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二節 崔千尋面聖

“臣,工部郎中崔千尋參見太后殿下,皇帝陛下!”崔千尋恭敬行禮。

相較於武家大臣們的道貌岸然,酷吏的窮兇極惡和百官的惶恐,崔千尋雖然給曬得臉色黝黑,卻如一抹自西方映射的陽光,讓大殿變得似乎光明瞭。

“崔卿平身!”李旦擡手道。

“謝陛下!”崔千尋站好,神閒氣定地道:“臣代太平公主殿下,駙馬韋晞獻上突騎施之地的地圖、戶口,諸酋的效忠文書,共設六州,有戶二十一萬,男女八十三萬,控弦三十六萬,牲畜二百萬,歸於我朝!”

大殿上盡是崔千尋的朗朗之聲:“今西域的西方從南邊的蔥嶺到北邊的葉州(碎葉),皆爲我大唐實際管轄,講唐話,飄唐旗,諸地安定,正修建馬路、鐵路,興水利,旺畜牧,起農田,太后,陛下請看!”

他當場展示地圖,整個西域盡在大家眼前!

地圖左上方乃突騎施,擁有西到碎葉,南到熱海(伊塞克湖),東起天山,北到夷播海(巴爾喀什湖)的大片區域。

頓時,大殿沸騰了,前面大臣伸長頸子去看,後面大臣擠着上前看。

大唐的疆域進一步擴展了,此乃大喜事,安撫控弦三十六萬,怎一個了字了得。

“得其民,收其心,取其地,我大唐宣威於域外,收萬里疆圖於國內,今曰臣爲太后賀,臣爲陛下賀,臣爲大唐賀!”已被召回朝中,再爲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戶部尚書的郭待舉首先站出來賀道。

郭待舉的回朝是理所當然的,他被貶爲營州刺史,主理契丹舊地事,雖是荒野,卻發展經濟,興文教,成績煞是光鮮。

武則天不傻,知道韋晞這一系統都是實務官,韋晞管軍、郭待舉理財、劉審禮營建,忠於她而埋頭做事,因此三人始終掌權,更將郭待舉召回朝中。

大臣們慶賀畢,崔千尋趁熱打鐵,手指地圖道:“太后,陛下請看,自葉州往西,有藥殺水(錫爾河)、烏滸河(阿姆河)流入鹹海,一往平川,我騎兵向前推進,不在話下,過得三年,可能臣下就在大殿前指給兩位至尊看新地圖了!”

“太好了!”武則天在垂簾內擊節道。

太后心情極是舒暢,在內剷除了一系列的反對勢力,在外有韋晞取得新地盤,宣揚她的威風,爲她添加光彩。

“崔卿家!”武則天親切地道。

“太后!”崔千尋躬身聽示。

“聽聞太平與駙馬在西域厲兵秣馬,欲行造反?”武則天慢悠悠地問道。

崔千尋立即撲倒在地,義憤填膺地道:“此乃妄言!”

“公主乃太后親骨肉,知書識禮,最親的就是她的母親!有她在西域看着,誰人可反,誰人敢反!”

“駙馬是太后親自親簡提拔,又尚公主,豈敢不知恩圖報。”

“駙馬治軍,軍中廣唱精忠報國,理政時最講忠心,公主管轄監督,部下軍民皆信服朝廷,豈有造反之理!”崔千尋憤怒無比地道。

“聽到了嗎?牛緒、許業昌、王給諫!”太后寒聲道。

三位御史立即出班跪下,聽武則天斥道:“爾等三人彈劾韋晞欲反,今有其屬官崔千尋在此,作了分辨,爾等尚有何話可說!”

他們一聽就知道事情壞了,聰明地叩頭道:“臣等妄言,有罪!”

“雖然御史風聞奏事,不受懲治,然離間天家骨肉,其罪不小,你們三個人,今天起不用當御史了,下去聽參吧!”武則天發落他們道。

“謝太后殿下仁慈。”三臣灰溜溜地下殿,而殿內的武家三兄弟、來索、丘神績和周興臉色都不怎麼自然。

三御史就是他們的馬仔,被指使出來彈劾韋晞,現在三御史滾蛋,無疑在打他們的臉,似乎真的有點紅了。

武則天絕非這麼好說話,她疑心重得很,之所以力撐韋晞,是因爲早些時候私下召見過崔千尋,得知在西域,理政的實際上是太平公主!

