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

要說這漢納根,徐傑還是瞭解一些的。北洋威海衛,旅順口,大連的炮臺就是他幫助修建的。要說這人,在炮兵,要塞建設和陸軍上還是很有能力的。北洋諸多要塞的建設也反映了這一點。以旅順炮臺爲例,自1880年開始,歷經10年的施工,最終完成了旅順口的整個防禦體系。整個旅順防禦工事分爲2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旅順港入港處的海岸炮臺,其中以黃金山,老蠣嘴,饅頭山3個主炮臺爲主。是整個旅順炮臺羣的精華之所在。(其中黃金山炮臺備炮240MM炮3門,120MM炮2門,12磅炮4門。老蠣嘴炮臺備炮240MM炮4門,120MM炮5門,5管格林炮1門。包括老蠣嘴北山炮臺。饅頭山炮臺備炮240MM炮3門,120MM炮3門。)總計各種火炮(含機關炮)71門。另一部分是陸上後路炮臺。主要以行營炮機關炮爲主,最大的要塞炮爲120MM要塞炮。備炮78門。總體而言,在當時的遠東,如此強大的防禦使得旅順堪稱遠東第一要塞。所以,客觀的評價漢納根,此人還算一個人才。而且是一專多能的人才。不過嘛,在1894年的時候他以一個陸軍人員的身份去北洋水師擔任總教習和副提督還是很聊齋的。在徐傑眼裡,漢納根在還是別去當海軍了。老老實實的研究陸軍炮兵和要塞設計吧。

“我真沒想到,揚名歐洲船舶製造業的徐傑先生居然如此的年輕。”漢納根看到徐傑的一個反應就是:這小子太年輕了。

“閣下過獎了,我僅僅是一個在知識的海灘上有幸撿到一個漂亮的石子的人而已。”徐傑謙虛的說道。

“更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閣下除了對海軍艦船十分精通以外,還對陸軍十分有研究。我有幸通過特殊渠道得到了您的產品,1889年型步槍,自衛手槍。並且在您的衛隊中看到了新式輕型手雷拋射器的試射。這一切讓我很是驚訝。所以,我希望能有機會和您探討一下陸軍裝備。如果可以,我們還可以深入探討一下炮兵的裝備和作戰。”漢納根有些激動的說道,在他看來,能設計出如此優秀的單兵武器的徐傑對陸軍應該也有一些造詣。

“原來是找我聊陸軍的啊?”徐傑心裡嘀咕道,不由得擦了一下冷汗。要問徐傑懂不懂陸軍,說實話,多少也是懂一些的。出生於陸軍世家的徐傑從小就在爺爺和父親的耳提面命之下對陸軍瞭解一些,雖說後來當了海軍,但是憑藉家長們的薰陶和自己查找的資料,對陸軍還是有些自己的看法的。尤其是一些作戰理論和指導思想更是超過了當時的人。畢竟,100多年的閱歷可不是白給的。不過徐傑現在可沒有功夫搭理漢納根,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別的不說,如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就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

“能否冒昧的問一個問題?”漢納根問道。

“請講。”徐傑客氣的說道。

“您認爲您對日本國陸軍的估算是否準確?一個如此小的國家,居然可以調動整整15萬的陸軍在國外作戰這真是太恐怖了。”漢納根震驚的說道。

“我的估計應該不會錯。”徐傑頗爲中肯的說道。自然不會有錯,雖然當年徐傑在查資料的時候看到了諸多版本,但是總體規模大致還是不會有錯的。總體來講,日本有6大常備師團在朝鮮和中國作戰,根據部隊規模來算,大概在15萬到17萬之間,而這僅僅是一線部隊,日本還調集了15萬左右的征夫爲部隊提供補給和運輸(這些征夫主要是再各地的兵站服務)。如果說北洋水師可以與日本聯合艦隊有一戰之力的話,哪陸軍方面,清朝根本無力和日本軍隊抗衡,無論是平壤之戰的一敗塗地還是鴨綠江防線的崩潰,亦或者旅順和威海的失守,都充分說明了清國陸軍根本不堪一擊。

“如果徐先生您書上的日本陸軍編制和裝備都無誤的話。即使日本調動的部隊爲您上面寫的進入一線部隊的40%,那麼無論是李大人的北洋陸軍還是清國東北的駐軍,照樣會被擊潰,而因爲陸軍的潰敗,海軍基地也必將直接處於日本陸軍的兵鋒之下,即使海軍能擊敗日本聯合艦隊,但是隻要前期日本陸軍能成規模的進入朝鮮,哪海軍的旅順口基地照樣會十分危險。”漢納根中肯的說道。

