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

舍爾如願以償的坐在了德國海軍部長的辦公室裡。他迎來了自己的巔峰!長達十幾年的一線生涯加上5年的血戰,無數的鋼鐵和鮮血鋪就了他的升遷之路。現在他幾乎出於德國公海艦隊最爲輝煌的時候,這不僅僅是因爲他們獲得了與英國艦隊同等的噸位,更重要的是,舍爾可以指揮一隻以公海艦隊爲核心,以同盟國其它成員爲臂膀的超大規模艦隊。而隨着德國艦隊南下計劃的實施,同盟國艦隊將徹底我成一個拳頭,以地中海爲基地,輻射整個世界!

權利與責任同在,在享受莫大榮耀和權利的同時,舍爾海軍元帥同樣需要面對更多更強的挑戰!他非常清醒的認識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艦隊其實是走運了,無論是開始意大利和奧匈聯手重創法國艦隊,還是美國因爲私利而遲遲不能加入戰爭,這些原因使得同盟國可以從兩線拖垮強悍的英國大艦隊。但是這樣的機會只會有一次,吃過虧的美英法等國不會再給德國這樣的機會,一旦戰端再起,同盟國艦隊恐怕就會面對協約國艦隊的傾力一擊了。

舍爾最擔心的還是美國,這個強悍的國家擁有讓別國難以匹敵的工業實力。單純拼造艦能力的話,恐怕現在的德國和奧匈綁一起依然不是美國的對手,條約限制了德國,但是同樣也綁住了美國人的手腳。如果一旦開戰,隨着時間的推移。協約國在海軍總體力量上的優勢會越來越大。所以在未來的戰役佈局中,舍爾還是傾向於在戰爭前期積累大量的優勢。條約的期限是12年,在這段時間裡。德國海軍的中心議題就是怎樣造好條約規定的戰艦,以及如何用好這些戰艦!至於以後的事情嗎?那就由下任部長來負責了。

“在未來的海戰中,決定雙方實力的不是看我們海軍有多少戰艦,而是我們能在這場戰鬥中能調集多少戰艦。印度洋不同於北海,在未來的戰爭中我們需要在較大的範圍內進行機動作戰,時間就是生命就是勝利,所以我們必須讓我們的艦隊適合以後的戰爭。高速和航程將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我們新建造的兩艘戰列艦將達到27節左右的航速,而航空母艦的最低速度將在30節以上,巡洋艦的速度會更快。那麼現在。我們是不是該考慮如何對待我們的那些曾經在一戰中戰功赫赫的戰艦了?比如說國王級戰列艦,比如說俾斯麥級戰列艦。”舍爾在一次海軍會議上這樣說道。

“按照條約規定,我們的三艘國王級戰列艦需要撤掉中部的炮塔,空出來的空間可以用於添置動力系統。這是一個大工程。不過在完成後,他們將達到至少27節以上的速度。”一名負責技術的官員這樣回答道。

“國王是必須改的,那麼俾斯麥級戰列艦呢?他們的航速還是太慢了,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和動力的老化,他們的速度會更慢以至於會拖累艦隊的航速。”舍爾看着一屋子的軍官問道。

“俾斯麥級戰列艦是15寸重炮。而且有兩艘剛剛服役。”一名軍官小聲的說道。“這會讓我們平白失去8門15寸重炮的。”另一名軍官有些擔憂地說道。國王級改就改了,首先這是條約規定的,不改不行,同時也是因爲國王級戰列艦的14寸重炮威力太有限了。未來的德國海軍不會靠他們的。但是俾斯麥級戰列艦的15寸炮不同。不少德國海軍高層還對他抱有很大的希望。

“用不上的武器,再厲害也不行。改進後我們的艦隊航速可以提高2成以上的航速。這對戰局有很大的影響。而且節省下來的重量我們可以進行其它的改動,比如說增加防禦水平,比如說增加水下防雷突出部。總之,我相信,在進行了改進之後的俾斯麥級戰列艦其綜合作戰能力會有極大的提高,我想大家不會認爲現在的俾斯麥級戰列艦能抵禦16寸炮的攻擊吧?如果我們爲了那兩門火炮而堅持不改的話,在增強裝甲厚,這艘戰艦的速度恐怕就只能用龜速來形容了。而航程也不足以讓它在印度洋作戰。”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聲音站在了舍爾一邊,而這個人就是雷德爾。

雷德爾不僅僅是航空巡洋艦的主持者,同時他也是高速艦隊的支持者,他認爲德國只有保有一支高速艦隊纔可以應對協約國在工業和總體實力上的優勢。而且相對於舍爾,雷德爾比他更進一步的地方在於要求戰列艦可以和航母編隊作戰,爲航母提供夜戰和近戰保護。“航母是強大的,但是這種強大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他們處於對方艦炮的打擊範圍之外,爲了應對可能的夜戰和近戰,我認爲航空母艦艦隊中需要戰列艦提供掩護。而爲了能和航母伴隨作戰,新的戰艦航速必須要快。而且續航力也必須提高,可以支持艦隊長時間高速機動。否則的話,快速艦隊的打擊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雖然德國海軍內部有各種反對意見,但是在舍爾和希佩爾的大力推動下,德國海軍的快速化在艱難的進行着,首先是剩餘的3艘國王級戰列艦開始進行改進,中間的炮塔被移除,被換成新的動力裝置。而省下來的重量將增加高炮、水下防雷突出部和其它一些設備。同時原有的油煤混燒鍋爐也被重油鍋爐取代,燃料艙也重新進行了佈置。而兩艘久經沙場的俾斯麥級戰列艦也將在國王級改進完之後進入船塢接受相似的改造工作。

