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華夏鷹羣3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華夏海權》更多支持!

“希望這個位面德國人能繼續出現ME262這樣的飛機。”徐傑在辦公室中頗有惡趣味的詛咒着德國空軍!根據徐傑的估計,這個位面的科技比歷史上提前了6年左右的時間,如果這個估計沒錯的話,那麼在1938年左右的時候,德國應該具備研發噴氣式飛機的能力。而要說到歷史上的噴氣式戰鬥機的話,恐怕最爲大衆所熟知的2戰噴氣式飛機恐怕就是ME262風暴鳥了吧。這款飛機曾經在21世紀的網絡上被某些人鼓吹爲德國2戰航空技術的巔峰,並作爲超越英美的例子。但是在徐傑看來,ME262這種飛機被稱爲跨時代的飛機和德國2戰航空技術的巔峰也算正確。但是說超越英國嗎?那還是洗洗睡吧。

說道噴氣式飛機,那麼就必須談談發動機,在螺旋槳飛機發動機方面,德國最後被英國甩出一條街。萬年不變的BMW801最終輸給了英國人的馬刀發動機。而德國人引以爲豪的液冷發動機DB605和JUMO213系列也不如英國人的獅鷲發動機,更不要說暴風使用的H型24缸液冷發動機了。而在噴氣式發動機方面,德國人大量使用的JUMO004型發動機最大推力也不過900KG。而英國人的尼恩發動機在戰爭結束前的地面測試中已經達到了2270KG的推力。尼恩發動機幾乎是同時代所有發動機中性能最好可靠性也最好的發動機,而且更爲可怕的是,當時幾乎所有的航空工業強國。英美蘇法(德國已經掛了,就不算了)四國都用過尼恩發動機或以其爲藍本設計過新的發動機。由此可見尼恩發動機的強大。

撇開紙面上的數據不談。JUMO004最大的問題就是穩定性,德國人在研發這款發動機的時候就沒有對其使用時間做太高的要求。按照德國空軍的標準,這種發動機能達到50個小時的使用壽命就不錯了,但是實際結果是JUMO004型發動機的平均使用壽命連20個小時都很難達到,至於具體什麼原因,是因爲德國工業加工質量不過關,還是缺乏資源,徐傑不太清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JUMO004發動機絕對坑的可以!要爲ME262絕大多數的機械事故負責!

雖然不知道德國人這個位面會搞出什麼樣的噴氣式飛機,但是最終能出現一款能飛的噴氣式飛機。而華夏和協約國也必須搞出自己的噴氣式飛機來對付這個位面中的風暴鳥。在發動機方面,有英國這個堪稱BT級別的存在。那麼即使按照歷史上搞出2270KG的尼恩發動機也足夠給第一代噴氣式飛機提供動力了。雖然離心式發動機的潛力不如軸流發動機大,但是本着夠用、穩定、簡單和方便大規模生產的原則,華夏第一代噴氣式飛機依然會採用離心式發動機。

和選擇螺旋槳飛機一樣,徐傑也喜歡參考歷史上的名機。雖然不懂航空設計,更不要說面積率什麼的了。不過徐傑也知道第一代噴氣式飛機中最經典的就是米格15和F86這對冤家了。性能不錯,而且對發動機要求也不高,拿尼恩改改基本就夠用了。但是有一點讓徐傑不滿意的是,那個機頭進氣口直接影響了雷達的安裝啊。雖然歷史上米格和F86都有裝備雷達的全天候戰鬥機。但是考慮到歷史上50時代的電子水平,徐傑還真不知道1940年左右服役的戰鬥機在使用機頭進氣口的情況下。到底能不能裝下一個性能較好的對空雷達。

初期的噴氣式飛機也不是沒有兩側進氣的,比如說F2H海妖就是兩側進氣的。但是論飛行性能還真不如F86之流。於是乎徐傑掉進了一個是要飛行性能還是要全天候作戰的兩難選擇中。同時,徐傑還在考慮另外一個問題,即噴氣式飛機是否有必要上艦。從歷史上看是沒必要的。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可就沒準了,這個位面的德國可比歷史上的德國和日本加一起都強!而且科技進度也快。

