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

“從這次戰爭來看,空軍對戰艦的攻擊效率還是太低,單發俯衝轟炸機攜帶的炸彈威力有限,很難對主力戰艦構成致命傷害。而雙發飛機的投彈精度卻又很差。所謂的跳彈攻擊最多對付一下民用船舶,對於有側舷裝甲帶和較強防空能力的戰艦來說威脅不大。即使隨着技術進步,俯衝轟炸機攜帶的炸彈達到800KG級別。或者出現可以以60度角度俯衝的雙發轟炸機後,對戰艦的攻擊力依然不夠。因爲隨着雷達技術的進步,用雷達引導火炮攻擊飛機已經成爲現實,而如果總後勤部立項開始研發的無線電引信成功的話,那麼防空效率會大增。”

“除了飛機性能之外,俯衝轟炸機對機組的要求相當高。而未來戰爭中,機組的消耗速度絕對會非常快,而戰時訓練出來的飛行員素質顯然無法和戰前經過長時間訓練的飛行員相比。而且無論是大角度俯衝轟炸還是地空水平轟炸對於飛行員來說過於危險。一場戰鬥損失2成左右的機組絕對不是誇張,也許打不了多久,我們用數年訓練出來的飛行員就會在戰鬥中損失殆盡,即使有戰鬥機提供火力壓制,效果也不會很好,因爲各國新造的戰艦上都裝備了半封閉式炮罩,其裝甲防護可以抵禦20MM機關炮的攻擊。”

“當然,最大的問題是,造價最爲昂貴而且載彈量最大航程最遠的轟炸機無法投入到對海攻擊之中。您應該知道的,飛機的航程和載彈量就是一個加減法遊戲。雖然在未來我們設計中的戰鬥機可以擁有1.5噸以上的載彈量,但是這種負載下。這種飛機的航程簡直可以用悲劇來形容。只能用於對地支援,而無法用於海戰。這不得不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從歐洲戰場歸來的蘇默找到機會就像徐傑大倒苦水。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相關指導武器裝備的研發已經開始了。首先我們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對海和對地攻擊上。然後是對空和地空。前者更容易一些,而且需求更急迫。至於後者嗎?技術難度太大,而且實用性也會差一些。在未來,我們的四發轟炸機都會有較強的對海攻擊能力的。這點你放心好了。”徐傑頗爲自信的回答道。在這個位面,華夏擁有美英的技術支持和穿越者的思路支持,如果還不能超過德國的制導武器的話,那就太說不過去了!

從歷史上看,用普通炸彈攻擊戰艦的話,效果最好的還是單發飛機。其優勢就在於可以大角度俯衝保證炸彈的穿透力和精度。至於雙發飛機嗎?除了德國人的JU88可以確保65度角進行俯衝轟炸之外,徐傑還真不記得其它哪款飛機可以保證這樣的投彈角度。(蚊子應該可以,但是作者沒找到確切的資料。)但是理論上可以實現的性能,在不同飛行員手中卻不一定可以。當年納爾遜號戰列艦曾經被一架JU88扔的一發1000KG穿甲彈命中。結果本來應該擊穿納爾遜號水平裝甲的,結果卻被彈開。所以別看歷史上2戰中一國轟炸機一堆堆的。但是能具備攻艦能力的卻是少數。

單發飛機精度是有了,但是載油量、飛行性能和載彈量直接的矛盾卻往往讓飛機無法發揮出紙面上的數據。除了到了2戰結束後出來的末代活塞螺旋槳攻擊機AD系列之外。歷史上單發飛機最大的載彈量也就是2噸不到。但是如果真以這樣大的載彈量飛行的話,即使有開掛級別的R2800發動機,依然不夠看。比如說歷史上號稱2戰最強艦載機的F4U4型飛機,在美國的相關文件中這款飛機最大載彈量可以達到2發小提姆火箭彈(口徑11.75英寸。將近300MM,彈重581KG)外加8發5寸高速火箭彈(彈重)。仔細算一下的話,這載彈量達到了1670KG這個數量夠恐怖吧!

但是這也就是數據好看,實際上很少有這樣帶的。因爲在這種負載下先別說起飛距離多遠。(反正美帝有彈射器,還能將就一下。)但是隻有360海里的作戰航程這個不能忍啊!而且這種航程還是在300多公里的低速巡航下達到的!除非是支援灘頭登陸,否則在正常的海戰和海空戰之中。這樣的裝載情況根本不會出現。而且海盜4的載油量還不算少,1400升的內油呢。沒法和P51這類飛機比。但是比FW190、BF109以及噴火之流可要強多了。

另外單發飛機還有一個問題是重載掛架比較少,一般能負載500KG以上的炸彈的掛架只有1個。最多不過2個。而一般能達到800KG級別的重載掛架就只有一個了,當然,你要是玩極限,也是有可能突破的。但是那是特例,基本就不要考慮了。而看看現在幾乎全球都是裝甲航母的情況下,500KG穿甲彈威力都不一定夠用。這次華夏面對的對手可不是歷史上埃塞克斯之流,而都是類似英國冤仇或者日本大鳳那個防護級別的戰艦。

在偉大的AD1出來之前。一架單發攻擊機裝上一發800KG的炸彈和兩個小型副油箱幾乎就到極限了。而且在沉重負載下,其航程和速度都會非常慢,即使你是戰鬥機的體質也不行!想把炸彈扔到對方頭上的前提是你能活着過去,即使強悍如海盜4的戰鬥機掛上800KG炸彈和副油箱後想從FW190A4這種級別的戰鬥機攻擊下通過,那也是相當困難的。要是護航不到位的話,要麼被打下來,要麼你扔了炸彈走人。反正別想把炸彈扔對方頭頂上。

