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防禦專家

俗話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不知道俄國有沒有這樣的俗語。但是俄國人絕對明白這個道理。面對不可挽回的形勢,薩姆索諾夫果斷的將戰鬥力最強的鄧尼金軍團留在了後面用來斷後,不過他還算有些良心,除了在其兩翼留下足夠的步兵配合鄧尼金行動的同時,還將所有不能帶走的重炮留給鄧尼金。再加上儲備在華沙的炮彈,面對衝的速度有點快的德軍,俄軍斷後部隊的遠程火力相對於德國人來說也不是那麼吃虧,畢竟所有5噸以上的火炮大部分正在機動中或者準備機動中。而爲了圍堵俄國重兵集團,由馬肯森指揮的裝甲部隊似乎沒有停下來等等後續部隊的想法,於是,兩個裝甲師一頭撞在了鄧尼金的防線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第一次大規模的裝甲和反裝甲大戰正式拉卡了序幕。

在突破俄軍連貫的防線後,馬肯森的裝甲部隊行動更加迅速更加自由,沒有了惱人的雷場,也沒有了各種隱藏在角落中的反坦克炮,遇上堅固的支持點就繞開,然後將其分割出來,交給後邊的攻堅部隊處理,遇上大量的俄軍部隊就直接衝散然後交給後邊的步兵來收容俘虜。在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後,馬肯森的兩個裝甲師以及附屬的機動兵團兵鋒直指華沙。

“看起來也沒什麼嗎?”在綜合了各方面的情報後,馬肯森對於俄國在俄屬波蘭最後也是最大的一個據點的防禦嗤之以鼻,雖然重炮沒有跟進,但是同時對方的大量火炮也被摧毀或者繳獲。對方沒有修建起了連貫的鋼筋混凝土工事。他們只是在關鍵點建造了一個個彼此捱得很近的環形防線。而且部署的兵力絕對不算多。防線之間也許有雷場相連,不過這個問題不大,只要能承受一定的犧牲,打穿對方的防線後,陷入孤立的俄軍只有戰死或者投降這兩條路可以選擇了。

在經過短暫的火力準備後,伴隨着火力延伸,馬肯森的山貓們再一次向目標撲去。一輛輛山貓式坦克以楔狀隊形向俄軍陣地發動了進攻。而在部隊後面則是伴隨的步兵。德國人的配合十分的好,各個部隊保持着一定的速度齊頭並進,並且在到達陣地800米左右的距離停車,隨後自由攻擊已經標註爲火力點的目標。細長的50MM坦克炮噴出了一道道火舌,一股股白煙在炮口升起,在進行短暫的壓制後,坦克部隊繼續前進。然後停車,重新射擊。

“情況不對啊?俄國人怎麼不反擊呢?”馬肯森猶豫道。按照實現預定的計劃,下一步就是步兵展開發起最後的衝鋒。不過顯然,如果這幾輪攻擊沒能摧毀對方的火力點的話,那麼步兵展開後在中近距離上的攻擊顯然會遭到重大的傷亡,這些可都是精銳的暴風突擊營。不是普通步兵可以比的。

最終在進行最後一輪急停速射後,沒發現什麼問題的前線指揮官最終決定發起最後的進攻。此時雙方的距離不過400米!已經接近了輕裝步兵的衝鋒距離。而坦克甚至只要幾分鐘就可以越過這些防線繼續深入!不過因爲地形的阻礙,如果撞擊部隊想要繼續進攻的話就必須縮短攻擊面,將正面排開的修型收縮成一個箭頭,然後繼續攻擊。在短暫猶豫後,德國前線指揮官最終決定變陣,裝甲部隊開始收縮。而兩邊的步兵則在迫擊炮和輕炮的支援下佔領兩翼!