崔千尋奏道:“公主殿下先在鳳州實習過後,到達西域,即行理政。”

他代主“大吐苦水”道:“駙馬既要管軍又要理政,軍務事多,既能兩全!但政事委於他人,又不放心,有什麼比自己妻子不放心的呢,因此政事皆歸公主主理。”

早有準備的他取出太平公主的批閱文書送上給武則天看,果然理得井井有條,有理有據。

這下武則天徹底放心,她還是最信任她的女兒,所以說韋晞造反,純屬無稽之談。

至於太平公主理政於制不合,武則天那是嗤之以鼻,她在國內都做得有聲有色,太平公主在西域理政算個毛,她還喜悅地道:“我家太平現在懂事啦!”

“哀家今天特別高興,所謂佳女佳婿不爲過也!”武則天高興地道,立即大派禮包。

“太平公主食邑五千戶(原本三千九百戶),駙馬食邑一千五百戶(原本一千戶),其功和所屬官吏之功交部優議,所奏突騎施人官職爵位皆準!”武則天慷慨地道。

“崔卿爲我們遠道而來帶來了好消息,就封你一個工部侍郎吧!”武則天分派道,與前相比,她乾綱獨斷,之前還問“皇帝怎麼看”,現在連問都不用問。

“臣代公主、駙馬和諸將諸臣還有突騎施諸人和臣本身叩謝太后天高地厚之恩也!“崔千尋拜服道,有些語無倫次了,不禁心潮起伏。

終於,終於登上侍朗之位!

宰相必起於部院,沒有經歷尚書、侍朗之位,休想有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當初的李顯就是因爲想提撥他那沒當過部院長官的岳父而被廢掉,可想而知,尚書、侍朗之位的重要性。

初時崔千尋乃崔家旁系,不被重視,家族沒給他使力,他沒走正途,而是從千金公主府的官吏而起,轉檔到韋晞,然後不到十數年,就升到部院高位,將來只要韋晞、公主不倒,再給他十年,同中書門下三品在望!

……

“氣死我了!氣死我了!”武家武承嗣武三思武懿宗三傻下朝後齊聚到武承嗣家中商議,天已秋涼,武承嗣卻覺得身體熱得很,一迭身地叫人打扇子,送茶來喝。

茶送來,一口灌下去,又吐出來,大罵丫環道:“你想熱死我啊!”

“滾滾滾!”

把人都趕出去後,三傻合議道:“這小子又立新功,彈劾不進,計將安出!”

任三傻再有本事,也覺得棘手,他們該做的做了,不該做的也做了,還是奈何韋晞不得。

搞得韋晞八萬人去打突騎施,照樣給他打下了,這還有天理嗎。

他的實力在不斷地加強中,當他伸出手來時,他遮掩了大唐西部的上空,同時給大唐所有的兵將頭上投射出一道神光!

武承嗣惶恐地道:“韋晞新得三十六萬控弦,如曹孟德得三十萬青州兵也,大勢將成!”

