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節 當官的收入

裴思恩離開前說了他已經準備了四百嵩陽縣府兵,都是棒小夥子,只待馮小寶接收,他可以回嵩陽縣領兵訓練,也可以讓他們到達鄯州訓練。

馮小寶說軍情緊急,就集合他們到鄯州訓練!

裴思恩又與馮小寶交割了三萬貫的贊助,嵩陽縣縣小,有一萬貫已經不錯了,另外兩萬貫則是裴家的贊助,馮小寶笑納了。

其實裴思恩帶三萬貫來是察顏觀色,若馮小寶不值得結交,頂多一萬貫,現在看他這等貨色,哪還不落力投資,否則等他上位了,送錢給他,他也不一定會收呢。

等他走後,馮小寶看着新得到的官服,雖說已經二世爲人,也有小小的激動!

偶是大唐的正宗官老爺了,大唐的官老爺,真的是老爺哦。

“這官的收入能得多少銅錢哦?”

正好大家閒着無事,於是楊成獻就跟他一五一十地算起來,他的收入共有三大項:

第一項是祿米,

承務郎是從八品下的散官,嵩陽縣折衝府都尉則是五品職事官,

發五品的祿米?就高不就低?美死你了!

“散官”這個系統,經常也被叫作“寄祿官”,意思是這個官銜沒啥實際工作可幹,純粹是用來標誌收入待遇。

馮小寶一聽就明白了,原來是科級什麼的待遇,不按實際職務待遇!

看來官制一脈相承哪!

從八品官59.5石石祿米,大部分都是白花花的大米,工資主要是糧食,領工資以前,家裡必須準備好存放大量糧食的空間和容器。

這份收入沒有銅錢的!

第二份收入是職田,“職田”就是朝廷給官員們發的土地,讓他們僱農民來種地,自己收地租來作爲工資補貼。八品官有上300畝職田。

官府規定職田收租不能超過每年每畝6鬥粟。就按一年1畝田6鬥粟來算,這項收入是1鬥(180石)粟子,粟2石=稻3石=米1.2石,職田收入180石粟=108石大米。

前二項發米加起來是168石大米,按後來研究,唐朝的1石大米,約等於現代的85斤米(估計值),有上14280斤大米,“米蟲”就是這麼來的。

第三大收入項目,叫“月俸”,八品官的月俸1.85貫錢,共22.2貫!

再有一個力課錢,唐朝的百姓男丁,每年除了種地交租子交糧食以外,理論上還要服役,即給官府免費出力氣幹活。到官員們家裡來看家護院、站崗放哨,官員們出行的時候前呼後擁當衛兵,也是他們服勞役的內容之一。

這些應該來服役的男丁,如果家裡有事抽不開身,或者乾脆就是不樂意去給別人低三下四看家護院,就寧可交一筆錢完事,官府很通人情地允許地,這筆錢,我們就叫它“力課”。

力課錢每個月交200錢多一點兒,馮小寶八品官每月有三個力課錢,一年共得7.2貫。

好吧,算完之後,馮小寶就泄氣地倒在椅子上了。

他當官這些收入支出的話,首先他要養馬,他的是好馬,可能以後更多好馬,要用粟米、黃豆精料去喂,前兩項的米就當養馬了。

後兩項加起來近30貫錢的年收入,假設唐朝一兩銀子等於後世4000軟妹幣(估計值,隨物價而有所不同),那就是12w的軟妹幣,其實也不算少了,但對於他的生意收入來說,簡直不值一提!

尤其是他那匹千貫寶馬,得不吃不喝三十年纔可以買得起。

難怪古今的公務猿們都說收入不高、不高、不高。。。

送他寶馬的唐甜,白富美,喔喔,小寶求包/養!

……

好吧,算過收入,笑過之後,又得幹正事了。

第二天一早,大集諸軍,作出表彰!

馮小寶提議首先給之前陣亡將士默哀三分鐘,感謝他們的奉獻和犧牲精神,呃,什麼是分鐘?看來得發明鐘錶了!