就在裝甲部隊收縮,露出位於兩翼的步兵後不久,潛藏在暗堡中的火力點突然噴出了一條條致命的火舌。一種不算很連貫但是非常沉悶的響聲接連不斷的響起,一個個如同飛蝗一般的子彈射向了後面的步兵以及山貓式坦克的側面和後部。“是俄國人的大口徑機槍!”曾經經歷過南線血戰的部分德國士兵在第一時間分辨出了這種可怕的聲響。有效射程在1000米以上,即使稍微蹭一下也足夠致命的可怕武器再一次出現在了戰場上。

隨後是大口徑的迫擊炮。120MM迫擊炮被佈置在反斜面陣地上,這些位置無論是榴彈炮還是坦克炮都無法攻擊到,單純論投射量,120MM迫擊炮絕對比105MM榴彈炮要高上不少。而在防禦狀態下。超高的射速無疑讓它成爲了真正可怕的生命收割機!一發發榴霰彈在一人多高的高度上爆炸,無數的鋼珠如同死神的鐮刀一般肆意的收割着生命,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臥倒還是站立都無法讓自己的生命得到保證,繼續進攻有機槍和地雷,而撤退同樣會遭到炮擊,兩翼的德軍在第一時間陷入了困境。

而與此同時。就在步兵遭到火力急襲傷亡慘重的時候,德國裝甲部隊同樣也陷入了困境。如果說鄧尼金原來過的是富農的生活的話,那麼這一次戰鬥中,他所擁有的火力完全可以用土豪來形容。大量不易帶走的火炮都被分給了他,其中包括不少37MM炮和47MM炮,這些火炮本來是無法擊穿山貓式坦克正面的,但是奈何鄧尼金卻給這些威力欠佳的火炮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攻擊角度。

在地形收窄的時候,德國裝甲部隊必然會集中,並且向兩翼露出自己的側面,而大量威力較小的火炮則被部署在這裡,並且還給其中部分素質較高的炮組配備了碳化鎢炮彈。使其穿甲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修建環形陣地的目的不僅僅是集中火力,同時也會讓對方在攻擊某一個環形陣地的時候將自己的側面暴露給別的陣地,再加上雷場的阻礙,這對於缺乏重炮支援的裝甲部隊來說絕對算得上噩夢!在一道道暗紅色的火焰和白煙之中,一發發炮彈敲擊在山貓號的裝甲上。

轟的一聲巨響,一發M1987式加農炮打出的75MM穿甲彈輕易的撕開了一輛山貓式的正面裝甲,隨後坦克內部火光一閃,一股煙柱從炮座上升起,50MM炮塔被掀翻,烈焰和濃煙從車體的每個縫隙中噴出。一戰的坦克防禦還是太弱了一些,面對協約國大量裝備的75MM加農炮,這些坦克和紙糊的無異。而同時,大量的37MM炮和47MM炮也給德國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也許這些火炮無法擊穿裝甲,但是可以輕易的打壞坦克的懸掛裝置,讓一輛輛坦克癱瘓。

雖然德國人儘可能的用50MM炮來反擊,但是從四面八方射來的炮彈依然將一輛輛德國戰車摧毀。整個戰局迅速逆轉,面對這種情況,馬肯森只是眉頭皺了皺,一方面命令伴隨的榴彈炮進行覆蓋,掩護部隊撤離,而另一方面,他則把目光投向了另外一個戰場。

因爲環境和俄國人的刻意而爲,陣地被切割,任何一個攻擊面都無法展開足夠的坦克,而馬肯森手中是有兩個裝甲師的,爲了充分發揮這些坦克的作用,同時也爲了多點突破,在選擇主攻點的同時,馬肯森將另外一部分部隊投入到了次要方向的進攻上。一旦主攻方向受挫,次要方向能打開戰局的話,那麼馬肯森依然會獲得勝利,因此他並沒還有刻意用炮火阻斷對方的支援,而是讓對方儘可能的把部隊集中在一個方向,造成其它方向的空虛!

從兵力調動上看,鄧尼金似乎確實中計了,預備隊中至少7成以上的步兵和炮兵被投入到了與對方前線部隊的廝殺之中。山貓式坦克的火力急襲絕對不是毫無效果,在多輪射擊中還是摧毀了不少火力點,雖然在突然性和位置上取得了優勢,但是這種優勢在德軍遠程炮火的支援下以及不斷的增兵中被迅速消耗,逐漸增多的德國重迫擊炮部隊開始壓制俄軍前線的火力,而坦克在撤出一定距離後也開始對那些射程遠威力大的法制75MM炮陣地挨個點名。

