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

雖說老李決定組織此次巡航,但是決定了不代表就一定好做到,考慮到此次航程過遠,而且要帶近千名的陸軍以備不測,而且爲了儘量少生事端,老李決定在在廣州離開後,直接到達荷屬殖民地,這上前海里的航程無論是對於戰艦還是人員來說都是十分嚴峻的考驗,畢竟這次是要做動手準備的。至於陸軍嗎?更是讓老李頭疼,你讓一票從沒坐過船的淮軍坐上半個多月的船,到了巴達維亞到地能發揮幾成戰力?老李沒有把握。更別說運載這些淮軍人員和裝備的運輸船了。老李和一票北洋軍官算來算去,總感覺光靠2艘訓練艦,康濟和威遠再着500號淮軍和裝備確實困難點,(300北洋陸戰隊平時是分散在各艦上的)

這時候,劉步蟾的專業素質還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體現。在他看來,陸軍的武器無非就是槍和炮,這槍不怎麼佔地方,真正傷腦筋的是炮和彈藥,所以,在解決了炮的問題後,剩下的就沒啥難的了,至於陸軍用的火炮嗎,用的最多的自然是75MM克虜伯火炮,而這東西和定鎮上裝備的75MM舢板炮(每艘戰艦4門)是一樣的,只要換換炮架就是陸炮,這樣一來,乾脆陸軍就不用帶炮了。進港的時候,安排一些陸軍炮手到定鎮上,一旦真動起手來,這舢板炮在艦上用完了直接換個炮架就當陸炮用的了,而除了這些舢板炮外,同理還有致遠艦上的10管格林炮,這東西炮管重371KG,炮架重181KG。而且北洋在訂購致遠的時候還專門訂購了炮架,這樣一來更方便了,一旦海戰結束後,直接換上炮架就可以登陸了,有這些舢板炮和格林炮在,淮軍根本就不需要另帶火炮和炮彈。而且考慮到定鎮的空間,完全可以多帶一些火炮部件,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組裝後使用,同時各運輸船也可以在船上安裝一些格林炮好舢板炮,一旦海戰結束後,直接安裝陸軍炮架使用。

雖然北洋軍官們爲如何支持這支部隊遠距離航行做了各種籌劃和安排,但是如果一旦動起手來,後勤補給問題依然十分嚴重,畢竟巡航和戰鬥是兩個概念。例如說炮彈,致遠號的210主炮每門僅僅備彈50發,按每2.5分鐘一發的射速計算,連2場戰鬥都支持不下來,總不能打完一仗後跑回上前公里外的廣州補給彈藥吧,前提還是北洋先把炮彈運到廣州再說!即使把致遠炮架下的放置炮彈的隔層也算上,每門炮也只有額外的21個隔層,而且爲了安全,這些隔層只能放炮彈不能放發射藥,丁汝昌,琅威理,劉步蟾等人絞盡腦汁也沒辦法讓北洋這些戰艦能裝載打夠2場的炮彈!!

“我們其實完全可以委託兩廣的李翰章大人調集一些民船爲北洋運輸後續的彈藥和燃料以及其它物資。北洋艦隊下屬的運輸力量太過薄弱了,根本無法支持如此遠距離的征戰。”琅威理在仔細對照了所需要的補給和可以調派的運力後不由的搖了搖頭。

“這怕是不好吧?”丁汝昌皺了皺眉頭說道。

“這有什麼不好?在大英帝國,商船在戰爭時期可以徵用來進行運輸甚至是加裝火炮執行戰鬥任務。即使現在時非戰爭狀態,我們依然可以付費徵調船隻。“琅威理堅持道。

“但這是在大清,隨意徵調民船如果讓那些御史們知道了,參上一本可不是鬧着玩的。”劉步蟾不滿的說道。

“我是一個軍人,我的任務就是如何幫助主帥制定作戰計劃,政治和輿論不是我關心的事情,如果沒有充足的運輸船爲艦隊和海軍陸戰隊提供後勤保障,我不看好此次行動。”琅威理說道。

“這件事還是彙報給中堂大人吧。”看了看還想爭辯的琅威理和劉步蟾等人,丁汝昌果斷決定把困難上交,這倒不是他不負責,而是無論是從北洋徵調商船,還是用南洋的船,都不是他這個海軍提督可以決定的。這東西要老李拍板。

