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十節 大臣們心思

這個念頭越來越大,幾乎佔據了他腦海深處。

以致於他離開崔府時,對於崔千尋打過包票,說武家人即使有人拜相,也斷不會回覆武承嗣時的一手遮天的情況,都不用到太平公主出手的說法,本是他來的主要目的也是心不在焉。

吉瑣有此想法不出奇。

這些年來,太平公主深耕關外,做出的成績是有目共睹!

駙馬韋晞天縱之才,行政能力其實讓各路大佬心知肚明,但他這人超級懶惰,且心思放在打仗上。

內政之事交由太平公主通盤處理,那麼太平公主的能力又如何?

僅一個宣撫胡人,教化胡人民心的大功業,就讓許多的大官們望塵莫及。

關外的胡人,以驚人的速度被漢化,十年間,他們丟棄了過去的風俗習慣、忘記了自己原本姓名(話說回來,很多胡人都是無姓名的)、說着流利的漢話,起的是漢人姓名百家姓,佛道兩教在胡人中間大行其道,幾乎沒有什麼人信原來的宗教了。

關內,一個官員做得到胡漢一家親不是問題,但象關外這麼大面積的胡人成爲漢人,那是極少有的事。

官場流傳着一種誅心的說法:此爲魏孝文帝之業!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從山西平城遷都洛陽,他宣諭天下,舉族漢化!

只能說漢語,不可說鮮卑語;只能穿漢服,不能穿鮮卑裝;改用漢姓,以漢族人的習慣生活。

比方說漢人有春節,而鮮卑人以前沒春節的,他們的節日是祭祀長生天和狼神。但漢化後,鮮卑人過起了春節,祭祀的是漢人的天帝!

長生天?

對不起,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老人們的知道,孩子們則說天帝!皇帝是天子!

他們朝廷官名和制度都漢化,如著名的《木蘭詞》(花木蘭)可以見到這次超級漢化過程中的一個痕跡,初始有“……可汗大點兵”,當時按鮮卑人的習慣,最大的boss是可汗,待花木蘭十二年後打仗回來,卻是“歸來見天子”,天子正是漢人對最高boss的稱呼。

這表示十年間,鮮卑朝廷完成了這次漢化。

鮮卑人的漢化非常成功,一代到兩代後,這些鮮卑人的後代都認定自己是地地道道的漢人了。

同樣地,韋晞和太平公主要胡人們交出他們的孩子,在他們兩公母的教育下,待到老一輩的人離去,那些成長起來的孩子,統統都認定自己是漢人。

他們早就習慣了漢人的生活,僅一個小例子:漢人生活中講衛生,身體骯了就要洗澡,而草原上水源並不是那麼隨時隨地有的,加上天氣寒冷,牧民不常洗澡。

知道洗澡的好處後,這些孩子想讓他們半年不洗澡,那簡直不可忍受!

比方說,牧民們到處流竄,嚴酷的冬天,帳篷裡燒着一個用幹牛屎小火爐,冷得慄慄發抖。

按漢人的生活,冬天且不論房屋的抗寒能力更強,大家可以燒火炕、燒暖氣,雙層夾牆!

暖得可以脫光光在屋內跑,爲什麼要去帳篷裡受凍?

他們無法迴歸草原上的生活,再也不能回頭。

遵循漢人“大一統”的觀念,孩子們所在的土地,就是漢地,不會輕易將土地分割出去。

關外漢化極其成功,太平公主功不可沒!

她做的是魏孝文帝的事業,那麼她將來會成爲魏孝文帝嗎?

……

之前,公主繼承大位是大家想都不用想的。

但今時不同往日,她老母都做了皇帝,她爲什麼不能做皇帝?

她的行政能力讓人刮目相看,做生不如做熟!

真要是李旦作了扛把子,他有能力治理天下?有能力讓那些驕兵悍將們聽話嗎?

太平公主又不同,衝着她老公的面子,又有她來照顧官兵們的家庭,所以對於她說的話,官兵們還是聽的,她可以壓住場面。

有吉瑣這樣想法和疑惑的人不是少數。

大家認定太平公主比李旦更強,真要她做了皇帝,以她在關外的表現,已經不是爲政一地郡縣之才,而是治理一國的能力充分顯露!

相比之下,李旦並沒有多少建樹。

雖說可能他做了皇帝,會是個好皇帝,但人們從他平時的表現,就推測到他將來發展的餘地。

實在話,不容樂觀!

