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磨礪

“這場交戰的規模雖然很小,但是卻具備了一場真正的機械化攻防戰的所有要素,攻擊方的裝甲矛頭和步兵配合,以及遠程火力支援,防禦方依靠地形巧妙的設立陣地,並且配備平射炮來阻擊裝甲部隊。而在進攻方攻擊受挫後再安排機動兵力進行反擊。如果把這場戰鬥的規模放大的話,那將是我們的主力裝甲部隊所要面對的情況了。”蔡鍔正色道。

“不得不說上次俄國人在內蒙古吃了虧之後還是研究了一下,你還別說,大概的思路還是正確的。現階段,平射炮配上穿甲彈後對裝甲車和坦克的殺傷力太強了,75mm速射炮幾乎可以摧毀所有類型的裝甲車輛,即使是57mm炮對於我們的坦克也是很大的殺傷。在加上前面的地雷的阻礙作用和那些炮兵掩體。這些東西對一門75mm炮的戰力會有極大的提升!如果處理不好的話,我們的裝甲矛頭衝擊這些嚴密設防的陣地恐?怕就和步兵衝機槍陣地沒啥區別了。”聶士成憂心忡忡的拿着一份資料說道。而這份資料上則是各種口徑的火炮對目前華夏陸軍的戰車防禦的穿深記錄,即使是防護最好的豹式突擊炮的45mm正面裝甲也很難在中距離上擋住75mm38l長管加農炮的攻擊!至於裝備着速射炮的小坦克,好吧,57mm炮近距離都可以打穿!

聶士成的憂慮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其實在歷史上,直到1936年發生西班牙內戰的時候。坦克在面對由戰防炮的陣地時依然是出於絕對劣勢,曾經一門得過產的37mm反坦克炮隱藏在一座教堂廢墟之後一天內打掉了12輛蘇聯援助的各種坦克。即使到了蘇德戰爭期間,沒有足夠炮兵和航空兵支援的裝甲部隊面對裝備了大量反坦克炮的防線依然十分吃緊。當然了這些防線裡面可能還會有像88mm高射炮這樣的大殺器來客串!

“情況雖然比較嚴峻。但是我們依然要從整體上來分析我們所面對的情況,足夠的加農炮配上有縱身的陣地和地雷陣,後面再加上一些遠程火炮,嗯這是一個很好的陷阱,誰進去誰完蛋,但是戰術上的優勢並不能解決戰略上的問題,比如說。俄國人一共纔有多少75mm加農炮?能夠配輸給一線部隊用於反裝甲作戰的75炮能有多少?作爲進攻方,我們可以集中數倍於防禦方的火力來對對手進行壓制,而且必要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繞開這些孤零零的要塞。”彭毅倒是很樂觀。畢竟這樣的防禦陣地雖然強大。但是構築所需要的物資和時間也是相當長的,俄國人因爲國力和物資的問題,並不能保證沒一處陣地都堅若磐石!

“從戰役層面來看,對於防禦堅固的永久性要塞並不適合用裝甲部隊強攻。我們需要的是尋找對方的薄弱點。然後戰術和速度來迅速突破這些脆弱點。然後裝甲部隊繼續前進完成迂迴和包抄,而後面的步兵則負責擴大突破口承擔實際上的佔領任務,至於那些要塞,我們完全可以圍而不打。不做過多的糾纏。我們將力量集中在一處,以數倍的優勢敲開對方一個點,然後在對方還沒來得及調整部署和重整之前對敵發動連續不斷的突擊。裝甲矛頭的強大不僅僅體現在攻防上,在機動性方面也有無與倫比的優勢。”馬玉昆說道。

