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

戰爭從來沒有界限,當一個地方爆發戰爭的時候,他的影響會擴散的其它地方,尤其是大國之間的廝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回改變世界的格局!正當華夏共和國和俄國人在遼闊寒冷的西伯利亞原野上廝殺,在烈日炎炎的東南亞大海上玩命的時候,在遙遠的歐洲,一股股暗流正在涌動。對於這場戰場,本來歐洲各國都是喜聞樂見的,作爲俄國的敵人, 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巴不得俄國人敗得慘點,法國人和英國人也希望俄國人能認清形勢,不要以爲自己掛了一個北極熊的名字就可以肆意妄爲!沒有英法提供的英鎊和法郎,餓了肚子的北極熊和一隻病貓沒什麼兩樣。當然如果還是一隻打了敗仗的病貓的話那就更容易擺佈了。

但是隨着戰幕的拉開,華夏共和國和俄國人在陸地上和大海上已經進行了第一回合的交手。在海上,埃森率領的集中了法國、美國和俄國最高工業成就的海軍艦隊在爪哇海海戰中被擊敗,扔掉兩艘裝甲巡洋艦後退回了爪哇島養傷。華夏海軍強大的戰鬥力讓歐洲的同行們不由的側目。而在逆境中的戰鬥意志更是贏得了歐洲人的敬佩和畏懼。隨後英法兩國還專門推演了一遍,如果下一場戰鬥結果還和這次一樣的話,馬卡諾夫率領的俄荷聯合艦隊就沒有什麼可以跳騰的了,主力艦方面俄國人本身就不佔優,如果裝巡再死多了那這場戰爭就沒啥懸念了!而這絕對不是英法想看到的。

俄國人不能贏得遠東的海權這是英法的共識,要是俄國人在遠東站穩了腳跟,還會一心一意配合英法壓制德國嗎?肯定不會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國家的精力更是有限的,在尼古拉二世看來,巴爾幹半島絕對不如華夏的東北地區。有更好的目標爲啥非要和奧匈帝國玩火中取栗呢?所以俄國人必須輸!無論是海上還是陸上!所以英國人才支持華夏海軍,而法國人對俄國人幫助也完全是建立在迷人的金盧布之上!

但是俄國人輸了難道就是英法的目的了嗎?顯然不是啊,英法人家想的可不僅僅是讓俄國人輸了。俄國人走了,華夏在東南亞站穩腳跟也是不行的啊!華夏距離東南亞更近,一擡腳就進來了,而英法註定在未來的十多年的時間裡是要在歐洲人和德奧意三國死磕的,遠東根本顧不上啊!如果華夏海軍在這場戰爭中損失不大的話,萬一在歐洲人死磕的時候,華夏在遠東鬧事怎麼辦?那時候不光是荷屬東印度,英屬馬來亞沙撈越、法屬印度支那甚至英屬緬甸都保不住啊,所以俄國人輸了,華夏海軍也要元氣大傷才符合英法的目的!

而就在英法爲這個問題糾結的時候。有一個國家湊了上來。並且表示願意和英法一起來“維持遠東的秩序與安寧!”而這個國家就是約翰牛的遠房表親美利堅合衆國!美國人的外交辭令用的非常好。“爲了保證遠東的秩序和穩定。爲了保證西方各國在東南亞的合法權益受到尊重和保護,爲了能讓各國在東南亞享有均定的商業機會和政治權益。美利堅合衆國願意與英法兩國一道調和華夏共和國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的矛盾和關係。”

怎麼樣,這樣的外交辭令寫的很是道貌岸然吧?如果給一個沒有太多經驗的外交官的話是有八九就會糊弄過去,但是美國人是把這份文件給了英國人。英國人是幹嘛的?從骨子裡就是海盜和商人的混合體!大英帝國數百年來除了培養出一支舉世無雙的強大海軍之外,還培養了一大票精通邏輯和外交的人才。他們屬於那種一看到開頭就能知道你想說什麼,並在幾秒鐘內知道你想要什麼的神人!美國人這手屬於典型的關公門前耍大刀!英國外交部長在看到這份照會後,等到美國人一走,二話不說就扔到一邊了!

