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雙殺

????前面10艘戰艦打得相當主動,相當血腥!華夏海軍從來沒有指望這後面4艘戰艦能大發神威將俄荷海軍的三艘末代裝巡壓制住,所以想要打開局面還要靠前面的主力艦。在劉冠雄和斯佩的指揮下,沙恩霍斯特號集中火力攻擊與之相對的留裡克號裝甲巡洋艦。6門11寸炮的轟鳴讓留裡克號上面的俄國海軍官兵心驚不已。

能不害怕嗎?瓦良格號面對10寸45l主炮都要保持距離,更何況面對全新的11寸45l主炮?留裡克號也想躲,奈何他面對的是新銳袖珍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而不是已經老舊的第一代新式裝甲天津號。再加上11寸主炮射程很遠,就是躲也絕對躲不開,除非徹底退出戰列。既然無法躲閃,那就拼個你死我活吧!橫下一條心的留裡克號轉動着4座雙聯裝炮塔和沙恩豪斯特號進行對射!

不得不說德國1戰火炮的高射速確實十分了得,雖然滑楔式炮閂會造成火炮炮尾巨大,火炮重量上升,但是閉鎖速度確實快了不少。再加上全機械化的炮彈提升和裝填,使得11寸45l主炮的射速居然並不比對面的10寸炮慢!如果單純論投射量的話,即使射速相當,8門10寸炮還真不比6門11寸炮差,但是要論起威力的話,300kg炮彈可要比227kg炮彈強上不少!更何況德國人的被帽穿甲彈效果更好!

幾乎同時,兩個巨大的火球在留裡克號和沙恩霍斯特號的船舷側面升騰而起。一發227kg穿甲彈狠狠的砸在了沙恩霍斯特號的側弦上。雖然沒能擊穿厚達8寸的裝甲板,但是巨大噸的衝擊力還是將整塊鋼板後的背板震碎了一些,而且將兩塊鋼板之間打開一個十幾釐米的縫隙。對船體內側造成了少量進水。不過因爲細分隔艙的存在以及裝甲隔壁,這點進水問題並不大,甚至連堵漏都不用。

但是命中了留裡克號的那一發300kg穿甲彈帶給對方的傷害絕對可以用傷筋動骨來形容,這發炮彈命中了最後一根菸囪和c炮塔之間的地方,這裡正是留裡克號蒸汽機艙所在的位置,伴隨着被帽的破碎,這發炮彈如同刀子一般破開了硬化裝甲的硬殼隨後撕開了後面的非滲碳鋼板。區區6寸的厚度根本不足以擋住這發穿甲彈巨大的能量,隨後在將主裝甲後面的煤倉洞穿後,重重的砸在了留裡克的穹甲上!

被視爲戰艦最後的防護的穹甲並沒能最終擋住這發在中距離上打出的炮彈。不過這發炮彈此時也是強弩之末。在射穿外層裝甲的時候彈體已經出現破損,在最後和穹甲的碰撞中,整個炮彈和鋼板直接撞成了碎片。形成一道鋼鐵射流橫掃整個蒸汽輪機室!不得不說俄國人在設計留裡克2型裝甲巡洋艦的時候還是很認真的,在穹甲後面還有數層10mm厚的高彈性鋼作爲防崩裂層。

不過有一句話叫行百里者半九十。俄國人雖然考慮了崩裂。但是奈何後面的高彈性鋼太過脆弱。根本擋不住大塊的高速彈片,所以留裡克2號的蒸汽機艙還是被打穿了!正在轟鳴的蒸汽機和充滿高溫高壓蒸汽的管線在一瞬間被紛飛的彈片攪的稀爛!汽缸的震顫和管道中噴出的蒸汽瞬間瀰漫了整個動力艙,在強大的蒸汽推動下,各種碎片狠狠的敲打在動力艙隔壁上,打出一個個的窟窿,隨即又毀掉了隔壁的動力系統,就這一發炮彈,竟然讓留裡克2號失去了三分之二左右的動力!噴吐着濃煙的3個煙囪很快就有2個廢棄。只剩下一個還在勉力工作着。