“另外,我們需要強化機動炮兵的戰鬥力。炮兵的作用並不僅僅是開戰前實施壓制那樣簡單的。隨着塹壕體系的發展,能夠在第一波炮擊下生存下來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所以炮兵必須可以和進攻部隊協調,在戰鬥中不斷爲進攻部隊提供火力掩護。因爲車輛的限制,我們的機動榴彈炮最大不過105mm短管火炮。射程是夠了,但是威力恐怕還不行。?120mm迫擊炮估計也懸,總裝備部不是剛剛調過來一批150mm線膛迫擊炮嗎?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把他們編入裝甲部隊,隨時爲前進部隊提供火力支援。能抗住150mm線膛迫擊炮的掩體怕是不多吧。”彭毅試探性的問了問。

“戰鬥室裡可能裝不下那麼重的火炮,不過如果改成拖車的話應該可以,前面的車上裝有彈藥和裝填設備,後面是炮車,打的時候雖然需要慢一些,但是勉強可以跟上部隊行進。”蔡鍔從技術角度分析了一下將後裝線膛迫擊炮機械化的可能性。

“那就這麼定了,反正150mm線膛迫擊炮打的遠,即使位置靠後一些關係也不大。精度問題雖然無法和榴彈炮相比,但是總比迫擊炮強多了,就這樣定了,回頭我們寫個調令你就去準備一下吧。”聶士成也表示了贊同。

“我們的攻擊隊形是不是也需要調整一下了?以坦克爲首突擊炮在後組成的楔型攻擊陣型並不適合當前的情況。原本如果對方缺乏反裝甲武器,主要以步兵爲主的話,坦克上的37炮對付步兵比後面的75mm短管火炮更好。但是如果對方配屬大量反坦克炮的話,坦克防禦過低,在前面容易被毀,後面的突擊炮因爲視野問題,本身就小的火炮調整角度更加沒法發揮作用。所以我認爲將突擊炮放在前面,後面安排坦克會不會更好?75mm短管炮可以第一時間解決絕大部分問題。”彭毅邊說邊在紙上畫着。

“另外楔形陣型換成倒v型陣如何?兩翼先接敵,這樣的話,對方如果實中央而空兩翼的話可以爲我們提供包抄的機會。中間的車輛比較靠後,即使對方有預設的反坦克陣地,因爲距離的原因,對中央主力的殺傷力也會下降。同時我們還需要加強通訊,部分指揮車寧可不要火炮,也需要弄一部電臺。光靠信號旗實在是不怎麼靠譜。”彭毅接着說道。

“後勤也需要加強,我們的工兵部隊和搶修部隊恐怕也要擴大規模了,俄國人已經知道用雷場來阻礙我們的進攻,可能還會有壕溝或者其它什麼玩意,坦克的損失率會比價高。當然這些損失可能是暫時的受損,如果能經過一番搶修就繼續投入戰鬥的話我想我們的戰力保持會上一個新的臺階。”蔡鍔說道。

“步兵,在裝甲部隊突破後,整個陣地還需要步兵來戰略和擴大戰果。這要求步兵的跟進速度必須跟上裝甲部隊,但是我們的車輛有限不可能攜帶足夠數量的步兵,如果讓騎兵跟隨的話,先不說我們能否有足夠的騎兵,單純供給騎兵的糧草就是個大問題,一匹馬吃的能頂10個人,我們不是遊牧騎兵,對後勤的壓力太大了。”馬玉昆提出了另外一個關鍵問題。

“步兵數量多但是速度慢跟不上,騎兵能跟上但是數量不夠,這個真是一個大問題啊。”聶士成說道。“對了,上一次有人建議搞一個自行車部隊,各位感覺怎麼樣?那些人還搗鼓了一下,弄了一個重載的自行車,負重120公斤以上,採用了充氣輪胎,在建議公路上也可以行進,帶上自身的裝備和補給後,每小時行進15公里左右,這速度已經很不錯了。”

“我想起來了,後來有些人還搞了一個三輪車專門拉貨的,他們甚至把82mm迫擊炮也拆瞭然後扔到車上。一輛車除了帶一門82mm迫擊炮外還能帶上半個基數的彈藥。這樣的話短時間內,這支自行車部隊的機動性和火力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證,反正他們的任務也是佔領和掩護裝甲部隊,缺乏重武器的話,有裝甲部隊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持。問題也不大。至於車輛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在民間徵集和拿工廠存貨來解決你們看如何。”蔡鍔眼睛一亮說道。