這段話前半句還沒殺問題,問題在於“讓各國在東南亞享有均等的商業機會和政治權益,以及和英法兩國一起調和矛盾這段話。”這幾句話可不見得啊,裡面至少包含了兩重意思,第一重意思就是美國人要求在東南亞獲得和英法一樣的地位。這個地位不僅僅是商業更是政治方面的。在英法自留地上提這個要求,你說英法會同意嗎?

第二層意思就是和英法一起調和敵對雙方矛盾。注意這是調和,也就是拉架,而這個說法非常寬泛,可能是動用武力去“勸說”。也有可能是僅僅發個外交照會,按說美國人想插手這件事情,你至少要表現出一些誠意吧,然後來些硬貨啊,比如說資金或者軍力什麼的,結果美國人來了這手,英法就不得不對美國人的誠意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再加上對於美國,英法實在是有些看不起,別看美國現在的gdp已經世界第一了,但是看看美國在美西戰爭中的表現,英法就實在不願意讓美國和自己以平等的地位調停遠東的局勢。地位是要看實力的,而美國在海外的影響力和力量投送在英法看來實在不值得一提,誠然美國人也造出了數艘無畏艦。但是要知道此時的英法艦隊戰列艦都是一級一級的造,你搞出的三瓜倆棗唬誰呢?

所以說英法兩國很自然的將這份照會扔到了一邊,然後繼續探討如何讓華夏共和國和俄國在遠東的大洋上拼個兩敗俱傷!當然了,如果說兩個國家能“認清形勢”,就此在東南亞的海洋上罷手那更是再好不過了。

原因很簡單,隨着德奧意土四國聯盟逐漸形成,英法兩國的海上壓力已經越來越大,英國人面對德國人咄咄逼人的海軍擴充計劃已經有些吃力了,而法國海軍打死也不是意大利和奧匈兩國聯合艦隊的對手。畢竟法國是陸戰的主力,海上的投入必定會被削減到一個很低的水平。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英法兩國還想讓殘存的俄國艦隊去分擔海上的壓力呢!

至於陸戰方面英法倒是對正在西伯利亞荒原上廝殺的俄國大軍不怎麼關心,甚至暗地裡巴不得俄國人能輸的慘一些。俄國陸軍要是輸的慘一些對於英法來說簡直是太有好處了!只有陸上戰爭俄國人敗了,嚐到苦頭後纔會最終放棄對遠東的侵略,只有這樣,俄國人才會把他有限的力量收縮到歐洲。

也許有人會說俄國陸軍如果戰敗的話,造成的陸軍失血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對於俄國來說太好解決了,俄國人是個人口大國,而且有大量的低成本兵員,灰色牲口這個名字難道是白叫的?便宜、任勞任怨而且無畏。多好的兵員啊。當然紀律性和文化水平糟糕一些。

再加上戰鬥中損失的兵力相當一部分會是戰俘,戰爭結束後戰俘就可以放回去,回去後拿上槍穿上軍裝又是一個兵,所以英法兩國最不擔心俄國人損失的陸軍補充問題,至於你說損失的技術裝備什麼的,這個問題也不大,俄國人沒有太多的重炮和機槍,俄國人損失的那點對於英法這兩個工業國加債權國來說不算什麼。不就是裝備和錢嗎?只要和英法一起幹,還能少了俄國人的?