於是乎躊躇再三後。徐傑對下面的指示是,同時研究兩種噴氣式戰鬥機。一種是仿製米格15的機頭進氣,裝備單臺大推力發動機。採用後掠翼的華夏版米格15。而另外一種則是模仿F2H的進氣方式,採用後掠翼,和兩臺小推力發動機的改良版女妖戰鬥機。前者是確定有一款性能足夠先進的戰鬥機,而後者則是看能否實現性能的突破。同時,改良版女妖戰鬥機還將生產一種雙座型飛機,這種飛機裝備了機載雷達,專門用於夜戰。噴氣式飛機速度比較快,在只能用機炮和火箭彈對空的時代,在夜戰中很容易錯過目標,所以再採用雙人駕駛的模式效果會更好一些,反正是夜戰,出現空中格鬥的機率很小,飛行性能差一點就差一點吧,關係不大。

至於機載武器嗎?雖然徐傑不至於像毛子那樣給米格15按上一門37MM機關炮。但是原有的20MM機關炮顯然並不能完全滿足需要。徐傑的意思是一門類似MK101的30MM長管機關炮加上2門20MM炮,後者可能使用歷史上2戰後纔出現的轉鏜火炮。想想德國的MG213型轉膛炮每分鐘高達1200發的射速,徐傑就激動啊。這火力密度加上30MM炮強悍的威力,足夠對付任何空中目標了。

除了戰鬥機之外,噴氣式轟炸機也被納入了研發項目之中。從歷史上看德國人也確實搞出來過AR234這樣的噴氣式轟炸機設計。但是歷史上真正的第一代噴氣式轟炸機還要從TU16開始。從轟炸效果來看,使用普通炸彈攻擊的話,高速噴氣式轟炸機的精度反而不如螺旋槳飛機。因爲在幾乎沒有火控計算機的年代,使用光學原始瞄準設備進行瞄準的話。肯定是速度越低越好。噴氣式飛機速度太快了,這要是爲何美國的AD1天襲者可以一直用到越戰的原因。噴氣式轟炸機唯一的優勢在於高空高速的突防性能。從近萬米高空突破的噴氣式轟炸機絕對是螺旋槳飛機的噩夢。

除了轟炸機精度之外。徐傑對於這個時代的噴氣式發動機依然不算新人,要知道,即使到了歷史上的朝鮮戰爭事情,俄國人仿製尼恩式發動機弄出的VK1型發動機開始的壽命也不過是110個小時,而後來雖然有提高,但是超不過160個小時。轟炸機執行一次任務的時間可要遠長於戰鬥機,如果是使用同樣壽命的發動機的話,戰鬥機可能能執行60次任務,而轟炸機可能只夠執行30次任務。而且戰鬥機用一臺大推力發動機就可以,轟炸機至少要兩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也不是沒有,直接採用螺旋槳和噴氣發動機混合動力就可以了。不過徐傑對歷史上的混合動力飛機沒啥研究,所以乾脆將這個問題丟給研發部門自己解決。

最終徐傑還是決定開展噴氣式轟炸機的研究,即使戰爭中不大量使用,也可以作爲一種技術儲備,或者說小批量生產,然後作爲突防力量,加掛制導武器對關鍵目標實施打擊。比如說主力艦、電廠、油田或者工廠等等。

在總裝備部提交的噴氣式飛機發展規劃的後面還有一個火箭武器研究計劃。這個計劃是臨時加的。其中空射火箭武器的發展計劃是因爲這次參戰的空軍部隊反應各種機關炮在對付轟炸機部隊的時候十分吃力,20MM機關炮威力不夠,30MM短炮彈道彎曲射程不夠。而30MM加農炮的重量又實在讓人無法滿意。畢竟裝甲防護再好,也沒人願意在大口徑機槍的彈雨中穿行。所以空軍方面要求總裝備部研發一種可以在對方射程範圍之外使用的對空武器。而恰好空軍方面得知了陸軍正在搞火箭炮。於是乎就琢磨着能否把陸軍的火箭彈改改扔飛機上打轟炸機呢?打中了固然不錯,打不中的話能破壞對方隊形也是可以的。

