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

俄羅斯波羅的海造船廠。馬卡諾夫看着遠處忙碌的船臺若有所思,而一旁的羅茲德文斯基則在和一幫海軍部的高級將領們饒有興趣的探討着聖安德烈旗下將要新加入的戰艦。受到意大利人在清國“北海閱艦式”的嘲諷後,俄國沙皇勃然大怒,聲稱要給意大利人點顏色看看,而前不久,意大利人更是用實際行動提醒俄國人,誰纔是世界第三海軍。(當時俄國噸位佔優,但是因爲分散的問題,實戰未必就能贏意大利)新開工的9000噸級裝巡加里波第號以其強大的動力,配上新式裝甲和武器系統而在歐洲巡洋艦中稱雄稱霸,而英國人更是認爲,這種裝了10寸火炮的近萬噸級戰艦,從某種意義上講已經不是純粹的巡洋艦了,在必要的時候完全可以參與艦隊對決。承擔部分戰列艦的任務,所以,英國人將其稱爲二等戰列艦。意大利人鋒芒畢露的同時,俄國人自然也不會落後於人,而這種裝甲巡洋艦的設計思路也給俄國人以啓示。既然主力艦隊上,俄國人不能與阻礙自己稱霸大洋的英國人相比,那爲何不走英國人的老路子,從巡洋戰爭做起?

法國人的“綠水海軍”理論強調用高速襲擊艦配上較小口徑的火炮和較大的續航力在遠洋對敵國航線進行破壞,進而牽制和消耗對方的實力。而俄國人,尤其是作爲俄國海軍中資歷最老,威望最高的馬卡諾夫對這種戰法卻不屑一顧。“法國人的辦法也許確實不錯,但是絕對不適合俄國,法國人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戰艦可以在任何一個港口進行停泊補給和維修,而俄國呢?看似強大的艦隊被分割在波羅的海,黑海和遠東,無法形成合力,而作爲主力的波羅的海艦隊想要出去必須經過北海,這可是英國人家門口啊。而黑海艦隊更是不濟,連達達尼爾海峽都無法通過,破交更是紙上談兵,唯一的希望是在遠東,而在遠東又缺乏不凍港和殖民地補給站。在這種情況下,法國人的巡洋戰爭根本就無從談起。”馬卡諾夫如是說。但是這回,意大利人的加里波第型戰艦給了俄國人一個新的思路。

遠洋破交依然因爲地理環境和沒有海外基地的限制而很難進行,但是在戰艦選型上,有了加里波第型做爲參考,俄國海軍高層徹底摒棄了法國人的小炮快船的思想,決定生產出續航力較大,火力壓過一般巡洋艦,航速快於戰列艦的新式巡洋艦。說白了就是能跑遠路,打得過比它快的,跑得過比他強的。和後世的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思想如出一轍。在艦型選擇上,俄國人決定將這幾艘承載了俄羅斯帝國海軍新希望的戰艦做成裝甲巡洋艦,防護巡洋艦雖然成本低,但是介於遠洋破交的使命以及必要時還要上戰列線。面對速射炮打來的彈雨,防護巡洋艦的側弦肯定會被打成篩子,即使能保證核心區不被擊穿,因爲進水過量而造成艦體傾斜翻沉或者因爲防護面積太小造成戰艦被燒燬。都會使帝國喪失一艘寶貴的遠洋襲擊艦,所以俄國海軍決定建造裝甲巡洋艦,而裝甲巡洋艦也有自己的問題,首先,俄國人只有鋼面鐵甲,沒有意大利人生產的硬化裝甲,依照以往的經驗,如果想抵抗住8寸以上的速射炮攻擊,側弦厚度至少要10寸。所以,整艘戰艦的排量一定不會小。另一個問題是,相對於意大利人新裝備的10寸炮,俄國人自己的8寸炮威力有過小的嫌疑,但是12寸又太大,於是,俄國人決定放棄已經使用了很久的8寸炮,新研發一種10寸炮。在這種情況下,俄國人決定造兩種戰艦,互相配合。於是乎,歷史在這一刻發生了改變,一些原本應該出來的戰艦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批新船。

經過無數的扯皮和爭執後,俄國人終於敲定了2款新式巡洋艦,一種是排水量7200噸的亞速海型巡洋艦,首尾裝備2座雙聯裝8寸主炮,側弦分別有4門6寸炮,4門12磅炮。裝甲爲康邦裝甲(也就是鋼面鐵甲)。厚度8寸到4寸。輸出功率10000馬力,航速19節半。載煤1200噸。基本尺寸暫定爲長120米寬19米吃水8.5米。在海軍部的設計中,爲了多遠洋航行,高幹舷和大巡航力是必須的。而8寸鋼面鐵甲對抗6寸炮是沒問題,但是面對9.2寸可是不行,不過還在英國人的巡洋艦上9.2寸炮一般只有2門,主要還是6寸炮,8寸鋼面鐵甲勉強夠用。而另一款戰艦則是完美型戰艦,可謂是集俄羅斯海軍設計之大成。爲了能充分壓制住英國的1等巡洋艦,俄國人可以說是不惜工本,這就是後世被人稱爲19世紀俄羅斯巡洋艦的扛鼎之作,集中了法國和俄國技術的留裡克級裝甲巡洋艦,這艘1萬多噸的裝甲艦一出道,所產生的震動不亞於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型戰艦。不但直接促成了聲望級2等戰列艦的量產(歷史上只有一艘),而且還迫使意大利緊急推出來加里波第型裝甲艦的改進版。而更讓海軍史學家津津樂道的不僅僅是這艘戰艦的性能,而是這艘戰艦的服役歷程!!