而歷史上也是這樣,1906年3月。歐洲銀行團爲俄國人提供了總數高啊22.5億法郎的貸款,其中12億法郎來自法國,3億法郎來自英國,還有5億法郎來自俄國自己的銀行。剩下的資金則來自於羅德希爾德家族在荷蘭和匈牙利的銀行。而在3月23日,德意志帝國卻拒絕爲俄國人提供貸款,這樣一來俄國人加入英法同盟終成定局。這也預示着1戰前的國際局勢最終演變成了兩強相對的局面。

而在隨後,俄國人更是接受了英法包括改革國內政治和發展工業的一系列要求和建議,開始重新復甦已經瀕於崩潰的俄國。但是歷史並沒有給俄國人太長的時間,諾曼諾夫王朝最終還是在1戰中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覆滅了,不過藉助俄國,英法也最終實現了擊敗德奧的計劃。重新奠定了幾十年中歐洲大陸的格局。

所以說英法兩國需要爲將來進行佈局,兩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帝國的能量雖然強大,但是也絕對不能爲所欲爲,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英國人和法國人甚至算的上是華夏的盟友。因爲他們也願意幫助華夏遏制俄國熊的東擴。同理,英國人和法國人也可以算得上是華夏的敵人,因爲他們想要遏制華夏在東南亞的行動!

而爲了秉承這個策略,英法首先決定開始削弱俄國在遠東的陸軍戰力,而最直接最有效的一點就是拖延爲俄國人提供的武器供應計劃,讓俄國人的攻勢減緩,最好是變成守勢。但是在延緩俄國人的陸上攻擊計劃的時候,英法同樣需要增強俄國人的海軍,畢竟堵住華夏艦隊南下的道路就靠俄荷了。而這一條就比較難辦了。

原因很簡單,英法兩國不能直接參戰,英法一旦在遠東直接動手的話,德奧意三國肯定會在歐洲動手,俄國人沒力氣管歐洲,法國和英國要是再把精力放到遠東的話,歐洲的事情不是德奧意三國說了算?因小失大的事情英法是絕對不會做的!

第1122章 結束第1384章 愁雲慘淡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684章 舍爾的新方案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626章 無畏入場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850章 兇手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127章 中樞的反應第407章 應對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689章 突破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938章 接戰第228章 掃蕩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666章 雙殺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472章 追逐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172章 激戰成歡(二)第532章 超限戰第410章 謀劃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228章 掃蕩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412章 誘敵深入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1178章 分析與思考第407章 應對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36章 把船賣到北洋去第537章 俄國海軍第二次擴軍計劃第650章 對策第1225章 神嘲諷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1128章 打悶棍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305章 密談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1400章 目標圖盧茲第1392章 後續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315章 熱火朝天的北洋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304章 船廠之行第83張 善後事宜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483章 巷戰第942章 厭戰之殤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694章 分割第533章 不成功的忽悠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930章 固執的威廉第104章 提前發生的撤旗事件第1章 穿越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1248章 戰爭爆發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275章 落日第1120章 巨人殺手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100章 就這麼定了!!第265章 差距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1438章 大西洋啓示錄3第1055章 脣槍舌劍第525章 快速戰艦風靡全球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1146章 南拖北打第288章 戰爭結束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857章 意外第1023章 巡洋艦談判
第1122章 結束第1384章 愁雲慘淡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684章 舍爾的新方案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626章 無畏入場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850章 兇手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127章 中樞的反應第407章 應對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689章 突破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938章 接戰第228章 掃蕩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666章 雙殺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472章 追逐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172章 激戰成歡(二)第532章 超限戰第410章 謀劃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228章 掃蕩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412章 誘敵深入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1178章 分析與思考第407章 應對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36章 把船賣到北洋去第537章 俄國海軍第二次擴軍計劃第650章 對策第1225章 神嘲諷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1128章 打悶棍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305章 密談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1400章 目標圖盧茲第1392章 後續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315章 熱火朝天的北洋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304章 船廠之行第83張 善後事宜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483章 巷戰第942章 厭戰之殤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694章 分割第533章 不成功的忽悠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930章 固執的威廉第104章 提前發生的撤旗事件第1章 穿越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1248章 戰爭爆發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275章 落日第1120章 巨人殺手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100章 就這麼定了!!第265章 差距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1438章 大西洋啓示錄3第1055章 脣槍舌劍第525章 快速戰艦風靡全球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1146章 南拖北打第288章 戰爭結束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857章 意外第1023章 巡洋艦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