戰爭很快向消耗戰方向演化。而另一方面德國人在次要方面的進攻輕易的撕碎了兵力不足的俄國防線,並且在工兵的配合下清理了雷場開始繼續挺進,伴隨着缺口被撕開,大量的德軍蜂擁而入,如果不能摧毀對方的裝甲矛頭的話,那麼封堵缺口只能是一句空話。

萬般無奈之下,鄧尼金投入了他手中最爲寶貴的一支力量,一共兩個連24輛來自華夏的TD3型坦克殲擊車,這些準備了75MML30加農炮的坦克殺手成爲了鄧尼金最值得信賴的部隊,這種身形低矮,重量高達16噸,正面防護一流的蹲坑專用戰車在最爲危機的關頭擋住了對方的進攻,面對30MM傾斜45度的裝甲板和低矮的外形,德國的50MM火炮很難命中這些事先藏好的戰場,想法,對方的75MM加農炮卻可以輕易的撕碎山貓式坦克的任何防禦。在戰防炮的配合下,德國側翼突擊兵團在損失了14輛坦克後終於決定退卻,而剩餘的步兵同樣也在後方遠程火炮的打擊下潰敗。

雖然鄧尼金成功的防住了對方第一輪的進攻,並且重挫了德國人的裝甲矛頭,但是巨大的損失同樣讓鄧尼金防禦力大減。正面突破失敗的馬肯森決定一方面拖住對手,而另一方面則繞過華沙繼續追擊退卻的俄國軍團。正如德國總參謀部預料的那樣,德國陸軍雖然會在某個分戰場上出現失敗,但是總體而言在俄屬波蘭的俄軍被擊潰是必然的。只不過是殲敵多少的問題。

感謝書友zhouyu1976和dsbghost的打賞,以及書友漫卷山河的月票支持~~~。最後一週了,能讓側位進月票榜前300嗎?謝謝大家了~~~~~。

第1221章 英國和伊朗第177章 戰爭新階段第1403章 虎嘯法蘭西3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162章 豐島海戰(二)第927章 亞眠上空的死神第624章 大碰撞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1153章 發動進攻第1387章 決斷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1233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264章 棄子第1055章 脣槍舌劍第552章 激化的矛盾第1297章 鷹之牆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935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712章 鏖戰第90章 初見鄧公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95章 拜會劉公(三)第259章 碰撞第149章 會見丁摺謙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81章 準備第985章 夜戰2第228章 掃蕩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1463章 抉擇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1264章 緊鑼密鼓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395章 盯梢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1124章 謀劃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642章 硬核桃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第696章 碰撞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259章 碰撞第462章 圍追堵截第850章 兇手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241章 兵分兩路第1532章 烏克蘭之戰!第553章 三方算計第58章 徐教習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78章 新版官督商辦第369章 亂局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905章 最後的廝殺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98章 友好訪問??第423章 驚天一擊第124章 淮系會議第1202章 協約國海上戰略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313章 無畏先聲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1010章 談判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178章 老兵的離去(一)第1498章 修羅場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戰艦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
第1221章 英國和伊朗第177章 戰爭新階段第1403章 虎嘯法蘭西3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162章 豐島海戰(二)第927章 亞眠上空的死神第624章 大碰撞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1153章 發動進攻第1387章 決斷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1233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264章 棄子第1055章 脣槍舌劍第552章 激化的矛盾第1297章 鷹之牆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935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712章 鏖戰第90章 初見鄧公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95章 拜會劉公(三)第259章 碰撞第149章 會見丁摺謙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81章 準備第985章 夜戰2第228章 掃蕩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1463章 抉擇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1264章 緊鑼密鼓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395章 盯梢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1124章 謀劃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642章 硬核桃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第696章 碰撞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259章 碰撞第462章 圍追堵截第850章 兇手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241章 兵分兩路第1532章 烏克蘭之戰!第553章 三方算計第58章 徐教習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78章 新版官督商辦第369章 亂局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905章 最後的廝殺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98章 友好訪問??第423章 驚天一擊第124章 淮系會議第1202章 協約國海上戰略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313章 無畏先聲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1010章 談判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178章 老兵的離去(一)第1498章 修羅場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戰艦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