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

“戰爭並不僅僅是用大炮和肌肉來戰鬥,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智慧的碰撞。”——林泰曾。

外洋艦隊並沒有選擇通常海戰中那樣在接敵前艦隊大角度轉彎用側舷面對敵艦的戰法,而是使外洋艦隊航線和俄國艦隊航線之間保持20度左右的銳角。對於這個決定,林泰曾是這樣解釋的,在遠處還有2艘PISA級裝巡的情況下,俄國艦隊絕對不敢繼續前進,甚至不會立即亮出側線交戰。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轉向然後準備先和兩艘PISA型裝巡拉開一定距離後,再單獨與3艘國王級交戰,爲了實現這個目的,對方必須轉向160度,才能和外洋艦隊同向平行,而且雙方的距離還不能拉太大,否則的話,因爲角度問題,俄國海軍前兩艘戰艦將很難找到射界,而處於左後方的外洋艦隊則可以集中全部主炮攻擊俄國海軍末尾的戰艦留裡克號。

面對這樣的交戰事態,埃森並沒有像林泰曾預料的那樣選擇撤離,他實施了大角度轉向,但是沒有轉到與外洋艦隊平行的位置,而是將艦隊的航向轉動了100度,企圖在外洋艦隊航線前方形成一個斜T字型陣列。經典的搶T戰術在美西海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現在埃森希望在遠東重演!

埃森的這個機動在雙方相距8KM的時候開始進行,如果按照原先的估算,雙方炮戰最遠距離不會超過5KM,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這個轉向。當雙方接近到開火距離後,俄國艦隊將正好和完成搶T!

經驗是寶貴的,想法是美好,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在雙方接近到7KM的,位於隊首的臺北號和隨後的高雄號的測距和測向工作已經完成,位於艦船頂端的3米極限測距儀準確的報出來到對方的距離:7250米!而此時。位於俄國艦隊隊首的太子號正在轉向,而後面的俄羅斯號正在準備轉向!在劇烈的轉向過程中,俄國艦隊根本無法命中如此遙遠的距離!但是外洋艦隊想試試!

臺北號和高雄號的4座雙聯裝11寸主炮緩緩的鎖定了正在轉向的太子號。在3米測距儀中。太子號長長的船體完全暴露在觀測者的眼中。在最後覈實了一次距離後,火控管將對方的航向和距離傳輸到炮塔處,隨後炮長用望遠鏡式瞄準器將對方牢牢套住。在獲得開火允許後。4座雙聯裝炮塔噴出了4道火龍。4發重達262KG的11寸穿甲彈飛向了正在轉向的太子號!

“怎麼回事?他們瘋了嗎?”一名俄國軍官聽見從遠處傳來的雷鳴般的巨響後迅速跑到觀測口望向遠處的外洋艦隊。4個暗紅色的物體伴隨着劃過空中的嘯叫聲,向着太子號飛來!就在巨大部分俄國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4發炮彈已經先後落了下來,幾乎同時,4道十幾米高的巨大水柱在太子號旁邊騰空而起。

“他們沒打中,那羣拖着辮子的傢伙們在浪費炮彈!”一個新上艦的貴族軍官擦了一把頭上滲出的冷汗說道。

“不對,這不正常!”埃森突然感覺到十分的不安。無論是北洋艦隊還是外洋艦隊都不是一羣菜鳥。他們不會做無謂的舉動。既然他們敢再如此遠的距離上開火,那麼肯定有所憑藉!艦隊現在很危險,它必須快速通過!

“差的有點遠。”操作着測距儀的一名軍官自語道。

“還好了,至少方向沒錯。”另一個人笑着說道。

十幾秒鐘後,臺北號和高雄號的第二輪較射開始,又是4發11寸炮彈,但是此刻雙方的距離已經接近到5800米左右,第一輪炮彈的修正和距離的接近讓第二波炮彈更加貼近太自號。其中臺北號的兩發形成跨射!兩個巨大的水柱在太子號的左右兩弦幾乎同時升起!

