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戰爭前夜2

“英國人的私心?什麼意思?”羅斯福有些納悶了。.?如果說英國人刻意留下相當一部分力量用來保證本土的安全的話,這個可以理解,但是這一點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李梅也沒必要刻意說出來吧,難道還有一些別的隱情?

“英國人適當增加了他們在印度的力量;還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部隊抽調的了印度。空軍方面也是這樣。在伊朗戰爭結束後,英國在印度的力量增強的較快,尤其是在我們決定把太平洋艦隊的大半先調往歐洲以後。就我們目前的情報,英國人在印度至少擁有12個聯隊的空軍規模。而且未來還有增加的可能。”一旁的馬歇爾小聲說道。

шшш ⊕t t k a n ⊕c o

“嗯?!”羅斯福先是一愣,隨後一口老血差點沒噴出了!現在對方眼看就要打到家門口了,英國人居然還有這個想法?這要說英國人自信呢還是愚蠢?德國要是佔領法國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隔海相望的英國。難道英國政府不擔心自己被迫跑到加拿大去組建流亡政府?!爲了塊殖民地至於嗎?羅斯福十分氣憤也想不明白。他現在有點羨慕德皇了,因爲德國在同盟國中超高的地位,德皇完全可以根據德國的意志來↙控制整個同盟國集團。而協約國這邊三個大國誰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尤其是英國人,到現在了還認不清自己的位置,還真的自己是1戰前的大英帝國,美國還是1戰前的美國嗎?

羅斯福決定寫一封親筆信來勸告這個一意孤行的大英帝國利益至上者。說實話,羅斯福不是很看好丘吉爾。對方過於強硬不知道變通。他不知道什麼是聯盟利益,過於看重英國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了。這樣的人可不是一個好盟友,如果不是丘吉爾在對德問題上態度十分堅決。美國人說不定都要支持他的對手了!

“對了,華夏那邊有什麼動態嗎?華夏曾經承諾的援助和支持能兌現嗎?”就在這時,羅斯福突然想起來他們還有一個準盟友!雖然這個準盟友也是美國在未來的競爭對手,但是此刻,羅斯福顯然想依靠他的力量渡過難關。

“華夏的態度還算不錯,他們認真的履行了所有事先約定的義務。所有能夠立即付賬的物資和裝備都按時移交給到我們的手中。但是從目前的需求來看,這些物資和武器還是不夠的,我們可以追加訂貨,但是英國人的償付能力恐怕出了些問題。同時進行的擴軍備戰和大量購買裝備似乎讓英國人的錢袋不堪重負,所以雙方後面的一些交易進行的非常不順利。而且華夏還記着當初伊朗戰爭時英國人先行退出戰場這件事,所以他們拒絕英國人賒賬。”馬歇爾回答道。

“嗯。這樣啊,我們需要國會通過一個經濟援助英國的法案,以便幫助他們渡過這個難關。華夏不允許英國人賒賬,那麼我們可以給英國人急需的資金支持。.?當然,這筆資金不是白給,需要英國人以其它貨物延期支付。”羅斯福想了想說道,本來羅斯福還打算讓英國出讓一些軍事基地或者島嶼;但是考慮到戰爭還沒開始就從盟友身上刮肉,影響很不好,而且不撞南牆不回頭的英國人未必會接受這個建議。“他們早晚會答應的。”羅斯福心中說道。

美國人在加緊戰備的時候,英國人也沒閒着。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英國人更有危機感而且準備的更充分。“不要認爲英吉利海峽可以保證英國本土的安全,這已經是就歷史了。德國人的飛機可以越過這條窄窄的溝渠攻擊大英帝國的心臟,而德國公海艦隊也足以對帝國的海上交通線構成致命的傷害。我們甚至比法國還要依賴海上運輸,所以我們必須全力以赴的進行戰備工作。尤其是各種物資和原材料的儲備工作。我們一定要抓緊!”在一次內閣會議中丘吉爾這樣說道。

對於戰爭的困難和理解上,英國人比美國人更有發言權,畢竟英國在1戰中可是和同盟國在海上和陸上打了整整5年!5年的戰爭不僅僅是對前線部隊的考驗,更是對一國國力和政府效率的考驗。英國人能堅持5年說明他們在總體戰和持久戰方面有很多的經驗。英國人爲了應對持久戰對物資的消耗以及德國潛艇對交通線的絞殺,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就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國家儲備體系。從日常老百姓用的各種日用品和糧食肉類蔬菜,一直到軍隊需要的燃油、橡膠等原材料。再加上工業開工所必須的各種礦石和備用機械。英國人分門別類的將計劃做好,然後按照這些計劃囤積物資。而當戰爭的陰雲一天天逼近之後,英國人的戰備更是達到了一個高峰。大英帝國7成以上的運輸船在爲這場戰爭做着準備。而物資儲備的數量也達到了一個巔峰。