而老李呢,本人對海事不是很懂,對遠洋補給更是一竅不通,而當年劉子香他們也對着東西沒啥研究,全球海軍港口選擇和兵站補給戰的設置更不是一支近海防禦艦隊去研究的內容,面對這種從沒有遇上過的問題,老李也沒辦法,現在感覺考慮不周了,已經晚了!!照會發出去了,艦隊都準備上了,更重要的是人家南洋華人的第二筆錢都到帳了,這不去不行啊!!萬般無奈之下,老李也只得給徐傑發個電報讓這位門生想想辦法了。

要說徐傑沒考慮補給問題,這是不可能的。畢竟徐傑好歹也是受過正統海軍教育的新時代海軍。而且關於補給的書也看過不少,但是理論上知道和實際上操作是兩碼事。而大清別說找專門的運輸補給艦了,連船都不好湊。不過好在,這次北洋麪對的敵人也着實軟一些,一旦開戰,只要能順利壓制住港口的話,後面的補給也不是啥大問題。考慮到荷蘭人的殖民軍一般也就是打打土人,欺負一下手無寸鐵的華人,和北洋陸戰隊肯定是沒法比(即使是日本人對這支部隊的戰鬥力也是肯定的。)估計和淮軍老兵打,怕是也不行吧。

雖說事情難辦,但是在李翰章的幫助下,徐傑最終還是從廣州找到了足夠的船和水手去爲北洋水陸二師運輸給養。同時爲了答謝李翰章的幫助,李鴻章同意南洋也派遣戰艦來參與此次巡航,(一起去,一起分錢。)但是介於南洋此次實在拿不出什麼像樣的船,萬般無奈之下,李翰章總督只得讓程璧光率領廣甲號巡洋艦與補給船一起伴隨北洋艦隊出航,這個不經意的舉動,居然直接導致了,大清第一次海軍聯合遠航的產生。雖然廣東方面只有一艘戰艦參與,但是其歷史意義是不容低估的。後世的學者甚至說此次南下巡航南洋,不但是華夏海軍走出近海,走向遠洋的第一步,促使了海權思想在華夏社會中生根發芽。更爲關鍵的是,從此華夏海軍彼此形成了一個整體,不會出現某支海軍在拼死禦敵的同時,其它艦隊在一旁無所事事。而這直接導致了甲午時期以北洋水師爲首的,清國聯合艦隊的產生。而這舉措,爲甲午時期海戰的勝利和對日本的封鎖起着相當關鍵的作用。

就在李翰章和徐傑解決了北洋艦隊的補給難題後,徐傑本以爲可以放鬆一下了,可以等待北洋艦隊到來後就準備啓程了。但就是等北洋艦隊到來後,纔出現了一件原本應該發生在明年的事情。

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887章 接觸和試探第772章 小隊協作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1392章 後續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1070章 交鋒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1193章 破局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第586章 全新的艦隊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1265章 威力巨大之氧氣魚雷第1507章 大計劃第238章 大殺器!!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1363章 協約國的計劃第64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二)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1183章 嘴炮之戰第1492章 德國人要莽一波!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1260章 裝甲預備隊第461章 消耗戰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468章 逃跑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1255章 遭遇戰第1137章 極限第1167章 死從天降第47章 父子深談第184章 大計劃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852章 爆發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427章 突擊虎特遣隊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1187章 對攻戰第654章 德國人的援助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1296章 最終的決斷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1250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219章 伊朗戰略第58章 徐教習第1417章 日落法蘭西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1338章 如潮攻勢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235章 羽翼豐滿的公海艦隊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365章 收官第1342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2第1章 穿越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559章 大家一起對付俄國吧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1122章 結束第332章 巡洋艦隊的碰撞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944章 僵持第689章 突破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812章 赫爾格蘭外海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1137章 極限
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887章 接觸和試探第772章 小隊協作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1392章 後續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1070章 交鋒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1193章 破局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第586章 全新的艦隊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1265章 威力巨大之氧氣魚雷第1507章 大計劃第238章 大殺器!!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1363章 協約國的計劃第64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二)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1183章 嘴炮之戰第1492章 德國人要莽一波!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1260章 裝甲預備隊第461章 消耗戰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468章 逃跑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1255章 遭遇戰第1137章 極限第1167章 死從天降第47章 父子深談第184章 大計劃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852章 爆發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427章 突擊虎特遣隊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1187章 對攻戰第654章 德國人的援助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1296章 最終的決斷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1250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219章 伊朗戰略第58章 徐教習第1417章 日落法蘭西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1338章 如潮攻勢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235章 羽翼豐滿的公海艦隊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365章 收官第1342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2第1章 穿越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559章 大家一起對付俄國吧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1122章 結束第332章 巡洋艦隊的碰撞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944章 僵持第689章 突破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812章 赫爾格蘭外海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1137章 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