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脣槍舌劍

“這是我們同盟國內部的事務,這不應該成爲這場會議討論的議題。俄國現在並沒有擁有航母的經濟實力和必要性。”希佩爾反駁道。但是一滴冷汗已經從他頭上流了下來。俄國確實曾經提出過擁有一艘航母的想法,但是隨即這個建議被反駁,在德國強壓下,三國共同擁有的近8萬噸航母配額被分給了西班牙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每個國家可以擁有一艘大型航母和一艘小型航母。而且現在已經開始動工建造了,而協約國利用這個時機挑明這件事情顯然不僅僅是爲了破壞同盟國的海軍整備計劃,同時有些挑撥的意思。畢竟德國對俄國還是不放心,在各方面,尤其是軍事建設方面的還是壓制的很厲害。在德國人心目中,俄國作爲一個無足輕重可以提供大量遠離的盟友就行了,沒必要擁有過強的實力。

“而且作爲補償,德奧兩國爲俄國建造了2艘戰列艦,這些都是裝備着16寸火炮的快速戰列艦,而這用掉了三國可以新建戰艦一半以上的噸位。”希佩爾大聲反駁道。這兩艘戰艦是俄國的,至少國籍是俄國國籍,建造所需要的費用確實也是俄國出的,但是在服役後上面的官兵有一半是德國人。而且再建造這艘戰艦時,俄國人必須在必要的時候將艦隊“無條件”的劃歸同盟國海軍最高指揮部指揮,要知道在1戰時,無論是德國還是意大利都不能完全要求盟友艦隊聽從自己的指揮!所謂的統一指揮也只是在戰鬥時管用,具體戰役的謀劃都需要共同討論的,而德國人這樣做等於無形中“黑了”俄國兩艘主力艦!

“航空母艦和戰列艦不能混爲一談也不能相互替補,這是一個關鍵性原則,否則的話。如果貴國認爲航空母艦和戰列艦可以等價替補的話,那麼我同意貴國提出的要求,同時我也要警告貴國的是,我們將停工2艘戰列艦將其噸位換成航空母艦。”西姆斯根本不願意做太多的解釋,現在的情況就是美國強勢。而德國還遠沒有從戰爭中恢復過來,更別說消化掉勝利果實了。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可以宣佈放棄條約,而德國人則必須千方百計的保證條約可以繼續下去!在北京的會議中,美國之所以接受了條約其根本原因不在於同盟國!而在於華夏對美國海軍擴張的警覺,如果這次華夏不支持德國的話。同盟國在和英美法三國的較量中處於劣勢,而從前面的發言來看,華夏顯然是傾向於協約國和意大利的!

“我們齊聚在這裡是爲了解決條約的漏洞。既然希佩爾元帥提出了三國剩餘主力艦噸位的問題,那麼我們就需要解決他,誠然,貴國做的確實背離了條約中的公平和公正的精神。但是現在事情已經很難挽回。無論是土耳其西班牙兩國的航母亦或者德奧兩國爲俄國建造的快速戰列艦,他們應該都開工了。讓同盟國將這些戰艦拆毀顯然是很困難的,而三國海軍主力艦中確實還剩下2萬噸左右的剩餘配額。”林永升站起來說道。

“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如何讓雙方滿意,主力艦的噸位是十分寶貴的,卻是不應該浪費,作爲對俄國的補償,這兩萬噸主力艦噸位可以換成一艘排水量不超過1.5萬噸的輕型航母交給俄國。而作爲對協約國的補償,協約國三國共享不超過1.2萬噸的機動噸位!同時,法國和奧匈帝國將剩餘主力艦噸位換成9000噸的航母噸位。這樣的話,雙方新增航母噸位幾乎相當。也算公平吧?”林永升代表華夏提出瞭解決方案,對於幾千噸的航母噸位爭奪華夏沒有興趣,而且華夏即使在未來參戰也絕對不會一開始就參戰,所以華夏將重點放在了同盟國和協約國實力的平衡上。

當然現在的同盟國可能要刨除意大利了,因爲在多次明裡暗裡的交流上意大利已經表現除了走中立道路的態度,而協約國再把意大利推到同盟國一邊的可能性並不大,在這種情況下。華夏提出了這個各打50大板的解決辦法。讓同盟國儘可能的將多餘主力艦噸位轉化爲航母噸位,同時在給協約國一些額外的航母噸位做補償!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反而最容易接受!

“協約國方面表示支持。”經過一番討論後,英法美三國代表表示同意,意大利可以轉化噸位這個在開會前就已經同意了,畢竟華夏給英國打過招呼。意大利表示願意和法國展開某些方面的合作,用1.5到1.8萬噸位的剩餘主力艦噸位換成1.2到1.5萬噸的航母噸位在協約國看來更能保持意大利的中立地位。另外給予的1.2萬噸的額外噸位完全可以抵消掉同盟國噸位轉化帶來的影響,所以協約國表示接受。而同盟國嗎?也不算吃虧,更重要的是,在華夏提議,協約國表示支持的情況下,同盟國反對也沒用,畢竟要是把美國人逼急了,人家直接宣佈不玩了,我自己造船去了,吃虧的還是同盟國!

