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0章 東線泥潭

“該死的,我現在居然開始懷念當年在法國和戴高樂並肩作戰時的事情了,至少在那個時候,我們不會因爲道路情況和糟糕的供給情況而擔憂,雖然有德國人的轟炸,但是我們至少能獲得足夠的彈藥和油料,足夠的麪包和斯帕姆罐頭,但是在這裡,我們連油料都有限!而且這還不是我們常用的汽油!俄國人提供的燃油品質完全是劣質燃油!蠟質高的嚇人!”當蒙哥馬利來拜訪巴頓的時候,這個脾氣暴躁的美國將軍再次表示了對東線情況的不滿!

“當年老子在法國,正面是德國人的虎式坦克,頭頂是德國人的fw190。旁邊是德國人的艦隊時,我們的補給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困窘過!我們英勇的工程部隊沒有被德國人的重炮和炸彈打垮,卻敗給了俄國糟糕的交通和泥濘的土地上!這真是一件讓人難以理解啊!”巴頓繼續抱怨道。

“可是你的體重並沒有減少,那說明補給供應還在可以容忍的範圍之內。”蒙哥馬利笑着開了個玩笑。“你知道嗎?巴頓將軍,我現在突然發現自己似乎有些不會打仗了!我們在也給極其陌生的環境中作戰,周圍的一切和我們以前的認知都有很大的差距,我們根本無法按照原來的標準來制定我們的作戰計劃,而身旁的友軍大部分完全可以用不靠譜來形容!”

有句話叫什麼來着?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而踏上了俄國這片土地之後。美英兩國的大兵們纔對這個所謂的大國有了一個深刻的瞭解!按照某些參加過1戰的老將軍的話來說,此時的俄國甚至比1戰前的俄國更加虛弱!更加不堪!

1戰前。俄國好歹是一個列強,雖然經濟實力、工業技術水平比較差勁。但是人家的軍事力量,尤其是陸軍力量還是很猛的,超越奧匈是一定的,和英法相比,到底如何也很難說,如果不是因爲某些原因的話,俄國可能能堅持更長的時間!說俄國是一個陸軍強國一點都不過分,只不過他的對手過於強大而已。

而且即使工業比較落後,但是俄國人依然可以生產絕大部分陸軍武器。機槍、火《style_txt;炮、早期的坦克和飛機都是可以的。但是現在,當英國人再次踏上俄國這片土地的時候,他們驚訝的發現,俄國人的技術水平已經落後於這個時代了!按照蒙哥馬利的話說,他們現在必須要學習如何和一支落後於世界主流部隊10年的軍隊合作!而有這樣一個盟友,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有的時候比敵人還可怕!

雖然,美國人對受到兩國大國壓制,領土已經縮水四分之三的俄國的情況有了一個大概的估計。雖然美國人在2戰前就開始想方設法來增強俄國人的實力,雖然美國人在戰時就給俄國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設備,但是事實證明,如果想讓一個大國真的強大起來的話。光靠送是不行的!尤其是一個大國如果想要買出一個世界一流的部隊,那也是不行的!

美國人可以給俄國人坦克和配件,但是他們不可能給俄國一個完整的坦克工業體系!不要說懸掛、火炮、發動機、變速器這些技術含量較高的東東了。單純是裝甲和履帶這些東東,俄國人自己就搞不好!如果說歷史上俄國的裝甲的一些問題可以歸功到戰時質量下降的話。那麼這個位面的俄國裝甲完全可以用技術茶几來形容。而東線惡劣的道路情況和後勤補給情況讓美英送到的武器裝備完好率非常低!甚至於一名負責維修工作的美國少尉說如果他們想要修好一輛坦克的話,那麼他們只能禱告另外一輛壞掉的坦克上的某些部件還能使用!他們除非使用原裝的美國坦克部件。否則這輛坦克幾乎是很難完成大修的!

如果說淡出你的後勤補給和盟友茶几已經可以讓美英聯軍的將領們感到十分棘手,但是想想辦法還能克服的話,那麼戰場形勢的改變讓美英聯軍的將領發現他們之前學習的軍事力量和制定的戰略規劃現在似乎都成爲了一堆廢紙!除了各種人爲因素之外,巴頓和蒙哥馬利發現,東線真是太的廣闊了!幾百萬大軍往東線一扔,只能形成一條連綿不斷的防線!而且這條防線還不是直的!德國人再烏克蘭方向有一個巨大的突出部!

總量看起來很多的裝備和軍隊往東線一擺,密度直線下降,而且雙方的縱深都很大。這樣一來,雙方的空軍作用都有所下降,美國人的還算好一些,畢竟無論是p47還是f6f,這些飛機航程至少還算可以,真正悲催的是英國人!爲了維持一個戰場的空中滯留飛機數量,英國人需要比德國人更多的飛機!假如說,美國人用100架飛機可以控制一片戰場,德國人需要140架左右。那麼英國人就需要至少200架!英國人的噴火戰鬥機的航程可是比bf109還要悲催啊!

