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九節 突厥人言和

“參見太后殿下、皇帝陛下!”武承嗣進宮,拜見兩位至尊。

“表兄來了,賜座!”李旦是個淳淳君子,吩咐內侍道,至於武則天,她是長輩,又是至尊,不必對武承嗣客氣。

武承嗣坐定後,東拉西扯地說了一會話,然後上奏道:“東突厥後汗國骨咄祿請求內附!”

“他們求和了?”李旦不禁興奮地道。

突厥人自認爲是狼神的子孫,桀驁不馴,偏生得他們控弦十萬以上,一旦南下,大唐震動,一日數警,歷代唐主聽到突厥人來了個個都睡不着覺。

現在低頭認輸,李旦雖不掌權,但也高興。

“正是!”武承嗣滿面笑容地道:“阿史那骨篤祿派出了使臣,找到臣下,一是認錯,說之前罪我大唐乃大錯特錯,再三請罪,並送上好馬三百匹!牛一千頭,羊一萬隻!”

突厥人也沒什麼東西可給大唐,給來給去的只是牲畜,所以遊牧民族要不就是騙,騙不來就搶中原的東西,他們什麼都缺,連只木桶都做不來。

“二來,他們請求內附!”言訖,武承嗣遞交突厥人的呈情表。

他兼管禮部,有資格與突厥人打交道,自然,收了突厥人不少的賄賂。

突厥人是沒出產什麼東西,但他們有以前搶的東西,頗有好貨,就拿出來送人。

其實突厥人最想打通關節的是大將軍韋晞,他是主將,只要他點頭講和,就大事定矣。

否則就算與其他官員談判,他跳出來搗蛋的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只是去到公主府門前,門官說大將軍沒空見他們,連見都不見。

油鹽莫進,錢他有的是,馬匹他也不缺,美女他不敢收,權勢突厥人也給不了他。

無奈之下,只好求到武承嗣那裡,武承嗣倒是收錢肯辦事,而且給力,立即求到了御前。

“那你先擱這裡吧!”武則天也不與他囉嗦道。

武承嗣又說了一會的話,然後他告辭離開,李旦也離開了。

“婉兒,你怎麼看?”武則天問上官婉兒道。

“可虛與委蛇,不戰不和,待我們的計劃發動。”上官婉兒說道。

“講給武承嗣聽嗎?”她問起來。

“不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武同天搖頭道。

“遵旨!”。

……

武承嗣奉旨與突厥人談判,但他作不了主,開出的是武則天定下的價碼:

東突厥後汗國骨篤祿去除尊號(不得再稱大汗);

部族分爲十部,分散到各州去,除了骨咄祿有都督之位外,其餘部族酋長都沒有,所有突厥人成爲唐人,向大唐宣誓效忠,受大唐地方官的管轄!

“這這這……”東突厥使臣頭上滲出了豆大的汗珠。

比起以前承襲太宗朝起的“民族區域自治”(酋長當都督或刺史,可世襲,朝廷不干涉各族內政)有了極大的倒退,條件苛刻無比。

以前過得快活,唐人不管他們的行事,還有錢糧白送,甚至突厥人鬧事,打到唐人,唐人怕事,多是忍讓。

現在,唐人想肢解突厥部族,若干年之後,還會有突厥人嗎?

不服?來戰!

要是戰得過的話,突厥人就不會派使臣,能夠用刀箭取的東西,狼神的子孫不會用嘴巴來說話!

雖說大唐政局有所不穩,但大唐的軍隊依舊保持穩定,以大將軍韋晞一干將領在虎視眈眈,他們也與以前的將領大不一樣,是先殺光了再談判。(和空氣談咩?)