“他們完成較射了!”埃森想到這裡,幾滴冷汗從頭上流了下來!作爲一名優秀的海軍軍官,他知道,一旦對方的較射完成後,等待他們的將是最大速度的射擊,直到太子號被命中。或者對方沒有形成跨射,需要重新校正。

“最高射速,開火。”在得到較射成功的消息後,臺北號率先進入快射階段,4門11寸40L主炮開始以最高射速開火,不到40秒鐘就有一輪炮彈飛出炮塔射向正在轉向之中的太子號!

就在臺北號進入快射後1分鐘,高雄號也實現了跨射,並立即進入快射階段,2艘戰艦的8門11寸炮以接近每分鐘2發的射速瘋狂的想着太子號開火。幾乎是瞬間,11寸重炮的轟鳴聲練成了一片,一團團火焰不斷的在炮口處條約。硝煙和火焰幾乎遮住了兩艘國王級的船體,而此時的太子號幾乎瞬間被雨點般的炮彈所包圍。原本一條條水柱幾乎練成了一道水牆,而且距離太子號越來越近!

“加速轉向,我們快走。”此時的埃森已經有些驚慌了,當人遇到他們無法理解的事情的時候就會驚慌失措,在這個距離上對方的炮彈距離自己越來越近。而自己的戰艦隻能盲目還擊,在距離對方至少100多米的海上打出一個個水花!

就在太子號快完成轉向的時候,突然一發重達262KG的11寸40L火炮炮彈狠狠的撞在了太子號左舷中後部的位置上,尖銳的被帽和裝甲的硬化層一起化成了碎片。隨後整個彈體撞在了裝甲上將側舷裝甲帶上的裝甲整體撕掉一大塊,隨後引信點燃裝藥,一個巨大的火球騰空而起!因爲副炮佈局過於密集,兩門6.4寸炮和1門5.5寸炮被摧毀,滾滾濃煙從船體中後部升起。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高射速配合全新的炮術讓臺北和高雄號兩艘裝甲巡洋艦的精度直線上升,就在第一次命中後的硝煙還未消散之際。另外兩發11寸40L幾乎同時命中這艘俄國遠東艦隊最快的戰列艦,一發11寸炮彈直接在船首開了一個大洞。船首脆弱的6寸裝甲帶根本無法承受4000米外11寸40L被帽穿甲彈的攻擊,伴隨着刺耳的撞擊聲,穿甲彈毫無阻礙的傳入船首與水線相接的地方。零點幾秒種後一個數平方米的大洞出現在船首,伴隨着一陣沉悶的爆炸聲。太子號船首的錨室被摧毀。

而另一發炮彈帶來的影響更爲巨大,這發炮彈和第一發命中點非常接近。炮彈打中了太子號船體側面的274MM炮座。現在的11寸40L炮彈還是無法擊穿厚達10寸的炮座裝甲的,即使在4000米的距離上都不行,伴隨着一陣爆鳴,黃色的亮光一閃後,太子號的炮座只是在表面上出現了一道裂縫。就在北洋水師爲這一發命中沒取得戰績而鬱悶的時候,正在緩緩轉動的274MM主炮居然停了!巨大的衝擊直接將這門火炮卡死了!

“該死的。”埃森低聲咒罵道,隨着雙方距離的接近,雙方的副炮也開始全力射擊,在3500米的距離上,已經到了配備新式瞄準設備的6寸炮的最佳射程。與主炮配備的被帽穿甲彈不同,這些6寸炮上配備的都是苦味酸高爆彈,按照林泰曾的解釋,6寸炮穿甲彈威力太小,既然打不穿裝甲,那就放火吧。

隨即,近20門中口徑速射炮對着太子號噴出了密集的彈雨,形成一張火網將可憐的太子號死死的罩住。一時間整艘戰艦濃煙滾滾。炙熱的火焰、紛飛的彈片和有毒的濃煙大肆殺戮着炮手和暴露在外的損管隊員。交戰十幾分鍾後,這艘俄國遠東艦隊中數一數二的戰艦就被中創,而且火勢有失控的危險。

就在臺北號和高雄號集火射擊太子號的時候,俄羅斯號和留裡克號突然中止了原定的轉向計劃,兩艘戰艦齊齊的切向外洋艦隊的陣列。企圖迅速拉近兩者的距離,通過中近距離上的火力投射來壓制對方。剛纔太子號的遭遇已經告訴俄國人,在遠距離炮戰中,俄國人沒有獲勝的機會,那麼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打近戰了!

