三)第十三節 臨門不入第八一二 破伊斯法罕城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三八二節 騎兵進攻戰第五四四節 突厥打豐州第五六一節 婉兒嚇退李旦第一三五節 混戰第六百節 告密風潮起第八六七節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六六一節 修鐵路第二一四節 風乾牛肉風靡一時第六十九節 河東裴家第八五一節 水戰(二)第三百二節 吐蕃對策(二)第三百三節 杯葛(一)第七十二節 買馬記第七一五節 戰第三三六節 校尉、上元節第四三三節 過巴顏喀拉山口第八節 跛豪第千四七節 (十七)第九七九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六八一節 王子復仇記(二)第九六五節 鄉下村長不如城裡打工皇帝第一九九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第千四四節 (十四)第五三八節 爭執軍情司第一三四節 突破了第二九八節 助人爲樂(二)第二二二節 沙盜第七九八節 軍紀測驗第八六一節 得了一匹好馬第千二八節 三天血戰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九一六節 我膽小不敢上!第三一三節 通湟防線第二百五節 指點迷津第一百零三節 小寶的回報第四七五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二)
第二四五節 攻寨第五九九節 會盟西域(二)第八二八節 最好的護路方法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三百節 諸事了了第二八七節 燒尾宴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九三七節 唐甜收小亞細亞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三十八節 授藝(跪求收藏與推薦)第五二四節 燒頭炷香第四四四節 阿史那小強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一九八節 閒看兩軍對壘第九六九節 不能退第七零二節 急襲伊斯法罕(一)第七九八節 軍紀測驗第七四六節 大食軍攻城(三)第五一三節 路遇劉審禮第五八四節 營救程務挺第九八四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六)第七零九節 血麥第六十九節 河東裴家第六七六節 爲萬世開太平第八六三節 我也會幫你數錢第一八十節 誰是誘餌第六二三節 大和尚照樣有第四八一節 出發第四七二節 婚禮湊熱鬧(一)第四二五節 孩子們會被嚇哭的!第四七九節 戰前準備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七十二節 買馬記第六八四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二)第八八七節 收服大食人第七一九節 公主走了八千里地第七九一節 信我者就得救第二九二節 吐蕃人來襲(一)第二一四節 風乾牛肉風靡一時第九七十節 破阿瓦爾人第三二一節 李敬玄來也第七八六節 辦班(二)第六四十節 李顯之死第九八五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七)第二五四節 三女將逞威(二)第二五九節 險惡的綠洲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八五四節 登上阿巴丹城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一八八節 阿壹破城第七四一節 弓、望遠鏡和地圖第四三七節 一路突進(二)第四四一節 會說唐話的都是唐人第三九九節 家事(一)第五八五節 武家三侄兒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八五二節 水戰(三)第十三節 臨門不入第八一二 破伊斯法罕城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三八二節 騎兵進攻戰第五四四節 突厥打豐州第五六一節 婉兒嚇退李旦第一三五節 混戰第六百節 告密風潮起第八六七節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六六一節 修鐵路第二一四節 風乾牛肉風靡一時第六十九節 河東裴家第八五一節 水戰(二)第三百二節 吐蕃對策(二)第三百三節 杯葛(一)第七十二節 買馬記第七一五節 戰第三三六節 校尉、上元節第四三三節 過巴顏喀拉山口第八節 跛豪第千四七節 (十七)第九七九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六八一節 王子復仇記(二)第九六五節 鄉下村長不如城裡打工皇帝第一九九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第千四四節 (十四)第五三八節 爭執軍情司第一三四節 突破了第二九八節 助人爲樂(二)第二二二節 沙盜第七九八節 軍紀測驗第八六一節 得了一匹好馬第千二八節 三天血戰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九一六節 我膽小不敢上!第三一三節 通湟防線第二百五節 指點迷津第一百零三節 小寶的回報第四七五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