如果把國家交給太平公主,那解決了許多難題。

首先她是武則天懷胎十月產出的孩子,血濃於水,天生佔據了優勢,武則天應該可以接受。

至於傳女兒不傳兒子,太平公主也姓李!把江山給她好過給諸武,她坐了龍庭,屬“有嫡立嫡”,那些受過封建教育的大臣們亦可以接受。

……

太平公主當然沒有想到一個會面,就讓吉瑣生出了別樣心思,這等事情,她沒心思理會。

在關外,大家都很忙碌,實際上娛樂不多。

太平公主是個富貴性子,喜逸樂,在神都那是如魚得水,盡情地享受她的生活。

她不接見大臣,除了她這一系統的,其他的一個沒見,以釋武則天之疑。

或有人攻擊她聲色犬馬,不理正事?

這回來就是放假輕鬆,敢質疑她姑奶奶的能力?

……

每天更換不同的豔麗服飾和吃不同的美食,觀看豐富多彩的節目表演就成了太平公主的快活日子。

但他老公就忙碌了,現在西軍在波斯高原上與大食人進行了廣泛的野戰,但戰線上大食人修葺的大量城池堡壘,得依靠修建鐵路,把物資往前運,所以今年暫時沒有發動大規模的攻擊。

韋晞駐蹕之地在碎葉城,離前線不遠,前線歸由總參謀部姜諮和王孝傑、婁師德等人指揮,每天戰況報告都有軍人帶着文件夾乘坐火車送來,而行政事務,同樣交到他手裡,大事由他決定,小事聽彙報和審查。

對於懶惰的他是個難題,不過他的大臣們進諫說沒有誰會象他更關心他自己的錢,執權柄者,不可大權旁落!

韋晞覺得很對,虛心接受,不過做起來就辛苦了。

他要四處奔走,視察地方,檢查工作,晚上批閱文件,

不能光停留在一城裡,即使開了專列,不再要他奔走,但他還得堅持做運動,鍛鍊身體,習練武藝,每天忙碌,覺得自己累得象條死狗那樣

行政工作這一做開來,他深有體會地對諸臣道:“公主殿下也不容易啊!”

“前線打仗危險,後方做事繁瑣,各有各的難處。”韋晞臉色不善地道:“嗯,你們這幫傢伙,是不是有意叫我做事,讓我知道厲害?”

“不敢當!”張仁願陪笑道,心忖就算是也打死也不承認。

心忖着駙馬與公主的爲政風格,駙馬的創意多,而公主較爲細心。

比方說發展經濟,駙馬到達地方,看過一遍地方,就會找到合適的發展之路。

而公主則比不上他大才,但公主做事細緻認真,卻又是駙馬不能比擬的。

事實上,駙馬決定大政方針,公主負責執行,天作之合!

