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完美裝巡

加里波第級裝甲巡洋艦,開工於1894年,正式服役於1896年。類似的戰艦一共建造了近10艘。分別裝備了意大利海軍,日本海軍和阿根廷海軍。排量在6775噸到7700噸之間。正常航速在20節。防護標註爲主裝帶爲6寸裝甲,從水線一直延伸到中甲板。船首尾水線裝甲爲80MM,炮塔爲152MM。加里波第號火力爲首尾各1門10寸主炮,射速40秒一發,側弦有5門6寸炮和3門4.7寸炮,57炮10門,37炮10門。(其它各型有所不同,其中有的把主炮塔換成雙聯8寸,也有的把側弦副炮增加到7門6寸炮而捨棄了4.7寸炮)

從當時技術條件來看,加里波第級實現了火力,航速和防護的完美平衡,全速射炮配置實行了當時海戰中以高爆彈,快速射擊爲主的火力輸出方式。儘可能大而且厚度適中的防護面積使得加里波第既可以保證不被擊穿,同時最大限度的保證了火力和船體的浮力(船首尾都有裝甲帶)避免了因爲火炮防護不夠而使戰鬥中火力下降過快的問題,同時也避免了因爲次要防護帶比艦船而造成的各種傾斜問題(當然了,80MM的前後水線甲肯定經不住大口徑炮的打擊,但是完全可以避免被6寸級別的火炮打成篩子)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加里波第首次將水線裝甲帶和穹甲結合起來,中間是煤倉。即使主裝被擊穿,依然進不了多少水,原因何在?主裝後面是煤倉,自然進不了太多的水,即使煤倉空了,還有穹甲拒水,將進水控制在一定限度內。至於航速,20節的航速是很實在的。不能和穹甲巡洋艦比,但是比當時絕大多數戰列艦快。快的打不過他,打得過他的又沒他快。因此綜合來看,加里波第無疑是當時造船史上的奇蹟!!

但是加里波第並非沒有缺陷,受時代條件和各種主觀因素的影響,加里波第還是有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加里波第並沒有使用高效的水管鍋爐,這在當時來看不算什麼缺陷,畢竟一般的戰艦都在使用火管鍋爐。但是作爲一個精益求精的穿越者,爲加里波第配置先進的水管鍋爐就是必須的了。其次,徹底捨棄沒有用處的衝角。歷史上讓國人深惡痛絕的吉野號就是被加里波第的同型艦(春日號)給撞沉的,爲了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在北洋水師,衝角是必須去掉的,同時爲了更好的提高航速,原有的艦首也有必要換成適合高速航行的飛剪首。第三,就剩下一系列的強化了,爲長遠計,畢竟這條船如果用到1905年,和新的萬噸級裝巡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綜合技術,設計,所要達到的目的以及北洋艦隊自身的軟硬件設施,徐傑用了3天時間完成了新版加里波第級的大概技術標準。第一整體設計,噸位擴大到8500噸,採用細分隔艙設計,全艦分爲40個水密區,一共256個水密隔艙(參照歷史上德國爲日本生產的裝巡八雲號,稍微多了點)同時使用雙層船底,用於提高抗沉性(主要爲了防魚雷和水雷),採用飛剪首,第二提高火力,即把單裝10寸炮換成雙聯裝10寸炮,同時預留足夠空間以便今後的升級(歷史上的加里波第並不是完全的炮塔結構,所以射速比較慢,只有40秒一發,後期英國的10寸炮能達到20秒一發)其餘火力保持不變。但增大備彈量。第三強化防護,爲了更好的抵禦12寸級別艦炮,將新船主裝強化到8寸,上部6寸不變。炮塔正面強化到10寸。炮廊全部以8寸爲標準(包括120MM炮廊)。第四動力系統,原有加里波第級航速爲20節,主機功率13000+馬力,爲了能使新船達到22節以上速度,建議將主機換成17000馬力,同時配合飛剪首,戰艦將有達成設計航速。本來徐傑打算參照意大利的PISA級,上8寸炮來代替6寸,畢竟6寸炮無法擊穿後期裝巡的非重點防護部位,但是考慮到北洋的船塢的尺寸和維修能力。PISA級的140米長度和21米的寬度(加里波第是18米)以及萬噸的噸位,徐傑還是理智的放棄了這個不太切合實際的計劃(從技術上來講,這條船也是在12年以後纔開工)於是乎,這條強化版加里波第的基本技術指標就在徐傑的策劃中完成。