三傻齊驚,歷史有相似之處,三國時青州黃巾軍造反,曹操前往鎮壓,光環籠罩,三十萬青州兵投降於他,爲他效勞一輩子,直到這個亂世奸雄離世。

同樣地,三十六萬突騎施控弦豈會區於他人之下,他們只會服從於韋晞,韋晞就是他們的首領。

事情越發地麻煩,真要是除去韋晞,三十六萬突騎施控弦鬧將起來的話,加上西域舊部十萬騎兵,一道東侵的話……

什麼叫做形勢比人強,三傻深切體會到了。

第五四九節 搞定了第九九六節 我們做了好大事啊!第一三七節 風水輪得快第八六五節 火藥來歷第七七三節 吃魚第三六二節 致命一箭第五八二節 裴炎倒也第二百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了!第二三九節 大通河軍校第九十二節 小寶與皇后第三五十節 名將之路第二七七節 馬路和過路費第三九十節 公主大婚(一)第八八四節 楊成獻的對策第四節 窮人翻身記(一)第九三五節 移民西方(二)第六百二節 無奈的丘神績第二三一節 缺人的問題第五三七節 議立軍情司、兩司馬第六四七節 老油條有大用第一二三節 戰俘第貳戰第二九九節 小寶作詞第五四一節 武后見婉兒第三一七節 朝廷反應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九二二節 來俊臣勞而無功第八五一節 水戰(二)第二三八節 山地師之爭第七八二節 獻城(一)第七七九節 攻佔木鹿城第三六十節 唐吐大戰(十)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六三三節 憋屈酷吏(二)第二二八節 焉耆人送禮第九二四節 大家都是反賊第八三九節 酒後吐真言第三三一節 舉猛士(三)第千四四節 (十四)第千五三節 我來自後世!第四九四節 殺入倭京(一)第七六九節 武懿宗的牙反被撥第五六九節 聰明人(二)第七四八節 韋晞的雄心第三二八節 兩聖看法第一七六節 公主說他是奸臣第八八十節 一碗饃第三六四節 祈禱第一百十三節 新弓第二五九節 險惡的綠洲第六二九節 又進讒言第五五五節 新朝伊始第八八二節 黑油武器第三九五節 追尋馮大寶(一)第一二九節 大患與大將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六九三節 對付周朝策略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四百一節 結婚賀禮第六八四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二)第四六七節 人是關鍵第四五七節 唐蕃大決戰(三)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三八三節 關多他一個月好不好序:女神送我走一程第九四九節 天時在我第二五三節 三女將逞威(一)第七二五節 針鋒相對的鬥爭第六七四節 誰爲太子?第千二十節 小人物撬動大局第四二五節 孩子們會被嚇哭的!第千九節 攻進都城(二)第七六四節 哈里發被俘?第二二九節 人口最重要第四百七節 辦大事(二)第三四六節 小寶的話第五十一節 女箭神第二五四節 三女將逞威(二)第三二四節 表哥的應對第六七八節 安逸的日子(二)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四百節 家事(二)第七六十節 大決戰(十二)第三百七節 時勢不同了第五二八節 去職、就職第千二二節 攻入敵寨第五六九節 聰明人(二)第四六九節 拜訪文成公主第四三二節 最大的帶路黨(三)第千四十節 (十)第六四八節 石見明獻策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八三四節 誰都睡不着覺第千四四節 (十四)第七九九節 壞事做盡第五四三節 豐州城第九百節 扎拉漢的怨念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八九二節 優素福降唐
第五四九節 搞定了第九九六節 我們做了好大事啊!第一三七節 風水輪得快第八六五節 火藥來歷第七七三節 吃魚第三六二節 致命一箭第五八二節 裴炎倒也第二百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了!第二三九節 大通河軍校第九十二節 小寶與皇后第三五十節 名將之路第二七七節 馬路和過路費第三九十節 公主大婚(一)第八八四節 楊成獻的對策第四節 窮人翻身記(一)第九三五節 移民西方(二)第六百二節 無奈的丘神績第二三一節 缺人的問題第五三七節 議立軍情司、兩司馬第六四七節 老油條有大用第一二三節 戰俘第貳戰第二九九節 小寶作詞第五四一節 武后見婉兒第三一七節 朝廷反應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九二二節 來俊臣勞而無功第八五一節 水戰(二)第二三八節 山地師之爭第七八二節 獻城(一)第七七九節 攻佔木鹿城第三六十節 唐吐大戰(十)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六三三節 憋屈酷吏(二)第二二八節 焉耆人送禮第九二四節 大家都是反賊第八三九節 酒後吐真言第三三一節 舉猛士(三)第千四四節 (十四)第千五三節 我來自後世!第四九四節 殺入倭京(一)第七六九節 武懿宗的牙反被撥第五六九節 聰明人(二)第七四八節 韋晞的雄心第三二八節 兩聖看法第一七六節 公主說他是奸臣第八八十節 一碗饃第三六四節 祈禱第一百十三節 新弓第二五九節 險惡的綠洲第六二九節 又進讒言第五五五節 新朝伊始第八八二節 黑油武器第三九五節 追尋馮大寶(一)第一二九節 大患與大將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六九三節 對付周朝策略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四百一節 結婚賀禮第六八四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二)第四六七節 人是關鍵第四五七節 唐蕃大決戰(三)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三八三節 關多他一個月好不好序:女神送我走一程第九四九節 天時在我第二五三節 三女將逞威(一)第七二五節 針鋒相對的鬥爭第六七四節 誰爲太子?第千二十節 小人物撬動大局第四二五節 孩子們會被嚇哭的!第千九節 攻進都城(二)第七六四節 哈里發被俘?第二二九節 人口最重要第四百七節 辦大事(二)第三四六節 小寶的話第五十一節 女箭神第二五四節 三女將逞威(二)第三二四節 表哥的應對第六七八節 安逸的日子(二)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四百節 家事(二)第七六十節 大決戰(十二)第三百七節 時勢不同了第五二八節 去職、就職第千二二節 攻入敵寨第五六九節 聰明人(二)第四六九節 拜訪文成公主第四三二節 最大的帶路黨(三)第千四十節 (十)第六四八節 石見明獻策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八三四節 誰都睡不着覺第千四四節 (十四)第七九九節 壞事做盡第五四三節 豐州城第九百節 扎拉漢的怨念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八九二節 優素福降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