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爭論

一件武器存在的價值判定標準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就沒有一個定論。有人說是性價比,有人說是戰鬥力的高低。而徐傑認爲如果一件武器可以完成其它武器無法完成的任務那麼它的存在就是有價值的!說道德國2戰坦克。徐傑那個位面上有不少觀點認爲在出現老虎和豹子之後,德國坦克從突破用的利器變成了防禦用的移動堡壘,坦克已經失去了它的戰略作用。由此推斷出虎式和豹子在設計上的失敗。而徐傑對此觀點持保留意見。

如果整體來看2戰德國軍事力量的衰亡的話,肯定不能以裝甲部隊的勝負作爲標準。稍微查一些資料的話就可以發現,其實德國2戰資源中用於裝甲部隊的部分實在是少的可憐,如果以同期德國2戰軍事工業全部產能看成1的話(包括武器和彈藥)以1940年爲例,德國坦克總產值佔整個總產值的比例不過1.6%。各項產能中所佔比例最大的是彈藥產能,然後是飛機,甚至於就連卡車的產值都比同期的坦克要大一些,大約是4.8%。

而到了1941年呢,德國坦克產能發生了很大的增長,不過比例也僅僅是3.5%左右。而飛機的產值所佔的比例爲40.8%。即使到了1944年,坦克的產量幾乎達到了巔峰狀態的時候,以百萬馬克爲計算單位,坦克的月產值爲232。而飛機的月產能是1146!從1942年開始,德國飛機的產值佔整個德國軍工的產值的4成以上(個別時候除外。)由此可見,德國軍事力量的衰竭是伴隨着空軍力量的損耗而喪失的。和坦克沒有太大的關係。

那麼也許有人就問了,現在說坦克,沒事說空軍幹什麼?原因很簡單,2戰中任何一場大的戰役的發生都離不開空軍。德國2戰開始能打的順風順水的根本原因不在與坦克有多強,而在於空軍幹得漂亮!從1941年7月到1941年10月短短3個月時間,德國空軍擊毀了1.5萬架蘇聯戰鬥機,戰爭前期蘇聯空軍幾乎就是各種送。德國空軍轟炸機部隊可以輕鬆的轟炸對方的補給線、工業基地還有前線部隊。雖然飛機想要徹底摧毀重型坦克比較困難。但是沒了補給的坦克也就是一堆廢物。也就是說,在蘇德戰爭的初期階段,空軍能幫助坦克掃掉相當多的障礙。再加上蘇聯軍事方面的原因,能打出這樣的勝利也就不足爲奇了。

但是後來呢?悲催的德國空軍一直是三線作戰,巴巴羅薩計劃開始時4000德國飛機組成空中軍團很快盛景不在。(以上數據僅僅是德國,算上德國盟友的話數量更多。)德國空軍需要同時應付地中海、西線和東線三條戰線。再加上蘇聯空軍的回血和同盟國對蘇聯空軍的輸血。德國空軍在東線還有優勢。但是也已經不可能肆意支援地面作戰了。更重要的是伴隨着空軍的崩潰,本土的工業和燃料產地遭到了嚴重的打擊。雖然不可否認的是德國1944年產能達到了頂端,但是因爲缺乏燃料,其1944年的飛機保有量雖然比剛開戰的時候多,但是燃油消耗量居然比對法戰爭時期還要少,其作戰狀況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如果算上防空作戰中地面單位的話,那麼整個第三帝國用於空戰和防空方面的投資更是天文數字。戰爭中後期,德國光在西歐的88MM防空高炮數量就有一千多個連幾千門高炮!還有相應的探照燈、雷達、人防工程的投入。這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

在戰爭中後期,德國空軍對地支援能力的下降,那麼爲了補齊這些火力損失,就必須要陸軍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再加上蘇聯力量的增強,光想靠歷史上4號這樣的中型坦克打遍全場是不可能的。蘇聯最終都要生產IS系列和各種各樣的重型反坦克殲擊車和自行火炮。面對對方的防線,作爲攻擊方必須需要重型坦克和強悍的火力來摧毀對方的重甲單位和堅固的攻勢。而防禦方爲了抵禦對方的裝甲狂潮,同樣也需要強悍的裝甲單位。你可以說虎豹設計上有些問題,但是絕對不能說以虎豹爲代表的重型坦克不行。

而在這個位面中,德國陸軍比歷史上強的一點就是儘早的意識到了空軍和對手之間的差距!在意大利內戰中,德國空軍投入的力量不能說小。但是戰鬥卻打的一波三折。最後還是靠數量優勢壓倒了對手。要是等到再和華夏美英法四國開戰的話,就連空軍自己都認爲情況很不樂觀,技術方面,目前德國的航空技術要落後於英國。產能方面更沒法和4國相比。飛行員素質也就和對方差不多。即使獲得了一個較好的開端,那也只是暫時的優勢。早在那不勒斯戰役之後,空軍就已經隱晦的向陸軍通報在未來的戰爭中,陸軍必須以自己的火力作爲支柱,空軍第一要務是保證空戰的需要,保證本土的安全。然後才能酌情爲陸軍提供支援。

“以前空軍給我們的保證是,如果對面有10門戰防炮,他們會幫助我們摧毀6門,然後我們只用對付剩下的4門。而現在空軍表示最多隻能摧毀其中4門,讓我們對付6門。”看了看旁邊的同僚,興登堡繼續說道:“而且在我們原來的敵人中並沒有如此強悍的對手,而這一次,隨着華夏新型坦克的出現,我們所要面對的敵人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了提高。我們以後必須學會在沒有足夠空中支援的情況下作戰。鍛造自己的重錘。”

