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巴丹的攻城戰牽涉了韋晞的大量部隊,作爲主力機動部隊的騎兵顯然不用參加攻城,他們持續給予大食人以壓力,進攻兩河流域的大食人。
大食人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河流域內有大量的城市、村鎮,盡皆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堅決抵抗唐人的入侵。
唐軍騎兵分爲數部,從各個方向進攻大食人,也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了大食軍隊,讓他們無法增援阿巴丹城。
阿巴丹城固然重要,但派得援兵少無濟於事,派得人多,兩河地區又危險。
“駕!”
天矇矇亮的時候,唐軍騎兵大將帕羅特率騎兵三萬,在一個叫做“提克里特”的地方附近渡過底格里斯河。
那個地方在另一個世界裡赫赫有名,是軍事強人薩達姆的老家,現在呢,只是一個普通的城市,帕羅特用騎兵攻了一下,發現並不好打,遂繞過不攻。
騎兵攻城?
騎兵照樣可以攻城,大城肯定不行,小城和村落、寨子的話還有機會。
那時期,不是每座城池都很高大。
騎兵沒有什麼攻城器械,正宗騎兵更不會下馬,最主要的是隨行騎馬步兵去攻,他們常用的方法是天亮之前,人手負了一袋土,衝到城牆下,把土扔下,因爲城矮,往往很快堆土到頂,步兵再一鼓作氣地衝上去,奪取城池。
護城河很重要,有護城河的城市,無法直達,一般唐騎都不管不顧,除非附近可以捉到不少的土著,用他們去填溝壑。提克里特在大河邊上,引水入溝圍定城市,這水還挺深的。
大食人的防禦也有一套,只要有水在旁,必做護城河。
帕羅特在附近捉了上萬居民去填平護城河,遭遇守軍的頑強阻擊!
隔着一道城牆,大食人拋射弓箭,雨點般地落在原本自家居民的頭上,讓身無防護的他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
唐軍騎兵同樣地往箭枝來的方向回敬作掩護,但是大食人的箭枝還是不停地射來,而且好幾個方向射出來,準確度頗高。
“對方必定做好了準備,預先規定好射箭的位置,隔牆攻擊,由牆頭上的人指揮,而不是牆上攻擊(易被壓制),在城內肯定有防護!”經驗豐富的帕羅特認定道。
很快地,填溝的屍體迅速堆積起來,而溝卻沒有填到多少。
試了幾個地方,發現守軍射得較準,難討便宜。
大食人爲了對付唐軍,還真的費了不少的心機。
只好停手不打,直接過河。
要說到韋晞的情報系統真不是水貨,他們蒐集有河流的大量訊息,現在部隊騎兵就在一個水淺的地方不用工程技術架橋,就那麼地策馬過了河流。
他們在兩河之間的地方遊竄作戰,攻取了多個小村落,襲攏大城市,破壞大城市外的田地和果樹,讓他們沒有吃的。
最好的對付騎兵的方法是騎兵對騎兵,許多城市只有步兵,騎兵太少,不敢作戰。
還有一個比較好用的方法,那就是在城外和道路上遍撒鐵蒺藜(四根均勻分佈的鐵刺,用的時候往地上一扔,總有一個刺頭朝上),馬匹踩上去就有大樂子,可是那時期的鐵器是蠻貴的!
換作中原地區的城市,遊牧民族不敢囂張,因爲漢人的弓箭還厲害過遊牧民族!
可大食人的弓箭不成,只好眼望着唐人肆虐,恨得大食人牙癢癢,消息急報大馬士革,自然地引發了大食軍的強勁反擊。
“敵人騎兵,有很多!”斥候臉色蒼白地在帕羅特面前稟報道。
“風緊!扯呼!”帕羅特二話不說,立即下令撤退。
這敵人確實多,足足五萬騎兵,騎阿拉伯馬的,他們的速度能夠威脅唐軍。
帕羅特這邊跑,而大食騎兵那邊在追,他們歸由大將賈裡巴指揮,他長期在北非騎兵作戰,經驗豐富,帶領部隊,窮追不捨。
而唐軍這邊,立即有上五千弓騎兵墜後,只要大食騎兵追近,亂箭射之。
而大食人拿着盾牌,不顧傷亡地硬衝!
他們是對的,與弓箭精通的唐軍對射,大食人難以討好,不如挨近身去,與唐軍硬拼。
問題是他們想,帕羅特不想,與敵人騎兵對決,只在萬不得已或者已軍佔優的情況下,否則一定弓箭對付他們!
弓箭打光了,後方還有大把!
人要是沒了,不會象種莊稼般一年就可以生起來。
所以帕羅特且戰且退,跑着跑着,突見到前方煙塵大起,赫然是大食人的騎兵迎面而來!
賈裡巴之前派出了二萬騎兵繞路跑到了唐軍前面,與後面的五萬騎兵合擊唐軍!
帕羅特也不畏懼,令部將王五郎率一萬騎兵阻擊賈裡巴本部,自己帶二萬騎兵衝擊前方二萬大食人。
大食人呈方陣迎擊唐軍,部隊厚實壯觀。
“擋我者死!”
唐軍騎兵盡數舉弓在手,望空中拋射。
空中千點萬點銀光,紛至沓來,狠狠地落在了大食人隊伍中,引發了大量的慘叫聲。
大食人沒有與唐軍對射,而是夾起尾巴猛衝!
弓箭玩不過唐人,就別玩了,利用阿拉伯馬的速度,直接衝鋒。
打老了仗,自然知道怎麼個打法,大食人不與唐軍玩弓箭,以最快的速度衝過去,砍他們,是爲正道。
他們衝速極快,不過唐軍不慌不忙,前面的將弓箭放平,對準大食軍引以爲傲的馬匹射去。
一射一個準兒,精準射出的箭矢將馬匹貫胸而入,馬們慘嘶着,紛紛倒地,後面的騎兵有的跳過了,也有的被絆倒,場景混亂不堪。
後面唐軍依舊不停地拋射,同樣殺傷不少的大食人。
但是,大食騎兵的犧牲換來了好處是他們挨近了唐軍,唐軍前列部隊趕快打馬急衝,雙方馬匹在下一刻撞到了一起!
塵土高揚,之中只見刀槍揮舞、馬蹄翻飛,雙方殺成一團。
錚!錚!錚!
接戰處大家馬刀狠砍,長槍和長矛對戰。
兩軍拼殺,雙方前進之勢都被阻遏,但唐軍的箭如飛蝗,他們不僅僅是對着前方敵人射去,而是追隨着本部軍官(一個府軍爲一千人左右)的箭枝來個左中右掃射。
軍官的箭枝上都繫了醒目的紅絲帶,對於弓箭手的眼力來說不難追蹤,當軍官的箭枝飛向什麼方向,大家的箭也就跟隨他的箭飛向什麼方向。
正面射擊對方往往被盾牌擋着,但是弓箭的側擊對於大食軍的傷害實在不小。
一波波地射去,原本厚實的大食軍陣居然有了稀疏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