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質詢

戰敗後的胡貝將收攏部隊的任務交給了下屬,隨後便乘坐飛機飛往巴爾幹半島,隨後又和其它需要接受質詢的人直接前往柏林。在那裡,他們將接受德國陸軍高層的質詢,以判斷在戰鬥中胡貝是否有瀆職或者失誤的行爲。

“我的戰術安排原本是正面牽制側翼迂迴突破,對方擁有大量的高配和大口徑加農炮,而我則爲保羅的部隊配備了大口徑迫擊炮和自行步兵炮,事實證明,這些自行火炮發射的高爆彈威力巨大,使用專門的反掩體炮彈後可以對對方的戰防炮構成巨大的傷害。”胡貝說道。

“很好,既然計劃沒有問題,那麼在突襲的最後階段爲何會失敗呢?如果如你所說,在擁有優勢火力支援同時兩翼又安排自行反坦克炮的情況下,爲何會被對方不到一個連的坦克部隊一擊即潰呢?”一名臉龐消瘦的少將問道。

“我們的75MM火炮根本無法擊毀對方的正面裝甲。雖然他們的坦克數量不多,但是在對方側翼的部隊中還有一種移動速度非常快,裝備着高射速機關炮的裝甲車。和我們在一戰末期碰上的那種輪式裝甲車很相似。他們應該使用的是30MM機關炮,但是威力十足,關鍵是射速極快。對付無防護或者輕防護目標比75MM火炮更好用。他們可以十分迅速的完成較射。而且行動速度非常靈活,我們的火炮很難命中對手。對方的裝甲車在極端的時間裡就摧毀了我軍後方的支援火力,甚至於在近距離上可以擊穿3號坦克的側後裝甲。”胡貝解釋道。

“30MM機關炮擊穿坦克側後裝甲?這個恐怕比較困難。”少將想了想說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意味着我們坦克側面裝甲和後面裝甲也需要加強。整車重量會增加很多的。”

“沒什麼好疑惑的。華夏盛產鎢礦,只要他們願意,可以給所有反坦克武器都配上鎢合金穿甲彈。”旁邊的興登堡說道,隨後示意胡貝繼續說。

“沒錯,他們的穿甲彈很不錯,坦克性能要比我們更先進,他們在1000米就可以擊毀我們的坦克。而我們的火炮甚至在500米都有可能被防住。所有反裝甲武器中唯一可以保證在相同距離擊毀對方的就只有105MM加農炮。但是這種火炮數量太少了,而且作爲平臺的半履帶車太過脆弱,對方對我們的自行火炮也十分重視。在兩翼展開的時候就集中火力消滅了這些大威力武器。我們低谷了對手的戰鬥力。如果我們可以擁有一些坦克殲擊車的話,我想情況會好一些。雖然他們沒有炮塔,射界有限,但是75MM火炮已經不夠用了。如果我們想戰勝這些強大的對手。那麼在底盤性能有限的情況下,在進攻部隊中加入一些坦克殲擊車是唯一的辦法。”胡貝說道。

“可惜的是,因爲戰敗,我們無法從戰場上獲得對方坦克的殘骸。不過我認爲胡貝上校說的十分可信,我們有些過於自大了。也許華夏的子系統不是最好的,但是他們歷來能用並不是一流的東西整合出超越一流的裝備,無論是戰艦或者輕武器都是這樣。嗯,還有。現在又要加上坦克了。”一旁的魯登道夫說道。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沮喪。

“至少我認爲在坦克性能和裝甲部隊的構成方面,華夏有自己的優勢。我們過分注重坦克了,對於坦克殲擊車和步兵戰車太過輕視了,我認爲爲了對付未來可能碰上的更爲先進的坦克,88MML45級別的火炮也不一定夠用。而爲了掩護快速突進的裝甲部隊,給步兵一個良好的平臺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這次交戰中能學到很多。”胡貝最後總結道。

“好了,關於你寫的報告,我們會自己研究的,這段時間沒什麼事情的話,你可以休息一下。”一看想知道的事情差不多了,興登堡示意這次質詢可以結束了。不過他知道這次質詢只是一個開頭而已,胡貝戰鬥羣的戰敗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僅僅讓德國人重新評估對方的實力,更重要的是對戰術和戰略以及軍工生產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胡貝那小子戰敗了,卻把責任歸咎於坦克性能的問題上。他把裝甲部隊當成了粉碎一切的重錘,而不是切開防線的利刃。這種指導思想就是錯誤的。”在一個德國陸軍軍官俱樂部中,古德里安對旁邊的同僚說道。他是陸軍中爲數不多的幾個強調坦克機動性的軍官。在他看來,高機動性的裝甲部隊在撕開對方防線然後分割包圍對方的重兵集羣纔是坦克的作用,撕開缺口只是開始而不是結束。如果因爲機動性問題導致無法擴大戰果,那麼坦克在戰略上的意義就已經消失了。所以他更喜歡20多噸的3號坦克,而不是30多噸的四號坦克。

“天知道這次陸軍部會下達什麼樣的招標書,內部已經有了消息,據說他們打算搞出50噸級別的坦克,要求在火力、防護上徹底壓制對方所有的坦克和即將出現的坦克。我很難想象這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一個只能慢慢移動的鋼鐵堡壘?或者就是一個有炮塔的坦克殲擊車?當然最有可能的會是一個麻煩不斷,跑不了幾公里就會拋錨的傢伙。”說道這裡,古德里安笑了笑。