於是乎,想要用大炸彈就比用雙發甚至四發轟炸機來攜帶,從歷史上來看,像JU88和DO217級別的轟炸機,至少可以攜帶2發重達1570KG的弗裡茨X炸彈。(就是炸沉羅馬號的那個東東。)而像HE177這樣的重型轟炸機則可以攜帶3到4發HS293型反艦導彈。作者在一本書上看到過機翼下部一邊掛一發。然後機身下部掛兩發的掛載方式,但是一般而言還是3發比較實際。)至於說威力嗎?弗裡茨X炸彈的威力自不用說,其戰鬥部爲一發PC1400半穿甲彈(PC1400)從3000米左右的空中扔下,直接擊穿了羅馬號數層合計約200MM的水平裝甲。這幾乎意味着可以摧毀所有的戰艦。而HS293的戰鬥部較小,開始用的是500KG炸彈,但是後來也可以升級成800KG級別的,打戰列艦可能會比較費勁,但是炸航空母艦,一發搞殘不是夢啊!

而且使用這種制導武器的最大優勢在於可以在對方的防區外發射,無論是弗裡茨X制導炸彈還是HS293導彈,幾乎都可以保證載機在40MM博福斯防空炮的有效射程之外攻擊,即使投擲距離較近的弗裡茨X型炸彈,其投擲距離也在8KM左右,再加上斜距離的話,歷史上美國5寸高平兩用炮想要打中目標也十分困難。畢竟這距離有點遠了,目標也有些高!

想想一堆帶着各種制導炸彈和反艦導彈的重型轟炸機去攻擊一支艦隊,徐傑就有點興奮,這可是當年在冷戰期間俄國人想幹而幹不成的事情啊。當然,實際上歷史上2戰中那些制導武器的效率也不是很高,先不說德國人電子技術比較差勁,在第一波收了一些人頭後,美帝和英帝迅速搞出電子對抗設備極大的干擾了德國制導武器的精度。就算沒幹擾,德國人自己的導彈和引導系統也問題多多,使用限制也比較多,比如說那個裝備了電視攝像頭的HS293型導彈的改進型。想法很不錯,也出來了實物,但是最後因爲技術不成熟最終被放棄。

華夏要搞這種武器,德國人肯定會搞,而且做得不會比歷史上更次。那麼現在一個問題就來了。面對這樣的武器,華夏如何防禦呢?徐傑不是沒想過這種問題,結果最後發現,除了使用電子干擾和戰鬥機攔截之外,還真沒有其它較好的方法。高炮夠不着載機,想要打併不大,而且速度很快的導彈也不現實。至於說搞防空導彈弄遠程防空?這個還是洗洗睡吧,這個技術難度太大了。雖然德國曆史上也弄了一個叫做龍膽草的地空導彈發射裝置,但是這東西畢竟沒有投入實戰,而且體積和重量也太大了,這種導彈發射重量1800KG,翼展4米,彈徑0.88米的大傢伙實在無法上艦。至於說結合美英的技術之後,能否搞出一款艦載防空導彈,徐傑不抱太大希望,畢竟歷史上1952年美國第一種防空導彈黃銅騎士纔剛剛試驗。這個技術難度太大了。

感謝書友zhouyu1976、翱翔於宇宙的星羣的打賞~~~~,以及書友anhei016、奧芬、南粵蠻龍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841章 嚇唬一下第312章 巡洋戰爭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1151章 北線局勢第210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516章 河口之戰第1079章 加速建設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782章 費舍爾的苦衷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406章 意外第1404章 虎嘯法蘭西4第100章 就這麼定了!!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1226章 伊朗整軍計劃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469章 在家門口堵你第1043章 船廠密談第669章 頹勢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64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二)第1136章 大戲開場第1087章 大戰略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684章 舍爾的新方案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356章 大格局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355章 破局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868章 拼命第1342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2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141章 同時行動!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510章 帕森斯的福音第1528章 看不見的博弈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850章 兇手第356章 大格局第1097章 瓜分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第1102章 謀劃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699章 鋼鐵巨獸(二)第410章 謀劃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534章 鐵流第751章 土耳其人的應對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1505章 大棋局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1389章 激戰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1419章 海基VS陸基1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449章 反攻第129章 準備啓程(一)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670章 極不情願的撤離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263章 決戰!第25章 信任危機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1002章 最終計劃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1083章 意大利怎麼辦?第1219章 伊朗戰略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697章 檢討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561章 競相趕超
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841章 嚇唬一下第312章 巡洋戰爭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1151章 北線局勢第210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516章 河口之戰第1079章 加速建設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782章 費舍爾的苦衷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406章 意外第1404章 虎嘯法蘭西4第100章 就這麼定了!!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1226章 伊朗整軍計劃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469章 在家門口堵你第1043章 船廠密談第669章 頹勢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64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二)第1136章 大戲開場第1087章 大戰略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684章 舍爾的新方案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356章 大格局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355章 破局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868章 拼命第1342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2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141章 同時行動!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510章 帕森斯的福音第1528章 看不見的博弈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850章 兇手第356章 大格局第1097章 瓜分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第1102章 謀劃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699章 鋼鐵巨獸(二)第410章 謀劃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534章 鐵流第751章 土耳其人的應對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1505章 大棋局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1389章 激戰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1419章 海基VS陸基1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449章 反攻第129章 準備啓程(一)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670章 極不情願的撤離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263章 決戰!第25章 信任危機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1002章 最終計劃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1083章 意大利怎麼辦?第1219章 伊朗戰略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697章 檢討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561章 競相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