但是實現起來卻相當不容易。第一,水管鍋爐的供應,這東西意大利產不了。只能找法國(話說法國的動力系統相當之NB。從前無畏時期,英帝就買過法國的水管鍋爐用在自己的巡洋艦上。在1戰時期,法國就有8萬馬力的機組。而在2戰期間,1940年時法國的黎塞留號戰列艦就裝備了過載功率達17萬8千馬力的機組,實驗航速更是達到32.5節。而被德派推崇的俾斯麥號過載纔有16萬馬力。差距明顯啊。)第二,裝甲問題,從歷史來看,哈維碳硬化裝甲在1890年就發明了。但是相對而言,徐傑更喜歡用克虜伯碳硬化裝甲,因爲後者性能更好。但是時間上是1893年。如果自己不能幫助某家工廠在92年前生產出足夠量的克虜伯裝甲,徐傑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哈維裝甲。第三10寸火炮及炮塔,這東西目前屬於超時代產物,歷史上在1894年前沒有。自己還要憑記憶去設計一下,然後選擇一個工廠生產。至於實際產能,歷史告訴徐傑,產能根本不是問題。在1880+年就可以製造萬噸級戰列艦的意大利。至少有4個船廠可以生產萬噸級戰列艦。而在他所知的歷史進程裡,在90年到93年間,意大利沒有生產新的戰列艦。也就是說,不出意外,這些工廠的船臺完全可以滿足徐傑的需要。當然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錢的問題!!歷史上加里波第的船體造價是50萬英鎊,加上武器後是60萬英鎊左右。(本子買的74萬英鎊有被敲竹槓的嫌疑)而自己這條船如果想造好,70萬英鎊是跑不了的!!錢從哪來?!是個問題!!!

第1277章 虎、豹!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817章 逃亡之旅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1384章 愁雲慘淡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1327章 抉擇第1193章 破局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第335章 抉擇第857章 意外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1352章 總攻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363章 肉搏戰!第1126章 這叫一切正常?!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167章 仁川屠宰場第94章 拜會劉公(二)第263章 決戰!第670章 極不情願的撤離第931章 誰先上?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485章 禍不單行第1155章 交鋒1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491章 折中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907章 甦醒的巨獸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227章 短暫的平靜第948章 螞蟻咬死大象第31章 論勢(一)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1257章 交鋒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009章 停戰吧第774章 好東西不一定賣的好第31章 論勢(一)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1081章 新人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1028章 華夏的航母之路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258章 接戰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1161章 爭論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1154章 碰撞第605章 別無選擇第981章 泥潭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157章 陸軍戰備會議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970章 混亂第1226章 伊朗整軍計劃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096章 多線作戰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469章 在家門口堵你第1006章 坑隊友?第81章 準備第980章 大行動第990章 諸神的黃昏2第850章 兇手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482章 突擊團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1254章 陷阱第1405章 虎嘯法蘭西5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
第1277章 虎、豹!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817章 逃亡之旅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1384章 愁雲慘淡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1327章 抉擇第1193章 破局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第335章 抉擇第857章 意外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1352章 總攻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363章 肉搏戰!第1126章 這叫一切正常?!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167章 仁川屠宰場第94章 拜會劉公(二)第263章 決戰!第670章 極不情願的撤離第931章 誰先上?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485章 禍不單行第1155章 交鋒1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491章 折中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907章 甦醒的巨獸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227章 短暫的平靜第948章 螞蟻咬死大象第31章 論勢(一)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1257章 交鋒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009章 停戰吧第774章 好東西不一定賣的好第31章 論勢(一)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1081章 新人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1028章 華夏的航母之路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258章 接戰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1161章 爭論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1154章 碰撞第605章 別無選擇第981章 泥潭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157章 陸軍戰備會議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970章 混亂第1226章 伊朗整軍計劃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096章 多線作戰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469章 在家門口堵你第1006章 坑隊友?第81章 準備第980章 大行動第990章 諸神的黃昏2第850章 兇手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482章 突擊團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1254章 陷阱第1405章 虎嘯法蘭西5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