“那麼我想問一下,閣下打算如何切開對方的防線?用被對方可以輕易擊穿的鐵皮車?還是官兵們的血肉?即使我們能夠切開對方的防線,迅速向縱深展開的裝甲部隊要是萬一碰上對方的重裝甲單位怎麼辦?任由對方把你的裝甲矛頭砸成碎片?更何況時代在不斷變化,一戰初期英法兩國的防線缺乏縱深,只要打開一個口子就可以分割包圍對方,但是現在呢?我們面對的對手將會設計多重防線,我們即將攻略的地方也將擁有極其廣袤的縱深。英屬印度的面積是法國的8倍左右!而印度本身沒有太多的重工業,即使摧毀了城市也影響不到對方的軍工生產,想利用裝甲部隊的機動優勢在短時間內結束戰場是不現實的。戰爭最終會演變成雙方的陣地戰。就像一戰後期一樣。”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在屋內響起。

“進攻方最大的優勢就是在自己選擇的時間和地點上集中優勢兵力突破對方的防禦。我們可以集中起來比對方某段戰線防禦部隊多很多的部隊來突破對方的防線,在這種情況下,數量的優勢比性能的優勢更大。一輛坦克不可能各個方向都防禦很好,這樣的代價太大了。而且我認爲,一款合格的武器,最基本的要求是可靠性。我們這次要到遙遠的南亞作戰,這裡可不是歐洲。任何武器的的可靠性在缺乏保障的環境中都會下降。到那時候我們的坦克最大的敵人可能不是對手,而恰恰是自己複雜的設備和超大的重量。”古德里安話語中帶有一絲的譏諷。“莫德爾少將,我想您上的第一堂課中老師應該和您說起過集中優勢兵力,快速機動的打擊對手這個原則吧?我們還可以舉個例子,嗯,怎麼說呢?當年蒙古人橫掃歐洲的時候,他們的輕騎兵就打贏了歐洲的重甲騎兵。”

“我認爲,拿中世紀來類比現在戰爭是不合適的。我想大家都研究過1戰的戰史資料。法國人的重裝胸甲騎兵(重型坦克和坦克殲擊車)應該給各位留下過深刻的印象吧?每一次,我們都要付出比對方更大的損失來把這些硬骨頭砸碎!法國人後來也學聰明瞭,他們把重裝甲單位部署在後面,在我們暴露了主攻方向後再狠狠的給我們來一下。我們之所以能打穿對手,是因爲我們在整體軍力上的優勢。我們擺脫了兩線作戰,可以集中力量來對付英法。在美國加入之前,我們可以承受這樣的損失,但是未來情況變了。對方將戰具資源和實力的優勢,而我們則是劣勢,每一名士兵和物資都不能輕易折損。”莫德爾回答道。

“我們討論的不是一場戰爭,在上次戰爭中,華夏還是我們的準盟友,意大利還是我們的盟友。而這一次我們將面對4個一流強國。奧匈帝國還是一如既往的差勁,意大利的精英也被成爲了我們的敵人。我們沒有那麼多資源可以揮霍。如果您還堅持您的看法的話,我想在不久將要召開的陸軍會議中,我們還可以就整天戰略問題和閣下進行一下交流。”莫德爾說完離開了屋子。留下一屋子人在哪裡面面相覷。

莫德爾並沒有闡述自己對未來陸軍坦克選擇的觀點,但是他指出了一個關鍵性問題,那就是在未來敵人的國力會更強。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如果想贏,那就必須用盡可能少的損失來換取對方更多的損失。同等資源下,重型坦克的數量肯定比中型坦克要少很多,但是重型坦克損失可能性要比中型坦克小一些。在敵強我弱的戰略下,該如何取捨呢?古德里安強調的快速中型坦克理論顯然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因爲它太容易損失了。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topdown、我殺殺我、豬可樂、精確定位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1100章 八方雲動第406章 意外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421章 異變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996章 調停第1264章 緊鑼密鼓第1091章 德國人的計劃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1312章 反攻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1章 穿越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557章 推演一戰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1345章 阻擊戰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1006章 坑隊友?第1463章 抉擇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863章 最終的計劃與準備第892章 目標東方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369章 亂局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848章 急了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1161章 爭論第294章 進京第904章 交換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806章 打的就是你!第1079章 加速建設第1171章 攻防戰(2)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36章 把船賣到北洋去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1187章 對攻戰第291章 德國訪客第61章 各方的準備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1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25章 信任危機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1386章 颶風前奏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712章 鏖戰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101章 亞平寧風暴第40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第258章 接戰第45章 大生意(二)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670章 極不情願的撤離
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1100章 八方雲動第406章 意外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421章 異變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996章 調停第1264章 緊鑼密鼓第1091章 德國人的計劃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1312章 反攻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1章 穿越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557章 推演一戰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1345章 阻擊戰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1006章 坑隊友?第1463章 抉擇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863章 最終的計劃與準備第892章 目標東方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369章 亂局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848章 急了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1161章 爭論第294章 進京第904章 交換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806章 打的就是你!第1079章 加速建設第1171章 攻防戰(2)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36章 把船賣到北洋去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1187章 對攻戰第291章 德國訪客第61章 各方的準備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1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25章 信任危機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1386章 颶風前奏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712章 鏖戰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101章 亞平寧風暴第40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第258章 接戰第45章 大生意(二)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670章 極不情願的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