如果說第一個議題最終的結果是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話,那麼第二個議題就讓同盟國有些糾結了,更準確的說是德國比較糾結!“限制各國海軍軍備,尤其是海基航空兵軍備是重中之重。在對航母噸位進行限定後,我們應該同時對其它戰艦的載機量進行限定。如果有些國家打着建造其它戰艦的名義來建造航母那麼對其它締約國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雖然英國代表沒有明說,但是所針對的國家大家都清楚,德國人搞航空巡洋艦的計劃不可能密不透風。雖然不清楚具體性能數據,但是一艘標排1.5萬噸的戰艦如果裝載飛機的話,那麼數量也不會很少。

“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是其主要作戰武器,但是巡洋艦上的艦載機卻是爲了偵察和反潛以及完成一些救生工作。所以不能因爲巡洋艦上裝載了飛機就認爲其違反了條約。不過載機量確實需要限制。”華夏的意見比較模糊,因爲在這方面,華夏也是做了一番手腳的,華夏雖然不至於像德國人那樣造出專門的防空巡洋艦,但是卻也造出了9門主炮堆在前甲板,後面空出大量甲板作爲水上飛機機庫和繫留位置的設計,具體設計思路參考日本2戰時的利根級巡洋艦。而載機數量更是達到了12架之多!

“我國政府認爲這樣的航空巡洋艦載機量在10架一下爲宜。至於這種巡洋艦的數量嗎?我認爲該型戰艦在巡洋艦總噸位的比例不應該超過3成!而且輕巡洋艦的載機量不能超過6架!”對於華夏模糊的態度,英國人還是很滿意的,於是提出了下一步具體限制措施,這個措施猶如一柄鋒利的寶劍一般直刺德國!

“條約中並沒有限制巡洋艦的載機量,而貴國的提議明顯是違背了《北京海軍軍備限制條約》的精神。我國不打算接受。”希佩爾當即表態道。笑話,德國人計劃建造第一批4艘航空巡洋艦,這將是德國公海艦隊未來破交作戰的主力,是整個海軍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希佩爾自然會極力反對。“而且我們的戰艦已經開工,絕對不能因爲這個半路殺出的條款而廢止。”私下裡,在德國海軍代表團內部的會議中,德國人定下了這個基調。

而同樣,英國人的這個提議也限制了華夏,畢竟華夏可是打算把部分巡洋艦當反潛偵察巡洋艦用的!“這個條款確實與原有條約相沖突,畢竟原有條約中並沒有提到對巡洋艦載機的限制,雖然英國代表提出的意見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是在具體設定方面還需要靈活掌握。而且對於已經開工建造的戰艦,我們也需要網開一面。”德國人計劃建造4艘,而華夏也不少,在整個海軍建造計劃中,這種裝載大量水上飛機的重巡洋艦數量至少6艘!幾乎佔到了額定重巡洋艦數量的一半!而算上輕巡洋艦的話,那麼數量可能還會有所提升!

其實總體而言,在原有的《北京海軍軍備限制條約》並沒有對巡洋艦做太多的限制,一來是因爲當時大家都盯着主力艦和航空母艦,二來是各國都想從中鑽些空子。而今天協約國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根本原因是他們發現爲了保證對北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控制,需要的是單艦性能較差但是數量較多的巡洋艦,所以他們想出了限制巡洋艦單艦性能的計劃,其中限制巡洋艦的航空能力更是重中之重。畢竟在美國海軍的推演中,一艘巡洋艦在沒有足夠驅逐艦衛護的情況下,單純碰上一個中隊(12架)的飛機都十分的危險。

“我方建議暫時休會,英國代表提出的意見變動太大,有些決定需要政府研究,而且同盟國內部也要重新討論。”面對英國人咄咄逼人的態勢,希佩爾決定先避一避。同時看看華夏的態度,如果華夏願意和德國人聯手,那麼同盟國的勝算自然大上不少。

感謝書友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地獄皇女、天天夢、翱翔於宇宙的星羣、我殺殺我、philipluo的月票支持~~~。本書下週有一個起點客戶端推薦,這個推薦貌似是作者第一次碰上。今天下午還有一更~~,

第1392章 後續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212章 絞肉機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904章 交換第632章 悲催的俄國裝巡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294章 進京第159章 戰列艦計劃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32章 論勢(二)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83章 日本海軍戰略的調整第149章 會見丁摺謙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451章 決斷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60章 北洋大閱第1262章 火炮中的AK第761章 新式輕武器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820章 準備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378章 巨獸的黃昏(二)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119章 前哨戰第1475章 戰後總結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973章 斷尾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1290章 飛躍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92章 北洋設計局開張第599章 訪問朴茨茅斯低四百二十五章大戰過後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772章 小隊協作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40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971章 相持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1111章 遮天蔽日第416章 混戰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1171章 攻防戰(2)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1433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1第633章 纏鬥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330章 佛羅里達海峽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
第1392章 後續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212章 絞肉機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904章 交換第632章 悲催的俄國裝巡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294章 進京第159章 戰列艦計劃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32章 論勢(二)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83章 日本海軍戰略的調整第149章 會見丁摺謙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451章 決斷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60章 北洋大閱第1262章 火炮中的AK第761章 新式輕武器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820章 準備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378章 巨獸的黃昏(二)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119章 前哨戰第1475章 戰後總結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973章 斷尾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1290章 飛躍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92章 北洋設計局開張第599章 訪問朴茨茅斯低四百二十五章大戰過後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772章 小隊協作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40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971章 相持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1111章 遮天蔽日第416章 混戰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1171章 攻防戰(2)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1433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1第633章 纏鬥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330章 佛羅里達海峽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