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破城的一個重要技術手段就是“炸城”!
把地道挖到城下,使用火藥炸了城牆,從挖掘的人力、技術到火藥均無問題,但得看老天爺的意思。
唐朝的採掘業發達,唐人井下挖煤、挖鐵礦石早就熟手,工程營的軍官,實質就是礦山的工頭!
拉巴迪城地勢低窪,地下水匯聚,往地下挖得一米,即可見地下水涌出來!
那裡期,沒有工業化所需要的大量水源,沒有大量人口需要用來的水,地下水豐富,不豐富的地方反倒是不多,象上一次近着河邊還能夠把巴格達城給炸了實在是中大獎。
所以往拉巴迪城下開挖地道,連挖了十條地道,條條積水,讓軍官們無話可說!
有人歡喜就有人愁,程伯喜頭痛着怎麼樣破城,而楊成獻卻是打得有聲有色,高興得他合不攏嘴。
……
拉巴迪城被圍,非同小可!
它是主持兩河防務的兩河總督府所在地,兩河總督優素福萬一陣亡或者被俘,影響深遠!
連優素福和拉巴迪城都保不住了,對於大食國軍民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絕不是說笑的。
而且拉巴迪城是抵抗唐軍入侵的重要支撐點,不容有失,一旦它的失守,往大馬士革的道路將被打通。
大食國的防禦都圍繞着兩河防線進行,它民財匱乏,難以組織新的防線。
所以,拉巴迪城不容有失!
在接到拉巴迪城的消息,從大馬士革王廷直到地方實力派,都度過了一個個難眠之夜,想盡一切辦法,試圖解救拉巴迪城被圍
其中就有卡利加城主蘇丹·哈希姆·艾哈邁德,他絡腮鬍子,褐色捲髮,體格高大,雙眸炯炯有神。
卡利加城位於兩河之間的薩爾薩爾湖,被兩條大河夾着,又有湖泊之利,妥妥的魚米之鄉,非常富裕。
兵荒馬亂的年代裡,糧食絕對是硬通貨,可以不用黃金白銀,但不能不吃飯。
在東方入侵大食之後,卡利加城的財富轉向整軍備戰,積極準備城防和軍隊訓練,有上一萬騎兵和三萬步兵,均訓練有素。
城主艾哈邁德原是名老將,他父親是上一任的城主,艾哈邁德年輕時到過北非、君士坦丁堡以及阿富汗作戰,取得了一定戰果,贏取名聲,受到父親的青睞,將他定爲繼承人。
人到中年後,艾哈邁德回到卡利加城接任城主,非一般混吃等死的城主所爲。
在接到了拉巴迪城被圍消息,作爲軍人的目光,艾哈邁德知道厲害,唐軍將大食的兩河防禦一分爲二,固然狠辣,但是他們的側面非常的薄弱,只要切斷他們的補給線,唐軍將會遇到很大的麻煩。
於是他立即發信,邀請附近城池的城主出兵,解拉巴迪城之圍。
信中指出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唐人西征,變化極大,嚴重衝擊舊有的權力秩序,只怕以後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對於什麼宗教之爭,那是狗p,無關信仰,如果能夠繼續當城主,信奉釋迦牟尼又如何!關鍵是唐人進行“中央實管”,軍政分離,地方官只能理政不可管軍,沒有軍權,一個獄卒都可以將地方官拿下。
真要實行了,還能叫“城主”嗎?
不能夠讓唐人得逞,否則大家別指望風流快活。
對於作戰,不打算去巴格達城,那裡是底格里斯河東岸,唐軍往來方便,救援迅速,而且巴格達處於大河之東,沒有天險,守也守不住。也不直接去救拉巴迪城,那裡已經成爲了兩軍針鋒相對所在地,血肉磨盤,熱得燙手,死都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他將計劃攻擊兩河之間的巴別爾城和刻拉利城,切斷唐軍的補給線!
且兩河之間地方狹小,機動不便,不利於唐軍騎兵的發揮,反倒有利於步兵作戰。。。
不消說,動這信件打動了城主們的心,附近的城主,領兵或一萬,或數千,十日之內即有十三個城主率六萬人到達了卡利加城,與艾哈邁德共商大計。
艾哈邁德動用庫藏,給各支部隊送去了麥粉、豆子和食油、鹽等,他資源豐富,一口氣支持了六萬人半個月的口糧!
這些年來上交給王廷的糧食不少,但作爲城主,豈無半點好處!
至於城主們和高級官員,則被他邀請到城主府裡共進晚餐。
卡利加城的城主府金碧輝煌,可以看出卡利加城的富裕。
餐桌上擺放了豐盛的羊肉燜飯和成盆的牛隻烤肉,還有大餅、奶油、酸奶酪、蒸魚、炒蛋、葡萄、無花果、杏子、葡萄,甚至還有珍惜的魚子醬!
琳琅滿目,香氣誘人。
大食軍主帥優素福一餐只吃兩個麥餅,而這裡的城主們卻是大魚大肉,大吃大喝,還有豔麗的舞姬跳舞,等會議結束後給他們暖牀!
再苦也不能夠苦了城主,這就是城主過的生活,他們豈會輕易放棄。
艾哈邁德又是送糧又是拉關係,絕非無的放矢,他需要那些城主服從他的指揮。
打仗嘛,軍令不統一是大忌,這點艾哈邁德早就知道得一清二楚的。
當然,真要是某個城主不聽令,他也不可能軍法從事斬了城主,但城主也必須有個交待,不會象沒說好(給軍權)時行事無忌,那就足夠了!
同時開會展示他的能耐,在簡陋的地圖上,艾哈邁德告訴大家他的作戰計劃,一路平推而過,以最快的速度佔領巴別爾城和刻拉利城後,以城池爲據點,四處出擊,切斷唐人的供應線。
他的苦心沒有白費,吃飽喝足,心滿意足的的城主們都承認了他的領導,約定聽他的命令。
兵貴神速,第二天,艾哈邁德登壇拜將,成爲了各路大軍的統帥,約爲“國有國法,軍有軍規,即以成軍,必依軍規!”
申明瞭擊鼓進軍、點時點名、遵守命令等軍規,又說了有功必賞,有罪必罰。鼓勵大家爲國殺敵,自有厚報等等。
隨即發兵出動,他動用了足足三萬兵馬,中軍他自帶騎兵,後軍派了一萬步兵押糧,前軍一萬兵當先鋒,可謂是面面俱到。
大軍依次出發,自北面往東南方向行軍,徑取巴別爾城和刻拉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