使臣頭痛無比,他作不了主,只能派快馬騎傳往突厥牙帳彙報。

然後突厥貴酋們還價,大唐再還價,雙方扯皮,時間不斷推移。

……

春天到來,在杭愛山的突厥人趕着牛馬羊羣陸續南返。

那邊雖然安全,但冬天風雪極大,寒冷,雪厚到讓牲畜也無法扒開,弄不到雪下的牧草,結果,死掉的牛羊是以前的一倍。

往南,雪更薄草更長,下雪時牲畜也能夠翻開雪去啃草吃。

沒有牲畜,很快人就會餓死,因此春天一到,他們就忙不迭地往南走。

但在大唐實際控制線之內,他們還不敢進入。

與之前相比,突厥人覺得日子不好過。

他們不能搶劫爲生,只能夠放牧維持生計。

越往南,水草越豐茂,尤其是黃河邊上,有水有草,那裡的草長得象有油一般,喂什麼牲畜都齊刷刷地猛長個子。

過往,突厥人佔據黃河北岸,還經常在黃河南岸放牧,就象自己家一樣。

現在,黃河兩岸都給唐人佔據了,唐人的牧民們,在那裡優哉遊哉地放牧,而他們只能乾瞪眼。

不僅唐人牧民出現在黃河北岸,唐人農民也出現了,他們開墾荒地,引水灌溉,喜上眉梢。

在內地,人均分田百畝,還經常不夠分。

這裡,名義上分田二百畝,實際上是他們有多少能力開墾多少畝都沒有關係,只要上交糧食就成!還有大片的無主牧區任由放牧,這對於勤勞的‘中國’農民來說簡直是天堂。

至於突厥人打過來,農民伯伯怕是怕啊,可官府說了在北岸種植、放牧所得,官府包銷,給突厥人搶了,官府不包賠但會給百姓口糧活下去,給他們資金重新來過,一定三年。

軍隊也是不得已而爲之,雖說軍隊可以屯田,但那些大頭兵們豈願意拿鋤頭,搞不好兵變都有可能!

只要有一絲的可能,那麼就招募國內農民來幹活唄。

此地離國家內地州縣也近,還是可以招募一些農民前來幹活。

總有不怕死的農民.

而在西域就不成了,離國內太遠,大兵們想要吃到糧食真的需要自己拿鋤頭幹活。

有的突厥人試圖越境,很快出現大唐的騎兵,旋風般地趕來,大聲吆喝,驅趕他們。

年輕的突厥人自然忿忿,想動刀箭!

勞資以前的地盤,特m的什麼時候輪到你們唐人來爽歪歪了?

年長的突厥人則止住了他們,點頭哈腰地離開。

面對着族人的疑惑,年長的突厥人苦笑道:“看他們的馬!”

年輕的突厥人看馬匹就明白了,對方的馬沒有掉膘,該死的,唐人奢侈到用糧食餵馬!

過了一冬的馬匹都會“春瘦”,此時長跑作戰的話,死掉的機率非常高!