這艘排水量高達1萬2千噸的戰艦,首尾裝備了新研製的單裝12寸40L重炮,(歷史上這款火炮是1891年開始研製,1895年服役。)並從法國進口正在研製的新式炮塔(炮塔結構這東西法國人在90年代也研製出來一套,法國的bouvet的274MM和305炮炮就是用的該型炮塔結構,據說前者能達到1分鐘3發後者是1分鐘1發,筆者表示懷疑,這性能先進的有些匪夷所思!!)在戰艦的4角,俄國人也決定採用法式炮塔,但是武器爲單裝254MM火炮,在側弦安裝10門6寸炮,而且還有10門12磅炮,這樣一來這艘戰艦的側弦火力就達到了令人震驚的2門12寸炮2門10寸炮和5門6寸炮5門12磅炮。其中12寸炮和10寸炮都是炮塔炮,射速驚人,火力已經不亞於一艘一等戰列艦。而在動力方面,俄國人也引進了法國人的水管鍋爐作爲動力。最高功率1萬7千馬力,完全可以讓這艘戰艦跑出20節的高速,強壓通風的情況下速度會更高!而爲了保證續航力,這艘戰艦的最大載煤量居然達到了2000噸!!(歷史上留裡克也是這數量)在裝甲方面,爲了能保證留裡克能在對方9.2寸艦炮的攢射下生存,俄國人爲它裝備了10寸的鋼面鐵甲,而爲了保證核心艙的生存率,俄國人在後面設計了煤倉,並且也安置了一層穹甲!所做居然和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如出一轍!!以至於事後有人認爲改型戰艦參考了從“特殊”渠道得到的加里波第部分圖紙。當然這只是傳言,不可信。(後世,隨着哈維硬化裝甲的面世,這艘戰艦也將裝甲削減到7寸,並相應的擴大了裝甲帶的高度,雖說因爲修改圖紙化了一部分時間,但是還是在甲午之前完成服役)而炮塔部分的防禦更是高達12寸,被稱爲堅不可摧的炮塔!!而這艘戰艦的主尺寸更是達到了137米長,22米寬,吃水8.5米!!

“將軍閣下,我們的新式巡洋艦就在船臺上,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在您麾下爲俄羅斯海軍榮耀而戰。”一個設計師討好的說道。

“我代表海軍部對閣下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謝,這3艘開工的新式巡洋艦如果能部署到遠東,我想就夠英國人忙活的了。”一旁的羅茲德文斯基笑着說道。(其實此人並非像歷史上說的那樣無能,能把艦隊帶過來參加對馬海戰就已經夠可以了!!)

“留裡克型戰艦要建造幾艘?”馬卡諾夫突然問道。

“目前只有一艘的預算,而且開工時間還待定,一艘留裡克的造價可是高達85萬英鎊,這個價格比一艘戰列艦都不便宜。”羅茲德文斯基低聲說道。

“亞速海型只能破交,性能不足以對抗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型戰艦,只有留裡克纔是最適合的,擁有了巡洋艦的航速,以及戰列艦的火力。能抵禦9.2寸艦炮,這纔是最好的選擇。”馬卡諾夫語氣中帶有一絲的失落。

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這樣作者纔有動力啊~~~

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479章 火海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155章 交鋒1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806章 打的就是你!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869章 貝蒂你在哪?第372章 異動第46章 x級裝巡的未來第312章 巡洋戰爭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278章 托爾金來了第1006章 坑隊友?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301章 艦隊出訪第246章 與中樞談生意第1309章 反擊準備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1185章 外援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1364章 更新換代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159章 戰列艦計劃第1272章 折戟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618章 戰爭倒計時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843章 雙頭蛇第1167章 死從天降第852章 爆發第548章 陸軍作戰計劃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1226章 伊朗整軍計劃第1147章 泥潭第631章 脫身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117章 參觀英國戰艦第1012章 第三方勢力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1392章 後續第1051章 交換第259章 碰撞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55章 海軍痼疾第1059章 理想和現實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259章 碰撞第443章 僞裝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357章 盲目樂觀2第301章 艦隊出訪第6章 完美裝巡第735章 帝國危機(2)第1071章 鏖戰第509章 工人問題第973章 斷尾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331章 血火藍天1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474章 突破與落幕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870章 這都是你們逼的第393章 新的日本海軍
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479章 火海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155章 交鋒1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806章 打的就是你!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869章 貝蒂你在哪?第372章 異動第46章 x級裝巡的未來第312章 巡洋戰爭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278章 托爾金來了第1006章 坑隊友?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301章 艦隊出訪第246章 與中樞談生意第1309章 反擊準備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1185章 外援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1364章 更新換代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159章 戰列艦計劃第1272章 折戟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618章 戰爭倒計時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843章 雙頭蛇第1167章 死從天降第852章 爆發第548章 陸軍作戰計劃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1226章 伊朗整軍計劃第1147章 泥潭第631章 脫身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117章 參觀英國戰艦第1012章 第三方勢力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1392章 後續第1051章 交換第259章 碰撞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55章 海軍痼疾第1059章 理想和現實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259章 碰撞第443章 僞裝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357章 盲目樂觀2第301章 艦隊出訪第6章 完美裝巡第735章 帝國危機(2)第1071章 鏖戰第509章 工人問題第973章 斷尾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331章 血火藍天1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474章 突破與落幕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870章 這都是你們逼的第393章 新的日本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