有句話怎麼說來着,沒有最慘只有更慘。英國人的主戰飛機雖然航程非常悲催,但是你要說英國人沒有遠程戰鬥機,那可是黑英了,堂堂大英帝國連24缸的發動機都可以按在戰鬥機上,並且獲得低空王者的稱號!人家弄一款遠程戰鬥機有什麼難的!不是要飛的遠嗎?飛機造大一點不就行了?颱風不過就是比fw190重了三分之一嗎!這有啥!24缸液冷發動機扛起來就是了!英國人用比美帝還要硬朗的技術告訴大家一個真理!發動機nb,冰箱都能在低空nb起來!一股學霸之氣撲面而來啊!

真正最慘的是誰?自然還是俄國人啊!如果說英國噴火航程短,是需求和設計方針的問題,那麼這個位面的俄國飛機可就是技術和工業的雙重茶几的問題了!歷史上俄國人的拉系列、雅客系列、米格系列都是以短腿而著稱。(當然。歷史俄國人也有遠程版的。但是這裡說的大部分,你要是硬說的話。英國的噴火也有航程加強版的。)拉7區區650千米的內油航程幾乎可以說是2戰飛機的底線了吧,而這個位面。俄國人因爲發動機的問題,他們爲了保證飛機的飛行性能,幾乎是將能減的重量都往下減!燃油這個重量大戶自然是躲不過這一刀的!於是,這個位面俄國人的戰鬥機航程居然只有悲催的500千米!

然後問題就來,後勤後勤不行,空軍空軍不行,盟友盟友不行,自己?似乎美英聯軍和德國人相比也不行?雖然美英陸軍裝備了新式潘興坦克,但是畢竟是新裝備。本身就有一些問題需要慢慢磨合,一羣剛拿到新玩具的美國大兵們,怎麼可能和那些已經用了1年多虎式坦克的德國精銳裝甲手相比?更何況,這個位面上的老虎是那麼的強,而潘興和歷史上差不多..當然,華夏也存在這個問題,但是問題是龍式坦克實在比虎式強很多。技術性能壓倒操作擊,水平的結果,這就好比你玩war3。同等人口的飛龍永遠a不過同人口的石像鬼一樣..。

即使在歐洲戰場上最後的時刻,美英聯軍還是成功的打出過局部反擊的。集中優勢兵力,趁對方不備在站線的某一點突破,隨後向縱深發出有限度的攻這是因爲雙方的縱深都比較淺。一旦防線被突破,沒有足夠預備隊進行防禦的話,那麼後勤機關、運輸線和支援火力等單位都暴露在對手面前。即使最蹩腳的裝甲部隊只要能撕開一個缺口,都可以給對方造成很大的威脅!如果說。在德國人和華夏死磕的時候,美英俄聯軍面對德國陸軍有限度的預防性攻勢還能依靠內線優勢來最終穩定站線的話。那麼現在問題來了,當上面要求東線聯軍必須在1年之內把烏克蘭打下來的時候,無論是巴頓還是蒙哥馬利都犯難了,這個進攻戰到底怎麼打?

但是在東線不一樣,一個師的防線居然延綿20到25千米左右!這樣的防線確實更容易突破,畢竟兵力密度下降,直接導致防禦強度下降。但是問題是突破之後會如何呢?你講面臨對方數百公里的縱深!對方有充足的時間來調集預備隊封堵缺口,而你要攻擊的後勤設施或者交通樞紐可能在一百公里之外!你就算,不往縱深發展,如果想要包圍對手的話,也不過是圍住一點點兵力,巴頓等人不是不知道把包圍圈攤大一些,但是兵力有限啊!而能用的兵力更少,俄國人的機動性根本跟不上美英部隊的步伐,在以往的防禦戰中,就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美英的坦克已經咬住了對手,而俄國人的步兵卻還在半道上!

有機動性的美英聯軍即使能勉強突破方向,但是卻無法獲得擁有足夠步兵的俄軍支援。這個問題,三方協調了無數次,而最終的結果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如果想要打出一次成功的進攻,那麼美英聯軍必須集中使用,擔任主攻任務,而俄軍則在淺縱深陣地發動大規模進攻,不斷消耗和牽制對手,當德國人的兵力消耗到一定程度之後,美英部隊再選擇薄弱點進行穿插!

當然,這只是對陸軍的要求,作爲空軍,他們的任務更重!他們要壓制整個烏克蘭方向的德國空軍,要對德國縱深進行打擊,來彌補陸軍的不足,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且是一個同時兼顧戰場制空權到戰略轟炸的複雜任務體系!這個計劃本身就是要求美英空軍在兵力有限的情況,同時執行兩個戰略任務,而一般而言,當一個計劃任務過多的時候,結果往往是比較糟糕的!