而用糧食餵馬,有油水(用豆子喂)的馬匹就能跑,不受春瘦的限制。

大家不對等,這仗可怎麼打。

年長的突厥人不僅會看馬匹狀況,還會觀察唐人的精神面貌,看到的是躍躍欲試,想的是突厥人鬧事的那種,唯有長嘆一聲,退避三舍。

第三八四節 夜話第五百八節 徵倭歸來第三四十節 龍夷之戰(三)第一八七節 醫院風波(二)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千二五節 天險難過第三十三節 造肥皂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一三七節 風水輪得快第七十二節 買馬記第三五四節 唐吐大戰(四)第六六二節 簡化漢字第九五十節 取特基爾達城第三百一九節 劉公三事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九十一節 參觀婦嬰保健院第五八三節 裴炎殞落第九七五節 左右爲難的部族第九十二節 小寶與皇后第六五六節 朝廷相召第九五九節 萬馬奔騰第千二五節 天險難過第七二七節 女帝之心第二九六節 眼光第一四五節 再回唐家堡第一四二節 當官的收入第四一七節 發行國債第六八七節 輕易平亂第四二三節 獻給唐甜的歌第千三五節 (五)第九九六節 我們做了好大事啊!第八二七節 破敵易第七二八節 逼退“叔父”第五三三節 豐州不可廢第八八八節 破援第一三十節 被發現了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三九一節 公主大婚(二)第九四四節 不殺一人第五七八節 契丹之戰(三)第一六一節 嫡庶之爭第七六三節 此處不利彼處大利第一千節 捕到大魚了第九三三節 收稅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九七九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第八一二 破伊斯法罕城第五百三節 不打不行第七七零節 韋晞封王第六八九節 請君入甕第八二三節 過雪山第五七九節 報捷洛陽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九六五節 鄉下村長不如城裡打工皇帝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八六九節 我數一二三,你就敲!第二三四節 捕奴(三)第五一五節 王孝傑起復第二五二節 交通改變命運第七六五節 哈桑之殤第八三二節 查抄白馬寺(一)第九七一節 她不是女神還是誰是!第九五八節 千秋也留下我清音第三六八節 論功第二二四節 財富如雲煙第一八六節 醫院風波(一)第二九十節 到農村去(二)第千七節 窘迫的哈扎爾汗國人第四八三節 我告訴你一個秘密第三八七節 無復吐谷渾第千五四節 攻法蘭克第九六八節 眼皮跳第二十四節 實力節節升第四五十節 將亡(一)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二百六節 洛陽瑣事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五六七節 徵突厥軍議(二)第七七八節 與哈里發話別第一三五節 混戰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三百二節 吐蕃對策(二)第八八十節 一碗饃第八五四節 登上阿巴丹城第十二節 紫氣東來第五四四節 突厥打豐州第七零四節 急襲伊斯法罕(三)第八九六節 伏擊北方大軍(一)第千四五節 (十五)第二二一節 陸路啓迪第九八八節 不坐寶座第千五五節 攻法蘭克(二)第九八十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二)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千五七節 國王勸自己臣民投降第一六四節 輜重兵訓練第九七四節 借酒勸說第八百二節 論弓仁掌軍
第三八四節 夜話第五百八節 徵倭歸來第三四十節 龍夷之戰(三)第一八七節 醫院風波(二)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千二五節 天險難過第三十三節 造肥皂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一三七節 風水輪得快第七十二節 買馬記第三五四節 唐吐大戰(四)第六六二節 簡化漢字第九五十節 取特基爾達城第三百一九節 劉公三事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九十一節 參觀婦嬰保健院第五八三節 裴炎殞落第九七五節 左右爲難的部族第九十二節 小寶與皇后第六五六節 朝廷相召第九五九節 萬馬奔騰第千二五節 天險難過第七二七節 女帝之心第二九六節 眼光第一四五節 再回唐家堡第一四二節 當官的收入第四一七節 發行國債第六八七節 輕易平亂第四二三節 獻給唐甜的歌第千三五節 (五)第九九六節 我們做了好大事啊!第八二七節 破敵易第七二八節 逼退“叔父”第五三三節 豐州不可廢第八八八節 破援第一三十節 被發現了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三九一節 公主大婚(二)第九四四節 不殺一人第五七八節 契丹之戰(三)第一六一節 嫡庶之爭第七六三節 此處不利彼處大利第一千節 捕到大魚了第九三三節 收稅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九七九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第八一二 破伊斯法罕城第五百三節 不打不行第七七零節 韋晞封王第六八九節 請君入甕第八二三節 過雪山第五七九節 報捷洛陽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九六五節 鄉下村長不如城裡打工皇帝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八六九節 我數一二三,你就敲!第二三四節 捕奴(三)第五一五節 王孝傑起復第二五二節 交通改變命運第七六五節 哈桑之殤第八三二節 查抄白馬寺(一)第九七一節 她不是女神還是誰是!第九五八節 千秋也留下我清音第三六八節 論功第二二四節 財富如雲煙第一八六節 醫院風波(一)第二九十節 到農村去(二)第千七節 窘迫的哈扎爾汗國人第四八三節 我告訴你一個秘密第三八七節 無復吐谷渾第千五四節 攻法蘭克第九六八節 眼皮跳第二十四節 實力節節升第四五十節 將亡(一)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二百六節 洛陽瑣事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五六七節 徵突厥軍議(二)第七七八節 與哈里發話別第一三五節 混戰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三百二節 吐蕃對策(二)第八八十節 一碗饃第八五四節 登上阿巴丹城第十二節 紫氣東來第五四四節 突厥打豐州第七零四節 急襲伊斯法罕(三)第八九六節 伏擊北方大軍(一)第千四五節 (十五)第二二一節 陸路啓迪第九八八節 不坐寶座第千五五節 攻法蘭克(二)第九八十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二)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千五七節 國王勸自己臣民投降第一六四節 輜重兵訓練第九七四節 借酒勸說第八百二節 論弓仁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