自行車部隊這個還真有,當年的瑞士就有一支靠自行車爲主要機動手段的山地部隊。而在2戰時期,數千日本自行車騎兵更是成爲了日軍進攻東南亞的急先鋒,因爲不用選擇道路,速度也挺快,更重要的是不依賴燃油,只要有飯糰自行車部隊就可以上路,所以這種機動性在特殊情況下那是相當強的。作爲穿越者的徐傑沒有理由不搞出這種科技含量極低但是效果奇好的東東。尤其是在機動性明顯不足的20世紀初。而這支部隊開始還沒有能入各位將軍的法眼,而現在這支奇特的“快速”部隊終於引起了彭毅等人的關注。

“最後一個問題,俄國人也有一些裝甲車輛,爲了對付這些裝甲車,我們是不是把一部分37mm坦克炮替換成47mm長管炮會更好一些?37mm炮的炮彈只有1磅重,而47mm炮則有3磅。37炮的威力略顯不足,47炮或者德國的50炮可能會更好一些。另外在開戰前我們也已經預先製造了一些,將其混編一下的話任務彈性會更好。”彭毅說道。

就這樣,在充分研究了追獵者部隊的經驗和教訓後,華夏陸軍的高級將領重新制定了機械化作戰的原則和戰術。而經過充實和錘鍊的機械化作戰體系自然比原先的更要成熟和高效,現在剩下的事情就是集中精力做好攻擊前的最後的準備,用俄國人的防線來檢驗華夏陸軍的機械化兵鋒是否真的鋒利和致命!

感謝書友共和國之淚的月票和推薦票~~。以及書友flay007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192章 打仗是要錢的第1149章 右勾拳第550章 華夏第一代裝甲部隊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629章 勝利了?第285章 變數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1516章 河口之戰第1440章 談判第376章 苦戰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812章 赫爾格蘭外海第995章 未來的打算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071章 鏖戰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第626章 無畏入場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260章 千鈞一髮第674章 突圍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456章 混亂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922章 戰雲密佈第970章 混亂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1313章 持續惡化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647章 磨礪第1120章 巨人殺手第689章 突破第1522章 坐不住了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1350章 血與火1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62章 談判桌外的合作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1108章 南下第853章 餘波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1535章 黑豹出籠第961章 崩潰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1538章 攤牌2第1225章 神嘲諷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416章 混戰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1256章 糾纏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2章 論艦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1392章 後續第996章 調停第654章 德國人的援助第403章 首殺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1309章 反擊準備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1259章 結束第1327章 抉擇第880章 被陰了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697章 檢討第1105章 首殺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621章 劍拔弩張第1304章 拖延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47章 父子深談第140章 搶購!!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1456章 混亂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852章 爆發
第192章 打仗是要錢的第1149章 右勾拳第550章 華夏第一代裝甲部隊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629章 勝利了?第285章 變數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1516章 河口之戰第1440章 談判第376章 苦戰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812章 赫爾格蘭外海第995章 未來的打算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071章 鏖戰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第626章 無畏入場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260章 千鈞一髮第674章 突圍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456章 混亂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922章 戰雲密佈第970章 混亂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1313章 持續惡化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647章 磨礪第1120章 巨人殺手第689章 突破第1522章 坐不住了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1350章 血與火1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62章 談判桌外的合作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1108章 南下第853章 餘波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1535章 黑豹出籠第961章 崩潰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1538章 攤牌2第1225章 神嘲諷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416章 混戰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1256章 糾纏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2章 論艦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1392章 後續第996章 調停第654章 德國人的援助第403章 首殺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1309章 反擊準備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1259章 結束第1327章 抉擇第880章 被陰了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697章 檢討第1105章 首殺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621章 劍拔弩張第1304章 拖延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47章 父子深談第140章 搶購!!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1456章 混亂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852章 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