此時的留裡克號猶如一艘被打斷了脊樑骨的野狗一般在海面上慢慢的移動着,俄國人艱難的控制着戰艦想要脫離戰列自救。但是此時打順手的沙恩霍斯特號豈會讓他如意?在爆炸聲還在船體內不時響起的時候。有一發炮彈命中了這艘已經半身不遂的俄國戰艦上,這發炮彈依然是打中了船體的後半部分,在兩座主炮塔之間爆炸了!

和鹿特丹級裝甲巡洋艦不同,留裡克2型裝甲巡洋艦後部兩座主炮塔之間的距離明顯比較大,不會出現一炮廢掉兩個炮塔的情況,俄國人在設計的時候把電機艙放在了兩座炮塔之間,負責給全艦供電。尤其是炮塔供電,法國人的技術總是那麼先進,在19世紀90年代就搞出了電動炮塔,而這項技術現在就用在了留裡克2上!

動力艙扛不住11寸45l主炮,電機艙同樣也擋不住300kg的德式被帽穿甲彈!這發從上裝甲穿入的炮彈成功的將電機艙中的電機炸的粉身碎骨,巨大的爆炸連通與機艙相連的炮圈都受到了波及,伴隨着電機艙的被毀,後面兩座主炮的揚彈設備也因爲供電不足而停機,在沒有電力的情況下想要把200多公斤的炮彈送到炮位上可真是難上加難,更爲重要的是失去了照明和電力後,無論是蒸汽機艙還是電機艙的滅火自救工作都陷入了停頓,僅僅2發炮彈,這艘俄國的末代裝巡就幾乎陷入癱瘓的境地。

就在沙恩霍斯特號輕鬆加愉快的欺負着留裡克號裝甲巡洋艦的時候,阿姆斯特丹號快速戰列艦同樣盡力攻擊着臺北號。雙方排水量差出了一倍,火力也差出了一倍。這種絕對不在一個數量級上的較量讓華夏海軍無論如何都無法與之匹敵。8門274mm50l主炮的打出的彈幕將臺北號籠罩其中,不時有一團團耀眼的火球從臺北號船舷處噴薄而出。而臺北號前面的平海號則正在應付七省號快速戰列艦的攻擊,也無法給予其增援。在這個位置上,臺北號註定會被擊毀,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作爲華夏海軍戰列線上最爲脆弱的一環。臺北號唯一的任務就是儘可能拖延時間,至少要拖延到沙恩霍斯特號搞定留裡克。所以在交戰開始,臺北號就在不斷的規避着阿姆斯特丹號的彈雨。不過即使這樣,作爲一艘老艦的臺北號面對最新銳的快速戰列艦的打擊依然落敗下來。區區4門11寸炮的火力根本無法對阿姆斯特丹號造成致命打擊,而依仗着射速優勢和火炮數量優勢,在5分鐘之內,國王號就已經被屢屢命中。

伴隨着劇烈的碰撞聲。國王號猶如被重錘狠狠的敲擊到一般,整個船體彷彿都向另一側傾斜了。一團絢麗的橘黃色火焰從上層炮廊中噴出,中彈處6寸的上裝甲帶彷彿被巨力扭結成麻花一般。內部的1門6寸和上面的一門105mm火炮被毀。一個巨大的破口猶如張開血盆大口的巨獸一般噴吐着火焰與濃煙。告訴人們剛纔那一擊到地有多強大。