而除了物資這些戰爭消耗品的儲備之外,英國人還在“儲備”另外一種更重要的資源,那就是“人力”!這種儲備不僅僅是說從大英帝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和自治領中抽調兵員和勞動力,同時也包括將不少不適合戰爭的老年人和兒童送到各處殖民地和自治領的安全地區。德國人的戰備活動暴露出來的軍事力量之強超出了英國人的想象,在大英帝國面前無非只有兩條路,一條路是奮戰到底,而另外一條路則是投子認輸。而後者是建立了“不列顛的和平”的英國人所無法接受的!現在的英國雖然已經日暮,但是餘威尚在!

美國的加入給英國巨大的信心,同時也認爲有美國撐腰的話,英國人可以玩一些自己的小九九,比如說將部分原本用在本土防禦和支援法國的力量部署到印度。丘吉爾不僅僅是一個意志堅強的領導人,同時也有一些遠見。他曾經對自己的朋友說過這樣的話“無論這場戰爭勝負如何,大英帝國都將永遠的失去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這些地區。我們唯一有希望保留的最後一塊地方就是印度。這將是大英帝國最後的本錢以及再次崛起的希望!所以除了本土之外,大英帝國第二大重要的地區就是印度;!如果不是德國人試圖奪取印度的話。那麼這場戰爭本來就可以避免。”

丘吉爾對現實非常瞭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讓英國從世界力量的巔峰上跌落了下來。曾經依附於英國的各個自治領和較爲強大的殖民地都會爲未來選擇出路。而英國人又有些力有未逮。所以英國最好的選擇就是集中力量保住對英國最爲重要的。也最有可能守住的殖民地。而這個殖民地就是印度。印度有廣袤的土地,是大英帝國重要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雖然人口衆多統治起來會比較麻煩。但是印度本身的多民族性也讓英國人可以拉一部分打一部分。當然還有一個願意英國無法忽略,那就是在美英之間的秘密會議上,美國人已經明確表示了願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繼續幫助英國人保住印度這塊殖民地!而這個秘約針對的誰,恐怕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自然是爲了堵住華夏西進的道路啊!

不過作爲一個已經從力量的巔峰跌落下去的國家,英國人在協約國的體系中已經很難制衡美國人的影響。除了英國空軍可以保持獨立性之外,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英國都必須抱美國人的大腿。尤其是後者。英國人不是沒有制定過相應的海軍計劃,但是隨後在和美國人的交涉中。因爲和美國利益的衝突而最終失敗。作爲一個海權國家,英國人對自己的海上運輸通道十分的敏感。海上運輸的安全是英國第一要考慮的。而在最近的幾次協約國高層會議上,英國人要求對德國公海艦隊實施主動打擊,只要德國艦隊駛出地中海,那麼就應該尋找機會進行決戰,一勞永逸的解決威脅。同時還要求美國海軍能夠將7成以上的海軍主力艦部署在英國和法國。

但是他這個建議被美國海軍代表尼米茲中將否決。除了硬件條件不足之外,美國人圖的是穩。他們希望通過國力上的優勢緩慢但卻穩固的壓垮對手。美國人堅信自己在工業和技術方面是佔據優勢的。時間是站在自己一邊的,只要法國不垮掉,那麼在海上處於守勢自然是最好的選擇。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的英法還是太強了,如果能通過戰爭削弱他們,讓他們徹底成爲美國的小弟。那麼在未來和華夏的爭奪中美國無疑將處於優勢。所以美國從自身利益出發還是希望戰爭能夠拖延一段時間再結束。當然,這是美國人的想法。並不代表事情就會按照他的設想發展!