提議被接受,以後就成爲了馮小寶這一派系的特色,之後推廣到整個唐軍。

大家莊嚴肅靜,低頭默哀一小會兒。

馮小寶的級別還輪不到他來成立忠烈祠,陣亡將士能夠帶回來的骨灰也帶回來了,不能夠帶回來的,馮小寶這一派系的特色就是留有軍牌!

在無能爲力的狀況時,把陣亡將士的軍牌帶回後方。

將軍牌送回他們的家人,讓他們寄託哀思,求得心靈安定。

所有陣亡將士的撫卹金除了朝廷給的之外,馮小寶還另外加倍!

結果被人皆稱其仁厚。

哀傷過後是分享勝利的果實,馮小寶念着名單,講起朝廷的獎勵。

如範無傷、荊東靈均爲校尉,他們這回暴露了真實的地位,散官原爲正五品的定遠將軍!

範無傷、荊東靈都是老軍官,屬十六衛編制,奉朝廷秘令暫退,去除職事官,到地方折衝府任職,但他們的散官沒理由一擼到底,依舊保留,現今升職爲從四品上的宣威將軍!

五品升四品,每一次升級都很難,不過是跟隨小寶打打仗就升官了,看來還沒有跟錯人。

除了他們兩人,其餘官兵升(散)官提職,再有金帛銅錢獎勵,相當豐厚,皆大歡喜。

馮小寶別出心裁,用金銀打造出精美的金牌銀牌,上有大非川山脈圖案,分發給參戰的有功之士,功大的得金牌,保底的個個有銀牌,以作過大非川作戰的紀念。

錢花不了多少,但大家更喜歡這些金牌銀牌,都說這麼做好!

有人起鬨道:“我們追隨馮都尉,將來退役後,看看有多少塊金牌!”

“不錯!不錯!”軍人們紛紛應和道。

馮小寶面帶笑容,心裡卻是冷靜:“此戰傷亡過半,將來打下去,等大家退役時,能夠有一百人活下來比比有多少塊金牌都不錯了!”

作爲發散思維:要改進裝甲,減少傷亡才行!

此次出擊吐蕃,是以輕騎兵模式突進,遇弱輒打,遇強則走,如遇堅寨,立即跑路。

正面強攻突破的經典戰術,從不出現在馮小寶的這次的指揮中,大範圍遊弋,找準戰機一擊而中的輕騎兵作戰方式,乃是王道。

這種情況下的作戰,唐軍厚實的裝甲如明光鎧並不實用,它們太重了,影響機動。

合用的裝甲既要有效,還要輕,現時官兵們使用的半身鎧,馮小寶覺得它還是太重,需要更堅韌更輕的裝甲。

不過材料學的進化,不會是一蹴而就的!