但是美英有選擇嗎?沒有!這時候的德國是空前虛弱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美英都不能搞定對手的話,還談什麼整合歐洲?還談什麼和華夏爭霸世界?連一個德國都收拾不了,如何面對更強大的華夏?所以,這一次,美英毅然決然的壓上了大量的本錢!海軍的航空兵都被抽調過去支援作戰了!

而作爲美英重要的盟友——俄國人對此也十分看重!他們所要付出的甚至比美英都要多!如果說美英付出的只是大量的物資和一定的兵力的話,那麼這次作戰,俄國付出的則是一個民族的未來,沒錯,你沒看錯!就是民族的未來!因爲在這場世界豪賭之中,俄國人唯一能拿出的東西不是資源、不是工業、不是武器、他們甚至連戰時糧食自給都做不到,他們唯一能拿出來的就只有人!沒錯,活生生的人!用無數年輕人的生命去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復興的機會!如果俄國人賭贏了,那麼他們可以獲得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國、甚至是波蘭的部分土地,富饒的土地完全可以彌補這次戰爭的損失!

但是如果要失敗了呢?在付出了幾百萬年輕生命之後,在拼掉了一代人的菁英之後,俄羅斯還能剩下什麼?他們只有落後的工業,出產不足的土地,數量並不算多的礦產資源,以及兩國超級大國的壓制!他們會慢慢萎縮,曾經強大的俄羅斯民族將倒退幾百年!當然,他們也可以選擇不參戰,但是這樣最終的結果也不過是變成也給無足輕重的國家,一個三流國家而已!這是俄國高層無法接受的事情!所以他們打算博一把!去賭一把國運!

俄國人的國力和美英分給他們的物資註定了俄國根本不可能擁有獨立撕開德國人防線並且向縱深發展的能力,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前線和德軍部隊打一場一戰式的塹壕對攻戰!用人命不斷消耗對手,並且逐漸將德國人的預備隊從縱深吸引過來,然後爲美英部隊創造機會!爲了達到這個目標,整個俄軍都被特化了,他們缺乏機動能力,但是卻配備了大量的炮兵和防禦兵器,歷史上俄國人曾經搞過的技術兵力高度集中的戰術在這一刻再次復活,德國人竭盡全力將重型武器向更高級的軍事單位上集中,以便獲得某個方向的火力優勢,但是這個代價就是,基層部隊的裝備水平極低!按照英國人的話說,他們甚至不如1戰時的英軍後期的火力!而裝備的缺陷如何彌補?只能是人命!這個辦法幾乎是俄國最後的選擇,因爲他們有較爲充足的兵員,只要技術裝備保留下來,一道徵兵令就可以彌補人員的損失!雖然殘酷,但是確實有效!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kenhlxc、無聊死鬼、真田信繁1、qw020884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381章 改朝換代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1466章 看不見的鋒線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652章 取捨第1534章 鐵流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372章 異動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章 論艦第667章 苦戰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1440章 談判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196章 血戰(一)第1468章 夜戰1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81章 準備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942章 厭戰之殤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1161章 爭論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304章 拖延第209章 這算攤牌嗎?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623章 不小心點了把火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717章 攻擊方向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723章 防禦戰第1468章 夜戰1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79章 門生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1386章 颶風前奏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868章 拼命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451章 決斷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689章 突破第172章 激戰成歡(二)第913章 隕落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1053章 鑽空子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337章 相持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1226章 伊朗整軍計劃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1528章 看不見的博弈第758章 培養俄國軍官第1431章 大西洋啓示錄5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183章 日本海軍戰略的調整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372章 異動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1283章 雷霆萬鈞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843章 雙頭蛇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126章 反間諜!!第94章 拜會劉公(二)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93章 拜會劉公(一)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869章 貝蒂你在哪?第498章 無敵艦隊
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381章 改朝換代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1466章 看不見的鋒線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652章 取捨第1534章 鐵流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372章 異動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章 論艦第667章 苦戰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1440章 談判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196章 血戰(一)第1468章 夜戰1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81章 準備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942章 厭戰之殤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1161章 爭論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304章 拖延第209章 這算攤牌嗎?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623章 不小心點了把火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717章 攻擊方向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723章 防禦戰第1468章 夜戰1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79章 門生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1386章 颶風前奏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868章 拼命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451章 決斷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689章 突破第172章 激戰成歡(二)第913章 隕落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1053章 鑽空子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337章 相持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1226章 伊朗整軍計劃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1528章 看不見的博弈第758章 培養俄國軍官第1431章 大西洋啓示錄5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183章 日本海軍戰略的調整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372章 異動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1283章 雷霆萬鈞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843章 雙頭蛇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126章 反間諜!!第94章 拜會劉公(二)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93章 拜會劉公(一)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869章 貝蒂你在哪?第498章 無敵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