興登堡的話已經暗示了古德里安的想法的破產,想要靠高機動性坦克切入對方陣地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有其它武器可以彌補打擊上不足。而既然空軍已經沒辦法彌補對地方前沿陣地的打擊,沒法有效隔斷對方的後續增援,無法摧毀對方的補給線,那麼擔任矛頭的裝甲部隊所要面對的壓力就驟增。原有的中型坦克無法執行這個任務了,那麼不管工業和成本問題如何,德國人必須設計一款可以執行這種任務的坦克!而且從這次戰鬥中,德國人不僅僅意識到自己坦克的性能落後,同時也意識到了支援兵力的滯後性。德國缺乏可以搭載步兵,同時擁有高射速峽小口徑火炮的戰車伴隨出擊。同時也缺乏有一定裝甲防護,可以發射大威力榴彈的戰車。德國人的敞篷自行步兵炮防禦太脆弱了!一旦遭到直瞄武器的打擊死的那叫一個快!正如胡貝後來所說的那樣。“這次戰鬥中,我們的裝甲突擊除了一個由坦克組成的矛頭算是有點防護之外,剩下的部分都太脆弱了。”

“這確實是一個十分悲劇的事情,但是我想問一句,元帥閣下。我們如何把這些裝備從本土運送到遙遠的戰場?我們又如何保持這些精密裝備的戰鬥力呢?我們是在印度打仗而不是在歐洲本土。我們的中東鐵路只能抵達兩河流域,而伊朗使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我們要跨越整個伊朗高原然後才能進入印度河流域。而伊朗高原的面積比我們本土都要大。而那裡的交通情況實在是太悲劇了。”龍德施泰特問道。

看到興登堡並沒有反駁的意思,龍德施泰特繼續說道:“即使我們的計劃一切順利,那麼拿下伊朗也是5年後的事情了,再給我們3年左右的時間去建設的話,恐怕也不夠用。再考慮戰時對鐵路的保護和養護,實際運輸效率只會更低。我們拿什麼去支援這樣一支精銳複雜的部隊去作戰?”

“運輸是海軍方面的問題,這場戰爭結束後,我們可以獲得意屬東非,只要我們能和海軍一起在卡拉奇或者其它地方打開一個缺口,那麼我們的運輸和補給就能解決。和空軍不一樣,海軍那邊說話還是比較靠譜的,我們在印度洋上的航線一半以上都是在封閉海域運動,燃油和武器兵員都可以通過海陸抵達南亞。另外,陸軍的刀鋒並不僅僅是指向南亞的,法國一直是一個讓我們感到如芒在背的存在!他們雖然不算很強,但是頑強、堅韌!”突然,興登堡好像意識到自己說多了,隨後岔開話題說道:“總之,這次戰鬥是個契機,一個重新構築德國陸軍的契機,我們應該感謝是在非決戰狀態下意識到這個問題。胡貝上校的指揮沒有錯誤,我們是輸在硬件上。”最終興登堡給這次意大利戰敗蓋棺定論。

不過這僅僅意味着改變的開始,雖然決定發展更重的裝甲車輛,但是如何發展,以及未來陸軍體系中各種車輛所佔的比例問題卻還需要討論。至少德國人就需要搞明白,未來40噸以上的重型坦克是全面替換中型坦克,還是僅僅將其作爲攻擊的矛頭,組成一個個重裝甲營和其它中型坦克配合作戰呢?

感謝書友zhouyu1976、永恆的自然的打賞~~~,以及書友地獄皇女、孤風刺影、異幻、8508026、削土豆的刀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904章 交換第379章 尾聲第905章 最後的廝殺第421章 異變第1522章 坐不住了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1336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4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351章 伏擊戰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1203章 懸崖邊緣第673章 追擊第1338章 如潮攻勢第705章 遲到的俄國艦隊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806章 打的就是你!第421章 異變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1338章 如潮攻勢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1325章 決不退縮2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631章 脫身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1071章 鏖戰第557章 推演一戰第944章 僵持第1185章 外援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1039章 各個擊破第1312章 反攻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117章 參觀英國戰艦第1072章 偃旗息鼓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1440章 談判第483章 巷戰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387章 決斷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1463章 抉擇第436章 混亂的日本海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667章 苦戰第623章 不小心點了把火第870章 這都是你們逼的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1章 穿越第664章 先手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1025章 影響深遠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373章 計劃第1124章 謀劃第1225章 神嘲諷第226章 失誤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315章 熱火朝天的北洋第975章 突破口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453章 態勢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793章 大地震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848章 急了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
第904章 交換第379章 尾聲第905章 最後的廝殺第421章 異變第1522章 坐不住了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1336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4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351章 伏擊戰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1203章 懸崖邊緣第673章 追擊第1338章 如潮攻勢第705章 遲到的俄國艦隊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806章 打的就是你!第421章 異變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1338章 如潮攻勢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1325章 決不退縮2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631章 脫身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1071章 鏖戰第557章 推演一戰第944章 僵持第1185章 外援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1039章 各個擊破第1312章 反攻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117章 參觀英國戰艦第1072章 偃旗息鼓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1440章 談判第483章 巷戰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387章 決斷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1463章 抉擇第436章 混亂的日本海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667章 苦戰第623章 不小心點了把火第870章 這都是你們逼的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1章 穿越第664章 先手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1025章 影響深遠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373章 計劃第1124章 謀劃第1225章 神嘲諷第226章 失誤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315章 熱火朝天的北洋第975章 突破口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453章 態勢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793章 大地震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848章 急了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