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明爭暗鬥

想讓華夏共和國降低領土要求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點英國人非常清楚。削減戰爭賠償倒是有些可能。畢竟現在華夏政府雖然控制了不少地方,但是繼續推進下去的可能已經很小了。野戰需要鐵路網和公路網支持,很顯然,繼續打下去的話華夏陸軍推進能力有限,這也是爲何華夏政府圈地的時候沒有要更多的原因。佔領瞭然後控制了纔可以成爲贏家。即使俄國人一直拖下去,不籤條約,華夏政府也絕對很難推過伊爾庫茲克。而且經過長時間的戰鬥,華夏共和國內部的財政赤字已經有些高了,徐傑雖然是軍人出身,但是絕對不是窮兵黷武之輩。打仗要有利益的,徐傑在這方面和英國人很相似。

但是俄國人同樣也不能拖下去,十幾萬俘虜需要贖回,這裡面有大量的貴族和軍官,就算沙皇不關心,但是這關係到一大票的親王公爵什麼的。尼古拉二世可以不要士兵但是能不要那些貴族嗎?顯然不行。而在英國人看來,那些經歷過大戰的低級軍官和士兵顯然更有價值,這些有實戰經驗的部隊只要擁有先進的武器和較爲優良的戰術,那麼在未來對抗德國的戰鬥中必然會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而前者和後者法國人表示都可以提供。

作爲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國人的戰略還是十分精妙的,現在俄國人已經是自己的死黨了,那麼英國人認爲自己有義務來幫助這個朋友來解決遠東的麻煩。並且幫助他重整軍備來解決戰鬥力低下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華夏共和國,而英國人同時認爲華夏共和國的軟肋已經讓自己抓住了!

“華夏政府最大的問題就是經濟問題,現在的華夏面對着三個重要問題。第一過高的財政赤字,華夏政府爲了應對這場戰爭,至少已經欠下了不下2000萬英鎊的外債。第二就是大量復原軍人帶來的社會問題,這不僅僅是說那些拿着槍的軍人,還有政府徵調的大量輔助人員和相關的單位。戰爭結束後上百萬人可能都要離開原來的崗位,如何安置這些人明顯是個大問題。第三就是華夏工業的轉型,以軍事工業爲主。並且經過動員後的國家工業體系要向和平時期轉軌,而大量的軍工廠將沒有新的訂單,這對於個人、工廠和國家來說都是一件很難處理的事情。”在一份英國政府的內部報告上這樣寫道。

“我們可以幫助華夏共和國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前提是必須保證俄國在遠東的安全,我們可以提供資金援助,但是華夏陸軍在新佔領土甚至在東北的規模必須要有一定的限制,當然。爲了安撫華夏共和國。我們同意可以提供俄國對華的安全保證,而且100km的無武裝區其實已經等於毀掉了俄國的前進基地。如果華夏政府不接受這個條件的話,我想我們在對於華夏共和國的態度問題上就要進行一番新的思量了。”英國陸軍大臣這樣在日記中寫道。

其中的意思很明白,如果華夏共和國真的決定了俄國搞好關係的話,大傢什麼都好談,但是要是不行的,英國政府必須考慮動用除了直接動武之外的所有手段來遏制華夏共和國進一步向西擴張。這其中包括經濟和技術上的封鎖和制裁。德國人不可能爲華夏提供一切所需要的東西,至少鈔票就沒法管夠。但是英國可以,這也是英國人最大的王牌!英國人不僅僅是家底厚實。金融更是玩的相當好。

而這一個條件則成了英國人給華夏政府打出的第一張牌,英國人要求華夏政府在整個新佔領地區的兵力不能超過8萬人。而且對所擁有的重炮和坦克的數量進行了嚴格的限制,而這些限制的交換條件則是高達500萬英鎊的低息貸款並且還有額外增加的可能。上一次英國人的貸款成功的拖延了華夏陸軍的攻擊時間,而這一次英國人對英鎊的威力有充足的自信。

結果不出英國人所料,徐傑果然在原則上接受了英國人的建議。其中經濟方面的考量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英國人自以爲能鎖住華夏西進的道路,其實對於華夏的擴張並沒有太大的影響。首先在數年之內華夏並沒有進一步進攻俄國的打算,如果按照歷史的話,到了尼古拉二世完蛋後,英國政府肯定希望華夏進攻俄國,既然這樣的話,這個前面簽訂的條約也就不算啥了。所以這個條件接收就接受了。沒啥大不了的。

