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老兵上陣

雙方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着,埃森率領的艦隊已經完成了出港前的全部準備工作,終於在一個天氣良好的晚上,在引導船的幫助下,偷偷的駛出了室蘭港,向着黃海那遙遠的戰場駛去。而與此同時,北洋、外洋和南洋,這三支清國的主力艦隊終於在協作問題上達成了統一意見。南洋3艘戰艦,鎮海號、安海號(原日本海軍鞍馬號)、景泰號三艘戰艦加入到爲運輸船提供護航的任務中,如此一來,北洋艦隊和外洋艦隊就可以騰出更多的機動兵力對俄國破交艦隊進行圍堵。

和北洋以及外洋艦隊那些精銳的新式戰艦相比,南洋艦隊則顯得過於故舊了,鎮海號是1885年完工的、安海號和景泰號雖然稍微晚一些,但是也都是一羣落後於時代的產物。景泰號就不用說了,三景艦換了個名字而已。安海號呢,算是英國人最成功的穹甲巡洋艦。注意這個稱謂,是最成功的穹甲巡洋艦,而不是最強大的。早年的布萊克號穹甲巡洋艦更加強大,埃德加級只是性價比足夠高,可以對付4000噸二等穹甲巡洋艦,有足夠的續航力,更適合維護殖民地。而且這三艘戰艦經過慘烈的甲午大戰之後,可謂是遍體鱗傷,船體結構受到了嚴重的損壞。戰鬥力遠不如當年剛造好的時候了!

不過好在在戰爭開始前,南洋艦隊對這三艘已經已經過時的主力艦進行了一些列的改進。(在英國船廠中進行的)讓這三艘戰艦的戰鬥力有所提升,鎮海號作爲噸位最大。火力最猛的戰艦首先進行了一番強化。首先是將4座雙聯裝8寸露臺炮換成了4座雙聯裝的炮塔炮。而這種改變自然會使本已經有些超重的戰艦更加超重!不過這難不住那些從北洋來的工程師,他們決定從戰艦的裝甲入手,10寸厚的鋼面鐵甲被換掉,用上了新式的6寸硬化裝甲。並且適當的擴大了防護面積,最後,北洋的船工們還別處心材的爲鎮海號船體兩側加了一塊名叫“防雷突出部”的東西,來增加福利。這樣以來,超重問題解決了。但是速度問題來了,重量增加,水下線性被破壞後。即使換了新的動力,航速最多也就17節了!

至於景泰號嗎。作爲原先的三景艦後被南洋接收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個坑爹的320MM加納炮換掉!同時被一起移走的還有那個巨大的露臺,隨後一座雙聯裝8寸炮塔炮被放到了前甲板上巨大的炮圈中!要不怎麼說三景艦的設計還是很值得稱道的啊,4000噸出頭的小船能在前面放一個雙聯裝炮塔炮還能保持平衡,本身就不容易!隨後一起更換的還有那悲劇的法國鍋爐。上面的10多門120MM速射炮倒是保留了下來。一方面是因爲經費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因爲如果單純掃甲板的話,120MM炮其實也能湊合。

而安海號作爲曾經的一等巡洋艦。南洋艦隊也爲它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大英帝國在設計遠洋巡洋艦時留有大量冗餘和較好的試航性,而這些在改進過程中都被轉化成實實在在的戰鬥力。首尾的單裝9.2寸炮被換成了雙聯的8寸炮。在船體兩側重新加上了一層厚越3寸的硬化裝甲帶,這層裝甲的用處不在於抵禦穿甲彈的攻擊。而是爲了抵禦穿透力極弱但是縱火性極好的苦味酸炸藥。而面對真正的大威力穿甲彈,還是要靠內部的6寸傾斜穹甲去抵擋。動力系統的改進不大,只不過是把鍋爐的管道換了一下,6寸副炮的防得以加強,同時完善了輸彈通道和彈藥庫動力艙等核心艙室的防護。如此一來,戰鬥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就這樣,南洋水師提督盯褶謙就帶着3艘大改後的戰艦加入到了北洋艦隊的作戰序列中,除了航速較快的安海號較爲靈活外,兩位兩艘戰艦則只能用來護航。一艘8500噸的老式裝甲巡洋艦和一艘4000噸的脆皮防護巡洋艦。掩護着8艘總噸位4萬噸的運輸船在黃海上航行。這是南洋水師在本次戰爭中的第一次行動。所以盯褶謙對此十分重視,這不僅僅決定了兩艘戰艦以及8艘運輸船上數千人的生死,更是決定了南洋艦隊的未來!盯褶謙需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南洋水師的能力。進而在以後新建立的海軍中爲南洋保的一席之地!