“放棄太子號吧,集中火力攻擊衝上來的俄羅斯號和留裡克號。”林泰曾沉思片刻後說道。“林提督。這太子號已經被擊傷,衝上來的俄羅斯號和留裡克號完全讓後面兩艘戰艦攻擊啊。”鄧世昌有些不滿的說道。

“太子號主炮依然可以使用,航速不減。想要擊沉需要很長時間。留裡克號和俄羅斯號的中近程火力很猛的,2打2雙方基本平手。戰爭纔剛剛開始,我們沒有必要在初始階段就和對手拼命。”林泰曾罕見的強硬了一會,駁回了鄧世昌的意見。

“命令,整個艦隊左轉2個羅經點,拉開與對方的距離。臺北號攻擊俄羅斯號,高雄號和福州號集火攻擊留裡克號,甲午一戰的遺憾我們要在這場戰爭中彌補。”猶豫片刻,林泰曾還是在鄧世昌不滿的目光中下達了轉移火力的命令。

而在外洋艦隊調整的時候,兩艘俄國戰艦終於衝到了距離外洋艦隊戰列線3800米的距離上,這個距離已經是雙方火炮可以發揮的最佳距離!一場肉搏戰不可避免!

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1139章 重創第184章 大計劃第252章 艦炮對岸炮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1342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2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961章 崩潰第1486章 裝甲啓示錄(3)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1191章 後續第99章 風險與收益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332章 巡洋艦隊的碰撞第841章 嚇唬一下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1299章 爆發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1258章 鏖戰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827章 刺客第457章 危局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975章 突破口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458章 援軍第1462章 送人頭第1155章 交鋒1第1189章 差距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884章 風暴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1189章 差距第714章 舉世震驚第669章 頹勢第675章 堵回去第844章 意外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754章 誤入歧途的皇家海軍第1388章 登陸第1235章 羽翼豐滿的公海艦隊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1153章 發動進攻第1202章 協約國海上戰略第657章 掃蕩第151章 北洋備戰進行時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774章 好東西不一定賣的好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1004章 初戰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944章 僵持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194章 但丁級戰列艦第56章 隔牆有耳第432章 滲透作戰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934章 陰差陽錯第866章 重創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548章 陸軍作戰計劃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863章 最終的計劃與準備第1019章 徐傑的算計第1071章 鏖戰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1029章 基地羣第765章 反潛戰第718章 戰前準備
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1139章 重創第184章 大計劃第252章 艦炮對岸炮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1342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2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961章 崩潰第1486章 裝甲啓示錄(3)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1191章 後續第99章 風險與收益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332章 巡洋艦隊的碰撞第841章 嚇唬一下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1299章 爆發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1258章 鏖戰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827章 刺客第457章 危局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975章 突破口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458章 援軍第1462章 送人頭第1155章 交鋒1第1189章 差距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884章 風暴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1189章 差距第714章 舉世震驚第669章 頹勢第675章 堵回去第844章 意外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754章 誤入歧途的皇家海軍第1388章 登陸第1235章 羽翼豐滿的公海艦隊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1153章 發動進攻第1202章 協約國海上戰略第657章 掃蕩第151章 北洋備戰進行時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774章 好東西不一定賣的好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1004章 初戰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944章 僵持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194章 但丁級戰列艦第56章 隔牆有耳第432章 滲透作戰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934章 陰差陽錯第866章 重創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548章 陸軍作戰計劃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863章 最終的計劃與準備第1019章 徐傑的算計第1071章 鏖戰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1029章 基地羣第765章 反潛戰第718章 戰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