而在每分鐘2發以上的射速的支持下,很快阿姆斯特丹號又接二連三的取得了命中,一發炮彈打在了臺北號的炮座上,將船首的雙聯裝主炮徹底卡死。而另一發炮彈則在船頭開了一個大洞。幾乎射在水線上的這發炮彈直接摧毀了臺北號的錨室,並且造成船首大量進水,第四發炮彈則打在了船體後部的一座6寸炮下面,不但將這門火炮摧毀,還成功的引燃了炮位處待發的彈藥,一時間,整艘戰艦被濃煙和烈焰所包裹。4發重炮炮彈的打擊已然讓這艘老舊的戰艦險象環生。

但此時,在臺北號上。上至艦長下至普通水兵已然在自己的崗位上奮戰着。在指揮塔中,沒有人建議艦隊撤出戰列自救。他們只是按部就班的傳達這艦長許寧的命令,一面規避對方的打擊,一面趁機反擊。這艘曾經戰功赫赫的戰艦以及上面年輕的官兵決定站好最後一班崗,“即使我們失去了全部的火炮,但是隻要我們還能跟上戰列,就絕對不會退出戰鬥!哪怕是分擔一些炮火也好啊。”許寧,這位剛剛走上艦長位置沒有2年的海軍少校這樣安慰旁邊的同僚。

無論是程璧光還是劉冠雄並沒有命令讓臺北號不得退出戰列,但是此時,爲了能拖住這艘俄荷海軍中最爲強大的戰艦,許寧依然指揮這艘拖着殘軀的戰艦蹣跚而行。雖然依靠厚達10寸的主裝甲帶臺北號的核心艙的損傷不是很嚴重,但是首尾和上甲板的損傷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程度,整個交戰側的上甲板炮廊幾乎被一掃而空,到處都是殘破的艙室和被摧毀的火炮,甚至一發炮彈在打穿上裝甲後,直接貫穿了整個船體在另一側爆炸!上甲板所有的照明和輸電線路已經全部被毀,損管和滅火已經成爲了奢望。船首相繼被打穿3次,其中兩發炮彈命中位置接近,直接將一整塊船板打的粉碎。在20多分鐘後,船體因爲進水已經傾斜15度,而因爲蒸汽管道和電力輸送的損失,整艘戰艦的功率無可避免的下降了4成。雖然裝甲盒還算完整,但是任誰看都知道這艘戰艦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即使現在退出戰場,能否安然回到本土也十分難說。

不過即使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臺北號依然用自己孱弱的火力給強大的敵人還以顏色,在戰後的統計中,雖然在開戰初期損失了2門主炮,但是靠着僅有的2門主炮,臺北號依然命中對方多達4次,其中兩發炮彈更是給阿姆斯特朗號帶來了一定的損失,其中第一發炮彈打中了阿姆斯特朗號a炮塔的正面,雖然未能擊穿其厚實的裝甲,但是在彈開的時候還是成功的砸在了其中一門火炮上面。而另一發炮彈則剛好落在了阿姆斯特朗好的主桅杆頂端,頂端的3.5米測距儀被炸的粉碎,至此,這艘俄荷聯合艦隊中最爲強悍的戰艦測距和火控能力大減,只能使用副測距儀和炮塔上的測距儀進行測距和測向。

轟!一聲驚天動地般的巨響突然從俄國戰列線上傳來一條火龍直入雲霄,100多米的煙柱和火光瞬間從留裡克號的船體舯部噴涌而出。一陣陣劇烈的爆炸聲和金屬斷裂的聲音從留裡克號上不時傳來。修長的船體從中彈處開始彎曲這段。剛纔一發11寸炮彈成功的切入上裝甲後,直接飛入了留裡克號的副炮彈藥庫,並且成功的引燃了裡面數百發120mm炮彈和下方的發射藥。十餘噸的高爆品的爆炸是任何防禦體系都無法抵擋的。留裡克號猶如一艘坐在火山上一般,瞬間被巨大的能量腰斬爲兩段。

整艘戰艦從中間拖起,甚至船體都離開了水面!隨後在爆炸和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斷爲兩截!隨後兩段殘骸掉入水中,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內就沉入了爪哇海之中!旁邊的俄國戰艦甚至連救援的機會都有沒,就看着這艘巨大的戰艦帶着數百名官兵葬身海底,一艘魚雷艇試圖打撈倖存人員,但是戰艦下沉是產生的巨大漩渦直接將這艘幾百噸的小船也帶入海底!