而隨後英國人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華夏共和國必須歸還繳獲的所有俄國重武器,當然價格方面可以適當的談談。對於這一點來說,華夏共和國並沒有什麼意見,自己的部分裝備都要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俄國人那些不能通用的東西自然也要處理,賣給俄國人和賣給別人歧視沒啥區別,都是錢嗎。而且英國人隨後又提出了一個更加超出人們想象的建議。

英國人建議如果華夏共和國願意的話,英國政府可以作爲中介,讓俄國政府收購一部分華夏共和國多餘的武器裝備。當然在安全方面英國人保證俄國在亞洲的駐紮數量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並且保證在非武裝區,俄國修築的那部分西伯利亞鐵路可以在華夏陸軍準軍事人員的看護下運行。減少駐軍數量就意味着俄國人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發動進攻。而將非武裝區的鐵路交給華夏控制就意味着即使俄國人開戰,最後一百多公里的路俄國人必須靠雙腿走完,這就基本上保證了華夏共和國北部邊境的安全。

“這個建議還算合理。”徐傑想了想。這不僅僅是爲了處理那些堆放在倉庫的武器而做出的決定,同時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德國開始真正的扶持俄國杜馬中部分人士以便在戰爭真正開始後對俄國這個龐然大物造成致命的一擊!這個情況和歷史上德皇對列寧等人的幫助是不一樣的。德國這次進行的是有計劃有預謀的活動!德國人的野心太大了。大到了超過了華夏共和國的容忍程度!

而就在這個時候,英國人又將一份機密文件送到了華夏總理府,而其中的內容則是威廉二世最近做的一些小動作息息相關。在這份計劃中。德國想要把整個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分成兩半,其中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地中海三國以及波蘭部分領土將成爲德國的戰爭紅利,而剩下的一大塊將成爲一個新的國家,而這個國家將作爲德國人的傀儡。

感謝書友zhou玉1976的打賞~~~。話說作者昨天兩更,結果訂閱還不如平常一更多啊--!心中那個鬱悶啊。今天繼續兩更,第一更少點,第二更正常!今天下午開始...推薦,大家能否多支持一下啊??(未完待續。。)

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96章 陽謀第321章 紐波特紐斯第446章 全局調整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904章 交換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973章 斷尾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1095章 突破條約第1079章 加速建設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599章 訪問朴茨茅斯第795章 英國人的補救措施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698章 裝甲巨獸(一)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226章 失誤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774章 好東西不一定賣的好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501章 簽約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1225章 神嘲諷第641章 運動戰第785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093章 分配任務第102章 煩躁的荷蘭人第830章 大出血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479章 火海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528章 大格局第534章 時間纔是最寶貴的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278章 托爾金來了第62章 談判桌外的合作第1106章 對策第944章 僵持第365章 收官第1309章 反擊準備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931章 誰先上?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1298章 互有攻防第1410章 跑跑跑!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890章 突圍第667章 苦戰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1156章 交鋒2第696章 碰撞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152章 最後的資金!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596章 完美輕巡洋艦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232章 戰與和第288章 戰爭結束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1336章 前景堪憂啊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32章 論勢(二)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1331章 血火藍天1第905章 最後的廝殺第70章 絕路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242章 突圍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149章 右勾拳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236章 輿論戰
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96章 陽謀第321章 紐波特紐斯第446章 全局調整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904章 交換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973章 斷尾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1095章 突破條約第1079章 加速建設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599章 訪問朴茨茅斯第795章 英國人的補救措施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698章 裝甲巨獸(一)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226章 失誤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774章 好東西不一定賣的好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501章 簽約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1225章 神嘲諷第641章 運動戰第785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093章 分配任務第102章 煩躁的荷蘭人第830章 大出血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479章 火海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528章 大格局第534章 時間纔是最寶貴的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278章 托爾金來了第62章 談判桌外的合作第1106章 對策第944章 僵持第365章 收官第1309章 反擊準備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931章 誰先上?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1298章 互有攻防第1410章 跑跑跑!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890章 突圍第667章 苦戰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1156章 交鋒2第696章 碰撞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152章 最後的資金!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596章 完美輕巡洋艦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232章 戰與和第288章 戰爭結束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1336章 前景堪憂啊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32章 論勢(二)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1331章 血火藍天1第905章 最後的廝殺第70章 絕路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242章 突圍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149章 右勾拳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236章 輿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