現階段,北洋水師和外洋水師已經在黃海和渤海全面展開,所有的戰艦和大量的通報艦已經遍佈海上,雖然因爲當時無線電技術的限制,在信息的時效性方面會有嚴重的滯後。但是如此衆多的戰艦在相對狹小的海域上部署,還是讓盯褶謙放心了不少。

現在的盯褶謙有些矛盾,一方面他需要一場勝利來證明南洋艦隊的作用,另一方面。他對自己手中的艦隊又不十分的信賴。根據盯褶謙自己的估算,自己的艦隊在面對1艘亞速海型裝甲巡洋艦加1艘防護巡洋艦的情況下可以保證運輸船隊的安全,如果對方有兩艘亞速海型戰艦以上的兵力的話,那麼除了儘可能的掩護運輸船趁早靠近岸邊然後搶灘之外,他們沒有更好的辦法,甚至連自己的戰艦也會搭上。

而此時,埃森指揮的襲擊艦隊正在緩緩展開。對於北洋和外洋艦隊的強大實力,埃森還是頗爲忌憚的。面對黃海上隨時都可能出現的北洋戰艦,埃森可不敢貿然深入這片充滿了危機的海域。所以他首先命令東方號和韃靼人號在自己的預定航線兩側搜索前進,然後兩艘亞速海型巡洋艦在確定兩翼安全後,沿着預定航線進入海區展開破交。而俄國海軍中最爲強大的兩艘戰艦則在後面提供支援並且保證後路的安全。這樣雖然效率低了一些,但是安全性大爲提高,而且艦隊是一個整體,一旦遇上北洋艦隊主力,俄國艦隊也可以聯合起來自保。

而北洋艦隊相對於俄國海軍來說佈置的比較分散,在摸清俄國艦隊的情況之前,北洋艦隊的實力優勢會被大大削減,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反而會讓俄國艦隊獲得區域優勢。埃森的想法不得不說十分巧妙。而現在這個由4艘各型巡洋艦構成的龐大扇形編隊已經逐漸逼近盯褶謙指揮的南洋運輸船隊。而雙方對於戰場的情況卻還並不知曉。一場遭遇戰就要在黃海海域爆發了!

感謝書友翱翔於宇宙的星羣的打賞,以及書友我心如凡的月票支持~~。

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44章 大生意(一)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6章 完美裝巡第260章 千鈞一髮第746章 如果德國贏了第100章 就這麼定了!!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1315章 落幕和影響第973章 斷尾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1434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2第1193章 破局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1129章 跑路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327章 戰略調整(二)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81章 準備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479章 火海第46章 x級裝巡的未來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1200章 華夏鷹羣2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858章 貓之殤第1345章 阻擊戰第725章 右勾拳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402章 外洋艦隊出擊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254章 不徹底?接着轟!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654章 德國人的援助第196章 血戰(一)第884章 風暴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685章 德國的盟友們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1162章 虎!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1525章 銀色死神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1352章 總攻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1341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1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1521章 僵持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1456章 混亂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330章 佛羅里達海峽第60章 翁師傅的對策第387章 一石三鳥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62章 談判桌外的合作第1124章 謀劃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第870章 這都是你們逼的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799章 俄國海軍第13章 厲害的女人第896章 狼羣中的獅子第56章 隔牆有耳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1243章 “伊朗艦隊”的準備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305章 目標奧匈軍團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
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44章 大生意(一)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6章 完美裝巡第260章 千鈞一髮第746章 如果德國贏了第100章 就這麼定了!!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1315章 落幕和影響第973章 斷尾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1434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2第1193章 破局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1129章 跑路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327章 戰略調整(二)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81章 準備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479章 火海第46章 x級裝巡的未來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1200章 華夏鷹羣2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858章 貓之殤第1345章 阻擊戰第725章 右勾拳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402章 外洋艦隊出擊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254章 不徹底?接着轟!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654章 德國人的援助第196章 血戰(一)第884章 風暴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685章 德國的盟友們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1162章 虎!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1525章 銀色死神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1352章 總攻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1341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1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1521章 僵持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1456章 混亂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330章 佛羅里達海峽第60章 翁師傅的對策第387章 一石三鳥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62章 談判桌外的合作第1124章 謀劃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第870章 這都是你們逼的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799章 俄國海軍第13章 厲害的女人第896章 狼羣中的獅子第56章 隔牆有耳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1243章 “伊朗艦隊”的準備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305章 目標奧匈軍團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