舍爾的想法不僅僅在德國海軍內部推廣開來,甚至影響到了奧匈帝國,奧匈帝國在談判中獲得了15萬噸的戰艦噸位。在奧匈帝國海軍部中對於新造戰列艦有兩種想法,一種是建造類似科羅拉多這樣的慢速戰列艦,這種戰艦噸位較低,擁有8到9門16寸重炮,航速較低造價也便宜。而另外一種則是建造類似華夏的天津級戰列艦這樣的快速戰艦。當然價格和噸位會有所上升。而這場爭論最後以德國海軍的介入而結束。

德國表示將按成本價給奧匈提供新式戰艦的動力系統,同時爲奧匈帝國海軍提供技術支持,其條件就是建造兩艘純正的裝備9門16寸炮的快速戰列艦。其航速必須在27節以上。而且航程必須達到15節12000海里以上的標準。對於這種建議,奧匈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痛快的答應了對方的請求。

搞定奧匈帝國之後,德國又開始和意大利海軍進行聯繫,希望意大利新造戰艦擁有較高的航速和航程。而這一次,意大利的反應讓德國十分的不滿,意大利首先表示作爲盟友,意大利有義務保證同盟國在地中海的利益,但是同時希望德國能夠尊重意大利的選擇和利益。

“德國和奧匈帝國獲得了豐饒的東歐,就連土耳其也從高加索和烏克蘭分了一杯羹,而我們呢?我們的利益始終沒有出地中海,既然如此,那麼我們的艦隊爲何非要具備超大的航程呢?意大利海軍是爲了意大利的國家利益服務的,這是第一位的。建造大航程大航速的戰艦造成的成本問題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德國可以奧匈帝國買單,那麼誰給我們買單呢?”在一次非正式場合中,一名意大利軍官這樣抱怨道。

面對意大利海軍的不合作態度,德國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在捨棄意大利後,德國海軍重新將眼光放在了西班牙、土耳其的身上。因爲他們噸位稀少,同時主力戰艦都比較新。所以短期不存在更新換代的問題。但是畢竟這些國家需要建造新的輕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這些方面德國同樣沒有放棄,尤其是潛艇。西班牙作爲地中海的西大門和可以直接威脅協約國大西洋航線的存在。德國人越俎代庖的幫西班牙規劃和設計了新一代遠洋潛艇。按照德國人的說法,這種新式潛艇完全可以從西班牙出發到美國近海然後回到地中海再到印度洋轉一圈!當然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其續航力確實十分驚人。甚至於德國人開始設計爲遠洋潛艇提供補給的潛艇和補給艦,這種可以攜帶大量燃料和武器的潛艇更進一步的增加了潛艇部隊的續航力。這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協約國和華夏的關注。

德國人在忙於整合同盟國內部的各種力量,而協約國也沒閒着,英國人開始在華夏的幫助下建造自己的第一級主力航母,而美國人也在重新制定他們的戰略計劃。英國人擔心德國人下一步的攻擊目標是南亞次大陸,而美國擔心的是德國海軍對大西洋航線以及巴拿馬運河的攻擊。而對於南亞次大陸可能發生的戰爭,美國人也不敢無視,畢竟如果英國完了,那麼整個歐洲都將在同盟國的控制之下,美國未來要準備在兩個戰場上同時作戰,一個是保證大西洋運輸線的安全同時以法國和英國爲橋頭堡頂住對方的攻擊,而另一個方向則是南亞次大陸,美國需要的是一個強大的英國,而不是隻有本土沒有殖民地的英國。

感謝書友zhou玉1976和書友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ranky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212章 絞肉機第25章 信任危機第225章 正面戰場的搏殺第484章 突破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509章 工人問題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500章 攤牌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1092章 先下手爲強第505章 俄荷密會第1350章 血與火1第400章 內亂開始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853章 餘波第872章 勝利中的憂慮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1158章 鋼鐵墳場第396章 關門打狗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486章 談判開始第782章 費舍爾的苦衷第1312章 反攻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395章 盯梢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70章 絕路第1129章 跑路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255章 俄國艦隊最後的準備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1374章 海上巨無霸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613章 快速艦隊之間的較量!第964章 協商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92章 北洋設計局開張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107章 和解第285章 變數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1400章 目標圖盧茲第791章 導火索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1468章 夜戰1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戰鬥第1098章 備戰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1396章 對攻第890章 突圍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226章 失誤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889章 鏖戰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1249章 截擊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1151章 北線局勢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162章 豐島海戰(二)第362章 打不過躲着走!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227章 短暫的平靜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60章 翁師傅的對策
第212章 絞肉機第25章 信任危機第225章 正面戰場的搏殺第484章 突破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509章 工人問題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500章 攤牌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1092章 先下手爲強第505章 俄荷密會第1350章 血與火1第400章 內亂開始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853章 餘波第872章 勝利中的憂慮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1158章 鋼鐵墳場第396章 關門打狗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486章 談判開始第782章 費舍爾的苦衷第1312章 反攻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395章 盯梢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70章 絕路第1129章 跑路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255章 俄國艦隊最後的準備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1374章 海上巨無霸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613章 快速艦隊之間的較量!第964章 協商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92章 北洋設計局開張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107章 和解第285章 變數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1400章 目標圖盧茲第791章 導火索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1468章 夜戰1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戰鬥第1098章 備戰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1396章 對攻第890章 突圍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226章 失誤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889章 鏖戰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1249章 截擊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1151章 北線局勢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162章 豐島海戰(二)第362章 打不過躲着走!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227章 短暫的平靜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60章 翁師傅的對策