第二五四節 三女將逞威(二)第二一五節 冰球比賽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三八八節 韋一笑還是韋小寶?第四三八節 不疑(一)第六二四節 叔父在上第一千一節 痛快還是窩囊?第八八十節 一碗饃第六四三節 大點兵第一百二十節 同一片星空第三九七節 魘魔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八七六節 歡迎來到地獄第二一一節 爲了吃肉第四三六節 一路突進(一)第七九六節 爭得值!第千三一節 (一)第一三八節 玄清的神算第八八二節 黑油武器第七十一節 唐執令的預感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八十八節 美容院第八四七節 火車上的對話第二二八節 焉耆人送禮第七八四節 城主太小,做總督吧!第一七五節 對質(二)第八百四節 見勢不妙就溜第七節 藥店學徒第八二三節 過雪山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五五十節 刺客,又見刺客!第九五十節 取特基爾達城第六八六節 韋武聯手第五二十節 史萬超上位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第七六十節 大決戰(十二)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九百一節 韋晞破產了第六百十節 圖謀可汗第五百五節 一戰殺千人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七五十節 大決戰(二)第八六八節 嫌我老土?!第八百二節 論弓仁掌軍第一七四節 對質(一)第九六七節 阿瓦爾汗國第一七八節 李謹行第一二九節 大患與大將第三八一節 調查第二六五節 暴力橄欖球第七二三節 決心幹了第三十九節 過年(跪求收藏和推薦)第千三六節 (六)第五九十節 馬瘟第三七六節 速度與激情第三百三節 杯葛(一)第四七五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二)第十九節 立足(一)第九四四節 不殺一人第九二九節 審訊來俊臣第五十一節 女箭神第七十六節 過府第千三三節 (三)第八十九節 婦嬰保健院第三八八節 韋一笑還是韋小寶?第五百三節 不打不行第三五三節 唐吐大戰(三)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九十二節 小寶與皇后第三百三節 杯葛(一)第五八三節 裴炎殞落第十節 程家援手第一八三節 李瑾行與高侃第一三四節 突破了第二六二節 隔河索命第一八九節 攻佔馬邑第九六八節 眼皮跳第五八一節 九月好時光第七六七節 釋太平公主惑第千四九節 (十九)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第千三二節 (二)第一七三節 殿試第七八一節 青年軍官扎爾扎加第五百三節 不打不行第二四六節 破寨(一)第二二五節 牛刺史第一六三節 大唐軍樂第七七一節 東城韋氏,離天尺三!第一千二節 史叔險成死叔第七四五節 大食軍攻城(二)第五七五節 契丹之戰(一)第七七六節 抗拒從嚴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二五八節 進攻方向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九三四節 移民西方(一)第三十九節 過年(跪求收藏和推薦)
第二五四節 三女將逞威(二)第二一五節 冰球比賽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三八八節 韋一笑還是韋小寶?第四三八節 不疑(一)第六二四節 叔父在上第一千一節 痛快還是窩囊?第八八十節 一碗饃第六四三節 大點兵第一百二十節 同一片星空第三九七節 魘魔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八七六節 歡迎來到地獄第二一一節 爲了吃肉第四三六節 一路突進(一)第七九六節 爭得值!第千三一節 (一)第一三八節 玄清的神算第八八二節 黑油武器第七十一節 唐執令的預感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八十八節 美容院第八四七節 火車上的對話第二二八節 焉耆人送禮第七八四節 城主太小,做總督吧!第一七五節 對質(二)第八百四節 見勢不妙就溜第七節 藥店學徒第八二三節 過雪山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五五十節 刺客,又見刺客!第九五十節 取特基爾達城第六八六節 韋武聯手第五二十節 史萬超上位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第七六十節 大決戰(十二)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九百一節 韋晞破產了第六百十節 圖謀可汗第五百五節 一戰殺千人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七五十節 大決戰(二)第八六八節 嫌我老土?!第八百二節 論弓仁掌軍第一七四節 對質(一)第九六七節 阿瓦爾汗國第一七八節 李謹行第一二九節 大患與大將第三八一節 調查第二六五節 暴力橄欖球第七二三節 決心幹了第三十九節 過年(跪求收藏和推薦)第千三六節 (六)第五九十節 馬瘟第三七六節 速度與激情第三百三節 杯葛(一)第四七五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二)第十九節 立足(一)第九四四節 不殺一人第九二九節 審訊來俊臣第五十一節 女箭神第七十六節 過府第千三三節 (三)第八十九節 婦嬰保健院第三八八節 韋一笑還是韋小寶?第五百三節 不打不行第三五三節 唐吐大戰(三)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九十二節 小寶與皇后第三百三節 杯葛(一)第五八三節 裴炎殞落第十節 程家援手第一八三節 李瑾行與高侃第一三四節 突破了第二六二節 隔河索命第一八九節 攻佔馬邑第九六八節 眼皮跳第五八一節 九月好時光第七六七節 釋太平公主惑第千四九節 (十九)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第千三二節 (二)第一七三節 殿試第七八一節 青年軍官扎爾扎加第五百三節 不打不行第二四六節 破寨(一)第二二五節 牛刺史第一六三節 大唐軍樂第七七一節 東城韋氏,離天尺三!第一千二節 史叔險成死叔第七四五節 大食軍攻城(二)第五七五節 契丹之戰(一)第七七六節 抗拒從嚴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二五八節 進攻方向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九三四節 移民西方(一)第三十九節 過年(跪求收藏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