對於這種武器徐傑是支持的,畢竟在歷史上的歐洲戰場中。德國人就用過各種火箭彈攻擊過英美的轟炸機,雖然直接殺死效果有限。但是不少轟炸機卻因爲隊形被打散而落單被咬死。其實德國的對空火箭彈在開始的時候走了一段彎路,那就是那些210MM甚至更大口徑的超大型火箭彈。這些火箭彈重量巨大。一般單發戰鬥機也就只能裝1發,而雙發轟炸機也就是2發,雖然ME410這種雙發飛機有一個特殊改進型使用輪式火箭彈發射器(類似火箭發射巢,一組6枚)但是因爲悲催的放置方式,一次只能打2發。如此少的載彈量和發射速度讓本來就悲催的火箭彈很難打中目標,即使對方是轟炸機這種又慢又大的目標!

不過到最後,德國人總算開竅了,設計出口徑爲50MM的R4M型對空火箭彈。這種小型火箭彈被裝在木質掛架上,一架ME262可以裝載24枚火箭彈。這樣的話至少可以保證齊射的數量,通過數量來彌補精度的不足。事實上到了50年代,空空導彈還沒成熟的時候,火箭彈依然是戰鬥機攔截轟炸機的主力武器之一,比如說歷史上美國的F89蠍子型攔截機開始就是帶着100多發火箭彈在高空打轟炸機的主。

作爲穿越者的徐傑自然清楚小口徑火箭纔是未來對付轟炸機的王牌,如果能加上近戰引信的話更能使這種武器威力大增。當然,如果爲了能容納彈頭的電子設備,適當增加火箭彈的體積也是可以的。至於把這種火箭彈再進一步,研製空空導彈?這個就只能說先做技術儲備,以後再說吧。

感謝書友hukaikaka的8888打賞~~~。最近訂閱慘淡,側位心中拔涼拔涼的。書友的打賞無疑是雪中送炭啊~~~。從今天開始,側位雙更3天。另外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和書友臭狗zj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297章 規劃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1385章 不甘寂寞的德國海軍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1523章 決戰拉開序幕!第852章 爆發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387章 一石三鳥第818章 決定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133章 日本人的決斷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1459章 大西洋風暴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376章 苦戰第507章 蒸汽輪機和重油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920章 機動救火隊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869章 貝蒂你在哪?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573章 我們需要一個結果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861章 調整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133章 日本人的決斷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442章 合圍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444章 落幕第467章 崩潰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714章 舉世震驚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263章 決戰!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1129章 跑路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51章 規模龐大的意大利代表團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90章 初見鄧公第605章 別無選擇第571章 矛與盾第238章 大殺器!!第1102章 謀劃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210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393章 增大的籌碼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146章 龍潛於淵(二)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1079章 加速建設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536章 海陸齊進第866章 重創第728章 血戰第505章 俄荷密會第259章 碰撞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1498章 修羅場第746章 如果德國贏了第1535章 黑豹出籠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806章 打的就是你!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687章 攻擊開始第970章 混亂第1254章 陷阱第861章 調整第598章 THE BIG SEVEN !!第601章 共同利益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
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297章 規劃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1385章 不甘寂寞的德國海軍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1523章 決戰拉開序幕!第852章 爆發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387章 一石三鳥第818章 決定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133章 日本人的決斷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1459章 大西洋風暴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376章 苦戰第507章 蒸汽輪機和重油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920章 機動救火隊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869章 貝蒂你在哪?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573章 我們需要一個結果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861章 調整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133章 日本人的決斷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442章 合圍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444章 落幕第467章 崩潰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714章 舉世震驚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263章 決戰!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1129章 跑路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51章 規模龐大的意大利代表團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90章 初見鄧公第605章 別無選擇第571章 矛與盾第238章 大殺器!!第1102章 謀劃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210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393章 增大的籌碼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146章 龍潛於淵(二)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1079章 加速建設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536章 海陸齊進第866章 重創第728章 血戰第505章 俄荷密會第259章 碰撞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1498章 修羅場第746章 如果德國贏了第1535章 黑豹出籠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806章 打的就是你!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687章 攻擊開始第970章 混亂第1254章 陷阱第861章 調整第598章 THE BIG SEVEN !!第601章 共同利益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