一陣陣歡呼從華夏海軍的戰艦上傳來!他們不能不興奮,在總體實力劣勢的情況下,華夏海軍搶先擊沉了對方一艘主力艦!從而使戰局向着更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華夏海軍的官兵們吶喊着,他們爲自己的艦隊驕傲。而在沙恩霍斯特號上斯佩少將也十分興奮,初臨戰陣的他第一次戰鬥就擊毀了對方一艘主力艦,這種戰績着實有炫耀的資本。德國海軍一直希望能走出歐洲,爲此他們不惜重金,不惜和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強國交惡。但是用重金堆砌出的艦隊和官兵並沒有得到證明自己的機會,但是現在,斯佩少將終於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遠東艦隊的強大與力量!這怎麼可能不讓他興奮呢?

而在華夏海軍的歡呼聲還未落下之時,一團從臺北號騰起的烈焰和劇烈動盪爆炸聲讓戰場上的目光再次聚集在華夏海軍的艦隊戰列中,在戰列線上堅持了太長時間的臺北號終於到了大限,來此阿姆斯特丹號的兩發274mm重炮炮彈成功的切入了臺北號的船尾!一發將舵室打的稀爛,?而另一發則直接將兩根傳動軸切斷!並且導致了大量的進水!失去了動力,並且進水量多達1900噸的戰艦終於再也無法戰鬥力,戰艦的傾斜角度高達25度!已經失去了任何自救的可能。等待他的只能是慢慢的沉默!短短3分鐘不到的時間,雙方艦隊各損失一艘主力艦!雙方艦隊主力艦數量變爲7比8!

感謝書友空晨和光之納粹的月票支持~~,4000字大章,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未完待續。。)

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445章 變局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23章 準備第664章 先手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283章 投降吧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1363章 協約國的計劃第1353章 絕唱第304章 船廠之行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1012章 第三方勢力第8章 拜會布林(一)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373章 計劃第1092章 先下手爲強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1124章 謀劃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381章 改朝換代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1326章 季風行動第182章 王對王第1352章 總攻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911章 追擊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第178章 老兵的離去(一)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1312章 反攻第55章 海軍痼疾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1170章 攻防戰(1)第448章 防守反擊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487章 無畏艦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898章 出動第835章 血戰普米熱爾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1127章 混亂的夜戰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1361章 我們需要更大的航母第76章 初見第312章 巡洋戰爭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587章 清醒者第68章 困境依舊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501章 簽約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592章 戰爭腳步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1139章 重創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818章 決定第39章 論海軍第687章 攻擊開始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392章 南洋的態度第31章 論勢(一)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
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445章 變局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23章 準備第664章 先手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283章 投降吧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1363章 協約國的計劃第1353章 絕唱第304章 船廠之行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1012章 第三方勢力第8章 拜會布林(一)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373章 計劃第1092章 先下手爲強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1124章 謀劃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381章 改朝換代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1326章 季風行動第182章 王對王第1352章 總攻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911章 追擊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第178章 老兵的離去(一)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1312章 反攻第55章 海軍痼疾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1170章 攻防戰(1)第448章 防守反擊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487章 無畏艦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898章 出動第835章 血戰普米熱爾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1127章 混亂的夜戰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1361章 我們需要更大的航母第76章 初見第312章 巡洋戰爭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587章 清醒者第68章 困境依舊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501章 簽約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592章 戰爭腳步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1139章 重創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818章 決定第39章 論海軍第687章 攻擊開始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392章 南洋的態度第31章 論勢(一)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