啪嗒一聲,徐傑手中的茶杯掉在了地上,茶水濺了一地。徐傑只感到胸口猛的一緊,一股逼人的寒意頓時讓徐傑有一種虛脫的感覺。縱然海軍勝了,陸軍如果繼續像歷史上那樣慘敗,甲午戰爭之勝負之數,還真是不可預見啊。參考史料,在甲午開戰前,老李的淮系各部包括駐紮在旅順威海各大要塞的部隊一共也只有38000+人,加上直隸練軍和奉軍,也只有14000+多人,總兵力只有52000+人,而且必須指出的這還是包括要塞守備部隊在內的軍隊,真正的機動兵力僅僅有衛汝貴,聶士成,葉志超等人的部隊,合計25000+人,而這北洋所有的機動部隊,在朝鮮就全打沒了。至於後面臨時徵召的部隊,個別連槍栓都拉不開的新兵自然更不是日軍的對手,參考歷史,即使黃海大海戰打贏了,日本在朝鮮的駐軍也已經形成了氣候,到時候,即使只有6萬左右後路不保的日本陸軍,北洋的陸軍依然抵擋不住,甚至旅順口依然會失守。再加上一個軟骨頭的中樞,怕是海軍打的再好,也於事無補。而徐傑作爲一個海軍軍官,在整個計劃的開始一直在潛意識中強調海軍的作用,殊不知日本陸軍在正式開戰前就可以在朝鮮集中相當的兵力,而這些部隊已經足夠清掃清軍了,即使北洋艦隊消滅了日本海軍,日軍依然可以保證實現佔領朝鮮這個第二目標。

“徐先生,你怎麼了?難道您不舒服嗎?”看到臉色蒼白冷汗直冒的徐傑,漢納根也有些驚慌失措,他實在沒想到,自己的幾句話就能讓這個被歐洲造船界稱爲天才的年輕華人有如此反應。

這一刻,徐傑清朝的意識到,自己先前的一切計劃產生了多麼大的偏差。自己在海軍潛意識的作用下打算單純靠海軍打平甲午的計劃根本就不科學。而如果要再建陸軍的話,這一切都需要從新計劃和安排,而經費和人員也將因爲陸軍計劃的增加而上漲,現在徐傑才真正意識到以一隅敵一國是何等的艱難。但是徐傑沒有退路了,再退,等待着中國的就是徹底淪落的萬丈深淵。再退,華夏的苦難將在持續50年。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將喪失與異族的馬刀之下。所以他沒有選擇,只有堅持,努力,無畏!!

(今天作者雙更了,最近推薦和收藏不太理想啊,喜歡的讀者還是點一下吧,反正也不費啥勁,這樣作者纔有動力啊~~)

第184章 大計劃第1126章 這叫一切正常?!第228章 掃蕩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212章 絞肉機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1507章 大計劃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500章 攤牌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912章 最後一戰第859章 撤退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010章 談判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578章 不能明說的事情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145章 龍潛於淵(一)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1102章 謀劃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1342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2第145章 龍潛於淵(一)第99章 風險與收益第269章 新的起點第775章 終於有人識貨了第863章 最終的計劃與準備第696章 碰撞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475章 暗流涌動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351章 伏擊戰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178章 遭遇戰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1162章 虎!第900章 明白了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482章 突擊團第239章 碾盤武士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52章 北洋的困境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160章 北洋大閱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350章 無從抉擇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373章 計劃第981章 泥潭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986章 慘烈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1361章 我們需要更大的航母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754章 誤入歧途的皇家海軍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263章 決戰!第97章 來自遠方的求救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697章 檢討第935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1171章 攻防戰(2)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1241章 戰後總結
第184章 大計劃第1126章 這叫一切正常?!第228章 掃蕩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212章 絞肉機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1507章 大計劃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500章 攤牌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912章 最後一戰第859章 撤退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010章 談判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578章 不能明說的事情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145章 龍潛於淵(一)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1102章 謀劃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1342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2第145章 龍潛於淵(一)第99章 風險與收益第269章 新的起點第775章 終於有人識貨了第863章 最終的計劃與準備第696章 碰撞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475章 暗流涌動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351章 伏擊戰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178章 遭遇戰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1162章 虎!第900章 明白了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482章 突擊團第239章 碾盤武士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52章 北洋的困境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160章 北洋大閱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350章 無從抉擇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373章 計劃第981章 泥潭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986章 慘烈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1361章 我們需要更大的航母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754章 誤入歧途的皇家海軍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263章 決戰!第97章 來自遠方的求救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697章 檢討第935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1171章 攻防戰(2)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1241章 戰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