作爲德國進攻的重點,法國人也開始努力備戰,經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洗禮。法國人對戰爭的看法更趨於保守。他們已經失去了1戰時收回國土的豪情壯志。畢竟現實是殘酷的,美英法三國最終都沒能幹趴下同盟國。在同盟國從俄國和巴爾幹各國的崩潰中獲得大量好處後。剛剛從經濟危機中緩過神來的協約國並不適合進行一場攻勢作戰。雖然在技術層面上法國認爲自己毫不遜色於德國,但是在總體實力面前;法國人還是選擇了防禦。

堅固的馬奇諾防線配合強悍的機動部隊以及後方星羅棋佈的機場組成了法國北方厚實嚴密的防禦體系,這個位面的法國可比歷史上的法國強悍多了,首先他們對戰爭的爆發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知道這場戰爭史不可避免的。1戰後的德國志在統治整個歐洲。絕對不會留下一個不屈的法國。而在戰術方面,經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和後來的兩次局部戰爭後,法國對德國人的作戰思路有了一一定的認識,空地協同作戰快速突破和穿插,然後分割包圍是德國人的不二法門。而針對這種情況,法國人也制定了相應的應對方法,靜態防禦和機動部隊相結合的辦法有效的遏制了對方的突破和穿插,僅從技術角度來看,法國人在北部的防線確實堅固。就連德軍都承認,想要從正面突破恐怕要用掉相當長的時間。

法國人對於自己的防禦本來也是有希望的,但是在前不久的時候,美國人給法國提了個醒,如果德國人從法國南部登陸怎麼辦?而就這短短的一句話就把法國人嚇了個半死,雖然法國南部確實是高原和山地,但是交通也是很發達的。而且所謂的中央高原放到其他國家也真不算高,法國的防禦重心放在了北方,而這時候如果德國人集中海陸空軍攻擊南部的話,法國人確實沒有太好的辦法。

而在這時候,夏爾戴高樂將軍再一次站了出來,原本被打發到非洲的這名將軍在危難時刻擔起了重任,他被授命組件一支裝甲軍,並且配有直屬的空軍,以便應對同盟國在法國南部的登陸行動。而收到美國人的提醒,隨後在協約國軍事會議中,法國人提出了這樣一個設想,如果德國艦隊走出地中海,在駐西班牙空軍的掩護下進入比斯開灣然後掩護德國陸軍在法國西海岸登陸怎麼辦時。美英兩國有些傻眼了。雖然法西兩國有伊比利斯山阻礙,但是中間也是有通路的,只要德國人在法國西海岸站穩腳跟的話,那麼對於戰局的影響將非常大。

“德國人不會這樣做的,至少在空中形勢明朗之前他們不是冒險在大西洋發動登陸戰的,龐大的登陸艦隊將受到協約國聯合艦隊的直接威脅。如果他們打算讓幾萬甚至十幾萬德軍掉到海里餵魚的話,我們倒是可以幫助他。”美國人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

感謝書友zy1976、書友2800b617r的打賞~~~,以及書友1愛是憂鬱1、能否能否00、地獄皇女、知秋一葉1117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222章 好戲開場了第900章 明白了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254章 不徹底?接着轟!第58章 徐教習第986章 慘烈第266章 落幕第344章 外洋艦隊的建立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1201章 華夏鷹羣3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557章 推演一戰第26章 意大利人的挽救計劃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1175章 法國和撒丁島第1081章 新人第1299章 爆發第1262章 火炮中的AK第1136章 大戲開場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507章 蒸汽輪機和重油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1091章 德國人的計劃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77章 分歧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1313章 持續惡化第32章 論勢(二)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840章 傻眼了第369章 亂局第365章 收官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1457章 在我之後,哪怕洪水滔天!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927章 亞眠上空的死神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462章 圍追堵截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297章 規劃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359章 T字橫頭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83張 善後事宜第1162章 虎!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400章 內亂開始第1532章 烏克蘭之戰!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1255章 遭遇戰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492章 戰列巡洋艦計劃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1113章 血火地獄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1097章 瓜分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無爲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298章 互有攻防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196章 血戰(一)第1351章 血與火2第866章 重創第647章 磨礪
第222章 好戲開場了第900章 明白了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254章 不徹底?接着轟!第58章 徐教習第986章 慘烈第266章 落幕第344章 外洋艦隊的建立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1201章 華夏鷹羣3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557章 推演一戰第26章 意大利人的挽救計劃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1175章 法國和撒丁島第1081章 新人第1299章 爆發第1262章 火炮中的AK第1136章 大戲開場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507章 蒸汽輪機和重油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1091章 德國人的計劃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77章 分歧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1313章 持續惡化第32章 論勢(二)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840章 傻眼了第369章 亂局第365章 收官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1457章 在我之後,哪怕洪水滔天!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927章 亞眠上空的死神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462章 圍追堵截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297章 規劃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359章 T字橫頭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83張 善後事宜第1162章 虎!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400章 內亂開始第1532章 烏克蘭之戰!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1255章 遭遇戰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492章 戰列巡洋艦計劃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1113章 血火地獄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1097章 瓜分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無爲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298章 互有攻防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196章 血戰(一)第1351章 血與火2第866章 重創第647章 磨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