第九四三節 準備起事第八一一節 胡大的故事(二)第三七一節 羣狗狂咬小寶第五八一節 九月好時光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四百五節 好歌無界!第五五二節 我看他們不爽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二八三節 伯父心情好(求推薦)第三十一節 大收穫第三六四節 祈禱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三七七節 獵戶第六百四節 打它!第八一五節 血戰阿巴丹(一)第七一二節 大食人的對策第一二五節 斷杆第四三十節 三戰歸心第七一一節 巴士拉城入手第三四九節 三御寶換帥第二九三節 吐蕃人來襲(二)第八五十節 水戰(一)第八七七節 血洞將軍第九五七節 總參謀部的怨氣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七七一節 東城韋氏,離天尺三!第九七五節 左右爲難的部族第二八六節 帝國軍事會議(二)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九五四節 達州攻防戰二第三二一節 李敬玄來也第六百七節 打它(四)第九十八節 小寶治軍第三三七節 難忘今宵第五十六節 路遇打劫(二)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一六八節 御史彈劾第五四五節 勇氣可嘉第二四五節 攻寨第一九九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第三二四節 表哥的應對第六一四節 和談第一千四節 哈扎爾汗國的對策第三四四節 吐蕃集結號第三四十節 龍夷之戰(三)第一六三節 大唐軍樂第六八二節 王子復仇記(三)第九四一節 叵測第九一二節 大馬士革暴動!第一三五節 混戰第二九一節 到農村去(三)第九五六節 千年帝國第六四二節 光環所到第四七二節 婚禮湊熱鬧(一)第一百零一節 雙箭合璧第七四八節 韋晞的雄心第五二六節 兩份奏摺第五三九節 女特務頭子第四一五節 暗潮洶涌(二)第三五三節 唐吐大戰(三)第八九一節 優素福的決斷第九五三節 達州攻防戰一第二十四節 實力節節升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一百零四節 左相姜恪第九三三節 收稅第三十三節 造肥皂第六六十節 慄特人低頭第五百四節 鬥將鬥兵第五五四節 高宗駕崩第千二三節 戰後必作總結第八六四節 賴扎宰湖水戰第二五七節 小部族第一三四節 突破了第二八四節 餘波(祝大家十一快樂)第五九六節 鋪路第千五五節 攻法蘭克(二)第七六二節 撤退有序第六七三節 女皇登基第一八二節 戰小城之二第八三二節 查抄白馬寺(一)第千六二節 神都鉅變第十節 程家援手第二八六節 帝國軍事會議(二)第四百三節 落子佈局(二)第千二一節 過山岩第九一一節 大馬士革人的怒火!第三八七節 無復吐谷渾第十七節 進老君觀第七十四節 增添人手第六五九節 怕字怎麼寫第一七五節 對質(二)第七一四節 對付陌刀兵的方法第二百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了!第七八十節 尼沙布爾城主第一山地師第八一三節 老虎的眼淚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五一十節 倭人告韋晞
第九四三節 準備起事第八一一節 胡大的故事(二)第三七一節 羣狗狂咬小寶第五八一節 九月好時光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四百五節 好歌無界!第五五二節 我看他們不爽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二八三節 伯父心情好(求推薦)第三十一節 大收穫第三六四節 祈禱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三七七節 獵戶第六百四節 打它!第八一五節 血戰阿巴丹(一)第七一二節 大食人的對策第一二五節 斷杆第四三十節 三戰歸心第七一一節 巴士拉城入手第三四九節 三御寶換帥第二九三節 吐蕃人來襲(二)第八五十節 水戰(一)第八七七節 血洞將軍第九五七節 總參謀部的怨氣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七七一節 東城韋氏,離天尺三!第九七五節 左右爲難的部族第二八六節 帝國軍事會議(二)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九五四節 達州攻防戰二第三二一節 李敬玄來也第六百七節 打它(四)第九十八節 小寶治軍第三三七節 難忘今宵第五十六節 路遇打劫(二)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一六八節 御史彈劾第五四五節 勇氣可嘉第二四五節 攻寨第一九九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第三二四節 表哥的應對第六一四節 和談第一千四節 哈扎爾汗國的對策第三四四節 吐蕃集結號第三四十節 龍夷之戰(三)第一六三節 大唐軍樂第六八二節 王子復仇記(三)第九四一節 叵測第九一二節 大馬士革暴動!第一三五節 混戰第二九一節 到農村去(三)第九五六節 千年帝國第六四二節 光環所到第四七二節 婚禮湊熱鬧(一)第一百零一節 雙箭合璧第七四八節 韋晞的雄心第五二六節 兩份奏摺第五三九節 女特務頭子第四一五節 暗潮洶涌(二)第三五三節 唐吐大戰(三)第八九一節 優素福的決斷第九五三節 達州攻防戰一第二十四節 實力節節升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一百零四節 左相姜恪第九三三節 收稅第三十三節 造肥皂第六六十節 慄特人低頭第五百四節 鬥將鬥兵第五五四節 高宗駕崩第千二三節 戰後必作總結第八六四節 賴扎宰湖水戰第二五七節 小部族第一三四節 突破了第二八四節 餘波(祝大家十一快樂)第五九六節 鋪路第千五五節 攻法蘭克(二)第七六二節 撤退有序第六七三節 女皇登基第一八二節 戰小城之二第八三二節 查抄白馬寺(一)第千六二節 神都鉅變第十節 程家援手第二八六節 帝國軍事會議(二)第四百三節 落子佈局(二)第千二一節 過山岩第九一一節 大馬士革人的怒火!第三八七節 無復吐谷渾第十七節 進老君觀第七十四節 增添人手第六五九節 怕字怎麼寫第一七五節 對質(二)第七一四節 對付陌刀兵的方法第二百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了!第七八十節 尼沙布爾城主第一山地師第八一三節 老虎的眼淚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五一十節 倭人告韋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